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目送讀後感15篇

目送讀後感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目送》

無數次在朋友圈讀到這個句子,每一次都是如鯁在喉,難以言表,“龍應臺”三個字充滿了神祕。終於有機會拜讀《目送》,幾乎是逐字去讀,不想丟掉任何一個細節。讀出了什麼呢?讀出了父母的憐惜和體恤、朋友的牽掛、兒子的離別;讀出了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癡呆;讀出了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還讀出了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她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整本書娓娓道來,滿滿的不捨與無奈。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大概就是在兒女長大之後,父母還未老去,在兒女有能力回報父母的時候,父母仍然在身邊。我期盼着這件美好的事情能夠發生在我和父母身上,給予我一個報答父母的機會,讓我和父母一起慢慢地變老,一起靜靜地幸福。想到自己每次回家,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這是你爹做的你最喜歡吃的麻辣魚;不用你收拾,快去休息會;這是給你留的火雞蛋;晚上不要睡那麼晚……年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感受到有爹孃在,自己永遠是孩子,有爹孃在的地方,纔是家。我們像一根漂泊的風箏,線,永遠在父母手中,那是一種生命的支撐。他們的世界很簡單,只有我們;我們的世界太複雜,裝得太多。在時光無聲的腳步中,父母越來越老了。衰老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年,都在一點點地累積,或者在母親的脊背,或者在父親的頭髮,注視着,端詳着,不僅淚水漣漣,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恐懼。“我們都知道了,母親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揪心的痛……

目送,有的送別一時,有的則是送別一世。

“他的嘴不能言語,他的眼睛不能傳神,他的手不能動彈,他的心跳愈來愈微弱,他已經失去了所有能夠和你們感應的密碼,但是你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捨,他心中留戀,他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相愛……你告訴自己:注視他,注視他,注視他的離去,因爲你要記得他此生此世最後的容貌。”

“他躺在你面前,黃巾蓋着他的臉。是的,這是一具屍體,但是,你感覺他是那麼的親愛,你想伸手去握他的手,給他一點溫暖;你想站起來再去親親他的臉頰、摸一下他的額頭測測體溫;你希望他翻個身、咳嗽一下;你想再度擁抱他瘦弱的肩膀,給他一點力量……”生命的支撐沒了,內心深處會有一處被抽空的感覺,存在的根據也會變得恍惚可疑。我佩服龍應臺的勇氣,能直面這個殘酷的畫面,只爲永遠記住這個瞬間。字裏字外的柔情,是滿滿的不捨與無奈。

父母那些被時光添加的東西:蹣跚、遲緩、軟弱,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無限的脆弱,認識到人生這個悲劇。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大限,只好等待着,那必將到來的日子,別無選擇。只願當這天到來的時候,我們不會懊悔,不會內疚。作爲兒女,在他們老邁衰弱時,我們曾經盡力照料呵護過,盡到了自己的一份責任。面對着一個鐵一樣的定局,我們做出過最好的抵抗。

目送讀後感2

喜歡龍應臺,喜歡她簡單的文字,喜歡她平實隨意的文字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窩,暖暖的,“對,就是這樣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達卻沒有抒發出來的感情。從《野火集》的桀驁犀利,到《孩子你慢慢來》的慈愛溫柔,到《親愛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發豐潤豁達,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情領悟。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年齡如你我,當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壓抑許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從讀大學到現在工作,離家已有十載,離家遠了,自己年齡大了,反倒覺得和父母之間的線越牽越緊了。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剛到家的幾天,不管做什麼,只要是在父母的視力範圍內,那目光必是緊緊追隨的,笑着看我吃飯,邊說“慢點吃,還有呢”;笑着聽我聊校園的趣事,偶爾插一句“是嗎?”,常常會被看得不自在,心想“這是腫麼了,不就是半年沒回來嗎?”;每次開學的前一週,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緊緊追隨”,心想“至於嗎?半年後不就回來了嗎?”那時的我,就像一隻小小鳥,只想越飛越高,掙脫那溫暖的懷抱!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因爲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數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媽媽總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幾天?”,滿眼關切、懇求。因爲要趕火車,每次離家總是清早,爸媽一早起牀,把我送到車站,之前很少回頭望過。直到有一次,有一個考回家裏的機會,但經過努力還是錯過了,父母又一次送我,車子已經開動,只覺得心裏沉沉的,回頭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裏“目送”,看着他們微駝的身影,淚水再也控制不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總有一天,他,她會離開,正如書中寫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兒女的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常回家看看。

將來,我們也會爲人父母,看着曾經的“小毛桃”一天天長大,也會“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也會經歷父母曾經經歷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你說你的眼裏只有我,我說我的眼裏還有那“廣闊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輪迴,爲了不留遺憾,這父女母子間的情緣啊,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後感3

後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因明後天有事怕沒時間去父母家,於是我便決定今天去看望父母。

11點多我給媽媽打了電話問問在不在家,媽媽說在家,正要煮餃子呢,一塊過來吃口吧,我說剛吃完一會兒,你們先吃吧,不用等我。

我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去蔬菜水果批發大院買了一些水果。到父母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媽媽跟我說他們剛吃完,問我要不要在吃點,我說不餓,等餓了再吃吧。見爸爸坐沙發裏看電視,便問候了幾句,爸爸今天的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也胖了一些,見到我來非常的高興,感覺有說不完的話似的。爸爸告訴我你三叔來了,在裏屋睡覺呢。我說哦,好幾年沒有見過我三叔了。

在我的印象裏三叔非常的健談,人長的也精神,腦瓜靈活,三叔曾經做過教師工作,後來又在政府機關工作,說話很有條理,脾氣還好。正和父母聊天的時候,有人敲門,原來是找父母打麻將的。三叔可能也聽到了動靜,從裏屋走出來,我看到三叔第一眼的時候都有些愣了,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眼裏的三叔,瘦瘦的身材,矮矮的個頭,滿頭的白髮,整個人老了很多。聽媽媽說三叔早上七點多就來了,早飯也是在父母家吃的,我也沒敢多問什麼,只是覺得人怎麼突然間一下就老了呢,我想人老了都很戀舊吧,以前他們哥兄弟走動的並不怎麼勤,奶奶走的早,是爺爺一手把他們拉扯大的,現在他們也都步入了爺爺輩,年輕的時候也曾爲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過,可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連着筋,到老了還是這哥幾個在走動,還是哥兄弟在一起覺得親切。

爸爸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雖然是老二,但大家有事都來找他商量,媽媽對待大伯和幾個叔叔、姑姑都象自己的親兄弟姐妹一樣,他們一來,媽媽都要到市場去買一大堆菜,然後親自下廚。我的媽媽今年已經75歲了,可依然那麼勤快,受苦受累從來不喊屈,都是一個人承擔,我老公常跟我說,你們姐三個有你媽一半的勤勞就行了,每說這話的時候,我都會說沒辦法啊,誰叫你這麼慣着我了,老公聽了也很無語。不過在這裏還真的要感謝老公一下,謝謝你這麼多年來的嬌慣與縱容,讓我知道這份愛如許深情。

下午父母打麻將,我便睡了一會,四點多的時候我跟媽媽說我先吃一口然後回家了,怕晚了沒車。媽媽便緊忙給我弄飯吃,臨走又給我拿了不少東西,怕我這個吃不上那個吃不上,每次去媽媽都會問我這個要不要那個要不要。我說不拿了,太沉,媽媽說你可真懶,出門就上車了有啥拿不動的,我說好吧,那就少拿點吧。以前走的時候很少跟父母說一聲我走了,我想可能依賴慣了,想事太少,每次走的時候從父母的眼神裏都能看出是那麼的不捨,爸爸行動不是很方便,每次媽媽都要把我送到樓下,看我走遠她才上樓。

做爲兒女我想我做的還不夠好,陪父母的時間太少了,姐姐和弟弟在外地不能常回來看望父母,而我雖然離的近一些,但有時候就是因爲懶的動,去的次數也不是很多,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覺得父母離我越來越遠,所以現在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沒空的話也會給父母打打電話,父母知道你在關心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欣慰,很知足。希望朋友們有時間都常回家看看,因爲世界上只有父母的愛是不需要回報的。

目送讀後感4

耳邊拂過清風,微透涼意,輕輕翻開書頁,書香迎面,指尖摩挲着頁面,在龍應臺細膩的文筆中,沉沉地醉去……

這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是對生命的目送。

當一位母親在家門口目送孩子離去時,必是面帶不捨。離去的孩子是否能回頭望一眼,看一看那個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的人?也許某一刻,當你回首,她依舊佇立門口,用充滿不捨的目光望着你,目送你離去;也許某一天,當你厭倦了漂泊的生活歸來時,她已不在。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她)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愛這本書,也愛這句話,這句話一次又一次地撞擊我的心房。當我們追求一個又一個人生夢想時,幾時會注意身後飽含深情的目光?幾時會發現那目光中的不捨與依戀?也許多年後的一天,在你家門口也會上演一場“目送”。等你的孩子走遠驀然回首,依然可以看見你佇立門口,看着你的目光追尋他(她)遠去的背影。那一刻,你是否渴望你的孩子跑過來,告訴你他(她)會記得常回來看看。可他(她)沒有,因爲他(她)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有多遠,你的牽掛又有多長。

“我遞過一把爲他預備的傘,被他拒絕。‘這麼小的雨’,他說。‘會感冒的’,我說。‘不要’,他說。細細的飄雨濡溼了他的頭髮。”這是龍應臺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我卻失神了,自己不也是這樣嗎?多少次,父母遞過傘,我總是固執地不接,哪怕細雨淋溼頭髮,也弄不明白是出於一個怎麼樣的心理,只記得當時父母眼中閃過一絲的失望。其實那傘就是父母的愛——充滿着暖意與親情,卻被我們無意之間的冷漠,丟棄於角落而不知何時在風中飄散了。想到這裏,心像是被揪住。

這時,心中竟莫名地有些驚慌。

龍應臺的父親去世三年了,她仍無法釋懷,因爲她覺得自己父親在世時,她一直沒盡到爲人兒女的責任。我也有些怔神:就在前些日子,我又發現媽媽的頭髮有一根白髮,雖只有一根,卻讓我心驚不已。多少次,我將它剪了,可它又固執地長出來,在黑髮間白得那樣顯眼,像一根錐子,深深刺痛着我的心。在我父母老時,會不會像龍應臺父親一樣,孤身一人,返回故鄉,寂寞茫然地度過晚年?想到這,心又一次被狠狠攥住,抽疼抽疼。

每次我們外出學習,有哪個父母沒有站在家門口看着自己兒女的背影漸行漸遠?有哪個父母不在期待兒女可以回過頭看自己一眼?但我們沒有回頭!任父母頭上白髮漸多,皺紋漸深。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想起回頭,也許當我們想回頭時,父母已不在。

不!我不要這樣!我不要等父母老去才懂得後悔!我才初中,父母還沒有老去,我可以每天給他們一個擁抱,我可以……剎那間,我又找回了心的方向。現在明白還不遲,對吧!我可以對父母說聲“我愛您”,我還可以幫父母洗洗腳、做做家務。

龍應臺說:“不必追。”可我說我們就得追,大步追,努力追,趁父母尚未老去。

放下書,又一陣清風拂過,是那樣的輕柔。媽媽走來,端了一杯牛奶,奶香消散了我心中的寒意。我開顏一笑:現在明白還不遲。不是嗎?

最後,我只能誠懇而尊敬地對父母道一聲:爸、媽,感謝你們給我無私的愛,讓我在你們的愛中綻放精彩!此生,能做你們的女兒真幸福!

花落花開,雲捲雲舒,但願時光停駐,讓我永遠做你們的女兒。

目送讀後感5

讀龍應臺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正是這段話,觸動了我心,讀起這本書。

作者說她不喜歡離別,總覺得萬分難過,遠行也不想讓人送,害怕一個轉身看到落淚的雙眸,也不喜歡去送人,更恐懼無奈的不捨。是否真實的文字最能打動人,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想起成長的很多階段,看着親友的背影離去,像一幕幕電影投射在字裏行間,與作者感同身受。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忙,市裏剛辦起一所寄宿小學,我就被送進去讀書,週末才能回家團圓,週一一早再被送回去。老師的管教很嚴,微笑的面孔下沒有一顆慈母的心,犯些不睡午覺的錯誤就等同於挑戰教育權威了。我不是很乖巧的孩子,卻在那個階段變得格外安靜聽話,每週回家成了最期盼、最快樂的事,可週一還要被送回學校,望着母親匆忙離去的背景,我幼小的心裏竟然升騰起一種怨恨,像是被無情的遺棄在孤島中央,與自由世界冰冷的隔絕了。那時沒有考慮過母親的感受,想象不到她背過臉時的表情,直到多年後我考上大學,坐在開往異鄉的火車上,隔着玻璃窗,看到站臺上的母親,努力剋制的表情在車啓動的那一刻,眼裏泛出淚光,而那時的我渴望掙脫父母的管束,像剛學會飛翔的鳥兒迫不及待的離開巢穴一樣,歡快的搖着手臂和家鄉、和父母親人揮別,在好奇心和新鮮感的驅使下興奮浮躁,

也就讀不懂母親的淚,讀不懂她的傷心難過了。那一刻,像極了書中的兒子,我們的成長如急速奔馳的火車,用遠離的背影告訴站臺上的母親:不必追。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當我經歷了找工作的艱辛,體會到成年人的責任與勞累,當初以夢爲馬意氣風發的鬥志被生活修剪得支離破碎,在巨大的理想與現實落差之下,在最抗拒成長的日子裏,我卻悲傷的發現,父母老了,挫折還在。像書裏寫的“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永遠也無法忘記那是怎樣的一條路,我站在鄉間的土道邊,等着母親來看我。那是上班後第一次被分配到北方一個小縣城的工地工作,母親不放心,非要來看我,背了好多的行李,顛簸了兩天才到達項目部。看到母親的那一霎,我彷彿又回到小時候,站在校門邊翹首期盼,等待她來接我回家。我們在鄉下溜達了一天,短暫的相聚很快迎來了別離,母親要回去了,執意獨自去趕火車,只讓我送到路邊公交站就好,我故意拖延着踱步,挽着她的手,心裏盼着車子晚一點、再晚一點到,可偏偏話沒說完,車就來了,隨着母親的一聲“回去吧”,車門猛地一關,突突突的開走了。我悵然若失的站在原地,望着絕塵而去的汽車消失在眼簾,母親叮囑的話似乎還縈繞在耳邊,她用全部的愛和心血引領我通往未來的人生之路,卻留給我漸行漸遠的背影,告訴我“不必追”。

感謝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讓我感激現在所經歷的目送,都是愛的凝望,雖然摻雜着難捨與無奈,至少我們都知道歸期,至少我們可以聚首,至少我們還有機會彌補虧欠的愛。希冀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的和解。”

目送讀後感6

“我慢慢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看到這段飽含傷感的文字,我一怔。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無奈,憂傷,深邃,明瞭。我無言,似乎有太多的感覺想要表達,卻又抑制在心頭,或許,我還太年輕吧。

龍應臺用她罕見的溫柔低迴的筆觸,寫下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離去,兄弟的情誼,還有對人生的感悟。溫情的語言,柔和的筆調,沉澱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我一次次地咀嚼回味,開始懂了些什麼。

在我一次次地抱怨作者兒子固執、不體諒母親的同時,我想起了自己,難道我不是這樣的嗎?尤其在《十七歲》這篇中,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母親遞過特意爲兒子準備的傘,被他拒絕。“這麼小的雨。”兒子說。“會感冒。”母親說。“不要。”兒子說。但細細的雨卻濡溼了他的發。這段普通的對話喚醒了記憶中自己的樣子,有太多的時候,我就跟文中的他一樣,對於母親瑣碎的話語感到不屑。有時,會憎惡母親遞過來的傘,感覺它佔空間,認爲一點小雨不會把我怎麼樣,直到天空落下大雨,纔開始懊悔沒有接過媽媽給我的傘;有時,會討厭母親在我週日回校前過於囉嗦的囑咐聲,“這個星期天氣會轉涼,多帶件衣服”“每天都要記得吃鈣片”“認真學習,不懂的多問老師”……我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這些囑咐是多餘的,母親這些話像是一種對我的不信任,不懂事的我這樣理解她的好意。當龍應臺看到一些新鮮的東西興奮地指給兒子看時,他卻讓母親不要用手去指,覺得母親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孩,他甚至與母親保持開距離,認爲母親的行爲令他尷尬。這一幕着實讓我厭惡,開始懂得龍應臺作爲母親的悲哀。但我的腦海中也浮現出自己的樣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我越來越不想和母親出門,她那個大嗓門總是讓我在外面無比尷尬,所以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裏也不和她一塊出去。可我卻忘了,小時候的自己總是在商場吵吵嚷嚷地要這個、要那個,母親只是看着我在貨架前跑來跑去,默默地提着籃子,把零食玩具一樣一樣地放進去,任我吵,憑我鬧。所以我現在怎麼能去嫌棄母親呢?懊惱,悔恨。品讀《目送》,我漸漸明白母親的良心用苦,發現自己的種種行爲給母親帶去了太多的心酸。

回想以前,更多的時候,是母親看着我漸行漸遠,在我走出家門時,背後一句句的囑咐聲後,是無言,她目送我,直到我消失在樓梯口。像文中的他一樣,我沒有回頭,只是匆匆地走。龍應臺的落寞也恰恰是我母親的落寞。但她卻一次又一次,在我成長的道路中,無言目送,沒有責怪,沒有抱怨,看着我長大,看着我走遠。

我很幸運有愛我的母親,不管那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這都是在漸行漸遠的背影裏對生命的無言。不管那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似錦的繁花,輪迴過幾次?這都是母親在淚眼朦朧的目光中對孩子深情的送別。

讓我們在向前奔跑的時光裏偶爾回望吧,回望母親蒼老的容顏,回望母親心酸的身影。

目送讀後感7

曾經,我一次次目送那些真正的文字隨着人性與真情的淡泊遠去。直至翻開《目送》的扉頁,縷縷書香撲面來,我的視野裏出現一個漸漸清晰的身影——她拖沓着疲憊的身軀,艱難卻堅毅地開始了追求親情、友情、愛情、鄉情的文化苦旅。——題記

(一)

目送。

一個詞,飽含百般情愫。

作者的記憶中的一次次目送,似乎交融着愛與痛。目送親人的背影漸行漸遠,目送父親的逝、母親的老、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目送花樣年華悄然流逝,目送純真的喜悅灰飛煙滅……從那時青蔥歲月,當如今滄桑萬種,龍應臺的眼裏,目送,是流水年華里刻骨銘心的記憶,是時光荏苒造就的必然。

到如今,歷經離別的龍應檯面對那一個個遠去的身影不再哀聲嘆氣,而是嘗試着,平淡、沉着地蕩起一絲靜謐而安詳的微笑——

他走遠了,但我還看得見。看得見,便是幸福。

回首往事,幼年時候懵懂地看着身邊的事物如買了單程的火車票一般呼嘯着遠去,心裏流着天真的淚。現在,緩緩地仰起頭,目送着童年漸行漸遠,心中盪漾的竟是滿滿的甜蜜。

童年走了,背影被我留下。

喜歡《目送》,因爲她的“看見”,那麼平靜,那麼深情。

(二)

有些時候,有些人,走了,才覺得,他在,該多好。

我們總是很少留意身邊,卻一次又一次把目光投向斜陽下那一個個漸漸遠去的身影,目送着他們與夕陽同歸。也許有一天,親人、朋友的英容會在記憶中模糊,而他們的背影卻清晰如昨日,因爲我們曾一次又一次看着他們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心中涌上無盡的思念與祝福。

逝者如斯夫,生活留下了滄海桑田的痕跡。但是目送時的那份堅毅與執着,未曾褪色。

喜歡《目送》,因爲她的陪伴,那麼“固執”,那麼堅強。

(三)

沒有想到,目光會與那偶然間消逝的背影邂逅。

春天,目送白雪匿跡。

夏天,目送鶯燕飛遠。

秋天,目送秋水西去。

冬天,目送葉落歸根。

當親人走遠的時候,我目送他們笑容依舊,只是慢慢模糊。

當朋友離別的時候,我目送他們承載着新的希望起航,千言萬語只剩下了目光裏的祝福。有誰不會在目送中走向寧靜、走向深沉?

人生難得是歡聚,難忘今宵,你我同行,明日各奔天涯。但願相聚時,今夕歡欣猶在,昔日深情尚存。

喜歡《目送》,因爲她的目光,聚焦了身邊的美,沉澱下平凡的愛。

(四)

有時,趴在窗邊,聽着馬路上人聲喧囂,我不禁輕嘆凡塵俗世的雜亂,害怕自己會迷失在一片粲然之中。回憶自己漫漫成長之路,爲了到達那花團錦簇的彼岸,我奮力奔跑着,幾乎忘記了——路旁,也有風景無限。

翻開《目送》,她輕輕地對我說:

“孩子,路很長,堅持走下去的,都是英雄。”

“孩子,路邊很美,奔跑的時候,別傷害了足下的小花。”

“孩子,再好的運動員也有跌倒的時候,你不僅要學會奔跑,還要學會怎麼包紮。”

“孩子,事物都是在變的,但你心裏的愛和美,是可以成爲永恆的。”

我思索着,放慢腳步——原來,身邊尚留有暖意還未遠去:

年過花甲的外婆在廚房裏忙碌着,烹煮着我最愛吃的香蔥炒蛋;

優哉遊哉的外公在花園裏漫步,順便和小區裏的老人們話話家常;

媽媽在客廳的木桌上製作着巧克力餅乾;

爸爸在電視機前指點國家大事;

走出家門,潺潺的小溪上閃耀着夕陽的餘暉。我目送着太陽遠去,默唸着:

愛,和親情,一直在。

真好。

目送讀後感8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

時隔多日,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有些事,某些景,一些人,在我本已斑駁的記憶裏漸次清晰。有些話,本該早些說出口,卻被我無聲吞嚥。此刻,又皆躍然紙上,流淌不息。

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有着別人所不具備的一種特異功能——總能在萬千穿梭紛亂的人羣裏,無比準確清楚地捕捉到他要找尋的那個身影。

他們的名字叫父母。

始終記得,大一那年,父親在老家火車站送我時的場景。

彼時,我們每人手中都拖着一個皮箱,只是父親手中的那個,像一個嚴重積水的矮熊,笨重且又腫大。從數百米外的公交車站,一直拖到狹窄擁擠的車廂小道,最後再用他堅實的臂膀,託舉到我頭頂的行李存放臺上。

然後,他轉身,用極其嚴肅的口吻第無數次告誡我:“今後你一個人出門在外,事事都要謹慎小心,切不可……要注意安全,出門一定要和別人一起……”

終於,我懷着無奈又無語的心情目送他一步一回頭地走出車廂,而後,開始爲這來之不易的解放與自由在心下暗暗慶幸不已。

火車如期開動,我拉開遮擋視線的車簾放飛我彼時輕鬆的心情。一轉頭,卻看到父親依舊站在我們登車時的那個站臺,正朝着我車窗這邊笨拙地揮手告別。

這是多年來我第一次看他揮手,竟與電視裏播放了無數次的那些老套又滑稽的橋段有幾分的雷同。

我是否該取笑父親那笨拙的揮手姿勢呢?

火車的轟鳴聲繼續不止,載着我奔向他視線的盡頭,只餘他執拗地站在車尾的那頭,目光觸不到火車移動方向的另一個盡頭。

彼時,正值初春,而我卻看到父親早生的華髮與這萬物勃發的時代大潮流極其地不相適應,滄桑地在風中隨他一同朝我笨拙地揮手告別。

或許,是火車的漸漸駛離給我造成的視覺錯覺。忽然發現,父親曾經在我眼中的高大形象瞬間土崩瓦解。彼時,他像一棵氣息奄奄的佝僂老樹,無聲地佇立在原地,目送曾經長在他枝頭的葉,翩翩飄向他根莖所觸及不到的另一方天地,再無力去挽回些什麼。

最終,他在我視野中慢慢縮減成一個圓點,直至,消失不見。

火車前,是我心飛往的方向,火車後,是他心沒落的地方。

我不知道,那天父親究竟在原地站了多久,又目送了我遠去的背影有多久。只知道,次日,我打電話回家向他們報平安時,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的那句抱怨:“你爸真傻,昨天去送你時,明知道風大,還穿那麼少,回來就感冒了……”

彼時,我並不懂,父母目送子女漸漸遠去背影的眼底裏,究竟深藏着什麼。只知道,那天,我從父親佇立在站臺上略顯傴僂的身影與久久凝望的目光中,隱隱感到絲絲的落寞、無力與淒涼。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9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龍應臺在《目送》中已爲人母的感受到當看到這一句感傷無奈卻充滿深情的話語時,我那顆有些叛逆、不理解父母的心得到了撫慰,決定將人生三書之三——《目送》讀完,想深入瞭解一個母親的感受。

初爲人母,難掩喜悅,卻也憂心忡忡。龍應臺三十四歲才當上母親,當看到還睜不開眼睛的寶寶,她是激動的;當他上小學的第一天,能和他手牽手,穿過街道到達學校,她是喜悅的;但當兒子才十六歲就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深情的擁抱住已經比她高一個頭的兒子,她是不捨的;知道兒子在國外遭遇挫折時,她是擔憂的……和多數母親一樣,龍應臺也要經歷孩子從無知到叛逆,再到成熟的過程,她也試着不與孩子產生隔閡,但代溝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再看看我們的生活中,父母逼迫孩子上各種補習班,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以至於隔閡加深。又或者對孩子過度順從、溺愛,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至於上大學時連衣服都不會洗。對待早戀問題,有些父母不是找孩子好好談談,而且採取極端的方式勒令禁止,以至於孩子離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導致這種矛盾加深的原因,大多是缺少交流,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像龍應臺一樣細心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理解對方的心情,也許我們不能逾越代溝,但我們能儘量減小代溝。

身爲女兒,感受母愛,卻也操碎了心。龍應臺雖已爲人母,但在她的母親面前,她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當看到龍應臺寫自己的母親時,能看到她母親對女兒滿滿的愛,也看到龍應臺對母親的孝道。“我每天打一通電話,不管在世界上哪個角落。電話接通,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如果是越洋長途,講完我就等,等那六個字穿越渺渺大氣層進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點時間。然後她說:‘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對,那就是我。’”每每看到這,我的內心是被觸動的。每天打電話給一個患了老年癡呆的母親,講幾句話她又問“你是哪一位”,龍應臺卻毫不厭煩,每天如此,又有幾個子女能做到這樣?

現今當“啃老族”的年輕人不少,還有父母把不贍養自己的子女給給告上法庭,竟還有因爲父母不給錢而把父母給刺殺的新聞。如此觸目驚心,“孝”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即使不能像龍應臺那樣每天都關心自己的母親,也不能如此不孝啊!父母不能給予我們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也每天累死累活的努力着。就像龍應臺的母親一樣,她患了老年癡呆而不記得很多事,但她永遠記得女兒的名字。天底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一樣的無條件愛自己的孩子。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牀下”這是龍應臺對幸福的詮釋,簡簡單單便是幸福,有家便是幸福,家人都健康便是幸福……是啊,我們不奢求什麼,有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

讀《目送》收穫的是滿滿的感動,還有對人生深刻的理解。讀完最後一頁,合上書,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到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此細膩,自己應該爲他們做些什麼?

目送讀後感10

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目送》讀後感20xx字。

——龍應臺《目送》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時光,我希望可以碰到這樣的一本書:

它所展現的,正是眼前我們所經歷的生活。友誼,親情,愛情;生活,學習,娛樂。

它最好不要說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閱讀障礙,內容應該簡潔卻有力,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

它當然不能太過簡單、空洞、荒誕、離奇,或者只是單純地講個故事,至少在我閱讀過程中或者閱讀過後,有一種隨時想要再打開重新閱讀一遍的衝動。

它讓你忍不住拿起筆,在深深觸動你的句子處來回咀嚼、反覆誦讀,然後謄寫在自己最寶貴的筆記上。

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

幸運的,在我高三那段晦澀的歲月,我遇到了這樣的書。

它在我三點一線的生活中,增添了一番色彩。在所有所有空閒的時光,都有它的陪伴,每每手指觸及到它,就有偌大的充實感和滿足感。

把它放在枕邊,睡前翻幾遍,嘴角帶着笑意,安然進入甜甜的睡夢中。

它是《目送》,一本散文,寫友誼,寫親情,寫失敗的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決然的虛無,寫盡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它告訴我,要真正的注視一切,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纔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讀後感《《目送》讀後感20xx字》。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裏。

讀《目送》,你能感悟到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一種刻苦銘心的痛。

作者如是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或許,在作者與兒子,作者與父親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時光中,他們目送一個背影,看着另一人走下去。

在那段青澀的少年歲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着我的背影,看着我獨自走下去。他們心裏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時光裏,我只能一個人走。可是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擔憂,他們眼中的不捨,他們眼中一逝而過的傷痛,縱然我看不到。

讀《(不)相信》,你能領悟到人生心靈旅程裏最大的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

正如書中所訴,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對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因此,在一人走的路上,你只能是對時光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有人說,少年時讀過的書,奠定了我們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過瓦爾登湖的晨光,奔跑過聶魯達的黃昏。任憑世間萬象映射心間,你仍舊能以夢爲馬,踏遍天際的絳紫與金黃。去讀書吧。去找到這樣的書,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個你也曾經經歷的當時。因爲當時,稍縱,即逝。

目送讀後感1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龍應臺的《目送》一書,字行間流露着讓人不禁觸景生情的感動與親情。而在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龍應臺與父親之間的親情。

父親,是一位慈愛、關心女兒但又孤單,寂寞的老人。他全心全意地陪伴着女兒,但卻只能“目送”她的走遠。女兒由於工作的繁忙又或自己家庭的瑣事,不能陪伴父親,從以下這一段便可以看出兩者的矛盾。

“‘禮拜天可不可以跟我去開同學會?’他突然在後面大聲對你說,隔着正在徐徐關上的鐵門。鐵門‘哐當’一聲關上,你想他可能沒聽見你‘沒時間’的回答。”

讀完這一段,我不禁觸目傷懷,“大聲說”、“徐徐關上的鐵門”、“沒時間”等字眼,讓我觸景生情。父親想與女兒一起去同學會,唯恐女兒不願,直到最後才鼓足了勇氣大聲說,但最後仍遭到女兒的冷漠拒絕,在鐵門“哐當”一聲關上的時候,父親心中多麼失落與孤寂,這樣的場景直擊我的心房,讓我感到悽入肝脾。爲龍應臺父親難過的心情感到傷感,同時也爲龍應臺的工作繁忙感到無奈。是的,在現代社會中,有多少兒女也同樣如此爲了奔波勞碌工作而不能陪伴父母,甚至不能陪他們吃頓飯?這種遺憾,也許只有年邁的父親才能體會吧。

而不珍惜年輕的時光,待到父親的油盡燈枯時,再想回頭挽回以前的點點滴滴,卻怎麼也回不去了。

“你要陪他出去散步,發現他無法從沙發裏站立起來。他的身體微微向右傾斜,口涎也就從右邊的嘴角流出。他必須由你用兩隻手臂去拉,才能從沙發裏起身。他的腿不聽腦的指揮,所以腳步怎麼都邁不出去。他的手,發抖。”

這一段則講述了龍應臺想陪伴父親出去散步,卻發現父親已不再年輕了,他變得瘦弱、年邁,甚至不能行走。“口涎從右邊的嘴角流出”、“無法從沙發裏站起來”、“發抖的手”都指向着同一個事實——父親已不再健壯了,父親年輕的時光已經逝去,他在慢慢走向生命的終點。龍應臺可能想起,是時候該陪陪父親了,但當她回來時,卻只能“目送”着父親的離去了。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在《注視》這一篇中,有一段讓人傷感得落淚的字語:

“他的嘴不能言語,他的眼睛不能傳神,他的手不能動彈,他的心跳愈來愈微弱,他已經失去了所有能夠與你們感應的密碼,但是你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捨,他心中留戀,他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想愛……”

這是父親瀕臨死亡的時刻,死神在父親的身上環繞,他心中的確不捨,他想兒女、妻子、朋友、親人,而他失去的,是與你們感應的密碼。死亡像一把鎖,人們拼盡了平生的氣力渴望去打開,但父親卻失去了與親人們感應的密碼。那些悲傷的字句,真是透骨酸心。

龍應臺的《目送》一書,是一本生死筆記,道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生死離別,它深邃、憂傷、美麗、傷感。親情的那些感人心脾的瞬間,真真正正地打動了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龍應臺與父親之間的親情,或許正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年老父母親的願望,也許只是希望我們多多陪伴他們,放下工作,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們。多陪陪父親去散心;多幫幫母親的家務,別在“目送”父母親離去時,還抱有遺憾。

《目送》所傾訴的,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目送讀後感12

如果說有一部作品會讓我深深地覺得初讀不識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莫過於龍應臺的《目送》了。一個人在成立一個家庭後就會有兩種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於是他站在人生這條路的中間,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孩子的離去,目送着生命的逝去。

步入中年的邊緣,回想起父母跟自己的點滴,往往印象最深的要麼就是年幼時期的那段時光,要麼就是父母年邁後的歲月,至於中間的幾十年,爲何總是印象模糊?我總在想,究其原因,或許那段時光我們太過急於長大,太過急於擺脫父母的呵護。走着走着,我們從被目送者成了目送者。回過頭一看,好像又都已經過去了,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一種成長的痕跡,撫之悵然,但卻又無處追尋。才發現原來不管我怎樣熱愛我的生活,不管我怎樣惋惜與你的錯過,不管我怎樣努力地要重尋那些成長的痕跡,所有的時刻仍然都要過去。在一切的痛苦與歡樂之下,生命仍然要靜靜流逝。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的,日子,就這樣過來了,當然也應該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成長、遠行、離別、重聚,或者再也無法相見,所有過去的歲月像是一張蝕刻的鋼板,把每一劃的刻痕都記錄下來了,有深有淺,有滿盈有空白,有幸福也有遺憾。曾經與你密不可分,不管什麼時候都陪伴你的人,他們漸行漸遠,作爲子女的我們只能望着他們的背影,想追卻也追不上,直到最後一次的目送。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是的,如果在離別之後,一切的記憶反而更加清晰,所有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也都一一想起,並且在心裏反覆地溫習,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一層更溫柔的光澤,那麼,不必追。

如今三五好友,靜坐閒聊,相比十五年前的青澀少年,放在面前的不是冰鎮雪碧可樂,更能接受的是一杯清茶。確實,回憶總在不經意間沉澱,如風的往事,總會在腦海中劃出一段段軌跡,或淺或深,刻畫人生五味。這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你和他,有些會給予我幫助,而有些人就是來帶給我傷害。於是我會懂得,原來不是隻有好人,是會有那麼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傷害你。不過之後你會懂得,他們的到來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教會我們學會珍惜更好的。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們,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這時光飛逝,看滄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輪走過一圈又一圈。當我們已經頭髮花白,牙齒稀鬆時,還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陽回憶往事。

所以,我要感恩,從我出生一刻開始。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己,感恩擁有與失去。感恩是一種做人的方式,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處世哲學。我們要學會知恩、感恩、報恩,每個人都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只有懂得感恩的人,纔會把感恩化做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自己的人生信條;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學會感恩,學會理解愛、給予愛,學會用寬闊的胸襟包容生活。

生命之外,應該有一種東西是更長遠更重要的,應該有一種東西是值得珍惜並且好好收藏的——一顆感恩的心!

目送讀後感13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臺了。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她,是那樣慈愛而溫柔,用一個母親的赤誠愛意,溫暖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給安德烈和飛利浦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

《親愛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樣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時,用理性的頭腦,謹慎的文字傳達自己的關切,爲他分擔成長的煩惱。

而今的龍應臺,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爲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爲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一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爲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爲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這樣優秀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爲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銳氣,在洶涌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爲會是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說起的寂寞。

在面對的父母時,仿若在呵護柔弱的嬰兒,那般的溫柔耐心,細細私語。她知道“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歸程的旅人”,她知道“媽媽想要一個家,不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從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快遞拿印章來’……”她年邁衰老甚至開始神志不清的媽媽想要的,只是那樣平淡而幸福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裏,凝聚着她一生豐盛的記憶,她的愛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戀……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貧窮的無奈,寫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經相信和不相信的東西,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父親離世後巨大的傷痛,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目送讀後感14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爲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爲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這樣優秀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爲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銳氣,在洶涌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爲會是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說起的寂寞。

在面對的父母時,仿若在呵護柔弱的嬰兒,那般的溫柔耐心,細細私語。她知道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歸程的旅人,她知道媽媽想要一個家,不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從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快遞拿印章來她年邁衰老甚至開始神志不清的媽媽想要的,只是那樣平淡而幸福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裏,凝聚着她一生豐盛的記憶,她的愛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戀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貧窮的無奈,寫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經相信和不相信的東西,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父親離世後巨大的傷痛,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着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

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溫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

從她的文字中,總能讀到一個矛盾的雙面的她,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 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所以,這樣的文字,才這樣的令人心痛起來。

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纔是最寶貴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爲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讀後感15

提起《目送》,最有名的莫過於這段:“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可我卻不喜歡這樣的心酸:爲什麼不能一起走呢?一定要留下一個在原地,所以一定是我不是你?

直到後來。

原來是因爲怕自己會想念,所以寧願離開。多無奈。

但有時候牽掛是忍不住的啊,你在不知不覺間心就飄了我身邊。

牽掛牽掛,牽腸掛肚。

可我現在漸漸長大,膩煩於你的牽掛,認爲你大可不必如此擔心,我已經不是小孩子。

想着想着,思緒便無邊際無目的地蔓延開去……

於是再後來,我看見你老了也累了倦了,再也不會像從前一樣囑咐我這些那些。

而我居然不習慣。少了你的牽掛,似乎缺了什麼很重要的東西。曾經沒感覺,那是因爲擁有,所以不珍惜、不在意;失去以後,才發現你融入愛的牽掛,已經一點一滴滲透了我的日子,沒了它,叫我如何安心。

作者的母親,則患了老年癡呆。她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認識了,卻一直唸叨着女兒的乳名。她居然還能記得。那是病之前殘存的記憶啊,如同被蟲啃過的葉子,儘管不完整,卻依舊有清晰的脈絡……

散漫的思緒被驚了回來。

我明白,牽掛在母親的生命裏,已經潛移默化成一種習慣甚至於一種本能,她沒有辦法不去想我念我。

幸好我還是在現在,沒有再後來。

可依然覺得心驚肉跳。

因爲知道她一直在那裏,知道她會在家裏等我,知道她不捨得罵我打我對我嚴厲,就有恃無恐着,肆無忌憚地任性撒嬌發脾氣,索取着她的容忍、寵溺以及耐心。所以我從沒想過,如果有一天,她不認識我了,或是不在了,我該怎麼辦?

記憶裏的母親是一個很戀家的人,在有了我之後,戀自己家,也戀父母家。

“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嗞嗞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住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掛號拿印章來’……”

這樣溫馨的場景,一輩子只有一次,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能重來。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萬一有一天,她回不去了,我是不是也要開始牽掛,害怕她找不到了?

於是我才醒悟,平日裏讓我厭煩的母親的叮囑和關心,其實就是她的牽掛。可我卻毫不留情推開她關切的手,這樣的我實在是不夠成熟不夠懂事,居然沒意識到母親的牽掛是這樣珍貴。因爲時間有限生命有限,她終究會走,終究會不能再牽掛。

所以我,是不是也該學會去關心她,不辜負了那份真摯的牽掛?

答案是肯定的啊。

成熟懂事後的你離她那麼遠,母親能給你她不忘的想念——牽掛已很好,其餘的,也只有你回報的感情,才同樣重要。

不論身在何方,母愛就是不顧一切、跨越千山萬水也要來到你面前的溫熱牽掛,所以請你,千萬別辜負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