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樹》初中讀後感(通用7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合歡樹》初中讀後感(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合歡樹》初中讀後感(通用7篇)

《合歡樹》初中讀後感1

《合歡樹》是史鐵生的作品之一,文章短小但富有魅力、十分地感人肺腑。

這是一個講母愛的文章:史鐵生雙腿殘疾,母親爲此十分焦慮,到處求醫,但始終不見療效。爲了讓兒子開心,母親挖出一株“含羞草”,種在土地上,後來才知這是一棵合歡樹,是個好兆頭。多年以後,合歡樹長高了,但他母親因病已經去世了。

多麼善良、多麼慈愛的一位母親,每次找來偏方,洗、敷、薰、灸,忙得不可開交。每一回都抱着希望,最後還是落空,他母親幾乎瘋了,爲了兒子,她想盡了一切的辦法,正是由母親的細心照顧,史鐵生纔沒有因此頹廢下去,而是更加勇敢地面對生活,成了有名的作家,我怎能不感動。

在史鐵生要向寫作這方面發展的時候,他母親就幫助兒子借書,頂着雨冒着雪推着兒子去看電影,她的做法給受重創的兒子點燃了希望之火。作者作品的發表也是對母親最好、最大的安慰,可是母親卻沒能見到,連分享兒子成功的喜悅也被無情的剝奪。我讀到這裏時,也真正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爲了自己的兒子而拼儘自己的全力,從而該吃的苦都吃了。

合歡樹是母親親手栽種的,也是母親親自料理過的。雖然母親死了,但合歡樹身上有着母親的影子,也凝聚了深沉的母愛。

我看完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母親無私的愛,史鐵生面對困境頑強的精神令我們佩服——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上。

《合歡樹》初中讀後感2

院子裏有一棵合歡樹。

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裏吹過。

看到那裏的時候,突然明白原先我也能夠因爲這樣的傷感而流淚。之後他在《我與地壇》裏寫:這園中不單單是處處有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母親的腳印。20歲,人生的大好年華,命運卻捉弄自己。每一天到園子裏去,沒有期望,默默的在園子裏思考關於死的事。自己的苦,到了母親身上就會無限放大,自己總是認爲最苦的是自己,其實,永遠都不是自己。母親爲了他,到處奔波,收集偏方。儘管自己已經放下了期望,但是母親依舊執着,或者說,執拗,出於作爲母親的本能的執拗。

很久以後他才明白,每次自己出門的時候,母親總是以送自己出去時的姿勢站在原地很久。

之後母親發現他在寫小說,於是像是給他找偏方時一樣,風雨無阻,推着車帶他去看電影,給他借書。他想,自己爲了出名,大部分是爲了讓母親驕傲。恩,儘管俗不可耐卻又無可挑剔的理由,只是,當他真的出名的時候,母親已經不在自己的身邊。

樹林裏的風在眼前吹過,沿着母親以前尋找自己時走過的路,不斷地在那裏徘徊,看到自己後,再安心的吹到別的地方。也許,那在自己眼前吹過的風,就是捨不得自己的母親呢?儘管苦,儘管受不住,還是,捨不得。

很久很久以前,母親種下了那棵小小的合歡樹苗,儘管很喜歡,但心思當時全在兒子的身上無心照料。之後第三年它最後再次發芽,母親也就不敢大意的照顧它。它是母親留下的唯一的東西,儘管在搬家之後被可憐的遺忘,卻什麼都不在乎的一點點成長。

它在成長,他在成長。因爲她的愛,不斷的成長。

那棵不斷成長的合歡樹到底意味着什麼呢?我到此刻也不是很明白。還有那個不哭不鬧的小baby,只是目不轉睛的盯着樹影,他能明白那影子的主人麼?只是,我不明白。

也許我所寫的東西有些語無倫次,我無法深切的感受到他所想傳達的東西。等到他回去的時候,那些可愛的鄰居,依舊喜歡他,依舊像原先一樣照顧他,卻無人提及她,怕他悲哀。之後有人說那棵合歡樹開花了,自己的心中也隨之泛起漣漪。她爲自己付出的太多,揹負的太多,還沒來得及補償,還沒來得及讓她爲自己驕傲,還沒來得及看到合歡樹的花。但其實,她什麼也不求,什麼也不求,因爲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意,不論是苦還是甜,是哭還是笑,不求回報。

早早離開的母親,你,還好嗎?

院子裏的合歡樹開着花,今年,也開着花。

你看到了嗎?

《合歡樹》初中讀後感3

佛家禪學有三句回味無窮得話: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並不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我忽地想起,這三句話用於描述史鐵生最好但是了。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史鐵生一生命運多舛,最囂張的年紀悲劇兩腿偏癱,之後又患糖尿病,只能依靠分析來保持生命,這對史鐵生而言毫無疑問是精神實質上較大的嚴厲打擊。

“我倒沒太擔心,想着去世了也罷,去世了倒爽快。”它是他在《合歡樹》中果斷的表態發言。

“兩腿偏癱後,我的性子越來越暴怒無常:望着窗前天空北歸的雁羣,我能忽然把眼前的夾層玻璃砸爛;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能猛然把手頭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面。”這時的史鐵生已深陷人生的低潮期,消沉過日子,無精打采,他所主要表現的性情突顯了他心裏的波動、掙脫和盤繞歪曲的分歧。大家沒理由去否認他的作法,所有人都是有享有對挫折與痛楚宣泄的支配權,只不過是宣泄的方法由每個人的性格決策。史鐵生在挫折裏時浮時沉,他被鑲上命運多舛的印痕,終究今生無路可走,命運之神硬拽着他邁向茫然,他手無縛雞之力,但他的頭腦確是保持清醒的。他不容易任運勢擺弄,他固執己見、固執,他硬要逆流而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它是他對生命的基本瞭解。好個真愛憎分明,好個英勇氣概,由於真,因此美。

見山不是山,見水並不是水

它是史鐵生了解人生的第二人生境界。

《合歡樹》中有那麼一句話:“我一心只惦記着寫網絡小說,好像那東西可以把傷殘人解救窘境”他寫網絡小說並不是突發奇想,一個深陷極端化痛苦的人爲什麼會對這類東西傾心呢?它是史鐵生身後默默地適用他的媽媽給他們的驅動力。媽媽在他最失落的情況下給了他最真實的愛,她方知,一個生理學負傷的人只能依靠藥品來醫治,而一個人的內心受重挫,務必立即用愛醫治。因此,她投入非常多,星辰白頭髮,積勞成疾,終一命嗚呼。史鐵生之後懂了他媽媽的用心良苦,填滿感謝和愧疚。他卻聰明,沒有活在憂傷的黑影中,只是令人震驚地拋出去“憂傷也變成享有”那樣回味無窮的哲語。見山不是山,見水並不是水,史鐵生完成了觀念的一大變化。笑對存亡,是史鐵生的豁然開朗。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有一天哪個小孩長大以後,會想到兒時的事,會想到這些搖晃的樹蔭兒,會想到他自己的母親。他會跑看一看那棵樹。但他不容易瞭解那棵樹到底是誰種的,是怎麼種的。”

我覺得更是史鐵生真正的真實寫照嗎?一生艱辛,一朝懷戀,母子情深,睹物思情。他也只能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慨了,但他在遭到一次次運勢的摧殘後,早已成熟了許多。他對媽媽的想念,是最確實情;他對父母的關愛,是最確實愛,而愛的那麼深也提升爲對生命的尊敬,對當然的喜愛,他懂母親的心,要好好地活,活出愛,活出生命的使用價值!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生命返樸歸真的那一刻,也是史鐵生高興得最璀璨的情況下。運勢就在他手上,現在是他操控運勢,而不是運勢主宰者他了。他活得很灑脫。

人生不苦,苦的是心,把心強健了,再大的大風大浪也無可奈何。

《合歡樹》初中讀後感4

林徽因寫給自己剛剛出生的兒子樑從誡說,“你是那一樹一樹的花開”,該是怎樣絢爛美好的景象呀。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母親的愛就跟着綻放成花開的模樣。

《合歡樹》中的母親,我想一定是一個溫柔而又堅強的美人,生活給了她太多的辛酸與無奈,她都一一承下,但什麼都無法消磨她對兒子愛。她帶着兒子求醫治病,幫他學習寫作,她永遠不肯放棄他。“人世間沒有小說或童話故事裏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她沒能看到兒子的成功,也沒能等到合歡樹的花開,但她的那些愛,一定支撐着作者走過無數難眠的黑夜,引着他走向前去。

我看《合歡樹》,總覺得史鐵生是在寫我和我媽,他用他的筆,寫出了我表達不出的心情。

我十歲時貪玩弄斷了胳膊,整天吊着胳膊可憐兮兮的。媽媽帶着我到處跑,到處治。其實我得的又不是什麼不治之症,休養一下就會慢慢好起來,但是媽媽特別緊張,尤其是有一個壞醫生告訴媽媽我斷掉得那隻胳膊可能永遠也不會再長了。媽媽嚇壞了,更加努力地帶我到處求醫。敷雞蛋清、薰艾草,各種偏方她都往我身上試,雞蛋清黏黏的感覺至今是我的噩夢。

那時候每天晚上睡覺都成問題,躺着睡會很疼,所以就坐着睡。我哪裏睡得着,睜着眼睛胡思亂想,越想越委屈,委屈了就亂髮脾氣。媽媽守在我身邊,我發脾氣她什麼也不說,就那麼抱着我。所以每天晚上我都帶着一臉淚在媽媽懷裏睡着。只是有時候半夜我不小心壓到自己把自己疼醒,會聽見淺淺的啜泣和輕輕的嘆息。現在想想,她本來就有失眠症,那段日子怕是整夜整夜得睡不着覺。可惜我當時太不懂事,只知道在疼的時候大哭大鬧,卻看不見她因我而慢慢蒼老的面龐。不過我遠比史鐵生幸運的多,我慢慢痊癒了,媽媽的笑容又燦爛起來。

後來我慢慢長大,回想起那段日子,纔看到那段灰暗的歲月裏沉澱着的她的愛,就像暗夜裏的星星,閃爍在我的生命裏。這件事被我反覆寫在作文裏,可寫出來的東西連我自己都不能打動,老師也並沒有因爲我斷過胳膊的可憐遭遇而多給我幾分。塞林格說:“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樣一本書,你讀完後,很希望寫這書的作家是你極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興,隨時都可以打電話給他。”我好想打電話給史鐵生,媽媽給我的感動,我在他的文章裏找到了。

倘若我真是一棵能開花的樹,那麼媽媽便是水、是光、是空氣、是我紮根之土壤。若我有一日花開,一定要把她抱上我最高的枝頭,把我所有的芬芳所有的美好送給她。

《合歡樹》初中讀後感5

史鐵生生在一個快樂的家庭中,他的童年無憂無慮,有一個溫柔和善的母親。然而,20歲那年,他隨着上山下鄉的潮流到偏遠農村插隊,卻生了一場大病,從此永遠失去了雙腿。史鐵生僥倖抱住了一條命,可是卻從一個陽光的青年變成了一個頹廢的失敗者。後來又患上尿毒症,考血液透析維持生命。面對重重打擊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多次試圖自殺。

然而,史鐵生的母親在他的人生低谷之時鼓勵了他,史鐵生重燃信心,決定不向命運低頭,並開始着手寫作,竟一發不可收,成爲了中國現代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上帝是公平的,他爲你關上一扇門,必將爲你打開一扇窗。然而,這是有條件的。想要打開窗戶必須要用你的心靈——這個天然的鑰匙打開它。是否要通過這扇窗戶——心靈的窗戶感受外面的世界,全看你是否願意。史鐵生不對命運低頭的品質感動了上天,他爲史鐵生打開了能看到寫作花園的窗戶。上帝固然公平,可是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做一個不被困難嚇倒、不向命運低頭的人,這樣才能得到上帝的眷顧。

多少年後,史鐵生迴歸故宅,看到院子裏的那棵合歡樹也已長大,不禁思緒萬千。母親在他小時候栽下這棵樹,合歡樹陪伴史鐵生走過了童年時期,走過了青年時期,見證了史鐵生的一生。如今時過境遷,史鐵生在這棵樹下回顧他的一生,這奮鬥的一生。

《合歡樹》初中讀後感6

剛學過史鐵生的作品《合歡樹》,爲他所流露出的感情所吸引。

第一個鏡頭是:10歲時,“我”作文獲獎,母親很高興,說自己當年的作文寫得還要好。“我”不服氣,故意氣她。年幼的“我”想來是還沒讀懂一位母親對自己的良好稟賦能傳給兒子的那份喜悅與自豪的。最後兩句話“但是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體現出“我”重新回首這件事時,內心充滿對母親的敬意與眷戀。

第二個鏡頭是:20歲時,“我”兩腿殘廢後,母親爲了讓“我”重新站起來,不辭勞苦,“全副心思放在給我治病上”。當時,醫院放下了“我”,“我”也“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而母親從不肯放下。這是一位母親對兒子最深沉的愛。文中說到“我的胯上被薰成燙傷”,醫院的大夫說“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着我,一換藥就說:‘怎樣會燙了呢?我還總是在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人生在世,能爲自己瘋,爲自己痛的人有幾個?

最後,30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如此的母親是偉大的,她們總是默默地爲兒女無私的付出。“我”懷念母親,遙想母親,靜靜地在樹林裏遙問上帝,“風正在樹林裏吹過”,母親似乎曾回來過。也許母親從未離開過,她活在兒子的心靈裏,陪伴他一生。

合歡樹是母親親手栽下的,是母親親自料理過的,它的身上有着母親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愛。母親雖已逝去,而合歡樹仍在健康生長。

看完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親那種無私的愛,史鐵生應對困境頑強的精神鼓勵着我,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上。

《合歡樹》初中讀後感7

《合歡樹》是史鐵生懷念母親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語調按時間順序分別描述了作者十歲那年自己作文獲獎引發的一件事情,20歲母親爲他治病和鼓勵他寫小說的事,以及30歲後對母親的那種壓抑,在心裏讓自己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合歡樹》一文,是一片懷念散文,也是一首頌揚母愛的抒情樂章。這篇以作者親身經歷而寫就的散文,在向人們袒露這一祕密的同時,深情地抒寫了作者對於亡母的悼念與愧疚之情。歌頌母親的偉大,與母愛的無私。

在這片懷念亡母的散文中,找不出一句對母親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無論她在生前還是在她逝後,作者以一種平實、簡約、淡泊、洗煉的筆調,甚至頗有惜墨如金的況味。在追求母親生前和逝後的幾件事中,抒發了對亡母的緬懷與懺悔互相交織的深厚而又複雜的情感。對於這些往事和流水華年的追憶,構成了重心所在。

《合歡樹》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思念,讚頌了母愛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