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總比困難多》讀後感

最近團委開展青年主題讀書活動,爲廣大團員青年贈送了《對方法總比困難多》一書,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讓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主要感悟如下。

《方法總比困難多》讀後感

一、困難面前,信心更顯重要。

發展和成長的道路總是荊棘滿步,困難重重,只有接受挫折的洗禮,經受困難的考驗,在盡嘗失敗的苦果之後,最終才能品嚐成功的甘甜,這是任何事情發展的一般規律。

大到我們的國家的發展亦是如此,我們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每一箇中國人分享到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我們作爲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參與者,我們深知這個發展的過程絕非坦途一條,我們國家和人民爲此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並經受了多次發展所帶來的陣痛的考驗,目前我們國家儘管經濟總量上排名靠前,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是人均佔有量依然很小,我們經濟發展仍然存在較大的結構性問題,我們也爲30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付出了較大的代價,我們的環境不斷惡化,我們消耗了大量的自然和礦產資源等等,但是是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縱觀全球中國依然具有較大的發展優勢,而且目前我們國家正在加緊“十二五”階段的發展規劃,對於未來的發展我們依然充滿信心。

再到我們的企業,西變公司作爲一個具有52年發展歷史的大型國有企業,爲我們國家的電力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也成爲了幾代西變人幸福生活的福祉,但是是她的發展歷程也是歷盡風雨,經受着來自市場的嚴峻挑戰,經受着來自國內外同行的`激烈競爭,尤其是現在經濟危機的持續影響,給我們生產經營製造了很大的麻煩,但是是我們看到危機當前我們並沒有退縮,而是積極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來抵禦危機,我們通過技術創新、節能降耗、提高質量、提升管理水平等手段有效的應對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所以我們對於企業發展我們充滿信心。

再小到我們每一青年,我們也有好多成長的煩惱,升學、就業、工作、感情等等,尤其是工作以後,面對一個全新的工作生活環境,要實現由學生到勞動者的角色轉變,有些人就會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無法適應生活環境的改變,無法處理較爲複雜的人際關係,無法化解工作中的壓力等等,再加之隨之而來的感情、婚姻等問題,讓大家都覺得生活好像有太多困難需要克服,有太多障礙需要跨越,所以變的很消沉或者很憤青,所有這些其實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碰到的問題,正是因爲有這些經歷我們纔會擺脫稚氣走向成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所以青年要充滿信心,正視困難,勇敢面對,不要讓困難成爲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而成爲砥礪你勇氣的磨刀石。

二、要打破常規,勇於創新。

8月份在黨校學習時跟部分中央企業的團幹座談,我有這樣的體

會,那就是中國的多數企業都有被人扼住咽喉的痛苦,不論核心技術、關鍵設備、重要原材料,我們總有些要依靠引進或者進口,這就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夠,這將是影響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最大掣肘。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也曾說過,一個企業要成爲百年老店,就必須有50年的技術儲備,可見創新對於企業發展的總要性。

企業發展如此個人生活也不例外, 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常常能感悟到做一件事情如果方法對了,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缺少方法或者方法不對,往往會事倍功半。所以在開始任何事情以前,我們不要急於動手,而是應該認真分析一下,選擇一個適宜的方法。而且我們好多人在幹事情的時候,總愛墨守陳規,總想着別人都這樣做我這樣做肯定也不會錯,而不是想如果按新的方法做可能效率會更高,結果會更好,所以千萬不要因怕錯誤而抹殺了你創造的智慧。

青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段,也是極具創造力的時期,現在互聯網上的全新的網絡詞語讓人應接不暇,比如杯具、秒殺、蟻族、圍脖等,這些詞彙的出現就是青年創造力的一種體現,因爲這些詞彙往往很形象,很詼諧,同時具有很強指代性和豐富的內涵,很適合網絡流傳。這說明青年有很強的感知生活的能力,同時也有很強的改變生活的慾望,會有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各種創新活動中去。

所以在今後我們要不斷激發青年的創新潛能,發揮青年的創新優勢,鼓勵他們爲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爲改善我們的生活水平而大膽創新。

三、成功貴在堅持

不積跬步,無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