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仨》的讀後感

《讀書》欄目介紹的是楊絳的《我們仨》,我很感動。這裏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我們仨》的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我們仨》的讀後感

篇一:我們仨讀後感

這兩天讀了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其實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前幾天到圖書館很巧的就看到了這本書,有時候很奇怪,查過目錄的書在圖書館怎麼也找不到蹤跡,可藏在心裏很久的書卻能就這麼突然的跳到你的眼睛裏。

以前感到名人離我們是那麼的遙遠包括他們的生活也是那麼的神祕,需要用仰視的方式來觀看,可看了這本書明白了原來名人的生活和我們普通人的並無二致,有着普通人一樣的喜怒哀樂,有時更甚之,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境遇,甚至比普通人的還多,但他們依然樂觀,依然饒有興味的生活,不斷的“探險”找到生活之美,對親情的那份眷顧,對家人的那份愛更真更純,也許這就是名人與我們的不同吧,他們更愛生活,更懂的珍惜身邊的朋友。

篇二:《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五月底在國內的新華書店,我買了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回家細細地讀完,掩卷唏噓……一個百歲老人,僅用一支筆,只娓娓道來——過去的歲月,過去的時光,和歲月時光裏的人情世故……一切的一切,最終都慢慢地歸於朋友送來的一盆花,窗外的一片藍天,和麪前的一張白紙……我又聽見了雷振邦的歌樂,從心底冉冉升起,“天山腳下是我可愛的故鄉……

白楊樹下住着我心愛的姑娘”……唯有心中的“戀”,才能使生命從容如天上的繁星,燃燒過後,留在黑夜裏,只爲夜行趕路的人,照亮前方之徵途……

篇三:《我們仨》讀後感

前兩天看了楊絳的《我們仨》。若干年前曾看過這本書,但當時沒有這個興致。後來讀了《傅雷家書》,對那個時代的文人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莫大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剛好看見這本書,就囫圇吞棗地把書讀完了。

記得傅雷曾在家書中跟傅聰談起翻譯,提到楊絳和楊必姐妹二人的文筆和文風,當時曾想有機會一定要找來他們三人的譯本好好讀讀。可惜一直沒有時間。

這本《我們仨》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了楊絳對家人的思念和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是淡淡的口吻,但思念和憂傷卻在字裏行間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篇四:《我們仨》讀後感

楊絳先生的一本回憶錄,初讀第一部分,沒有讀懂,一直到結尾,才明白寫的是什麼意思。如此年紀的人,其心路歷程一般外人無從得知,頂多也就是口述,別人記錄,難得楊絳先生如此高齡還能有這般筆法。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閨女,無能爲力,卻又想寸步不離,幾十載風雨相伴,卻落得孤家寡人,僅撰一文,以慰思念。

時局動盪,思想更迭,在亂世中只想專心讀書做學問,卻被外界所左右,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只求平安。著書立說,翻譯外文,無愧於心。才華橫溢,世事弄人,身處桎梏,“文思”被“限量”。

在外是名人,是學者,是教授,在家只是家人,風雨攜手,同喜悅共患難,身隔兩世,心繫一身。聚散無常,唯此般情誼,長存人世之間,任後人憑弔,卻又在不知某處,悄然上演。

篇五:《我們仨》讀後感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楊絳

楊絳的《我們仨》這本書主要是對“我們仨”的回憶。這本書的開頭寫了錢鍾書和錢媛生病住院,最後去世了。楊絳開始對“我們仨”那個家的重溫和回憶,更多的是表達了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她的語言樸素、平實卻感動人心。

看完了這本書,我想起了我們一家三口的一些趣事。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專心寫作業,突然聽到老爸“啊”的一聲慘叫,來不及多想我就衝了過去。原來,正在給老爸拔白頭髮的老媽,忽然發現有一隻蚊子慢悠悠地停在老爸的腦門上,於是就條件反射地一巴掌揮了過去。蚊子是被拍死了,但可憐的老爸被打出了“腦震盪”。於是我們全家開始了滅蚊行動,一番努力過後,終於殲滅了飛蚊大軍。我們數了一下,竟然有十多隻!這時老爸把蚊子送到老媽面前說:“這些蚊子給你熬湯吧。”老爸原來是想捉弄一下老媽的,誰知道老媽幽幽地說:“你要知道,我熬出來的湯可都是給你們二位喝的哦。”嚇的老爸立馬躲進了書房,把我和老媽笑歪了。

《我們仨》裏,作者提到他們一家三口給對方起了很多名字,隨便叫。其實我們家也是。我那個“無敵老媽”也給我和老爸起了一堆的名號,高興叫什麼就叫什麼。就說我吧:兒子、小夥子、小朋友、蛾子等等一大堆。高興的時候叫“親愛的”,不高興的時候就會大聲叫我“臭小子”!我想,我應該是世界上別稱最多的人了。

在這本書裏,作者描繪了一家三口溫暖的生活畫面,而如今,這個“我們仨”已經走散了,作者有一些悲傷。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過的每一天。

篇六:《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是92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寫的一部回憶錄,主要講述了一個三口之家溫馨的生活。

書中分爲三部,第一部以夢來開頭,第二部寫到一家三口失散,文字腔調悽美,是楊絳先生用以懷念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媛和丈夫錢鍾書。用夢境的形式來哀悼兩位親人,表現出了楊絳先生失去至親的悲痛。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樸實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從兩口之家,變成三口之家。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都表現這個家庭的和睦溫馨。三口之家均爲當代學者,錢鍾書和楊絳近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仍然筆耕不輟,堅持讀書寫字和教書育人,對自己要求很高。錢鍾書是一個在學術上智商很高,卻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還有些低能,卻一直堅持給妻子做早餐的習慣,對妻子和女兒其實很體貼。

而作爲兩位偉大學者的女兒,錢媛從小雖然體弱,但是生活很樂觀。她很孝順,從小就乖巧懂事,始終是父母的安慰和驕傲。作爲北師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他們一家都是不求名份不求富貴,他們擁有最溫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過最艱難的社會壓力,他們只是有着學術上的鑽研和追求,甚至還略帶呆板之氣。但他們好像總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來,比如夫妻經常飯後遛彎兒是“探險”,而彼此分享所見所聞又稱“石子”。他們一個人要扮演多個角色,爸爸在學術上是老師是巨人,在生活中卻和女兒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媽媽總要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還是會半夜怕鬼怕的要死,只有女兒在纔敢走夜路。而女兒長大了,會照顧媽媽,像姐姐;會陪媽媽,像妹妹;會管媽媽,像媽媽的媽媽。

篇七:《我們仨》讀後感

梅花按語:日本的大地震無疑是今年世界最震撼的新聞,它使人類開始認真地審慎自己的所作所爲,面對未來重新認識地球。如果說這場地震屬於自然現象的話,那麼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我局一次次的顛覆性的幹部變動,用“地震”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從局長“雙軌”引發的地震,以及隨後波及的一次次餘震,全局乃至全系統20多個直屬單位,上上下下沒有一天消停過。說句實話,我很心痛,現在誰還在專心工作?明年是奧運會,後年就是全運會了,這麼折騰下去還有什麼事業可言?我是不是太憂國憂民了?

央視10套開播了《讀書》欄目,我太喜歡了。現在,幾乎每天早上都要準時收看這個節目,同時還邊做筆記,主要記錄每期介紹的書目,對其中感興趣的書打算買回家來。

許是眼花的緣故,已經極少看紙質的書了,另外,似乎也沒有耐心再去讀大部頭的書,雖然內心覺得如果讀書還是要讀紙質的,但的確很少讀了。突然央視有了這麼個頻道,眼前爲之一亮,邊做我的手工編織,邊聽《讀書》,與我真是一種享受,我太喜歡這種感覺了。

今早,《讀書》欄目介紹的是楊絳的《我們仨》,我很感動。尤其當介紹楊絳先生將自己所有的稿費全部捐出,而自己卻過着一種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的時候,眼睛爲之溼潤,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呀。老公一邊發話:看看人家,你就不要再想不開了。

事情是這樣的,自認爲對什麼事都看的很開,對於此次的幹部調整,我本身也沒抱希望,因爲我現在所在的單位雖然效益不是很好,但很穩定,工作氛圍我很滿意,所以自己也沒當回事,還以爲自己是局外人,不曾想卻還是被人納入到了調整的範圍,因爲個別單位崗位的特殊性,因此有人就分析我應該是不二人選,於是早早地就有人放風說我有可能去哪個單位,爲此事,我還受到同事責問,問我爲什麼調走了沒有告訴她,我一頭的霧水,這都是怎麼被人編排出來的?然而最終結果卻出乎許多人的預料。我覺得自己挺冤的,無端的被人這麼編排了一把,覺得臉上好沒面子,我這是招誰惹誰了?真是好氣又好笑。

《我們仨》一下子讓我輕鬆了許多,敬佩楊絳先生所擁有的高尚境界,與老人家相比,我們還有什麼放不下的?身外的東西生帶不走,死帶不去,又何必爲此自尋煩惱呢?簡單而樸素的生活,是我一直嚮往的,所以自己還要繼續修煉,平平淡淡纔是真。

在此,衷心祝願楊絳先生百歲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