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優秀讀後感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儒林外史的優秀讀後感,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儒林外史的優秀讀後感

儒林外史的優秀讀後感一

《儒林外史》是我國知名的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用詼諧幽默而又尖銳的筆觸爲讀者再現元末明初的一段考場官場趣事。故事的主人公多爲民間士林人士。通過對許多民間正直儒士的傾贊和對腐朽政客的鞭棘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改變如此灰暗世界的期望。小說開篇描寫了浙江諸暨縣的一個村子裏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羣書,才華橫溢。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諮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接受,心甘情願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本書還揭露科舉制度培養了一批庸才及貪官污吏。如像進士王惠那樣,他被任命爲南昌知府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詢問當地的治安如何,也不是去詢問百姓的生活,更不是去詢問案件的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瞭解當地有什麼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麼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瞭各項差事的餘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爲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

本書不僅揭露科舉制度使人墮落,更批判了科舉制度是封建禮教幫兇。如年過六十的徽州府窮秀才王玉輝,年年科舉,屢試不中,但他卻刻守禮教綱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兒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卻反而勸親家讓女兒殉節。又對女兒說:“我兒,你既如此,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難道反而阻攔你?你就這樣做罷。”八天以後,女兒穿着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絕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說:“死得好!死得好!”但事過之後,當他女兒的靈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時候,他突然感到了傷心。回家看見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離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兒,悽悽惶惶,到了蘇州虎丘,見船上一個少年穿白的婦人,竟一下想起了穿着孝服殉夫的女兒,心裏哽咽,那熱淚直滾下來。

書中還列舉了“范進中舉”的事例:明朝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試不中,直到54歲才考中秀才,後又考取進士。范進中舉之前在家裏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爲揭不開鍋,等着賣雞換米而發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後,他高興得發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纔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僕、丫環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一命歸了西天。胡屠戶也一反常態,

一卷《儒林外史》,道盡了百年士林的風雲雨雪,辛酸苦嘆。

儒林外史的優秀讀後感二

前些時候讀完,今天又看到題目,“外史”還是很有說法的(當然,是自己想的說法)。

儒林外史,一直被當做諷刺小說,諷刺腐朽的科舉制,諷刺當時同朽的文人,或者說“儒家的人”。儒家在歷史上輝煌過,但也不斷被黑。我的觀點是董仲舒之後,真正的儒家在主流上基本消失,至於明清的理學,算不得儒家正統,而這些人也算不得什麼儒家弟子,最多算讀儒家片言碎語的人。本書中所寫的,正是一羣看着別人解讀儒家經典的書,拾人牙慧而欣欣然不知所以的人,書中也多次明示暗示了這一點。

看這本書前半部分,能看到各種人性上的醜惡,而這種醜惡放在所謂的讀書人身上更顯其可惡。各種面上的冠冕堂皇,滿口仁義道德,轉頭各種無恥下流,讓人不忍直視。這些人是讀過了各種所謂的“聖賢書”,也得承認他們的一些行爲還是有儒家經典的影子在的,但也只止步於影子了。沒有深厚的影響,各種做派、各種講究,就變成了僞裝,變成了華麗的藉口,各種無恥也由此而生。這些人只是看過幾本書的普通人,有些時候甚至遠不如普通人的道德修養。

當然,這本書裏也不是一片灰暗,自從看到杜少卿這個人之後,心情多少有所好轉。此人算是個實實在在的人。自己知道禮義廉恥,也能罔顧別人的非議而行自己的仁義之道。雖然家業被敗落了,但依然活得灑脫。他有缺點,但這個缺點是由於他做不到,並不可恨。在一片喧囂之中,能有這一縷輕音,也算不錯了。

這本書裏還有一些具體的細節,可以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的官員選拔方式、婚假風俗等等,也是個不錯的收穫。

不知道吳敬梓寫書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考慮:這些人雖學儒家,但終究沒有儒家應有的氣度和道德情操,因此只能把這些叫做“外史”。他心中還是有着儒家正確的是非觀的。我希望是。

儒林外史的優秀讀後感三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可以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這些話雖然已是老生常談,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幾個?“學而優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爲了金錢,爲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爲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爲吃人的禮教,那麼稱封建科舉制度爲害人的制度也不爲過了。

讀書,其實強調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爲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纔是最後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爲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鍵的在於吸收,然後再轉化爲自身的力量。

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飯,吸收營養,再促進自身生長。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學子們只注重“食”,即數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吸收。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達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吸收轉化成自身力量。這些書,除了造成他們的“營養不良”,別無他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爲家境貧寒而爲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羣書,更自學成爲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後,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後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爲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爲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後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爲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爲貪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餘嘗讀吳文木之《儒林外史》,其書儒者之種種,光怪陸離,衆生百態,不一而足,或吝嗇,或迂腐,或勢利,或恬淡,或渾雅,比比皆是也。

吝嗇者如嚴監生之屬,迂腐者如馬純上之類,勢利者則五河縣人之流也,恬淡者如莊徵君,渾雅者如虞博士,文木老人皆述之以筆,其歷歷者如在目矣。

另有如五十五回述蓋寬及其鄰翁於雨花臺絕頂望江上舟船之往來,紅日之西墜者,愚竊以爲殆有謂也:其述江船之逡巡者,非謂時人之去而後人之來,寓述往追來之意者乎?而落日之謂非喻禮樂文章之頹廢也歟?噫籲兮,聊聊數筆而一至如是之思者,此所謂文木之高妙也。

夫難平者事也,無盡者欲也,而皆出於人,是知世間善惡,皆自人出。夫人者無有窮而欲者無有盡,功名富貴,朝夕掛念,焉之此虛妄之物終爲無益也?徒費盡心情,誤盡流光,莫如嘯傲林泉,梅妻鶴子,快然自足,極娛遊於終日也。

且夫古之君子,溫文爾雅,雍容敦厚,以正其身而推及人,行不言之教,助禮樂之聞,豈如文中之類,禮樂不行,教化不興,惟知皓首窮經以爲仕途,及仕則未知何謂仁義也,無論唐詩宋詞文章辭賦也,而盡日所見惟黃白之物,所聞皆爲官之道也。是以有泰伯祠羣賢畢至,以復舊時禮樂之教化者,實文木之喟嘆也。由是知之,八股之爲害甚矣!

嗚呼,聖道之不傳也久矣,禮樂之不興也亦久矣,而世人愚昧,不解名利之屬終爲虛妄,日追夜逐,靡有朝矣!夫庸知濯足滄浪,醉舞明月,伴藥爐經卷,自禮空王之樂也歟?餘既悵然,故雖有不才而敢不竭鄙誠以爲此文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