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富蘭克林自傳》有感5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富蘭克林自傳》有感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富蘭克林自傳》有感500字1

成功需要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出類拔萃的聰明頭腦,更重要的是要把握稍縱即逝的機遇和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這是我讀完《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後最大的感觸。

在書中,我瞭解到富蘭克林家境並不好,然而正因爲如此,他反而比別人更懂得努力和珍惜。比如,當人們對“雷暴”充滿恐懼和謠言時,他發現了雷暴與靜電的相似之處,他把握住機會,頂住冷嘲熱諷,做了聞名中外的“風箏實驗”,揭開了雷暴之謎,成爲幾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可見,機會總是平等地出現在每個人面前,但只有懂得珍惜和努力的人才會把握它。這不由使我想起另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當年,他在蘋果樹下休息,一個蘋果掉落砸中了他,他沒有抱怨,而是開始思考蘋果掉落的現象。經過無數次努力、探索、研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把握了這個蘋果砸頭的尋常機會而成了受人敬仰的科學家,那個幸運的蘋果也名垂青史!

“我想滿心恭謙地供認我提及到的已經過上的幸福生活全是上帝的恩賜。”富蘭克林如此感恩地說。但是我想,他所擁有的這一切並不是上帝給予他的,而是他不懈努力的結果。富蘭克林出生的家庭並沒有給他鋪平人生坦途,但他心存感恩,發奮努力,終於成就了輝煌。反觀我們現在的求學,面對學習中的失敗,不反思自己不夠努力,反而怨天尤人。就說上課舉手回答問題,許多同學總是埋怨老師課堂上不給自己機會回答。但是,如果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必定大家都舉手,你的手淹沒在幾十雙手之中,你只佔幾十分之一,卻要老師百分之百給你機會,合理嗎?如果是一個稍難的問題,有的.缺乏自信,舉手遲疑不決;有的不作深入思考,乾脆埋頭藏手;有的預習不充分,愁眉苦臉。就這樣總是患得患失,埋怨老師偏心。我們何不反思自己:學習是否刻苦努力,思考是否深入,課堂上是否有勇氣把握每一個機會?

富蘭克林只有一個,但富蘭克林那種不懈努力、果敢把握機會、追求人生理想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的人學習。

讀《富蘭克林自傳》有感500字2

這個暑假,我讀了幾本讀物。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富蘭克林自傳》。一開始,我看着這本厚厚的書,而且字密密麻麻的,我就不想繼續讀下去了,不過後來翻了幾頁,我被富蘭克林的一生所吸引,3天就讀完了這本書。

富蘭克林出生在1706年的1月17日的波士頓。在1714年的時候,富蘭克林進入文法學校學習,但由於家境貧寒,他被迫中止學業。他12歲就在他大哥的印刷所裏當學徒,之後長期在印刷工廠裏工作。但17歲那年,因爲和哥哥生活不和,而離家出走了,他開始自己創業,過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之後他刻苦學習,廣泛閱讀各種書籍,他不僅僅會讀書上的內容,他還在紐約倫敦費城等地方流浪,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他還學習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當選費城參議會成員,組建火災保險公司。在日常生活中,富蘭克林博覽羣書,勤勞勤儉,變成了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科學家,作家和社會學家,被譽爲美國人的“象徵”和“現代文明之父”。1790年4月富蘭克林在費城安詳辭世,享年84歲又三個月。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富蘭克林說的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中對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過於真實,誠意和廉潔。這句話充分表現了富蘭克林的一生。

富蘭克林一生成就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發明了避雷針,兩用眼鏡,新式火爐和新式路燈。細細品讀富蘭克林自傳,你將會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