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彙編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目送讀後感(彙編15篇)

目送讀後感1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到中年,當你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

《目送》中扉頁上的話,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這裏的“我”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

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爐門,消失在火焰中。

文中沒有歇斯底里的情緒,但卻讓你有哽咽的滋味,讓你體味到隱隱的悔恨與哀傷。從小到大,從上學到上班,每一次的啓程,都有一對關切的眼神在背後凝視着。是因爲越來越獨立了?還是越來越忙碌了?甚至有時連再見都沒說就走。時間越來越緊,腳步越來越急,但我們是不是從未想過,能與父母相望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在減少?

難道真的要經歷作者在醫院目送父親的那一幕,我們才能頓悟嗎?我們無法醫治父母身上的病痛,我們也無法阻止生命進程的客觀規律,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他們;孩子們固然要長大,總有一天要張開翅膀飛翔,但我們至少可以在他們年少的時候多一些愛的呵護,()我們可以以身作則,教會他們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爲人處世的道理;少些應酬,多陪陪家人,放卻一些無謂的紛繁雜亂,多關心你身邊的人和事,善待他們,這樣當你一次次面對背影的時候纔會釋然。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

聯繫到老師教育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真是有道理。孩子終會長大,他們終是要獨立地面對生活的種種。“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後感2

讀龍應臺的書很早了,雜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樸實無華但內心赤城火熱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質和文學內核剝繭、刻畫得絲絲入扣,直指核心。她關心時事、熱愛和平,鍼砭時事,鞭辟入裏,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衆知識分子,大家對她的評論是“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而我的感覺則是:如果說索爾尼仁琴被譽爲是“俄羅斯的良心”,那麼龍應臺可否說是“臺灣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主打溫情牌,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別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本書的同名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爲母親,龍應臺敘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小學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臺作爲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小學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並沒有回頭,反而是馬上扎入新生火熱的報名中去;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溫暖和關切,在得知父母雙雙得重病,去醫生辦公室代表家屬簽字時,那被迅速關在大門外焦慮的眼神……

打開郵箱,第一封郵件永遠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結婚後給我發的一封信,題目是《女兒是父親的最後一個情人》這篇轉載的文章,結尾他寫道“音音,老爸沒有息,你知道嗎?在你結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淚一晚上啊!不知道別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這樣?” 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標題就已泣不成聲,一切也都盡在不言中,而此時,遠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會常常透過天幕衝我溫暖地一笑呢?

以前還不能完全體會到親人“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以爲理所當然,但當父母都漸漸老去或去世時,曾經的點點滴滴會經常無意識地在浮現在腦海,年紀越大,浮現的時刻就越多……

我們總說自己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

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傷心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低低淺淺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那幾乎可以穿越時光的眼神指引着我們共同去經歷,一起去相互送別,一起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溫暖中,在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讀後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34歲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這段話大概是她最深沉的“課堂啓示”。

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最平凡的母女兄弟,卻透出最深沉的人生思考,最深邃的滄桑。

讀《目送》,讓人不得不想到朱自清的《背影》。二者各有不同,《背影》是即將遠行的兒子作爲男人,用內斂含蓄的筆觸描寫父親的背影,才恍然發覺,父親老了;《目送》中,作者既是被父親送至工作單位的女兒,又是送兒子遠行的母親,在交叉的角色轉換中體會到對時間的目送,在日益長大的兒子身上看到當年的自己。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溫和的筆觸描寫了從兒子上幼兒園、小學、出國的一次次送別,字裏行間無不體現這作爲母親的欣慰、幸福、失落,讓讀者感同身受。《背影》是兩代人的故事,《目送》是三代人的感動,所以,頗有些父母與子女易地而處,換位思考的味道。古人云:養兒方知父母恩。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吧。

我想,這本書中一篇名爲《同學會》的散文我定會終身難忘。因爲一個讓我淚流滿面的情節。女兒陪年邁的爸爸去參加同學會,剛下樓,這位父親就牽住了女兒的手,女兒說:“我四十歲了,你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

他說:“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後來,女兒又很嚴肅地告訴他:“我已經五十歲了,你真的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他說:“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這個女兒,就是龍應臺她自己。故事到這裏

還在繼續,直到有一天,一個個兒很高,腿很瘦很長的年輕人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很認真地對她說:“我已經十八歲了,你真的要剋制一下牽我手過街的反射衝動了。”這時的她,龍應臺,站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眼淚止不住地流。那個年輕人,是他呵護了十幾年的兒子呀。我想,那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體驗呢?作爲母親的她,內心是怎樣的空曠和荒涼呢?是怎樣的失落和懊悔呢?作爲母親的她,大概對當時牽她手的父親的心情感同身受吧。

物物交換產生了便利的貨幣,情緒交換造就了真誠的朋友,利益交換催生了必要的合作,各種形式的交換每天都發生在不經意的瞬間,那麼,社會身份的交換會發生什麼呢?父母習慣性地關心呵護,兒女不經意的冷漠排斥,是不是隻有在身份的交換中才會讓人有所察覺呢?有所感動亦或是愧疚呢?

可惜社會身份的同時交換不可能發生,它像所有的交換一樣,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時間差足夠小,也許可以彌補許多不經意的遺憾。如龍應臺,在父親反射性的牽她的手時,她再也不說那一句傷人又傷己的話了,她

“像綿羊一樣”讓父親牽着手,一步一步走過去。但如果時間差過大,也許就是一生的遺憾。多少人,在初嘗爲人父母的辛苦委屈後,想要報答父母時已經遲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目送讀後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頁上的這段文字,心中總會感慨一番,覺得作者有種悲涼的味道,也許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離別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孩子,華安,華飛。十七歲,正值最叛逆的時刻。

他只是勉強地接受着母親的溫情,厭惡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臉上,勉強讓離他很遠的母親抱住他的影子,空蕩蕩的影子。或是有時在用餐鄙視着母親引以爲傲的學識:“你怎麼才知道?”以自己相對前衛的思想,抨擊着母親那“過時”的觀念,講述着屬於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親發自內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風格,不可理喻着關於母親對於人生的見解。也許這就是代溝吧,可怕的代溝。聽着母親電話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話語,不禁心生惱怒,以同樣的方式“贈送”給母親,使母親的心,變得傷痕累累,也變得落寞了。

目送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只記得從前的點點滴滴,忘了身後的繁華世界。

她總是在做同樣的事,在問同樣的問題,期盼着女兒的迴歸,疑惑着“你是我女兒嗎”的問題,有時雖然面對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兒,卻依舊不認識,還一直在喊“女兒女兒,我的女兒呢”。無奈,她永遠都不知道了。也許她剛剛問過的問題會再問一遍,剛剛吃過的零食會希望你再給她一份,她認爲自己沒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顧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託,但,她什麼都不知道了,讓做作者感到無可奈何,花兒總是要落去的,小草總是要枯萎的,再參天的大樹總有一天也會轟然倒下。使一個作爲女兒的心,傷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父親。一個戰士,年邁的老人。記着故鄉,有着尊嚴,意志堅定的老戰士。

他送作者去大學,曾經,卻只是送到一個無人、靜靜的地方,不想讓女兒在大學裏出醜——他開的車子不夠好。雖然他很想繼續把女兒送到校門口,可是這樣的車子實在不適合送一個大學教授。在他看來,女兒的面子比自己的願望更重要。他的尊嚴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曾經,他會念着《陳情表》,而音,變得婉轉悽楚,會聆聽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淚下。如今,他卻魂歸了,故里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可滿足了他,卻使女兒心中無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在小路這邊呆呆地望着遠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發出強勁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來,然而,又倏爾佈滿了堅定、擔憂、不捨的堅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漸漸遠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後頭,不能做什麼,只能用目光將所有的情感揮霍在這茫茫的空氣中,看着它們像一粒粒微塵,落到各地,消散。這是不可改變的結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別,屬於自己的親情。

目送讀後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是作家龍應臺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它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我們這一代的兒女,總是一次又一次將背影無情地留給父母。這自然是有個過程的,從最初上幼兒園哭喊着不願父母離開,到習慣上學後的安之若素,到開始上寄宿高中時的表面堅強而內心軟弱無依,到爸媽送我上大學時候的隱隱驕傲,再到如今,留在大學的城市工作後,就只春節和國慶能回趟家。而結婚後,會有更多的繁雜家事,連一年僅兩次的回家機會也不再能好好地陪伴他們。

算一算,到如今,我已離開父母快18年了。每次父母到火車站送我,進站檢票後揮手告別,便再不敢回頭,怕回過頭去,對上背後那灼灼深情殷切注視的目光。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回蘇的火車上,手機停機了,也連不上網絡。所有人都在昏昏欲睡,除了精力旺盛咋呼跑鬧的小孩。腦子裏還在想着,怎樣纔算是最好的父母。

我想,天下最好的父母應該是這樣,首先是努力奮鬥,爲下一代創造更好的起點。這個起點不僅僅是物質條件方面,還應該包括身體健康、眼界視野、獨立人格,邏輯判斷能力,以及愛的能力,等等。等孩子來到這世上,陪伴他最關鍵的嬰幼兒、青少年成長期,珍惜與孩子互相依偎的這十幾年緣分,在這十幾年中,教會他除了學校所教的知識以外,其他一些基本生存能力,比如適應環境的能力,營造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然後,就是等他翅膀慢慢長硬,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只要合乎情理,只要遵法守紀,父母所能做的只是適當提醒、理解並支持他,而絕非一意阻攔,硬叫他依照父母的意願而改變自身的心意。

身邊太多朋友選擇了遠方,我們並不是不愛故鄉,也不是不愛父母,我們只是願意在最能奮鬥最能吃苦的年紀,勇敢地離開舒適區,在自己最心儀的地方,努力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我想,做兒女的要明白,一輩子太過短暫,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要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總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而作爲父母,應該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欣慰於孩子的獨立自主就好,並送上最好的祝福。

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一輩子太過漫長,你保護不了他永遠。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所以,那些年的背影,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6

這個假期,又陪女兒讀了一本書,是她們老師推薦的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集。這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感悟的散文集。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字字驚心,句句動人,以女人細膩的心感悟身邊細膩的情。

《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觸很多,其中很多句子都令我沉思良久,反覆回味。特別是,《目送》中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人在生命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欣慰中透着失落,平靜中隱着哀痛,尤其對子女更是如此。

孩子小時候,對我們是那麼依賴。記得第一次送女兒去幼兒園時,她是那麼不情願從我懷中下去,不肯撒開她緊摟着我脖子的小手。我硬硬地掰開她的小手,讓她抹着眼淚,一步三回頭地走進幼兒園。看着她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門裏,我的內心是那麼地不捨。

現在女兒上初中了,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去上早自習。她膽子小,不敢下樓,我便在樓梯上趴着扶手目送她下樓,再從樓上的窗戶裏目送她騎車的身影消失在晨曦裏,內心又是那麼地不捨!

也許將來,女兒長大了,也會像龍應臺的兒子一樣,拒絕這樣的目送。甚至在目送她時,我會連她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也等不到。

那時的我也許也會像龍應臺一樣心痛、一樣失落。可我仍在期盼這一刻。雖然明知孩子的長大也就意味着自己的老去,但仍會期盼;雖然明知孩子的獨立會失去對父母的依戀,但仍然期盼!

再回想一下自己的背影是不是也曾給另一個人留下了同樣的落寞?自己年輕的時候忙着去上學,去工作,無暇顧及的母親,不也在目送着我嗎?她的內心又該是多麼的不捨!每每想起這些,無限的悔恨便充滿心間,當時走的爲什麼那麼急?爲什麼就不能回身給母親一個擁抱?幸虧一切還來得及。

母親今年六十六了,在爲她祝壽時,我買了一個大蛋糕,母親因爲血糖高,一口沒敢吃,可仍然格外興奮地看着一大家子,尤其她的孫子及外孫們吃個熱鬧!母親那笑眯眯、欣慰的表情定格在了我的眼裏、心裏。

《目送》所描寫的都是人們經歷的,總能引起我的共鳴。讀的是作者的經歷,腦海中浮現的卻是我的女兒和我的父母的畫面。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爲我們擁有的或已經遠去的親情。

我們的子女會長大,我們的父母也會老去。挽留不住的,是生命匆匆的腳步,能留下的只有記憶。讀《目送》讓我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讓我明白,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帶着愛與釋懷與生命和解,不再糾結過去曾經失去的,珍惜現在擁有的,減少將來遺憾的,這也許纔是我們對待親情應有的生命態度吧!

目送讀後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

時隔多日,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有些事,某些景,一些人,在我本已斑駁的記憶裏漸次清晰。有些話,本該早些說出口,卻被我無聲吞嚥。此刻,又皆躍然紙上,流淌不息。

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有着別人所不具備的一種特異功能——總能在萬千穿梭紛亂的人羣裏,無比準確清楚地捕捉到他要找尋的那個身影。

他們的名字叫父母。

始終記得,大一那年,父親在老家火車站送我時的場景。

彼時,我們每人手中都拖着一個皮箱,只是父親手中的那個,像一個嚴重積水的矮熊,笨重且又腫大。從數百米外的公交車站,一直拖到狹窄擁擠的車廂小道,最後再用他堅實的臂膀,託舉到我頭頂的行李存放臺上。

然後,他轉身,用極其嚴肅的口吻第無數次告誡我:“今後你一個人出門在外,事事都要謹慎小心,切不可……要注意安全,出門一定要和別人一起……”

終於,我懷着無奈又無語的心情目送他一步一回頭地走出車廂,而後,開始爲這來之不易的解放與自由在心下暗暗慶幸不已。

火車如期開動,我拉開遮擋視線的車簾放飛我彼時輕鬆的心情。一轉頭,卻看到父親依舊站在我們登車時的那個站臺,正朝着我車窗這邊笨拙地揮手告別。

這是多年來我第一次看他揮手,竟與電視裏播放了無數次的那些老套又滑稽的橋段有幾分的雷同。

我是否該取笑父親那笨拙的揮手姿勢呢?

火車的轟鳴聲繼續不止,載着我奔向他視線的盡頭,只餘他執拗地站在車尾的那頭,目光觸不到火車移動方向的另一個盡頭。

彼時,正值初春,而我卻看到父親早生的華髮與這萬物勃發的時代大潮流極其地不相適應,滄桑地在風中隨他一同朝我笨拙地揮手告別。

或許,是火車的漸漸駛離給我造成的視覺錯覺。忽然發現,父親曾經在我眼中的高大形象瞬間土崩瓦解。彼時,他像一棵氣息奄奄的佝僂老樹,無聲地佇立在原地,目送曾經長在他枝頭的葉,翩翩飄向他根莖所觸及不到的另一方天地,再無力去挽回些什麼。

最終,他在我視野中慢慢縮減成一個圓點,直至,消失不見。

火車前,是我心飛往的方向,火車後,是他心沒落的地方。

我不知道,那天父親究竟在原地站了多久,又目送了我遠去的背影有多久。只知道,次日,我打電話回家向他們報平安時,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的.那句抱怨:“你爸真傻,昨天去送你時,明知道風大,還穿那麼少,回來就感冒了……”

彼時,我並不懂,父母目送子女漸漸遠去背影的眼底裏,究竟深藏着什麼。只知道,那天,我從父親佇立在站臺上略顯傴僂的身影與久久凝望的目光中,隱隱感到絲絲的落寞、無力與淒涼。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8

得空逛了一次書店,偶然瞥見角落裏的它——《目送》,封面是我最喜歡的綠色,看着並不晃眼,讓人感到安靜祥和,是大自然的味道。

數(除)了書名以外,看見了醒目的“龍應臺”三個大字,一下子倍感熟悉。小時候媽媽看了很多她的書,以前看了《孩子你慢慢來》,總覺得我和他的性格大同小異,就很滿意的把它抱回家研究。

愜意的窩在沙發裏,撫摸着書的封面,我彷彿深深的沉入了這片綠色的“樹林”。在龍應臺的爸爸去世的同時,她的媽媽也在漸漸地向衰老。死亡走去;在她感嘆沒有在爸爸生前好好善待他的同時,也在不遺餘力的在明白要好要珍惜之後照顧着她的媽媽。

媽媽確實已經很老了,龍應臺的兩個兄弟每天都陪在媽媽身邊,照料她,但縱使她已然老到什麼都不記得,但她仍然記得她有一個“雨兒”這應該就是母愛的力量了吧。媽媽是一個很耽溺於美的女人,曾經勞累不堪的她已如一盞枯盡了所有油的燈,但此時的她仍然要去化妝,隆鼻,文眉,紋眼線。從她身上我可以看到女不爲悅己者容,只爲了讓自己開心。我開始喜歡這位“年輕的老奶奶”。

即將步入成年行列的十七歲的華飛屢次拒絕了身爲母親的龍應臺的接機,送傘各種關心。華飛的心理,每一個曾經作爲孩子的人都有過,父母們總是不厭其煩的關心我們,而我們總是一臉嫌棄地厭惡的推開,或者直接遠遠地走在前面,把他們孤獨地拋在身後,而那些日漸彎曲的背影中所包含的,一定是那時的我們所不瞭解的。

我也曾和華飛一樣孩子氣的認爲媽媽在公衆場合大驚小怪是很丟臉的事,總是對路人投來的目光很敏感,有時甚至會對媽媽的行爲感到生氣,每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總是以冷冷的口氣迴應我的媽媽,而當我讀到《十七歲》這一篇時,當我以母親的角度對待這裏的每一件事時,才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爲母親的心理,才明白了“不必追”這句話在每一個身爲父母的心中的含義,這是埋藏在他們內心極深極深處的,既有苦澀又有甜蜜之處。

而我,以及和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們,都如華飛一樣,排斥,厭惡,甚至怨恨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總認爲自己已經擁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我們不再像孩子一樣地需要父母小心翼翼的呵護,現在的我們,試圖掙脫父母的懷抱,逃出我們所生存的溫室,渴望着我們的生活圈以外的大千世界,認爲這時候的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去完成自己遠大的夢想,而被生活所被折磨得疲倦不堪的父母們有時會願意讓我們嘗試着,放手一搏,也許這答案早已註定,但經歷過的我們發現,在21世紀,我們這些孩子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又怎麼能去追尋那個我們渴望已久的,世界呢?惆悵的青春,叛逆的歲月,是該出去一搏,而這個時代,真的適合我們嗎?當我們感悟到了這些,開始打算重新開始時,也許會發現,已經晚了。

莎士比亞說過,時光會刺破青春的華美精緻,也許確實是這樣,當屬於青春時間過去,逐漸成熟的我們沉澱下來,青春,只會成爲匆匆流年中那一種美好的回憶。

合上書,也許,着(這)書面的顏色,就是青春沉澱下來的顏色。

目送讀後感9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每次讀到這句話內心都會爲之一動!

當好朋友送我這本書時,讀了扉頁上這句話,感覺到的是生命的厚重,而內心又有無法言說的心酸和無奈,特別是再次翻開這本書又是兩年後,在這中間多少找到了漸行漸遠的我們自己的影子,那心酸和無奈是我們每個人成長必須經歷的,也將是生命中最爲寶貴的東西。

我們目送着遠去的背影,也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有時候我們必須走,有時候我們必須去送,走時大可一心離開,而送時我們在那個慢慢的遠去的背影后承受不捨,那種滋味最是心酸。

我的童年時在外祖父家裏度過的,那時每天上學,外祖父每天都會送我到村口,有時走了好遠,一回頭,他都還在那裏。那時怎懂得他的目送中有着擔憂和不捨,我又是多麼容易從他的護送下溜走,到了路口拐個彎就消失在他的視線裏。直到有一天我已經快二十歲,他也從哪個剛剛年過半百的人,進入古稀之年,記得最後一次回去看他,然後我要走,連鬍子都已花白的他拉住我的手不放,而那竟是最後一面,依舊是他看着我的背影離開,從此那頭不再有他的那份牽掛,無論我怎麼回頭,先我而去的最後留給我的依舊只是一個背影。漸漸的我用“生老病死時間常態”看着那些必然先走的人。

上個寒假收假時,老媽在廚房裏切菜,我在廚房裏一邊偷吃東西一邊問老媽,“我就要上學去了,你都不留我?

老媽頭都沒擡說“留得住我就留了,等你工作了我就更難見你們一面了。”這中間有多少無奈和心酸大概老媽早就嘗夠了,乾脆默默無語的看着我們每次離開,看着我們漸行漸遠。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如果我們還能做點什麼,唯有多陪陪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將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而不是望眼相送。

而還有一個人,我們的一份愛情糾結了好幾年,記得上一次相見後,在碼頭上我拉着她的手,她卻讓我先走,說是要看我離開的樣子,最後在我的堅持下我看着她的裙襬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視線裏,在那一刻我或許明白了愛情。

這世上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我們擁有過卻留不住的幾類人,一是先我們而去的親人,二是青年時我們想愛卻不能再愛的初戀,三是知音成了志向完全不同的人。第一類人讓我們知道親情的可貴,第二類人讓我們明白愛情,第三類讓我們領略真正的友誼。而他們無論多麼可貴,都註定我們要一個人走,走完一個人必需走完的那一段,在那一段旅程中我們要儘管走,不必回頭。

目送讀後感10

老實說,作爲一個孩子,我可能還未曾親自目送過其他人遠去,畢竟年紀還小,就算有過,也不會有過多麼複雜的情感,也不曾有過如此多的感概與思緒。

但是,被目送的經歷,我有過多次,不知爲何,記憶中的一個個片段始終格外清晰,清晰到那一次離別的每一點細節,清楚到每一句叮嚀,一聲離別的話語,還有那一雙雙眼睛,那一雙雙目送兒女們離去的眼睛仍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是目送兒女遠行的眼睛。

我總記得,每次稍遠或稍長的分別,比如去軍訓、去夏令營等,只要有條件,都是父母雙雙一起爲我送別的。每次與父母分別時,父親總是默默地爲我從車上取下行李後便又會靜靜地回到車裏,讓母親陪我走到大巴車上,而我與他的別離似乎也格外的簡短,短到有時我甚至還來不及去再與他道一聲“再見”,給他一個擁抱。可是我永遠忘不了,那雙最後望向我的寫滿並非都是不捨,而是一種鼓勵、堅定與信念的眼睛。我當然知道其實他內心會有更多的擔心和不捨,只是那一瞬間眼神的交錯給了我足夠安心,讓我感覺到什麼是後盾,讓我明白,我不止一個人。

母親每每也總會催促我早點上車,好找個靠窗的座位,別再暈車了,我也總會聽話,一個人拿着包走上車,挑個靠近窗戶的座位坐下,然後再靜靜地多看幾眼媽媽的身影。媽媽也會快速地找到我的位置,然後同樣靜靜地看着我。

其實,我心中也清楚的很,在那平靜的目光背後,又是怎樣複雜的思緒,不捨、擔心、緊張、期待、信任、鼓勵,或許都有,或許還有更多。這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不是心疼兒女的呢?每個人都是在這種自相矛盾中經歷別離,逐漸成熟起來的。我衝窗外的媽媽搖了搖手,示意她快點走,畢竟她工作很忙,還要加班加點,她見了也點點頭,卻仍站在那裏沒有挪動半步,又朝我揮了揮手,讓我別管她。看着目不轉睛望向我的媽媽的眼睛,頓時,一股酸澀在心頭無限蔓延,親愛的媽媽,你可曾知道,我怎麼捨得又怎麼可能願意離你遠去呢?

車子最終還是發動了,然後緩緩地駛離了,望向窗外,是一直在朝我招手道別的母親,哦,對,還有那角落裏那輛一直未開動的車子,父親還是沒走。車子越行越遠,母親的身影從漸漸模糊到消失。可是,我卻能感覺到母親目光的追逐,我知道,縱使我在天涯海角,您的目光也從未離我遠去,是吧,親愛的媽媽?

機場上,我打開了書,翻到了這篇名爲《目送》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淚水也忍不住悄然落下。爸爸媽媽,您們也如此嗎?也是在目送我的背影漸行漸遠嗎?您們也會目送我長大然後離您們遠去嗎?您們也會捨不得嗎?也會倔強地想我像小時候一樣留在您們身邊嗎?我恍然明白,原來目送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宿命,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天,在目送中長大成人,然後目送我們的父母老去,目送我們的下一代長大。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目送,我們目送時間的流轉,目送歲月的遠去,目送一天一天來了又去.......我們根本不必追,因爲,追不到。

後來,我逐漸明白,我們的一生啊,便是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11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總有一天會再重逢。”

——題記

放下書,天氣很熱,像是斜陽不斷散發着熱浪。風扇在頭上呼呼的刮,我的視線卻凝聚在眼前這本合着的頁腳輕掀的《目送》上。

“所謂母女父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之所以對這段話記憶深刻,是因爲它適合形容每一種心懷不捨下的離別。

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在即爲人母又爲人女的人生岔路口,看着深愛的人漸漸走遠。

而令我感觸頗深的,大概是母親的老和兒子的離。

首先是母親的老。

龍應臺費了很多筆墨在寫母親老了這件事上,將歲月蹉跎,年華老去,時光匆匆的影子投在白髮蒼蒼的母親身上。“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溫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看到這裏,我頓時有些傷感,愁緒不知從何而起,卻固執地縈繞在我的心頭。

大概是想到在幾千個日夜後,爲我操勞無數的母親也要芳華逝去,不再能窺探到任何年輕的影子,對於熟悉的孩子,色彩,文字,那些記憶在大腦皮層的褶皺裏歇息,甚至如同龍應臺的母親一樣——會忘記她的女兒是誰。但其實讀完這一章,我也清楚的知道,老去,逝去,被遺忘,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是完成這趟旅行的終點站,也是一本小說的尾聲,最後的篇章。

其次是兒子的離。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離開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讀到這裏時我內心有一絲愧疚,我這個做女兒的是不是也一直在被目送着,從牙牙學語到識字讀書,從稚嫩孩童到意氣少年。我可曾回頭留戀過?好像不曾,好像次數太少,我根本想不起來。也不知道我究竟爲什麼默認了那個心安之處的避風港一定會在原地等我,好像時間會停駐在那裏。實際上青絲下掩藏着縷縷秋霜,濫觴於青春年華的活力早已黯然無光。原來我們兩人之間也隔着一道門,我在門裏頭,她在門外。年少的我固執的認爲這扇門隔開的是兩個世界,或許她曾叩響這扇門,可我漠視,我淡然。

如今我的世界因爲有了太多感觸開始劇烈振翮,翻天覆宇中打開那扇門。意外發現母親還在門口等我,想到這裏鼻頭一酸,被目送者竟一直是我,遠行的是我,毫無波瀾的也是我。想起兒時怪罪母親“爲什麼不多陪陪我?”,如今母親辭掉了工作回了老家,在家裏操勞,總是拿着洋娃娃在過家家的小孩長大了,發現目送竟是一個輪迴,年輕時父母目送孩子,年老時孩子目送父母。

讀到最後,我發現這本書其實是龍應臺對於自己的目送,是作者與文字間的一種離別,每寫一行字,就是在目送自己的過往經歷,與此情此景此人漸行漸遠的距離。這些緣分,也在電腦文檔最後點擊“保存”的時候,就此別過。

人生就是在目送和被目送的交替中進行的,可目送是隻有哀傷和寂寞嗎?我想不是的。輕狂的少年總有一天會收斂鋒芒,遠去的旅人總有一天會魂歸故里,而漸行漸遠的自己總有一天會懂得珍惜,或早或晚,一直都來得及。

如果還是輕狂的少年,就請多看看家人的笑臉;如果是遠去的旅人,就請寄回旅途中的明信片;如果是目送中的背影,就請回頭,對目送你的人,回以一句“再見”。

再見自會重逢,重逢自會再見。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總有一天會再重逢。

目送讀後感12

坐在陽臺上,看着太陽漸漸隱去,暮色慢慢籠罩過來。讀完龍應臺的《目送》,一種別樣的感覺襲上心頭。

龍應以在這本書的扉頁裏說:“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是啊,即使是華人世界裏最犀利的一支筆,也以難以言盡的時候。在這本《目送》裏,我們感受到一位女兒的溫情脈脈,感受到那份濃濃的親情四處漫溢。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識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爲親情纔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爲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捨棄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難的是,你如何辨識尋找和放手的時刻,你如何懂得,什麼是什麼呢?”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爲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

“我們都知道了: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

“太疼的傷口,不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人不敢去注視。”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遊南鎮,友人指着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在這此文字裏,她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並肩;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的筆觸是那樣幽微、深邃,又是那樣美麗、憂傷。細細讀來,一種淡淡的情愫會縈繞在你心頭,揮之不去。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經歷着、經歷過“目送”。作爲子女對父母的目送——父母會老,會死,會永遠離開;作爲父母對子女的目送——子女會長大,會掙脫父母的手,會擁有自己的生活和海闊天空。在這樣的目送裏,充滿了親情的溫暖與不得不面對的離別與哀傷。

目送讀後感13

喜歡讀龍應臺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佛微風吹過麥田。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組成,這是爲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還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爲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癡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爲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着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清晰地記得孩子在第一次獨自騎車去上學時的情景,單薄的身體揹着又大又沉的書包,使勁瞪着車子,還不忘揮手向我告別,真的是目送孩子離開,直到看不見。可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減少了對自己的依戀,甚至時不時爆發”家庭內戰“,上演”持續冷戰“,每想到這些,那種撫養孩子過程中的酸楚與無奈,瞬間填滿我整個胸膛。孩子啊,只有等你長大了,也身爲父母時,才能真切地體會到媽媽的真實心情。

讀《目送》,會讓我又一次地感受到與父母分別時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時隔幾年,千里迢迢去看望父母時,二老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就在去年春節,全家要去蘇州看望父母,準備過一個團圓年。但天公不作美,動身出發的夜裏下了一場大雪,早晨路上厚厚的積雪讓出遠門的全家做了難,車票已買好,路又不好走,怎麼辦?”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的電話早早就打了過來,天冷路滑,安全第一,就不要來了,以後還有機會。但,想要見父母的念頭太強烈了,克服種種困難,還是踏上了看望父母的路。等踏進家門,見到父母的一瞬間,所有的辛苦都煙消雲散,父母老了,真的顯老了,不爭氣的眼淚奪眶而出,一下子緊緊和父母相擁在一起……

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爲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14

多少書值得回味,多少情可以重來。人生是單行道,從起點出發,只有一個終點,舊時光回不去,但卻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記憶。龍應臺的《目送》引發了我諸多的感慨,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目送》只是一件件小事的堆砌,最終建成了人生的大廈。

回首盡是繁華處,終是一人闖天下

露天場裏熱鬧而又喧囂,密密麻麻的一片人海,令人震撼。蔡琴的歌聲是一條柔軟的絲帶,拂過四五十歲的一代人的心,今晚的蔡琴一襲青衣,衣袂在風裏翩翩蝶動,鎂光燈閃爍,提問聲不斷,然而在繁華下,蔡琴是一個孤獨的人,正如她所說,你們聽了我的歌,卻聽不出我的故事。自丈夫楊昌德的去世,蔡琴便只剩下一人。而此時的沈中山卻躺在重症監護室,城市中的燈火與他無關,掌聲笑聲,歌亦與他無關。有時候人生不就是這樣: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從我們呱呱落地到我們慢慢變老,我們都只是一個人。

理不清的人間事,剪不斷的母子情

龍應臺是一個外省人,教育是一條垂到井底的繩子,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繩子跳出井來,父母孤注一擲地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她身上,她從小便不被要求做家務事,但因爲做了母親,她看食譜,做蛋糕,將孩子們的生活瑣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是愛讓她改變。當孩子長大,她又變成了個不會燒菜做飯的人,不懂得照顧自己,吃變質的食物,當安德烈教會她做牛排時,她說:“好,我學會了,以後可以做給你吃”,海風徐徐地吹,一枚濃稠蛋黃似的月亮在海面升起,正如安德烈的赤子之心,他所需要的是她的健康,而不是讓她做給他吃。母子情在書中散開,在我心中激起漣漪,因愛而成長,因愛而懂得,因愛而美好。哪怕母子分隔多年,時光依舊難擋濃濃的情感。

你忘記了世界,卻忘不了我

母愛是當她老年癡呆,當她分不清左右,當她不知道你是誰,但她依舊唸叨着你的名字。與母親打電話的龍應臺,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對方總是回答:“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母親忘記了全世界卻依舊忘不了自己的女兒,她與時代脫節不懂得洗溫泉,她與記憶脫節記不清自己的兒女,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裏默默記掛着你。母愛是年輕時您送我一次次遠行時朦朧的淚眼,感恩是您陪着我長大,我陪着你,慢慢變老的行動。龍應臺的故事洋溢着親情的味道,悄悄潛入你的心,讓溫暖綻放。

今朝有酒今朝醉,忘卻昔時烽火連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正如金門的歷史,今日金門旅遊興起,可誰曾想過這片土地曾沾滿了多少鮮血,1958年的秋天,這個小小的美麗的島在四十多天內承受了四十七萬枚炸彈從天而降。這裏的孩子,註定沒有在沙灘上嬉戲的權利,這裏的大人沒有見過家鄉的版圖,每天生活在恐慌之中。這樣的金門,你還有要去旅遊的慾望,或許當你踏入金門的一片森林時,你不知道腳下踩着的是什麼,是骸骨,還是地雷。

讀完了《目送》,我感受到最多的是情,也感受到了龍應臺對政治與歷史的緬懷,一篇篇小故事被娓娓道來,一份份小感動充盈着我的心,在《目送》中,我找到了黃金屋,也找到了顏如玉。

目送讀後感15

在《目送》中,我們讀到了另外一個龍應臺:不再談犀利的社會議題,不再關心國家大事,而是以溫婉細膩的筆觸,來描繪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充斥着對親人的眷戀和對命運輪迴的敬重,向我們講述了一場場生命的“目送”。

龍應臺,之前沒有讀過她的文字,但是在我的印象中,不知爲什麼是一個有些激進的女子,也許是因爲一些道聽途說。後來知道了她的《人生三書》,講育兒與人生,《目送》是其中第三本。

這一本,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人生,歸根結底,是一場一個人的旅行。這種生而爲人的孤獨感,會以各種形式襲來,或和緩,或暴烈。有太多的時刻,我們要目睹太多的人離開,有形式上的,實質上的,或短暫,或長久,或永遠。兒女的長大成人,朋友的日久疏離,親人的疾病纏身,以及塵世最終極的告別 - 死亡。對這種孤獨感,認知應該是第一步,之後就是面對,最終希望可以達到平衡與超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彷彿昨天還抱在懷裏,嬉戲玩耍的幾歲小兒,轉眼就成了個頭比父母還高的“大人”,從對父母無盡的依賴,到追求精神和人格上的完全獨立,是每個身爲父母之人的必經之旅。這過程中,做父母的,會有多少的不適應,又會有多少的不捨。

“而愚鈍如我會開始求索生死大問是因爲父親的死亡,像海上突來閃電把夜空劈成兩半,天空爲之一破,讓你看見了這一生從未見過的最深邃的裂縫、最神祕的破碎、最難解的滅絕。” 痛徹心扉,每個人都會有的經歷,大悲的深淵,如何安渡?“ 我們只好相信:蠟燭燒完了,燭光,在我們心裏,陪着我們,繼續旅程。” 愛如蓮心之燈,是我們心中永遠不滅的光,而我一直相信,至親至愛之人,永遠不會真的離開。而生命之旅中的愛與陪伴,希望是那一條可以載我們抵達彼岸的船。

既有相遇,便有別離,任憑緣分再怎麼美好,也無法阻擋自然規律的輪迴。 父母牽着孩子的小手一步步從時光深處走來,一個身影漸漸挺拔,兩個身影漸漸彎曲,最後,無論誰先放手,已長大的孩子都躲不過一個人前進的命運。 有些必要之路只准一個人走,有些風景只能獨自欣賞。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就是那些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伸張的人。”遠足的孩子們離開時的步伐是輕快的,因此他們沒有想到過再回頭看一眼父母,也只要再多看一眼,他們便能輕易發現,不苟言笑的父親淚溼眼底,多愁善感的母親已將晶瑩揮灑於離別的路上。只是,不約而同的,他們的嘴角都有一抹歡欣的笑意,輕淺卻如此清晰。

時間無情,帶走了青春,偷走了快樂,卻永遠帶不走你對父母的真心。珍惜與父母陪伴的一分一秒,勿留“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