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南渡北歸》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南渡北歸》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南渡北歸》讀後感1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於中原,偏安江表,稱日南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中如是寫道。《南渡北歸》便記載了抗戰爆發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從敵佔區流向西南的故事。所謂“南渡”,實際上便是逃亡。抗日戰爭期間,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後昆明,蒙自辦學,後又遷至李莊,隨同的還有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中國營造學社等機構組織。

多次浩浩蕩蕩的逃亡與南遷,本就是無可奈何之舉,也曾遭到學生的質疑與反對,有人甚至想上前線爲國捐軀而非怯懦地一逃再逃。然而,歷史的長河證明,這逃亡,正是促使中華民族復興的智慧之舉。這引發了我對於“逃亡”的思考。

逃亡,自古以來便象徵着狼狽與落魄,是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舊唐書》中也道:“丈夫不死,當立大功,豈可爲逃亡之虜也。”爲了掩蓋自己的罪行、保全自己的逃亡之人爲衆人所唾棄,然而,《南渡北歸》中所述的逃亡卻並非代表貪生怕死,更非暗示着窮酸書生的軟弱無能,反而是一種忍辱負重式的以退爲進。悲痛的知識分子面對敵寇狷獗肆虐的局面,沒法身體力行地給予敵人有力回擊,只有發出“衰淚已因家園盡,人亡學廢更如何”的悲嘆,然而抹去淚痕,理性而冷靜地分析着自己可以提供給國家的最大幫助,發現自己的使命,即是爲了民族復興,防止“人亡學廢”的局面發生,將國家的學術水平提高,將民族的精神發揚光大。爲了正義而逃亡,必然是悲壯卻又智慧的選擇。

的確,姑且不論所有北方知識分子,只舉蔡元培先生一人的例子,便足以證明這一觀點。蔡元培先生被公認爲北大最偉大的校長,樸素謙抑的他,骨子裏又有北方梁山好漢造反舉事的志氣與血性。出任北大校長之職時,他提出了“囊括大典,網羅衆家,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十六字箴言,用“知識革命”革去原京師大學堂裏傳統保守的迂腐氣,使北大逐漸成爲一塊民族文化的“精神的聖地”。好景不長,如《五月四日那天早上》中記載的那樣,衝動的學生未聽從他“以學術救國”的勸導,一腔熱血地發動學潮,致使多名學生被逮捕,北洋政府甚至將大炮對準了北大。頂着重重壓力韻蔡元培,已成了北洋政府欲祕密懲辦的目標,他卻不顧自己已淪爲衆矢之的的身份,出面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隨即,爲避其鋒與消除北洋政府的怨氣,他於5月8日夜提交辭呈,喬裝打扮後悄然離京,遠走他鄉。他的逃亡,絕不是畏懼的表現,反而是一個強者面對如何同時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難題時的最佳抉擇。

房龍的《偉大的逃亡》記載了瑞典人民在瓦薩王朝的建立者——古斯塔夫·瓦薩的帶領下,建立起獨立國家的歷史過程。與《南渡北歸》相似之處便是,瑞典人民不願淪爲臣虜的爭取獨立的頑強精神決定了“逃亡”之前可以加上“偉大”這一形容詞。縱然知識分子流離失所,甚至與摯愛的親人失散,但外表狼狽悲痛的他們,舉手投足間仍是一種倔強不屈的高貴氣質,一種中華兒女必勝的信念,而非苟且偷安的提心吊膽,這正決定了此次大逃亡的正義性。

其實,這次南渡的成功不僅在於知識分子是爲民族大業而逃亡,而且在於它還是一次爲時多年的旅行。

《難以企及的人物》的作者蔡天新先生曾在接受採訪時如此給旅行者下定義:“一個旅行者除了通常的遊覽觀光和增長見識以外,還帶有另外的目的,或者說懷有某種特殊的使命。雖然每個人本質上都帶有浪漫的情懷,但一個旅行者通常更願意細細品味旅途中的每個細節,而一個旅遊者則希望一切都安排停當。”顯然,南渡的師生們不是旅遊者,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旅行者,其使命便是爲中華民族復興之大業保存知識界的精英力量,邊行邊學,推進學術研究及教育事業的進步。

正因如此,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時,“湘黔滇旅行團”誕生了。1938年2月20日,旅行團大隊人馬離開長沙,一路經湘西穿越貴州,翻山越嶺,夜宿曉行,跋涉1600餘公里,日夜兼程68天,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熱烈歡迎與關照。嶽南先鬻生如此評價這次旅行的意義:“68天的長途跋涉,旅行團師生們真正地走出了象牙塔,進入了書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幹世界。一路上,師生們拜訪苗寨,調查社會與民衆生活,切身感受到國家經濟的落後與百姓生活的艱辛。”黔西岩溶地貌,雲貴民間歌謠,甚至是鴉片的種植背景和危害,這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卻讓走近羣衆的師生們因禍得福,踏上了另一片自己不曾熟悉的土地,讓南方的楚漢浪漫主義文化滲透於自己滿是北方的理性主義的肺腑之中。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說“逃亡”所帶給我的啓發僅限於以退爲進的謀略與忍辱負重的毅力,那麼,相比之下,“旅行”的現實意義更爲深刻。《天堂電影院》裏,Alfredo說,年輕人要出去走走,不然他會以爲,他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全世界。旅行旅行,之所以有一個“行”字,我認爲是代表了自己的“修行”,不論是肉體還是精神上,邊行邊學,邊行邊成長。有句話說得好:雙腳放在地獄,眼睛擱在天堂。我覺得這便是對有意義的旅行的最佳詮釋。有意義的旅行,因爲不是一味享受放鬆,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與體驗,不斷地吸收與借鑑,所以必定是艱苦的,但真正的旅行者正是透過這苦,覓到了收穫的甘甜。也許只有這樣,知識分子才能徹底丟開身上的迂腐氣和“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嘲謔,深入實際,深入人民,深入社會,讓自己的學問爲老百姓所受益,也才能真正瞭解到一個國家所需要的民族精神,從而造福於社會。

南渡,實乃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一次逃亡旅行,卻爲中華三千多年的歷史留下了最後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

《南渡北歸》讀後感2

《南渡北歸》講了民國時期大學教授和學生在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圖書,文物轉移到西南地區,抗戰勝利後再北上的故事,全冊分爲《南渡》、《北歸》、《離別》三部。書中,一個個堅韌絢爛的生命,在歷史的豐碑上,刻下記憶。

全書開始於淪陷後的北平,屈辱與尊嚴,征服與抗爭。每一個人,都是毫無杜撰有血有肉的人。這批人,他們護送中國文物和大學圖書在烽火下南渡。在軍閥混戰,中日戰爭的硝煙中描繪出中國最初的考古,建築輪廓。也在山區的艱難環境下完成生物科學實驗。本該在優越實驗室中完成的任務,他們在顛沛流離中仍不放棄。他們,讓“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在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爲有這批堅守信念的大師們,當我們再去凝視這段沉浸在深淵的歷史時,纔會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風骨凜然,這是中國式的風骨,是對家國情懷的'深刻詮釋。

在逃亡路上,爲了不丟棄人才培養,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成的西南聯大。在艱難的日子裏講課聲常伴隨敵機的轟炸,師生們卻把躲防空洞的事兒風趣地寫成對聯“人生幾何,戀愛三角。見機而作,入土爲安。”晚上停電時,劉文典就一襲長衫,對月講《月賦》。但卻這麼艱難的日子裏,它爲祖國培養了多少人才。

解放戰爭時,樑思成焦灼地在樓上轉圈,一看到有飛機在北平上空飛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這些古建築要全完了。”羅哲文回憶,樑思成在二戰末期經常抱着日本地圖標註古建築所在,並把地圖交給美軍請求他們不要轟炸這些人類共同的遺產。日本知曉後極爲感激——樑思成此時卻早已死去多年。

看過一張樑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們坐在檐上,並肩笑望鏡頭,林穿着合體的旗袍,腳下踩着一雙平底布鞋,他們正進行維修測量工作。那時候,所有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關心的不會是林徽因的臉蛋長得美不美,也不會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沒有色彩。它展現的是中國大師們的堅定信念,在一個古國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時間搶記建築的記印。

書本仍在讀,它在慢慢展現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國,我想,這就是樑思成和《南渡北歸》的意義吧。

《南渡北歸》讀後感3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爲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書的封面有個副標題(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吸引着我一本本的讀下去,來探索驗證這個答案。

此書共有三本,分別是南渡-北歸-離別,越讀到後面越沉重,它呈現了從日本侵略中國開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20世紀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羣體命運在劇烈的歷史變遷中的結局。處處引證、各處蒐羅,相對真實地還原了梁啓超、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樑思成等等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全景描繪了抗日戰爭時期流亡西南的大師們感傷的命運。

讀第一本的時候,印象深刻的是,中華民國初年學風極盛,海龜衆多,大師輩出,辦學恪守學術之自由獨立之精神,學術研究蔚然成風,真可謂人才濟濟,但隨着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大師們只得嘆聲無奈地踏上那悲壯而浩大的南渡之旅。在西南聯大那麼艱苦的教學環境下,依然激情四射地給學生們講課,連“跑警報”跑的都很浪漫,苦難讓師生們變得更加堅韌,讓中華文明的血脈得以延續,並相繼走出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李政道。而對比我們今天的年輕人,這麼好的學習條件,生活衣食無憂,卻少有大師們的成就,真是要感到慚愧啊!

經全國軍民與知識分子的共同奮戰,終於贏來了抗戰的全面勝利,南渡之後的北歸,本可以快慰人心,可誰又想到不出三年,內戰爆發,大師們的命途依舊多厄,又需做出一次無奈地人生抉擇,忍痛別離,自此天各一方,海峽兩岸遙遙相望,命運從此不同。

最後一部離別,是一個不堪回首的年代,百廢待興需重建,而在大陸的知識分子則需要迎接一場又一場的運動,人性的貪婪展現的是和戰爭一樣的殘暴,讓我們在運動中送走一位位大師;而在臺灣的傅斯年、梅貽崎、胡適等也紛紛駕鶴西去,相繼離別。

大師們雖已遠去,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昂的靈魂是永存的,面對國難、國亂,他們所呈現出來的那種勇氣和力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堅守信仰,無問東西。

《南渡北歸》讀後感4

《南渡北歸》前兩冊讀完了,心中五味雜陳,先新奇方式寫個感想。

故事一:

一位大叔沉靜地看着清朝中國版圖,陷入深深思索中,並自言自語、感慨萬千。那時候外蒙古還在,庫頁島也在。現在外蒙古獨立,庫頁島被割來割去,佔來佔去,最終屬於蘇俄。好好一個海棠葉被折騰成了大公雞,康熙乾隆地下有知,估計會被氣活吧。

小妖長着一副被搭訕的臉,大叔找我聊起來了。我就嗯着啊着,對,確實,沒錯,就是這樣的。

故事二:

一位志願者姑娘講解瓷器變遷史,說得非常好,我就順便問她,爲啥瞭解得這麼透徹。她說自己遇到一位特別懂瓷器的看展人,雙方角色置換,對方給她普及了很多知識,據說這位看展人經常遊走在國內外中國文物相關的美術館、博物館,長期積累下來,知識自然沉澱,把自己練就成了一個封神般的存在。

真是未見其人,先聞其績,對那位達人隔空敬仰一下。鄙人的小目標就暫時先不要一個億了吧,如果財務自由,我也要去全世界的博物館、美術館,把中國的文物都看一遍。

故事三:

第一次看到宋徽宗真跡,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日本的巡迴展覽。一副《竹禽圖》,另一副大概是龍雲閃電風格的書法繪畫作品。只能感慨,不愧是被皇帝身份耽誤的藝術家。

後來在北京故宮看到了《祥龍石圖》,宋徽宗獨創的瘦金體,哎,詞窮如我,實在形容不出它的美,只能寄希望於將來的女兒,給老母親好好學習這種字體,賽過宋徽宗。

想再去一次灣灣的動力竟然是爲了臺北故宮,當然如果允許,我可以五天都住在裏面,看宋徽宗真跡。當然如果允許,我也想看看其他真跡,比如說,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2019年該真跡在日本展出,火爆程度,大家看圖體會吧。沒在大陸展出過,很多灣灣土著應該都沒見過,就說我該不該酸檸檬,酸葡萄一把。

說起來就是傷痛,我還不算看展鐵粉、達人,否則像這種幾十年才展出一次的真跡,值得花一張從北京飛往東京的機票,效仿梁朝偉倫敦喂鴿子,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畢竟真跡下次展出的時間未定,說不定那時我已經入土了。

對於書法外行的人來說,如果不瞭解作品背後的故事,就無法體會到它的震撼。就像我自己也沒想到,一篇關於《祭侄文稿》創作背景的文章,會生生把我給看哭了。

有一個朋友的觀後感特別能戳動痛點,“祭侄文稿的書寫由楷書到行楷再到行草,最後轉變爲狂草,筆觸由混敦有力變成乾枯草書,狂草字跡模糊不清,同去的小學妹說顏真卿此時一定情緒激動,泣不成聲~中國書法的歷代名家各有各的好,有很多的好,但顏真卿的祭姪文稿字裏行間聽得見他的呼吸,是特別特別好 。”

深以爲然。

故事四:

同屬亞洲國家,又有學習借鑑、歷史往來的傳統,日本對中國文物價值的理解和認同高於其他國家,所以會有很多機構和個人參與到收藏中國文物當中。有些藏品豐富的機構,專門成立美術館,其中不乏做工考究的精品。

很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存世兩套此種類型青銅器,一套在日本,一套在法國,反正不在大陸,也不在灣灣。

故事二~四本質相通,涉及到戰爭期間文物流失海外,以及大批精品被搬運到臺灣這樣的歷史事實,其影響延續至今。

書中有個性的人物很多,有時讀着讀着身體發熱,腦子充血,下一秒竟留下眼淚來。這種氣節、血性在《史記》、《三國演義》等的出場人物中也有體現。果然有些氣質可以融入血脈,流淌繼承。待讀完最後一冊,再詳細八一八。

《南渡北歸》讀後感5

《南渡北歸》最後一冊終於看完了,不簡單地說兩句。

持續一百多年斷斷續續的戰爭(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別國在發展,我們在打仗,而且還是中英、中法、中日、中俄、中美,除日本外,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一個都不少。有實力的國家在全世界搶佔地盤,發動戰爭,中國很被動,畫面太沉重不敢看→_→。

抗日戰爭期間,國共雙方爲民族獨立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瞭解一下主戰場淞滬會戰、衡陽會戰的慘烈程度,就覺得每個人的付出都應該被正確評價。

戰爭年代犧牲的人很多,對我們來說可能沒有實感。相比之下,和平年代有犧牲就太令人難受了,畢竟每個個體是自己又不完全屬於自己,有夫妻、子女、父母等各種各樣的身份,那種感覺很破碎。

寫出這種打打殺殺的文字,此刻感覺自己很MAN。

故事一:

主人公A,今年60歲,據說上學時經常被組織起來喊口號“打倒這個”“打倒那個”,還有各種大字報,總之就是學生該乾的正事都不幹。A所在鄉鎮中學的老師大多來自北上廣等大城市,超級、無敵的優秀。

圖片

另外有來自書中的故事,有一幫小鬼逮不着被批判者本人,就把人家祖墳給炸了,我天啊,這是什麼神仙操作?還有些事件,描述本身就讓人生理不適。那樣一個羣體作妖的時代,拿着雞毛當令箭,人性如此之惡,細思極恐,不寒而慄。

平生第一次覺得知識多了是一種煩惱,不如神經大條,頭腦簡單,更容易開心快樂。

故事二:

主人公B,灣灣人,56歲。一次,有位姑娘見洗手間需要排隊,隨口對朋友說了一句“沒坑兒了”。我們看來,這句話聽起來是有點彆扭,也還好,可在這位灣灣人聽來,絕對不是還好,而是有很大的問題。

她覺得年輕女孩子應該是Young Lady,言行非常重要,不應該說出這樣的話,所以義憤填膺地和我理論了半個鐘頭。第一次和灣灣人聊女孩子該怎麼說話的問題,感覺好奇妙。

回到事件本身,可能是雙方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吧,說的人認爲很正常,聽的人覺得太隨意,都沒有錯,真正遇到了,就理解萬歲吧。

不過,我確實希望將來的女兒是一個Young Lady(這個不存在的女兒被多次提起,我是多麼想生閨女啊~( ̄▽ ̄~)~

人物羣像:

書中的大師不愧是大師,確實異於常人。

讀完他們的故事,就感覺太苦了。如果是和平環境下,嘔心瀝血的著作也不至於因爲戰爭而不知所蹤、或毀壞殆盡。也能夠更加長壽,還能培養出特別多優秀的人才,大師的精神也會傳承下去,會涌現更多的大師。

所以說戰爭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人力、物力等有形的損失,還有特別多隱形的東西。大師是真正的國家財富,再無大師好可惜,社會整體氛圍倒退豈止是十年二十年。

《南渡北歸》讀後感6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終於將厚厚的一大本書,《南渡北歸》第一部看完了。

這是一部寫大家,大師的書,太應該看了,而且應該早點看。我看的雖晚了,但終歸是看了,並收穫滿滿。

《南渡北歸》一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南渡》,第二部是《北歸》,第三部是《離別》。《南渡》應該是最難的吧?因爲後面兩部還沒有看。《南渡》是因爲日本侵略的原因,整個政治,經濟和教育都向南方轉移,稱爲南渡。

戰爭,本身就很可怕,在戰爭中逃難,就更難了。知識分子,拖家帶口,前途未卜?作爲讀書人,授課人,走到哪裏都會帶着書。最慘的要數陳寅恪了,從日軍鐵蹄下搶救出來的書籍,一批在運輸途中被換成磚頭,一批被燒成灰燼,陳寅恪一次次被打擊,昏厥過去。這些書,是陳寅恪經過批註的書,傾注了他的心血和智慧,稍加整理便是一部部驚世駭俗的大作。

作爲世界級的大家,三百年僅此一人的陳寅恪,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研究員職稱,還被牛津大學聘爲教授,請陳寅恪去牛津大學主講漢學。這是牛津大學創辦三百年多年第一次聘請中國學者爲專職教授。全歐洲的漢學家聽說陳寅恪要去講課,紛紛跑去準備聽課。由於二戰的爆發,陳寅恪未能成行,被困在香港。

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蔡元培,胡適,梁啓超,蔣夢麟,梅貽琦,朱家驊,葉企孫,李濟,陶孟和,傅斯年,樑思成,林徽因,金嶽霖,徐志摩魯迅,冰心……數不過來的大師,大家和名人。看他們的人生成長經歷和學習過程是一種享受,佩服的同時,也有對自己的激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瞭解和學習這些大師太有必要了。

過去,對其中的一些大師盲目崇拜,看了《南渡北歸》知道了很多,也開始學習甄別了。因爲這是一部關於歷史的書籍,包含了很多歷史記錄和資料。歷史,除了記錄,還是一面鏡子,形形色色的人留在了裏面。

這些被稱爲中國最後一批的大師們,在《南渡》的過程中書寫了新的歷史篇章,而且都是實實在在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能看出每個人的本質和特點,非常珍貴。

特別喜歡這本書,特別是關於陳寅恪等大師的部分,還有樑思成,林徽因,金嶽霖和徐志摩,這些人之間的關係,與傳說中的有所不同,是很值得羨慕的那種高尚的品格和關係。

接下來的兩部《北歸》和《離別》也是厚厚的,慢慢看吧。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這樣的書,看不夠,還想看。

《南渡北歸》讀後感7

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國內部的動亂時期除了打打殺殺的士兵將領,文人學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視的。他們的精神從不動、毫不畏懼。

不忍憶王國維大師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詳平常,卻被那投湖一聲脆響刺的乾乾淨淨。頭陷淤泥足可見王大師一心求死的態度之堅決精神之強大。正如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讓人久久從難以回神。

是的,或許在平凡人眼裏,認爲這是沒有必要的。然而,這正是大師超越平凡人的地方。作者認爲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見到即將衰亡的中國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愴結局而死,其一死是對當時混亂無序的時局和世風日下的現實作出的近似“尸諫”的抗爭。

簡單一句話,如醍醐灌頂,點醒了我。原來,文化的力量可以這麼強大。原來,文學大師沉默的反抗是這麼的讓人震撼。當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對方,並給予最真實的讚揚。難怪陳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種文化,值此衰落之時,爲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再說到另一位國學大師梁啓超。從教科書上我們也對梁啓超的愛國、他的先進思想充滿敬佩。從《南渡》中,再一次認識更加生動的梁啓超大師。他看到世界範圍的考古學迅速發展,而號稱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境內,從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種名義來華的外國學者。他對這種現狀頗爲不滿和不服氣,很希望有中國人自己出面做這一工作。他認爲“以中國地方這樣大,歷史這樣久,蘊藏的古物這樣豐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於全世界考古學上佔有極高的位置。”這種自信與魄力讓人折服,也喚起了我們普通人對大中國、對自己的信心。

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將自己兩個孩子培養成中國歷史上又兩個傑出人才。

李濟,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鳴,而和梁啓超走到一起,成爲相差23歲的摯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國,遍地皆黃金,可惜沒人會撿。”從李濟這形象的一句話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遼遠,以及與梁啓超的相契合。當然,更加相像的還是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

“學術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當時條件下還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國有的。”李濟先生的國際地位與國際眼光並沒有使他在愛國,在維護國家權益上做任何讓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鳴而結成的友誼是絕對純粹而堅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國血液而氤氳而生的愛國之忠情,更是讓中國愛國人士自發的團結及渴望和平。

文化的力量非常強大,強大到是人力無法控制與收斂的。我們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們所能做的,是利用併發揚它。

《南渡北歸》讀後感8

正如標題,南渡北歸這本書,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讀,但依然有不少感觸。從此看出凡劉老推薦的無不是好書,奈何時間緊迫,無法細讀,只能日後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學和我一樣,當我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個感想便是這本書好難讀。許多關於大師的瑣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現在這本書上。讓人應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細節鋪天蓋地地捐過來,的確讓人喘不過氣。

但當我略讀完第一本後,又翻過來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一切卻又似乎明澈了起來。這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東西,清華的四大導師,魯迅一派與胡適一派的紛爭,西南聯合大學的出現。無不是這個時代纔會出現的事件。這本書總體的時間背景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文中講了許多在這個時期各個大師做的事情以及貢獻,但我發現當作者再講關於大師們的學位時卻鮮有人是真正的“海龜”,許多大師在出國留學時都沒有拿到學位,不是說大師們拿不到,而是大師們根本沒有時間或者那個心思。

很多大師出國留學只是爲了知識,學到了知識便又去學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學位,並不是說大師們半途而廢,只是因爲他們想更早的回到祖國加以報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時間將國外的知識學到手,僅此而已。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很多人也許不理解,不是還有句話嗎?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強,怎麼會沒有大師呢?其實這句話很容易理解,所謂”大師”是指這個時代特有的人物,他們是必須在這個時代的影響下才會出現的偉大人物,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也有我們這一代的大師,但是那些大師他們活在過去,給過去的人們乃至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連現在都有它們的影響。誰敢說自己的語文課本上沒有魯迅先生的足跡,誰敢說北大的校園沒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會有現在的輝煌?都不可能,他們是那一個時代的大師,是存在於人們心裏的大師,大師遠去,再無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