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緣堂隨筆》讀後感(精選7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緣緣堂隨筆》讀後感(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精選7篇)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1

一直就很想去看看散文兼漫畫大師豐子愷久負盛名的大作《緣緣堂隨筆》,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沒有精力,有精力的時候又沒有時間,只能利用一些拼湊的零散時間,終究不能全部看完,挑着看了大部分。

有人說,他寫的東西存在着個人主義色彩,我認同這點,但我想問,每個人寫的東西,或多或少不都傾向於個人色彩嗎?我喜歡他的散文,他將人的直觀感受用一種幾近哲學的語言寫的讓你感覺是那麼深刻卻又貼近人心。例如“我——我們大人——的舉止的警惕,是爲了身體手足的筋骨已經受了種種現實的壓迫而痙攣了的緣故”。再如在《兒女》篇裏,大人與其子女由於歲月的間隔,其生活方式的描寫“因爲我那種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鑽研,搜求,或敷衍,應酬,比較起他們的天真,健全,活躍的生活來,明明是變態的,病的,殘廢的。” 大人與子女或者小孩的行爲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顯然不同的,我時常羨慕那些五六歲天真爛漫的稚童,喜歡便是喜歡,我就是要得到什麼東西,張口就來,想打你就打你,而我們大人生活在一個假話圈裏,就像作者在《作父親》那散文裏,作者的小兒子元草聽到擔擔子賣小雞的過來了,便一股腦兒地往外衝去,連膝蓋摔破了也惦記着那小雞。作者在與老闆說價過程中,體現了大人的“智慧”,而小孩子們一個勁兒地直嚷嚷要小雞。而老闆定是吃住了這點,便不肯讓價。最後生意沒有做成,作者教育還在道:“你們大家說好來好來,要買要買,那人就不肯讓價了!”小孩子聽不懂大人說的,也不能理解大人的思維,作者最後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因爲下面的話是“看見好的嘴上不可說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說要。”可是,在這一片天真爛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作者怎捨得用這種思想去玷污那爛漫。

作者的散文多是對家庭,孩子,親友而寫的隨性之感,記錄着他的孩子們那麼多天真爛漫的時刻,回憶着自己的成長 ,並有關於其對住所緣緣堂的深刻感情。當緣緣堂被暴寇所毀,作者在《告緣緣堂在天之靈》中寫道:你是我安息之所。你是我的歸宿之處。我正想在你的懷裏度我的晚年,我準備在你的正寢裏壽終。在這一散文裏,作者不僅抒發了對於暴寇侵佔緣緣堂的憤恨,更是表達了列強肆意侵略摧毀我國領土的憤怒,將其散文從個人主義提升到了愛國主義,從而使整個散文集提升了一個高度,賦予了它愛國主義的濃厚色彩。並在篇末,表達了“最後的勝利快到了!你不就一定會復活!我們不久一定團聚,更光榮的團聚”這一希冀。

“我有馨香攜滿袖,將求麟風向天涯”,這就是豐子愷。隨性,藝術,漫不經心卻時常有驚人之筆,這就是豐子愷的散文。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2

最近看過了豐子愷先生撰寫的《緣緣堂》,感受頗深。作者用幽默、輕鬆與自然的語言,具體描寫了在緣緣堂,無憂無慮的兒童生活與家庭生活,使讀者體驗了一段心靈的輕鬆旅程,而且書中還收錄了許多作者對各種事物不同角度的評價,有的使人耳目一新,有的值得人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與思想讓我對普通的事物和現象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書中印象較爲深刻的一篇文章是《吃瓜子》,本文就是談論了人們“吃瓜子”這一話題,讀來頗有一番諷刺味道。生活中可見許多有閒階級的人們以吃瓜子來消磨時光,作者便抓住這一點,以他們嫺熟、靈巧的動作來寫,將其刻畫得淋漓盡致,使讀者不禁會心一笑,來細細品味這其中所反映出的現象。文中最後一句話:“我本來見瓜子害怕,寫到這裏,覺得更加害怕了”,實在值得琢磨一番。那時許多中國人都整日裏無所事事,常以吃瓜子來消磨着寶貴的時間,他們的技藝幾乎到了精湛,表面上看起來很有趣,似乎很值得中國人來炫耀,其實不然,這其實大大說明了當時中國人們的“閒”,對什麼事都不去關心,只是每日消磨、虛度時光,國家的形勢實在值得擔憂。

因此寫文章、日記等,不一定非要是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情,素材就在自己的身邊,在一點一滴之中,其實我們只需將這些普通的家常小事挑選出來,毫不掩蓋地記錄下來就可以來,並不需要對事情進行無謂的誇張與美化,真實、自然的事物纔是最美的。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3

豐子愷先生在《緣緣堂》裏有很多都是講自己孩子小時候的趣事。他形容孩子們像一羣小燕子一樣,熱熱鬧鬧。三歲的阿韋、五歲的瞻瞻、七歲的軟軟、九歲的阿寶,在他心中佔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

孩子是最天真可愛的了,“爲什麼呢?”“怎麼會這樣的呢?”小腦袋瓜裏裝滿了無數的問題,在他們看來,人情的冷暖,辛勤的工作,日夜的忙碌都不過是遊戲。

他們哪裏知道,賣小雞者的心計,越是喊得大聲,竟越是不鬆口。他們一定在想:“爲什麼不賣?”“我爲什麼說“買小雞”就不還價了呢?大人真奇怪!”

有什麼不對呢?“看見好的嘴上不可說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說要。”這是什麼道理?

大人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步步爲營,沒有波及到孩子們的天堂,未經任何掩飾的真情流露,在這裏,總能看到最美好的一面。現在回味,小時候我們不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會是這樣,可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呢?

宋明理學創始人朱熹,有一句經典的話:“存天理,去人慾。”其實,我更認可心學創始人的話:“天理即是人慾。”

一位悟道的禪師,出家數十載,家中有老母,禪師如何不想去探望她呢?如果這是欲,“百善孝爲先”,這是理所當然的;可如果說這是理,但佛法須“心中無他物,靜心修煉”,這又何不是人的七情六慾,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孩子雖有欲,但理欲在他們身上最爲融合。也許我們可以說,孩子是最率真的人。如果多些“成年孩子”,也許就真的像莊子所言的那樣的太平盛世。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4

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位廣博的學者,一個平實的凡人,一位真切的徹悟者,豐子愷,不僅能以其簡潔白描般的漫畫引人深思,一本《緣緣堂隨筆》也讓人掩卷漫思、受益良多。

豐子愷先生以三層樓爲喻,將人的生活分爲三層。第一層,是普通的人,停留在物質層面,抱着安安穩穩錦衣玉食的人生觀,過完一生就滿足了;第二層,是學者,上升到了精神的層面,他們有自己思想的自由;第三層,是宗教徒,注重靈魂,想要探索人生的究竟。

處在不同樓層的人,思想不同,自由也不同。第一層樓的自由,是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二層樓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思想可以洞穿時間空間,是善是惡隨自己心情。第三層樓的自由,是可以隨時與自己在一起,忠於自己,哪怕短暫地被某種思潮綁架,也能及時清醒過來,和自己聊一聊來龍去脈。

一個“漸”字,道出了人生的演變過程,也點破了人生境遇變化的祕密,大自然至高無上的法則。芸芸衆生,有幾人能意識到自己是在不知不覺中“漸漸”由生走向死?又有幾個看到自己是在“漸漸”的由無知走向豐滿?不管人性善還是人性惡,每個人都在“漸漸”中接受了生活給予他的影響,從而漸漸成善或成惡。自然枯榮,人事沉降,都含在一個“漸”字中。“漸”無形,相差極微極緩使人誤認其爲恆久不變,“漸”又有形,令人驚詫於她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

這宇宙中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只不過因爲“漸漸”,人們的感覺變得模糊,直到滄海桑田,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以爲不會改變的,早已面目全非。這世間不變處,只有無常而已。

漸,多麼舒緩,又多麼無常,那樣無理殘忍,稍有踟躕,就偷樑換柱,叫人撕心裂肺,再難回頭。也只有那些處在第三層樓的人,才能看破“漸”的祕密,不爲造物所欺,收縮無限的時間並空間於方寸的心中,在一剎那中窺見永恆。

“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結在這網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種事物的時候,總要牽動無數的線,帶出無數的別的事物來,使得本物不能孤獨的明晰的顯現在我的眼前,因之永遠不能看見世界的真相……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這個網盡行剪破,然後來認識這世界的真相。”剪網,是爲了更好的生活,是爲了認識這世界的真相,豐子愷先生終是一個熱愛生活又想要看清人生本質的人,也是一個處在第三層的人。

豐子愷先生,以他作爲一個畫家一個散文家的敏銳的洞察力與獨到的見解,解讀這世間。如朱光潛先生所說:“他的畫極家常,造境着筆都不求奇特古怪,卻於平實中寓深永之致。”谷崎潤一郎也評:“他取材的題材,原並不是什麼有實用或深奧的東西,任何瑣屑輕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筆端,就有一種風韻,殊不可思議。”

那種風韻,平淡溫和卻深永,殊不可思議。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5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兩三棵,夜長人奈何。古人說經常害怕秋天到來,花黃葉衰,悲秋之爲氣也。關於悲秋方鴻漸的老爹這麼說過,當是汝校男女同學,汝睹色起意,見異思遷;汝託詞悲秋,吾知汝實爲懷春,難逃老夫洞鑑也。由此看來悲秋和懷春是分不開的,畢竟沒人聽說過悲春和懷秋。

對於秋,豐子愷先生也有一番理解。自覺而立之年後,看慣了鶯歌燕舞,看慣了昇平歌舞,對春事和花事再沒有先前的“漫卷詩書喜欲狂”,亦失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感動,甚至見到桃紅柳綠產生既可笑又可憐的同情之感——“心境完全轉了一個方向,變成了秋天”。所謂的經歷過了,體會多了,感悟深了,情感就變了。就像蔣捷《虞美人》說的那樣: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既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同豐子愷先生一樣對秋感情以冷色調爲主的人很多,包括我,除了劉禹錫

我不討厭任何一個季節,即使是停電的夏天和沒暖氣的冬天,因爲先人的夏天和冬天都是停電和沒暖氣的。但是對於秋天,着實缺乏積極向上的態度。沒有“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的滄桑,沒有“寒煙衰草滿地秋”的悲涼,沒有“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無奈,更沒有“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的豪情。或許見識短淺,不能理解教材裏金燦燦的無論是油菜花還是野菊花的豐收喜悅。或許自是情到濃處情轉薄之人,更能體會什麼叫做“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或許也是近而立之年,也能明白夏目簌石說的“至於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處暗亦多,歡濃之時愁亦重”。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6

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位廣博的學者,一個平實的凡人,一位真切的徹悟者,豐子愷,不僅能以其簡潔白描般的漫畫引人深思,一本薄薄的《緣緣堂隨筆》也讓人掩卷漫思、受益良多。

人生是一張羅織的網,豐子愷認爲“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結在這網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種事物的時候,總要牽動無數的線,帶出無數的別的事物來,使得本物不能孤獨的明晰的顯現在我的眼前,因之永遠不能看見世界的真相……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這個網盡行剪破,然後來認識這世界的真相。”許地山綴網是爲了生存,非子愷要剪破是爲了更好的生活,無論是補網也好,是剪網也罷,他們都是熱愛人生又想看清人生的本質。

一個“漸”字道出了人生的演變過程,也點破了生活軌跡變化的祕密。難爲豐子愷能悟出這個含義深厚的“漸”字!芸芸衆生又有幾人看到自己是在不知不覺中“漸漸”由生走向死?又有幾個看到自己是在“漸漸”的由無知走向豐滿?不管人性善還是人性惡,每個人都在“漸漸”中接受了生活給予他的影響,從而漸漸成善或成惡。自然界的有無、榮枯,人生中的貧富、升降都含在一個“漸”字中。這宇宙中沒有什莫是永恆不變的,只不過因爲“漸漸”而模糊了人們的感覺,直到滄海桑田、今非昔比,才因爲驚訝而感嘆良多。

“漸”是無形的,你看不到她輕輕挪移的腳步,漸又是有形的,多年後你會驚詫她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漸”能掩蓋很多變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覺不到,局外的人也難於感覺到。因此,當一個人奮鬥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巔峯時,我們不會覺得驚詫,因爲他付出的努力與艱辛人們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來,雖然那些都已成爲過去,但依然清晰。同樣,當一個人從溫柔富貴之鄉中逐步走向破落衰敗,只要其中經歷了幾十年,人們在感嘆的時候,也覺得沒有什麼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變數,使他們不至於永遠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當然,他們在祈禱上蒼時,並沒有求佛不給那些富貴之家關照。事實上,一個家庭順延幾代之後,就會有一些崛起與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貴而謙和的,因此,社會上流傳這樣的說法:家無三代富,清官不到頭。這是規律,這也是傷感,這更是無奈——沒有讀懂人生的無奈。

正因爲人生是如此短暫,即使你能活上百來歲,或者與彭祖一樣以八百歲爲人生之秋,對於浩渺的宇宙來說也是短暫的。人都是時間這一輛永恆列車上的一員,不同的是,有的人從這裏上車,有的人從那裏上車,有的人在這裏下車,有的人在那裏下車,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們的人生如同上下車一樣,那便是圓滿:上車便是喜悅,下車更是喜悅。達到這一境界是異常難的,不是有很多人因爲在車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該下車時卻未下車,這於人生來說也許不是很大的悲哀,人們只是這樣說:好死不如賴活着,但這樣的生命沒有多大價值。那些在車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將會被提前逐下車,於人生來講,那便是生命的結束。

因爲時間的順延性與不可逆轉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說是一次性的,從這一角度講,人生真不如南山腳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綠,人生枯老無再春。既然這樣,我也能理解莊子面對妻亡這一世人公認的大打擊爲什麼會鼓盆而歌:人從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萬物更新。萬物的存亡都有定數,嚴格地講,世界上沒有永恆的物質,更難有永恆的精神與信仰。

自然和諧的總是最美的,因爲它們保持本質的純潔。最美的人是兒童,因爲他們擁有最純潔的本質。兒童的一顰一笑無不是由心使然,舉手投足都不曾造作。豐子愷從他那四個燕子似的兒女身上悟出了兒童的高貴和偉大,甚至覺得不配爲其父。豐子愷感嘆於兒童的“稱心而言”,感嘆於兒童樂觀豐富的生活,更感嘆於“我們本來也是同他們那樣的.,誰造成我們這樣呢?”成人,是在生活中蒙了灰塵污垢的,眼睛纔會渾濁,心靈纔會蒙紗,進而慣用虛造的心態和眼神,於是,世界就走了樣。世界何其大,一人一心思,一人一顧慮,就足以讓一個世界生出無窮的世界,讓一件事幻成無窮的事。追究是誰造成大人不能“稱心而言”,不就是人類製造的生活本身嗎?

曹操臨滄海而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世人只當是勸人及時行樂,錯矣。他是在警醒人們人生短暫,在人生的短暫中應當創造無限的功業。豐子愷在《晨夢》中詮釋了廣爲人嘆的“人生如夢”,也是在警告世人不要在如夢人生中失去“真我”。“‘人生’已被反覆了數千遍,都像曇花泡影的倏現倏滅。”“這便是爲了人生的飽暖的愉快,戀愛的甘美、結婚的幸福、爵祿富貴的榮耀,把我們騙住,致使我們無暇回想,流連忘返,得過且過,提不起窮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氣,糊塗的死。”

豐子愷是一個佛教徒,所以他的文章散漫中見出空靈之性,平淡中見出不凡的徹悟。“一粒沙中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正是那些些微的小事出動了他敏感的心絃。他讚美着兒童的純真,讚美着萬物的神奇。“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自然中包含着多少人類不能企及的智慧。羅丹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或者,人世並不缺少深刻,而是缺少豐子愷這樣的思考吧。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7

寒假裏讀了《緣緣堂隨筆》一書,從書裏認識了這位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漫畫家豐子愷先生,他睿智的思維和豁達的人生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敬佩萬分。從書中《從孩子得到的啓示》和《漸》這兩篇文章,我感受到了作者對孩子無憂無慮生活的嚮往、對孩子純真心靈的讚美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從孩子得到的啓示》講述了四歲小孩華瞻對“逃難”二字的理解,在他的眼中,逃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可以坐汽車、爬假山、戲水,可以在救濟院中盡情地玩耍,一九二六年是國民革命的戰爭時期,槍火連綿,逃難是多麼恐怖和慌張的一件事,是冒着生命危險的,可是孩子們卻把這看成是多麼豐富多彩的事,那孩子爲什麼會將一件可怕的事看得如此有趣呢?我想,這是因爲他們有着一顆純真的童心,這純真的童心讓他們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你如果擁有這麼一顆純真的童心,也許你就會發現,生活中有那麼多的事物是多麼美好,於是,豐子愷從華瞻的身上得到這樣的啓示:在世智塵勞的現實生活中,學會懂得撤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係的網,暫時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這樣或許能得到短暫的快樂,表達了豐子愷先生對孩子純真心靈的讚美。有一句話說得好“童心無價,擁有了童心,你便會擁有天真純潔、無私無邪的品格,擁有了童心,你便會忘記生活中的瑣碎愁事,快樂地面對人生,擁有了童心,你便會懂得如何面對生活享受生活”,而大人們由於生活閱歷的豐富看待事物當然要比孩子深刻得多,有時候你會發現,大人也會被很多表面現象所迷惑,可愛的童真!當一個孩子將自己的感情毫無保留地展露在你面前,你會怎麼想呢?恰恰有些事的真相也許只有通過小孩子“狡黠”的目光才能發覺,“皇帝的新裝”不就是嗎?

但孩子的這份純真在一個人的身上能永遠保持下去嗎?不能,爲什麼?這就要談到《漸》了。豐子愷說:“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人隨着年齡的增長,是不可能再像孩子那樣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探究本質的,其實《漸》這篇文章又延伸到了時間的問題,我覺得《漸》很像朱自清的《匆匆》,這兩篇文章都是嘆息時光來去匆匆,漸漸消逝,告訴人們要珍惜時間,是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很多事物離去了都會再回來,不管是什麼,都遵循這個規律,但是世界上有一樣東西,一去就再也不回來了,那就是時間,毎一天的每一刻都在流逝着,朱自清抒發了對時間的惋惜。“漸”,你看不到它的形態,只能隨着光陰的推移來看出它的變化,“漸”,不可捉摸,只有等到了你嚐到了滋味,才能感慨它所帶給你結果,一朵花從盛開到凋落,一棵樹從矮小到高大,一個人由失敗走向成功,甚至一個王朝由強盛走向衰落,這都是“漸”帶來的變化,“漸”的本質是時間,讓人覺得比空間更爲不可思議,因爲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定其一點,時間則全然無把握,不可挽留,“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爲恆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詭計。

人生就是“漸”的過程,“一秒一秒地、一分一分地、一時一時地、一日一日地、一月一月地、一年一年地漸進,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恆久不變”,而“漸”無時無刻不在你身上,你卻怎麼也感覺不到,這也正是人生的精妙所在,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到老態龍鍾的老者,說長亦長,說短也短,回首童年,往事依稀,只有在“漸”字裏悟出了生活的真諦,感嘆人生的所悟之後,才知道有多少的完美和不完美,想必在蒼茫人海生涯中,能悟到這種境界的也只有豐子愷、朱自清和一等僧人了吧!

《緣緣堂隨筆》這部作品不僅告訴了我一種獨特的人生觀,還讓我增長了許多見識,儒雅、隨意等優美自然的風韻在這部隨筆的字裏行間隨處可見,這是本讓人受益終生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