《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啓蒙書,它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想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對你能夠提供幫助。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

蘇菲(Sophie)在古希臘語中(Sophia)有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講的,是一個關於智慧的童話故事。以一位哲學老師給一個名叫蘇菲的小女孩教授哲學課爲線索,貫穿了西方哲學的源起、演變和發展。

最開始,閱讀體驗很平淡,就是一個叫蘇菲的14歲小女孩馬上就要過她的15歲生日,而她的父親遠在海外,突然她收到了匿名的函授哲學課程,開始教她從希臘-雅典的哲學萌芽開始學起哲學。讀者馬上就會覺得,這不就是一個爸爸想以哲學課作爲女兒的生日禮物嘛,不管是德謨克利特斯的古典唯物主義原子論,還是蘇格拉底、柏拉圖的理性主義,或是亞里士多德的自然分類法的看法都透着一股“樸素”的感覺,並沒有什麼不好理解的。但是通過這一段閱讀,你會開始問自己,“我是誰?”,“這個世界是什麼?”,“我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麼?”。通俗的說,開始稍微嚴肅地考慮關於“三觀”的問題了。

就在你覺得這劇情不過如此的時候,事情變得沒那麼簡單了。蘇菲發現有個叫席德的女孩也在跟他在同一天過生日,而席德的爸爸總是寄給她各種明信片,並堅持說她一定可以轉交到席德的手上。而蘇菲也開始遭遇各種超自然事件,例如在鏡子裏看到自己在朝自己同時眨兩隻眼睛,抑或是在夢中拿到的席德的黃金十字架醒來後還握在自己的手上。這一段的哲學課也進入中世紀階段,神學家背景的哲學家希望通過哲學方法印證上帝的存在。整個故事被蓋上了一層神祕主義的面紗,時不時還透出一絲詭異的色彩。

接着,蘇菲的哲學課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這時的哲學可以大致分成兩個部分。一個相信理性,被稱爲理性主義,代表者是笛卡爾,他認爲我們認識世界的關鍵在於懷疑一切我們已得到的經驗,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我們是具有理性的,要通過理性來檢驗我們所取得的經驗,強調我思故我在。一個相信經驗,代表人物是洛克、休謨等人,認爲人的心靈是空白的,而思維是心靈對我們所經歷的事物的反映,強調所見即所得,超出經驗範疇的東西是無法通過理性來解釋的,因而是無意義的。與此同時,席德的父親開始展現各種“神蹟”,通過各種匪夷所思的方法祝席德生日快樂,比如一夜之內將明信片從黎巴嫩寄到挪威,或是通過狗向席德說生日快樂等等。就在周圍的事物愈發向着非理性反經驗的方向發展的時候,蘇菲和她的哲學老師終於意識到他們原來是席德爸爸的“作品”,他們是作爲生日禮物被席德爸爸“創造”出來的文學人物。這時場景切換,一個叫做席德的小女孩收到了她爸爸給她的15歲生日禮物——一個講義冊,裏面講的是一個叫蘇菲的小女孩學習哲學的故事。

在“文學作品”這個真相大白之後,故事分成了兩條線。蘇菲作爲一個文學人物開始通過各種魔幻主義的方法學習現代哲學,而席德則開始通過讀蘇菲的故事學習哲學。後續的內容依然很精彩,但是在這個記錄人類思考世界的發展史的文學作品中,文學人物發現自己是被“寫”出來的創意纔是本書的精髓。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讀着蘇菲的故事的席德其實也是個文學人物。可是,讀着蘇菲和席德的故事的我們,又是什麼呢?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2

《蘇菲的世界》是喬斯坦·賈德的一本非常有哲理的哲學小說,讓我讀後深有感悟。

一直以來我都認爲哲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僅枯燥,而且非常難以琢磨。但是自從我讀了《蘇菲的世界》之後我的想法就改變了。

《蘇菲的世界》是通過一封封神祕而又引人深思的來信把我深深的吸引,帶領我走進哲學的王國,遨遊哲學的世界。每一次通過一個個深奧的問題,經過深深地思考,去領悟哲學的道理:

一、我是誰?

“我是誰?”這是蘇菲收到的第一封神祕的來信,從此引發了她對身邊一系列事物的思考甚至對整個世界、宇宙的思考。

雖然很少有人真正的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爲每個人都習慣了“我就是我”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名字由“蘇菲”變成了“菲蘇”,那麼你到底是“蘇菲”還是“菲蘇”呢?有時候我也會想“我到底是誰?又爲什麼會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呢?”書上說:“存在即是合理”,意思是說存在的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就不會存在,因此我便這樣合理的存在了吧!

就像我站在魯迅的故居里,魯迅先生曾經在這裏生活過,而我又站在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突然之間我感覺人活着是件多麼美妙、神奇的事啊!而這個世界又是多麼神祕啊!

二、要有好奇心

書中來信的神祕人說過:“要想成爲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是啊,我們學習要有好奇心,做事要有好奇心,活着更要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能懂得更多的東西,可見有好奇心是一件多麼可貴的精神啊!

許多人小時候就有好奇心,但是長大了之後,想法現實了,也漸漸習慣了這個世界,認爲什麼都是應該的,卻丟失了好奇心;此時此刻,我也悲哀的發現我也正漸漸的習慣這個世界,認爲有些事都是理所當然的,沒有奇蹟,沒有懸念,更沒有什麼魔法,一切都是真理,一切都存在了,一切都是合理的,那邊不用再去思考,不用去求知,不用有好奇心。

有人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我想這也是因爲每個孩子都還沒有丟失最初的好奇心吧!

三、沒有至善至惡

大家都認爲世界上有善良和邪惡,而那些神話、電影、戲劇、演義都在極力地宣誓“邪惡是永遠戰勝不了正義(善良)的”、“正義(善良)必勝”等等,,漸漸地人們也被這些看法所“感染”了,認爲好人就是代表正義(善良),壞人就是代表邪惡,我也是這樣想的;可是當我看完書中第三章後,我的看法就變了。

我跟着蘇菲的步伐,深深地思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至善至惡,而這些善惡都是取決於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如果大多數人認爲某種事物是好的,那麼這種事物就會被推崇爲善的代表,反之就會被人們唾棄爲惡的代表。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的思想也會發生變化,任何事物無論是至善還是至惡,似乎都不是真實的,所以我認爲世界上並沒有至善至惡。

……

說實話,哲學實在是一個太大的課題,讓人不得不去不斷地深思,而我就好比一個剛剛步入哲學這個金色殿堂的小孩子,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就如那佈滿夜空的星塵,但是,我相信,我總有一天也會成長起來,也會沿着哲學的階梯,一步步地爬到最高處,去仔細地審視哲學這個大世界的!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3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學性很強的哲學書。它的主要內容是:以蘇菲不斷受到一位神祕人寄來的信件爲線索,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本來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書中刻畫了一個勇敢,聰穎的少女——蘇菲。因爲追求哲學,就一定要有好奇心,這正是蘇菲最大的特點,所以我覺得作者刻畫這個人物的用意就在於此。

爲了向人們解開世界歷史之謎,書中涉及的內容很多。從遠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同時期,有哪些爲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主要討論的題目是什麼,一些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這本書都詳細地爲人們做了講解,彷彿整部世界哲學史在你面前演變了一遍。它內容廣,但並不紊亂,書中內容分成許多章節,每節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書中講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獲益良多。而它所講述的有關哲學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其實當中的道理很多問題我也曾想過,但這些問題都在頭腦中一閃而過,因爲我覺得它對我來說實在太陌生。當我讀完此書後,我覺得一個生存在世界上的人,連世界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關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大約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現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人談話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令人可以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談話無疑是當衆出醜,併成爲衆人的笑柄,對於那些有頭有臉的人,這就難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它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爲他重視良心與真理,到生命結束也是爲了真理。他那種爲了真理而戰,爲真理而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使我更深切的體會到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這句話的含義。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祕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爲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祕,也爲我們後人做一點事嗎?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4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回家,發現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開始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跡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在開始接觸這本書以前,覺得哲學並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它是一種很飄渺,離我們很遠的一種東西,並覺得哲學很枯躁,很無味。但事實證明我錯了,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剛開始讀這本書時,很不理解裏面的內容。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我想不會有人會思考這兩個問題吧,至少我沒有。但隨即我被裏面的哲學理所吸引了。看着看着,有時甚至會懷疑我是否真的存在,從而努力去證明自己的存在,在世界上留下我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哲學,對世界的看法。哲學本是枯燥的東西,但《蘇菲的世界》卻全然不同,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用生動的語言和奈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產生了一種閱讀懸疑小說的心情。

與其說在看篇哲學史,倒不如說人類文明的通史縱收眼底。柏拉圖以理性主義爲特色,沉迷於永恆的形式,亞里斯多德希望用感官親身體驗世界的決心。許多哲學學派始祖蘇格拉底。書中說的人常把不能理解的一些現象歸於神論,等到哲學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開始相信無神論!接着,哲學繼續發展,宗教出現了分裂,基督教開始深入人心!大部分西方人開始接受基督教的洗禮,可是在新舊交替的時候,戰爭避免不了!紅十字軍爲了耶路撒冷那稱爲基督教發源地的地方,組織了教徒開始征戰,開始他們也許爲了教義,可後面他們虐寺路過所有的城市!所以我覺得沒有什麼宗教是可以洗滌人類的心靈,只有人的自我覺悟才能改變一切,因爲只要人願意,本原本是博愛的教義會被人曲解!我想哲學是可以讓人們瞭解自己,改變自己,讓人頓悟的學問。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實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地去看這個世界了。不要覺得凡事都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什麼東西都有它的根源,都有它的道理,我們要抱着好奇心去探索,去發掘。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

《蘇菲的世界》作者是挪威世界級作家喬期坦·賈德。他的作品以《蘇菲的世界》最爲著名。

我起初以爲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現在才發現哲學是最接近生活的。哲學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接近的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秩序與自由等。哲學給予人們的是智慧,是使人在潛移默化中產生改變。哲學給人以思想上的啓示,使人產生改變,使人更超越更具智慧。哲學的發展與科學是密不可分的,與人類文明的足跡點滴相印。與其說是在看哲學史,不如說是人類文明的通史縱會眼底。在浩瀚的歷史文明發展中,每一個我不過是道星光,一點水滴,那段深夜裏在教堂以小時爲單位計算曆史進程的對白在熟悉不過。它反襯着個人生命的短暫,無不倍覺珍惜與傷感。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更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

美國的《新聞週刊》曾這樣評價這本書:該書是一個將學術作品通俗化的傑出範例,未曾修習過哲學概論的人可以把他作爲一本最佳的入門讀物,對於學習過此門課程但以忘卻大半的人而言,本書則是溫故而知新的知新的得力之作。

由此可見,《蘇菲的世界》在哲學上的意義深遠而悠長。哲學是做人的智慧,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而且此書將深奧的哲學描述的較爲通俗,是一本很好的讀物。

《蘇菲的世界》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來寫哲學,也通過導師艾伯特引領小女孩走入哲學殿堂來向讀者介紹了哲學的發展史。書中描述的哲學導師艾伯特也是此書中的關鍵人物,他對小女孩的指導是成功而有智慧的,他自己就是哲學最好的代名詞。

在現在這個社會,科學是被大衆所承認的。其實,哲學和科學是缺一不可的。哲學沒有公式來精確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和覺悟的。科學給予我們的是知識,而哲學給予我們的是智慧。

《蘇菲的世界》所表達的有很多,我所領悟到的不過是些許皮毛。無論如何,哲學的智慧是該每個人都去學習和探索的。《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啓蒙書,書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智慧無窮。掩卷思索,真實的我們應該好好去看看這個世界,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