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後感

這本書確實看的我有點頭痛。睡覺前拿起來翻一下,慢慢的看,有時覺得很精彩有時覺得很無聊。估計作者得桐城派的真傳,以考據爲樂,引經據典,參考資料浩如煙海。這雖然不失爲治學嚴謹,但是對於一個看熱鬧的門外漢來說則太過專業。

但是這本書,總體來說還是一本好書。在烽火連天的那個特殊年代,衆多知識分子紛紛南遷。途中體現的赤子情懷和對鑽研學問的熱情,讓我這個生於浮華的90後唏噓不已。板凳坐得十年冷。耐得主寂寞還不夠,他們還要拖着厚重的書箱躲避紛飛的流彈,在家人餓得頭昏眼花時拒絕敵人的糖衣炮彈。雖然他們都是哈佛,耶魯畢業的高材生,但是他們沒有試圖輾轉他鄉,以保一己之性命,而是選擇回到在日本鐵蹄蹂躪下的中國,與祖國共命運。

日本人說:“要想徹底征服中國,光是佔領他們的領土,城市,財產是不夠的。必須在精神上征服。”所以,日本人佔領天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炸燬南開大學。隨着日軍南推,南開成爲一片廢墟,清華成爲日本軍營,衆多高校被日本人佔領。但是中國所謂“百無一處”的文人們卻開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學生遷徙,漫漫三千五百里,從北平長沙,從長沙到昆明,從昆明再到四川。一步一步,用腳來丈量中國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

爲什麼這個並不安逸也並不適合學習的時期出來那麼多人才?或許也歸功於走的這三千五百里路。通過這個方式,讓學生們走出了象牙塔,真正深入了羣衆。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學生們也學會了腳踏實地。這也許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實踐吧?

西南聯大,史上最輝煌的學校。南開校長張伯苓,清華校長梅貽琦,北大校長蔣夢麟組成了校董事會。傅斯年,陳寅恪,金嶽霖,李濟等組成了史上最豪華的明星老師陣容,而這個學校,也誕生了一批讓世界爲之矚目的人才:楊政寧,李政道,王曾祺但是,這所輝煌的學校卻只有茅草蓋頂的`校舍和寄人籬下的悲情。反觀今天中國高校,財大氣粗,不是亞洲最大食堂就是亞洲最豪華校舍,但是,在如此優良的學習環境中,現在能被稱爲大師的又有幾人?在學術方面有了幾分造詣甘願留在祖國的又有幾人?清華北大淪爲美國在中國的最大人才收割機,國內學術腐敗醜聞不斷,要我如何對中國的學術有信心?讀了這本書,才真正理解了什麼叫做“大學之大,不在校舍之大,在於大師之大”了。

這本書有很多讓我動容的小故事

蔣介石在廬山開會,日軍空襲炸樓,兩名保安當場被炸死。蔣介石沉着冷靜,不爲所動,在風雨飄搖的小樓中繼續開會。這讓我瞭解了什麼叫做“魄力”。

張自忠無力迴天,自戕於日軍前,日軍敬重這位將軍的人格,列隊行軍禮。中方爲了搶回張自忠的遺體,派出一個師的軍力強攻,以犧牲兩百士兵的代價,搶回了將軍遺體。看完,我熱淚盈眶。這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做“軍魂”。

陳寅恪在香港面對日軍的討好,“寧可餓死,不食周慄”。這讓我知道了什麼是“骨氣” 。

金嶽霖潛心學問,對空襲警報置若罔聞。日軍來襲,把它的樓都炸了,但是金完全沒被外界影響,還是在一片廢墟中讀書寫作,空襲過後,看着一片殘骸,金才後怕不已。這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專注”。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有的讓人快樂,有的讓人心酸,有的讓人苦澀,有的讓人憤怒,但更多的是,對於那個逝去年代和大師們的深深敬意。

滿江紅-西南聯大校歌詞

馮友蘭

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絕繳移栽楨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便一城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逐倭寇復神京,還燕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