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經典名著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烏塔經典名著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烏塔經典名著讀後感

烏塔經典名著讀後感1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一個十四歲小女孩能夠有勇氣獨自遊歐洲,並且旅費也是自掙的。這種本事深深的感動了我。這是怎樣一種勇氣,怎樣一種自豪?

是啊,像烏塔這麼大的孩子獨自旅遊爸爸媽媽都不讓她獨自一人外出,烏塔爲什麼能出去旅遊呢?那是因爲烏塔的獨立啊!在生活中媽媽總是慣着我,渴了送牛奶,餓了遞麪包,所有事情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纔有了依靠、不獨立的壞習慣。烏塔的獨立和不依靠我們有嗎?有,只是被依靠的土地深深覆蓋了。

記得二年級,我十分渴望自我回家,媽媽擔心我,怎樣也不肯,我又哭又鬧,媽媽沒辦法了,只好讓我一個人走。當我獨自一人自我走在馬路上,一道道風景映入眼簾,小草探出小腦袋,花朵綻開了笑臉,小鳥在嘰嘰叫着,都預兆今日將是完美的一天,旁人見了都說我是個勇敢的孩子,使我心裏不禁飄飄然起來一種自豪感。這時我突然聽見一個人打電話聲音十分耳熟,我轉頭一看,是媽媽!我立刻感到萬分羞愧,看來媽媽還不相信我,我已經長大了,有這種本事。

花盆裏栽不出鮮花,鳥籠裏飛不出雄鷹。爸爸媽媽請您們放手吧,讓我們像一隻小鳥在天空裏自由飛翔吧!

烏塔經典名著讀後感2

文章主要介紹了一個十二歲的小學生,獨自一個人去國外長途旅行,還用自已掙的錢買禮物回家。想想我,真是自愧不如啊。我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就像溫室中的花朵,碰不得,摸不得。

有一次,我去洗碗,爸媽連聲說不行。在我一再請求下,他們答應了我。當時我別提有多開心了。可是在洗碗時,我一連打了幾個碗。爸媽聽到聲音,跑過來,忙問我傷到了沒有。我想拿掃把來掃玻璃,媽媽搶過掃把,說:“別把腳傷着了,我來掃吧。”

我真不明白,家長爲什麼只在溫室裏培養孩子,爲什麼把生活中鍛鍊的機會拒之門外呢?如果將來我們走向社會,會怎樣樣呢?能夠承受住挫折,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嗎?

烏塔一個人獨自去一個陌生的國家旅行。爲什麼我們中國小孩不能這樣做呢?是因爲我們中國小孩沒有這個本事嗎?不,是因爲家長不肯放我們飛翔。如果我們從來都沒有嘗試過,怎樣能明白我們生活本事和自理本事的程度呢?受過風吹雨打的花朵才能在不一樣的環境下生長。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期望像烏塔一樣,勇敢地應對挑戰,也想一個人去經風雨見世面,做一個獨立本事強的人。

烏塔經典名著讀後感3

最近我讀完了《烏塔》這篇文章,小小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個14歲的女孩叫烏塔,她獨自周遊歐洲等許多國家,並且旅遊費都自我掙來的,她的獨立與能幹都深深震撼了我。

文章主要寫了:“我”去羅馬遊玩時,在賓館中偶遇一位奇特的女孩。經過一個夜晚的交談,“我”明白那個女孩的'名字叫烏塔,還明白了14歲的她正在獨遊歐州。她還向“我”訴說旅行費都是自我辛辛苦苦掙來的,也在家裏讀了有關這些國家的書。

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我十分想自我獨自在家裏寫作業,但媽媽死活不一樣意,在我的再三的懇求下,媽媽最終讓步了,但還囑咐我時刻緊記得:一個人在家不能開門。

那天我在家裏寫作業,突然發現奶奶一向在跟着我,我走到哪裏,她就跟哪兒。雖然很煩,但還是擺脫不了這隻“寵物”———“跟屁蟲”。看來媽媽還是不信任我,居里夫人說過:“路要靠自我去走,才能越走越寬。”我已經長大了,完全有這種本事,只要放開你們那溺愛的雙手讓我去體驗,我才能長大!

親愛爸爸媽媽,僅有讓我勇敢地去體驗、應對困難,我才能盡情成長!

烏塔經典名著讀後感4

這篇文章主要的資料是:有一天作者到德國來玩,見到了一個小女孩,作者跟她經過攀談後,瞭解到:她的名字叫烏塔,她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令作者吃驚的是,她纔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就獨自一人遊覽了大多數的地方,作者感到無比驚訝。這次她來到德國羅馬玩。

當我讀到:“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的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介紹的十分詳細”時,我對烏塔這個小女孩感到無比敬佩。如果是我,我媽媽必須不會讓我像烏塔一樣做的。因爲媽媽把我看成一種“物美價高”的寶物一樣,生怕在途中出什麼意外。其實,像我媽媽一樣的母親多的不能再多了,我們都是在蜜缸里長大的孩子,整天被泡在“母愛之水”裏。可烏塔不一樣,她的母親就讓她多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能總是躲在媽媽懷裏,而是要他們離開媽媽,自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少精彩。如果我和烏塔比較,那就是天差地別了啊!

我們總會有一天要離開媽媽的,所以我們要學會獨立,要有自我保護本事,不能做一個總是粘着媽媽不肯自我一個人走出家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