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心得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心得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1

讀過王安石的《傷仲永》一文,我感觸頗深。文中講述了一個世代以耕田爲業的五歲兒童方仲永,在“未嘗識書具”的情況下,做出了“傳一鄉秀才觀之”的好詩。卻又在“環謁於邑人,不使學”中,淪落爲普通人。

讀完後,我才明白那個“傷”字,是哀傷,是惋惜,是穿越千年對天才的告誡,是天才墮落後的千年淚。我也爲他而傷,傷仲永那個“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使天才淪爲庸人的父親;傷那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最終卻“泯然衆人”的方仲永。如果仲永的父親有長遠打算,使仲永得到良好的後天教育,或是仲永自己拒絕四處拜訪,努力學習,我想他絕對能取得一番巨大的成就。

如果,我有仲永一樣的先天稟賦,哪怕只有一點,我也會樹立遠大的理想並努力奮鬥。即使沒有付出全部的時間和精力,也絕不會讓彌足珍貴的“通悟”二字靜靜流失。這是最可怕的,慶幸的是它永遠不會喪失在我身上,因爲我沒有擁有過它。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也要比萬中無一得“通悟”再“不使學”間悄然離去的方仲永強許多。我們雖然沒有他聰明,沒有他的才華橫溢,卻有着比他更長的求學路,比他更堅忍不拔的意志,更光明的前途。

《傷仲永》是一篇議論文,是爲所有求知的人寫的訓誡,天才讀後,會更加努力;普通人讀後,會永遠忘記自卑。人們都會明白一個道理:“墮落的天才,不過是反面教材罷了”。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2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朗朗的讀書聲從教室裏飄出,在校園裏迴盪,可我,卻沉浸在了這故事之中。

方仲永,出生於農民之家,卻有着出色的頭腦,雖從未見過文房四寶,他卻哭喊着向父母求要,這難道不是好學嗎?我們——新一代的初中生,該不該向他學習這種好學的精神品質?

他才能傑出,不但能立即作出詩來,而且,詩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是十分好,甚至使整個縣的秀才來觀看。並且,他還能看着物體立馬就寫出詩來。在美妙的一天裏,對仲永詫異不已的同縣人竟然以賓客之禮對待仲永的父親,還有人用錢來購買仲永題名的詩。他的父親靈機一動:“這難道不有利可圖嗎?”於是,他每天牽着仲永在同縣人的家中做客,並不準仲永學習。

果然,好景不長,在仲永十二、三歲的時候,叫他作詩,已經不能和以前的名聲相當了。到了他二十歲的時候,如果問他的情況,那兒的人會嘆息的說:“他已經與普通人沒有不同的地方了。”

爲什麼這樣一個天資聰穎的“神童”會成這樣?身爲宰相的王安石說:“仲永,上天賜給他的才能勝過了其他的人,甚至遠遠超過了有才能的人許多,但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使他只能成爲普通人,那麼,如果普通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的話,會怎麼樣呢?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後天的教育比先天的教育更加重要,並決定了人一生的價值。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3

一個天才兒童,因他的父親貪圖蠅頭小利,不讓他學習,終日帶着他四處拜訪同鄉,題詩賺錢,以至於他到弱冠之年淪爲庸人,平庸無奇。王安石所撰《傷仲永》就講述了這麼一個十分令人嘆惜的故事。

學完了《傷仲永》一課,我不禁對方仲永感到惋惜,本來天資聰慧,若後天有良好的教育,加以努力學習,有可能宋朝又有一位文學大家,甚至有可能與當時的王安石、蘇軾相提並論,卻因父親貪利、短見,“不使學”,而使其成爲泛泛之輩,大浪淘沙,被埋沒在歷史的沙灘上。

方仲永後天沒有學習,從天才變成庸人的故事,讓我不禁想起從笨蛋變成科學家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三四歲時還不大會說話,有點遲鈍,上學後,還笨手笨腳的,經常想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經常受到嘲笑。接下來愛因斯坦醉心於幾何學,忘了遊戲,忘了同伴,完全沉浸在研究數學定理並自己證明的世界裏。上了大學後,他熱衷於物理學。他畢業後在朋友的幫助下才得到一份工作。愛因斯坦除了工作,所有的時間都沉浸在物理學問題的思考、研究與證明上。他出門時,口袋裏總會有幾張紙和一支筆,因爲他散步時也在思考,這樣以便於及時地將他想到的一些思路記錄下來。愛因斯坦26歲時,他發現了“相對論”,後來又相繼有了許多研究成果,使他成爲世界物理學史上一個偉大、重要的人物。

正如高爾基所言:“天才出於勤奮。”方仲永雖爲神童,但後天沒有學習,未加以磨練,身上的光環便漸漸暗淡,直至“泯爲衆人”,而那些不是天才、神童的人,如若不學習,那就更糟了。所以,後天教育和學習對成就人才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天資有多麼聰慧,我們一定要不斷學習,否則“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4

今天,我讀了一篇七年級下學期文言文<傷仲永>。

<傷仲永>,是一篇關於後天教育的文章,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叫方仲永的孩子,五歲的時候,還沒有見過書具,忽然有一天,他哭着要書具,於是他的父親便向鄰居借來了文房四寶,沒想到,方仲永拿起筆寫了四首詩,題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父親把這首詩拿給了鄉里的秀才,秀才看了以後,大大誇獎了這首詩,從這以後,只要人們指一個東西,他就能做出古詩來,他的父親是一個貪圖小利的人,於是便拉着方仲永,去四處做客,別人給他錢讓他作詩,過了兩三年後,再讓方仲永作詩,他就做得不如原來的那樣好了,等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方仲永就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了。

我通過讀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方仲永生下來雖然受到上天的眷顧,天賜予他了比其他人更加聰明的大腦,可是他沒有接受後天良好的教育,從一個天才變成了普通人。方仲永變爲普通人的因素不只是他自己,更大的責任應該是他的父親。方仲永的父親爲了那一點小小的利,就把這麼聰明的孩子葬送在童年,一個天才就這樣隕落了。再看現在的父母,哪一個不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週末還上這個補習班,那個補習班,方仲永父親的觀點和現在的父母比起來真是相差甚遠,不管是什麼年代都要讓孩子接受知識、學習文化。悲哉!方仲永之父!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5

今日我讀了“傷”仲永,是呀,讀完心中真的不由的升起了一絲感傷。

我不得不說,仲永是個天才,5歲時便會了“指物作詩立就,並自爲其名”並且“其紋理皆有可觀者”可是到了12.3歲,才氣卻不能稱前之所聞,到了成年,竟“泯然衆人矣”。

仲永他確實是個天才,但因他後天的不努力,最終卻淪落爲一個平庸的人,這能不叫人扼腕嘆惜嗎神通泯然衆人,職責在於誰

也許職責在於他的父親,一個神通而被父親當作了賺錢的工具,讓仲永“不使學”,白白葬送了仲永的人生。

可是,這職責仲永又怎能沒有呢他的父親不明智,難道仲永也那麼不明智,雖然那時他還小,可是他從小就是個天才,能做出“養父母、收族爲意”的詩又怎樣能說他不懂事理呢,就算仲永等到長大的時候在學習,也爲時不晚那,也不會從一個神通變成一個平凡的人那!

不管先天有多麼的聰明,後天不努力,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聰明。

即使先天不聰明,但如果他後天努力了,那他就會成爲一個真正聰明的人。

牛頓不是神童,但他終身勤奮學習,最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練就的。

不努力,又怎能成才。

努力了,肯定能成才。

從此刻起,我們應即刻起程,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也必須會在我們的人生中踏出一條燦爛的光輝之路。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6

人不能依靠先天的優勢,要接受後天的教育。

最近讀了傷仲永這篇課文,我無不替擁有天生智慧的仲永感到惋惜。他的父親和同縣的人是多麼的愚昧無知。

本文講的是一個天生聰慧的小孩子,因爲父親的愚昧無知,不讓他學習,而只是爲了謀利,來賺取財務,斷送了一個可以有成就的一個人。

從本篇文章,可以看出知識和文化對一個人是多麼的重要,比如說仲永,他因爲有天生的聰慧,可以爲家裏賺取費用。也因爲他的父親沒有文化,而是一個老實的農民。就缺少了長遠的眼光。如果當時,他讓仲永去學習,而不帶他去同縣的人家裏作客。也許今後的利益比眼前的利益更加的大。而他的父親卻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這就是有知識和文化和沒有的區別。

人不能依靠先天的聰慧,必須要接受後天的教育。纔能有大出息。一個人就算先天沒有優勢,但是他接受了後天的'教育,並且很刻苦就能成。比如牛頓,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裏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遊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意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最後成爲了科學的巨人。不經歷風雨如何能見彩虹!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7

方仲永的天資,是從小就顯現出來了,真可謂天資聰明,他的天賦也同文中說的一樣,是像許多才華橫溢的人比不上的。我想,如果方仲永能被像天才一樣培養的話,必須能成爲“名垂千古”和“獨領風騷”的超越李白、杜甫等人的一代著名文人,也許此刻語文書上的那些古詩,大都會變成方仲永寫得吧!

可惜的是仲永的父親目光短淺,把一位天才葬送在了自我的手裏,要是仲永出生在一個家境富裕的人家,也許就不會這樣了。我不禁想到了“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多虧了他母親對環境的注重而有所成就,在感嘆環境對人一生的影響之時,也慶幸自我是身在育才這樣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地方。

文中的”今夫不受之天,固衆人,又不受之人,得爲衆人而已耶?“讓我深受感觸。在世界上,像仲永這樣有才華的人,能夠說是萬里挑一,數都數得出來,我們自然沒有仲永那樣的天資。天才不學習,就只能成爲平庸的人。我們本是平庸,再不學習,那就是自滅亡。要要我們還沉醉於遊戲的歡樂中厭惡學習,那麼將來我們該怎樣辦,成爲第二個”仲永“?也許還不止吧!因爲我們沒有那樣的天資。

我們雖不是天資聰明,但也沒有像仲永父母那樣的父母。回看歷史中各個風雲人物中,有幾個”受之天“?又有幾個”受之人“?不難發現,自我的命運就在我們自我手中。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8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件事:有一個叫方仲永的小孩,5歲時,就會做出頗有文采的詩,成名後,父親爲了貪圖名利,就讓方仲永放棄學習,帶着他到處拜訪,題詩,最後因爲他不再努力學習,最終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他沒有受過教育,卻如此聰明,對別人來說太不公平了。有些人也許日夜讀書,勤奮刻苦,卻還不及方仲永當時的一半。

讀了這篇文章,我既替一個有着極好的天賦的人沒有成才感到惋惜,有受到了深深的觸動。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任何一個人有着輝煌成就的人,他們無一不是通過刻苦學才取得成績的,可方仲永有這麼一個與衆不同的優點而不去努力學習,最後不比普通人強到拿兒。

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寫出了告誡我們努力學習的句子:“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又有多少名人爲我們做出榜樣;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在學校,被老師稱爲小笨蛋,最後退學。可他沒有放棄學習,最終成了大發明家。一個人不一定小時候學習好,就可以成名人,也不一定小時學習不好,就成爲爲普通人。只有你在不斷努力的刻苦學習,纔有可能達到輝煌的頂點。

方仲永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我們要向那些有成就的偉人學習,學習他們那種刻苦的精神。我們就從現在開始要好好利用時間,奮發努力,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9

今天我讀了“傷”仲永,是呀,讀完心中真的不由的升起了一絲感傷。

我不得不說,仲永是個天才,5歲時便會了“指物作詩立就,並自爲其名”而且“其紋理皆有可觀者”但是到了12.3歲,才氣卻不能稱前之所聞,到了成年,竟“泯然衆人矣”.

仲永他確實是個天才,但因他後天的不努力,最終卻淪落爲一個平庸的人,這能不叫人扼腕嘆惜嗎?神通泯然衆人,責任在於誰?

也許責任在於他的父親,一個神通而被父親當作了賺錢的工具,讓仲永“不使學”,白白葬送了仲永的人生。

可是,這責任仲永又怎能沒有呢?他的父親不明智,難道仲永也那麼不明智,雖然那時他還小,但是他從小就是個天才,能做出“養父母、收族爲意”的詩又怎麼能說他不懂事理呢,就算仲永等到長大的時候在學習,也爲時不晚那,也不會從一個神通變成一個平凡的人那!

不管先天有多麼的聰明,後天不努力,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聰明。

即使先天不聰明,但如果他後天努力了,那他就會成爲一個真正聰明的人。

牛頓不是神童,但他終身勤奮學習,終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練就的

不努力,又怎能成才。

努力了,肯定能成才。

從現在起,我們應即刻起程,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也一定會在我們的人生中踏出一條燦爛的光輝之路。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10

一個月之前有幸聽到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程翔老師上了一堂《傷仲永》。這是一堂觀摩課,令人意外的是沒有花架子,沒有令人望之興嘆的所謂創新設計,有的是令人感動的樸實、踏實。正如程翔老師自己所說,聽了他的課,人人都學得來,這正是他所想要的目的。

讀、解、悟——三個非常簡單的環節,其實我們很多老師平時上文言文就是這樣上的,沒有什麼高深的技巧。但是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卻很難做到程翔老師的耐心、細心及對學生的關愛。

第一個環節“讀”,自由讀、指名讀、檢測讀、齊讀……讀的方式多樣,反反覆覆,檢測一次不夠,根據學生朗讀情況,再檢測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真正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才罷。這裏“讀”(包括聽)的次數,竟達八次之多。自己平時就缺乏這樣的耐心。除非早讀安排了學生朗讀,不然在新授課上幾乎沒有這樣充分地讓學生讀過。

自由讀、指名讀、展示讀、齊讀,對於稍微簡單的文章,基本上四次就過了。因爲齊讀的時候,學生基本上能達標(正確、流利地朗讀)。其實這樣整體的檢測是不準確的,其中大有南郭先生存在。基礎差的學生在第一步就無法達標,後面的環節,他就更加無法跟上老師的節奏,於是經常處於似懂非懂的渾渾噩噩狀態。長此以往,信心漸漸喪失,學習的樂趣及成就感漸漸消失殆盡,這樣差生就只能更差。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11

王安石的文章《傷仲永》,論述了人的先天才能和後天教育與成才的關係,對吾輩教益匪淺。

天才到底是什麼?雖說餘已過不惑,但偶還是認爲這是個說不清楚的問題。悲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愛迪生以爲: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思之,不禁汗顏。倘若靈感不光顧,豈不是俺們的汗水都白流了?還好,姓愛的並非只他迪生一人在說話,還有個叫愛因斯坦的,這個愛也說過一句話: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再思,確也是。你可能不是天才,但你卻可能成功。如是,吾心釋然。

想俺四十餘年光陰,書也讀了些,人也見了些,神童不少,天才不多。王荊公曉得個方仲永,然其父不使學,終泯然衆人矣。哎,咱也別老拿孩子說事,你如若攤上這麼個老爸,也只能由命了!只是可惜了仲永那孩子!

俺倒也附庸風雅,與琴書畫無緣,硬是和棋搭上個邊,說到玩棋的,以前有個吳神童,有幸碰到段執政,渡洋學弈,後竟自獨步天下;又有個高麗神童李,入曹府深造,數十年也無人能敵。此二人,不可不謂天才!我們所能知道的,就是他們執着、他們進取、他們拚搏、他們堅持不懈,---總之,他們成功了,你說他們是天才也就不爲過,因爲他們以前確是神童!好腦殼,爹媽給的,打小又不讓咱混吃混喝,見天叫咱黑的白的,直弄得咱是天才咱怕誰!

然則卻也知曉神童若干,終未進身天才,箇中原委,莫衷一是,餘生也愚,不明就裏,乞明者明示!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12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這是愛迪生對於“天才”所感,意思就是天才在背後總是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縱觀歷史,若不是一些巧合機遇,哪來的一些成功呢?我要說,確實,愛迪生的這句名言早已過時,牛頓就是個例子。

如果牛頓不是巧合的話,那麼萬有引力的發現將遙遙無期,因爲就算是沒被蘋果砸中就罷了,但如果被砸中的是一堆蘋果的話,他肯定會被砸得暈頭轉向而被送去醫院,即使沒什麼大礙,他也不會琢磨萬有引力而是琢磨如何避免意外傷害,從此就成爲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保險公司老闆。

在一個,假如不是機遇,那麼諸葛亮也不會有人人皆知的舌戰羣儒了。如果在他譏笑陸績時果盤裏的橘子不甜的話,那麼陸績吃後,一來覺得寡淡無味,二來也不會偷放一個到口袋裏去,那麼諸葛亮也找不到陸績的短處,這諸葛亮的“威名”必定也會大打折扣了。

老師們常言:天才始於勤奮,但在面對現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局面,人人都勤奮,那麼想要取得非一般的成就,還必須靠天賦,像小品演員趙本山身上就有一種天生的喜劇元素,他一出場,就算什麼也不做,也會贏來一陣掌聲。由此看來,天才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機遇加上百分之一的汗血與靈感也就站得住腳了。

當然,偉大的成功也不只是靠天賦,在適當時,必要付出一些努力,只是,仲永因爲種種原因什麼也沒學習。

總之,愛迪生的話固然不錯,但用於現在的今天,也許就不太適合了,官嘉麗說過:圓的東西是堆不高的,總得方方正正纔可以堆得高。其實,促成方正的就是天賦,做人也是如此。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13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許多好事,也會遇到許多困難與坎坷,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如何對待、去運用這些事情,更加關鍵的是我們是否努力奮鬥了。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文言文叫做《傷仲永》,本文的內容主要是作者王安石對方仲永這樣的人才而感到惋惜。在深透領悟了《傷仲永》這篇文言文後,我因此對成長中所遇到的一切頗有感觸:以前,我總是對身邊優秀的同學生心嫉妒,嫉妒他們成績優異,嫉妒他們比我幸運有先天賜予她們聰慧的頭腦。其實,我都想錯了,不是我沒有她們那麼的幸運,每一個都是平等的,而是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不夠多,自己不夠自信。所以我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好好努力、好好學習,這樣才能彌補自己的缺陷。天才只能代表着現在的他,但不能代表着未來,代表着永遠。因爲有努力纔會有收穫。人所獲得的一切需要自身的努力,聰慧的頭腦需要進步,天生的才能只能說明你比別人更勝一籌,但不能永遠讓人依靠。因爲天賦只是輔助我們成功一個有利的工具,更需要的是自己辛苦的勞動與努力。正如古語說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僅需要的是努力,也需要着家長的支持和鼓勵。

在《傷仲永》中方仲永的父親我覺得很不理智。因爲他爲了利益而放棄了兒子的大好前途,他害了自己的兒子。做家長的應該鼓勵自己的孩子更上一層樓,讓他接受後天的教育,使他成爲更聰明、有才能的兒子。所以父母的支持與鼓勵也決定了孩子的前途。不管自己是不是天才,都要付出努力纔會有收穫。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時間,好好的學習,付出努力,纔可以迎接成功的那一天。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鼓勵與支持,這樣促使我們更加有自信心去迎接憧憬的未來!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14

《傷仲永》這篇課文,作者經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向我們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能否成長,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息息相關。這就說明了,我們必須要學習。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崖苦作舟”。或許這句耳熟能詳的哲理名句,早已讓我們的耳朵聽出繭來了,可是,它卻無時無刻不在告訴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上,我們永遠只能吸收而不能滿足,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臨死前一個小時還在工作,他經常利用別人的喝咖啡時間學習,這難道還不夠嗎?我認爲這是遠遠不夠的,爲類從奴隸時代發明文字到此刻流傳了幾千年的知識文化豈是隻用短短的“一輩子”的時間能學完的呢?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沒錯,人無不是在學習中成長,沒有一個人會說自我已經把所有的知識都學會。在生活中,有些人因爲取得一些成就便滿足於現狀,沉醉於一時的成功……這些人到了最終始終是落伍者。而一些人不滿足現狀,發奮學習,最終是社會的強者。可見學習是無止境,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學習。

我曾聽過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國外某大學一羣即將畢業的工程系大學生全部被一場他們全都自認爲簡單的考試所考倒。這同時說明了我們將來在社會上還有許多東西要學,此刻的一點知識是絕對不夠的。

或許當我們結束了九年義務教育之後,一些人將繼續學習基本知識,另一些人則要去攻讀“社會大學”,雖然道路不一樣,但我們都還要不斷汲取各類知識,因爲學習是無止境的。

傷仲永讀書心得_傷仲永讀後感500字15

王安石的《傷仲永》講述了一個令人惋惜的故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哎呀!不得了了,一個五歲的小孩竟能作出詩的文采和思想內容都用值得欣賞的地方,這個方仲永可真是神童呀!如日後好好栽培,長大後必成大器!

可仲永的父親可不這樣想,他靠着兒子做詩掙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一個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刻畫出了仲永之父貪圖小利的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仲永只靠自己的天分,後天不努力,導致“泯然衆人矣!”的可悲結局。

“玉雖有美質,在於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玉雖有美好的品質,但如果遇不到良好的工匠進行精心加工,那就和瓦片。石塊一樣微賤。美玉即是如此,何況人乎?天資再聰明的人,也要經過刻苦的學習才能成才。如果只依靠自己的天資,而不去努力奮鬥,也只能一事無成。天才可能變成庸才,而庸才不學習就會變成蠢才。

現在是我們學習的黃金時期,只有現在勤奮學習,長大後纔會有出路。所以,努力學習吧,因爲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