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 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童年 讀後感

童年 讀後感1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了很多很多。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的故事,頓時把我吸引住了。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餬口狀況。

故事主要寫了高爾基童年時的痛苦餬口,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我”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受到很多打擊而深深震驚。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持了“我”……從而鋪示了佈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餬口,令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獨裁軌制的腐敗、醜惡,老庶民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痹,和年青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這時,我的鼻子不禁一酸,爲高爾基悲慘的童年餬口而傷痛。我依然含着淚水,終於把這個催人下淚的故事望完了……

想着想着,我們現在的社會中,不仍是有貧富之分、不同等的望待嗎?當我們走在街上,隨處可見一些衣衫破爛的乞丐,我見猶憐的小孩子和伶丁無依的白叟。這見證了現時社會官員的無能、貪污成矩的不良風氣。試問社會怎能會有提高呢?怎能會繁榮昌盛呢?怎能會邁向新的旅程呢M幽歉鍪焙蚱穡我心裏就暗暗萌生了一個動機:長大以後,要當一個萬人景仰的大英雄,把千千萬萬個像乞丐那樣可憐、無家可回的窮人從惡霸的威脅和利用下,一個個地挽救出來……慢慢地,慢慢地,這顆種子不知何時從我心裏緩緩地萌發了,而且那樣的堅固、結子……

這時,我的腦子裏也跟着產生了一個新穎的想法主意:假如我是一個市長,那該多好啊!要是真的能實現理想,我必定九嗣怯謁深火暖之中!

能把幻想變成現實,那一定是很夸姣的。我期瞅自己突然長大成人,當上了江門市市長,我要絕自己最大的能力,領導各階層人民,把江門市建設成爲第一的城市。要江門市捨棄以前的舊面目,不再但願有高爾基那童年般的餬口。當我一上任,會執行任務:第一:嚴肅打擊違法犯罪流動,抓好社會治安治理。由於只有這樣做,社會纔會提高,纔不再有“貪污”的現象,人們纔不再過上被壓迫的餬口。第二:抓好教育事業。要多設一些專門學校,讓失學兒童讀上書,使學生能茁壯地成長成爲國之棟樑。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無依的兒童,還可認爲國家培育人才。其次,還要多設兒童場所,發鋪兒童的智力,鍛鍊兒童的身體,做到勞逸結合。第三:設白叟福利院。無論是孤寡白叟,仍是退休職工、幹部,都可以搬入往休養,享受晚年的幸福餬口。並且特地派出專門職員爲白叟服務。這樣便能夠減少伶丁無依的白叟。待到所有舉措措施都實行後,我相信乞丐必定由多變少,由少變無,那時侯的江門市一定更好、更美、更繁榮。

童年 讀後感2

《童年》是高爾基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裏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高爾基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童年》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然而細讀高爾基先生的童年,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高爾基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高爾基。趁大人不注意,將布料染成了別的顏色。結果受到了他的外祖父的‘頂針時間’,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童年》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生活環境是讓人心酸的,他三歲上父親生病去世了,便跟着媽媽來到外婆家。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這樣。在這樣黑暗的的環境下,誰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

我讀了之後心情非常壓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都是醜陋不堪的,他的身邊還有外祖母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着,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其中,外祖母就是他的太陽。外婆總是用她的溫存用她的寬容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外婆用她的愛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裏,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爲在那一家子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所以高爾基又感慨地說:“外祖母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的一切連結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

當我們告別童年,走向少年的時候,回首自己在童年時候的朝朝暮暮難免會有一些遺憾。但是人總是要長大的,長大以後,這些事便都成了美好的回意。

童年 讀後感3

童年,像一顆甜蜜彩虹糖,閃爍着七彩的光芒;童年,像一杯可口的可樂,融合着記憶的味道;童年,像一塊香濃的巧克力,包裹着往事的回憶。

童年,是我們每個人最開心,心裏最純潔無暇的時光,那時,我們可以盡情玩耍,一切煩惱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看書,玩耍,爬樹,都是無拘無束,但是,高爾基的童年卻與衆不同,他3歲時就失去了父親,11歲時不得不自己謀生,一個僅比我們小1歲的孩子呀,就要承受着生活的重擔與打擊,但最後,他卻搖身變成了一個在文壇享有盛譽的大作家,爲世人所敬仰,他爲什麼會有着脫胎換骨的改變?我從高爾基的《童年》中找到了答案:

還記得五一去城際穿越時,前一天我剛看到高爾基在外獨自穿越城市的篇章,他穿越時由於身無分文,因此買不起食物和水,但是,他硬是靠着自己的毅力與耐心,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來到了一個碼頭,隨着一艘船離開了這裏,當時,我很想像高爾基一樣,自己獨立,堅強不屈,做一個永不放棄的人,但是,在隨後城際穿越的過程中,我將這個想法完全拋之腦後,到了濟南,我們找不到旅館,沒有住所,那時,我急的原地打轉,停滯不前,根本不想解決對策,儘管我是城際穿越小隊的隊長,但是,我早已被困難打垮了,而隊員們則與我不同,他們都在積極地想辦法,我就顯得更加無能了,這也是由於我平常的鍛鍊少了,所以在緊要關頭之下才不能想出對策,多虧領隊事先預訂了一個旅館,把我們帶到了那裏,否則,我們就只能原地徘徊了,現在我想起來這件事,不禁會責備自己:“如果你是高爾基,面對他那惡劣的環境,你能撐過去嗎!”事實上,社會對每個人並不是公平的,但是,只有我們會自己來將不公平變成公平,用自己的智慧、勇氣與力量來改變自己當前的形勢,纔會適應社會。

第一次讀高爾基的《童年》時,我發現高爾基雖然是一位大家,但是卻沒有用那些華麗的辭藻,而語句中也沒有什麼修辭方法,但是,這本書的字裏行間都透出了高爾基對現實的不滿與抗爭,將他的真情實感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這讓我很吃驚,我們平時在作文中都用了許多修辭手法,但沒有得到什麼好的效果,總是感覺空洞洞的,感覺不到自己的真情實感,讀了《童年》後,我才知道,其實寫作文並不是修辭手法用的多,作文就顯得充實,而是要將自己的真情實感充斥於文字之間,用一個個神奇的漢字,來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纔會寫出好文章。

童年,似一個茂密的森林,它包容着一切東西,我們在這片茂密的森林中,會遇到有利於我們的,和有害於我們的東西,關鍵在於,我們應將有益的東西吸收,讓自己的童年更加充實,自己的未來更加美好!

童年 讀後感4

今年暑假,我讀了《童年》這本書。《童年》是高爾基所著,它與《在人間》及《我的大學》被人們稱爲“自傳體三步曲”。高爾基悲慘、令人憐憫的童年故事,讓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生動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高爾基的童年,是在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度過的: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而受到許多打擊。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持了高爾基。故事生動展示了一個充滿殘酷、野蠻、愚昧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醜惡,體會到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以及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

最讓我久久難忘的是高爾基從小就善良的內心,特別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顆善惡分明、是非分明、能愛能恨的靈魂。他勤於學習,刻苦耐勞,嚴峻的生活使他鍛鍊成長爲一個意志剛強、有理想有作爲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對知識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生活的困苦並沒有使他退卻,他堅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將會一片光明。

高爾基這個形象是俄羅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長道路是俄國千百萬勞動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道路。我要象他一樣,認真刻苦地學習,爲了實現遠大的理想而努力奮鬥。

高爾基在幼年時期就失去的父親,勤勞善良的母親因無法養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過童年。高爾基只上過三年學,十一歲就走向社會,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搬運工、守夜人、麪包工等。

在高爾基的童年中,我還知道得當時俄國腐朽的社會制度,黑暗現實和自私、愚昧的小市民氣息。

當知道這一切時,也許很多同齡人都會說,如果我身處那時惡略的家庭環境,我也能像高爾基一樣自立,去尋找自己能夠生存的方法。但是誰又想過這其中的艱辛和坎坷呢?

社會—-常常聽到人說這個詞語。觀點都是,社會是很複雜的,也是最現實的,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對你,大家都是對手,你沒有實力,就會被社會所淘汰,被人們排斥。高爾基身處逆境,但是他有理想,他的身後沒有人爲他加油,但是他照樣能夠堅持下去,在這麼多人面前站起來。而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教育,又有父母、長輩在身後作我們的精神支柱,給我們前進的動力。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在衆人面前脫穎而出。

童年 讀後感5

阿庫琳娜的樂觀、堅強與善良除了使她不曾在黑暗中迷失方向,不曾屈服於黑暗以外,還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他人的迷茫。就拿阿廖沙來說,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在她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而她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了光明的地方;她把我和周圍的一切連在一條不斷的線上,編織成一個五顏六色的花邊;她即成了我一生的朋友,成爲我最貼心、最瞭解、最珍貴的人——是她對世界的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去對付那困難的生活。”——阿廖沙受阿庫琳娜的閃光的品格的影響,擁有了力量,變得堅強,心中也擁有了一朵向日葵,沒有成爲物質利益的奴隸。

還記得文中這樣一段話:“那雙烏黑的眼睛含着微笑,對所有人都傾注着使靈魂溫暖的光芒。她用頭巾扇着發燙的臉,唱歌似的說:‘主啊,主啊,一切是多美好啊!你們看,一切是多麼好啊!’這是她心靈的呼喊,她一生的口號。”——阿庫琳娜心中的向日葵之所以得以怒盛,得以追逐未來的太陽,我想,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爲她心靈的呼喊,一生的口號是“樂觀”。因爲樂觀,所以她不畏懼生活的厄難;因爲樂觀,所以她在混亂的黑暗中依舊堅強;因爲樂觀,所以她擁有對未來永遠的期望。

阿庫琳娜,無疑是一朵生長在荊棘裏的向日葵,但她用她的樂觀,培育了堅強與希望,灌溉了一朵屬於光明的花朵。

我們,生命正值起點。還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們去經歷,還有很多夢想等着我們去實現,還有很多奇蹟等着我們去創造。我們現在身處的環境,雖有的可能不盡人意,但也遠勝於阿庫琳娜所處的荊棘之地。既然阿庫琳娜可以用她的樂觀使她堅強與充滿對未來的希望,那我們爲什麼就不可以呢?請別再用悲觀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了,樂觀起來,堅強起來吧。你會發現的——這個世界,一直存在着美好。

常說,我們這一輩人是祖國的花朵,那我們爲什麼不選擇做一朵在野地中生長的向日葵,用自己始終不變的信念追逐太陽,讓自己在風雨中成長,讓生命更燦爛,而要去做溫室裏的花朵,依賴一切,爾後再靜靜地等待死亡?在溫室裏,我們同樣擁有對未來的無限夢想,但是,這樣的我們,能脫離溫室嗎?這樣的我們,拿什麼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的我們談何讓生命燦爛?別讓軟弱束縛你追逐太陽的步伐,被讓懼怕而阻抑了你的成長,別等遲暮才發現,自己的最初的夢想,遺留在了遙遠的童年。

所以,請你的靈魂時刻有笑容相隨吧,請讓你的靈魂不再畏懼生活的災厄,堅強起來吧。人可以毀滅,但不能被挫敗。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請不要讓你心中的向日葵停下追逐太陽的腳步,請不要讓你自己停下對夢想的追逐。這樣,等你垂暮的時候,你就可以給人生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你可以驕傲地說:“我的人生的所有空白都已被我填補上了世上最美麗的色彩。”

時間總是匆匆流逝。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下一秒將會遇到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但最起碼,我們應該是一朵不懼風雨的向日葵,永遠都不停下對太陽的追逐,即使身處之所,荊棘滿地。

童年 讀後感6

我仰慕高爾基的《童年》很久了,今天終於有機會讀它,真是很高興。將全書讀完,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這是一本偉大的書,既充滿黑暗,又能看見光明,在冷酷無情中又看到人性的光芒。

此書講述的是阿廖沙幼年時期從三歲到十歲的生活片斷。一直讀下去,我進入了一個黑暗但又光明的世界。讀到他的外祖父如何貪婪、殘暴,有一次竟將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結果大病一場;還曾瘋狂地毆打外祖母的腦袋,致使髮針都扎進了她的頭皮裏;他的舅舅爲了爭奪財產,把阿廖沙的爸爸推進冰窖裏,還殘無人性的折磨自己的老婆,害死徒工小茨岡。他們冷血得連禽獸都不如。我認爲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一個階段,可讀到這裏,我才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快樂的童年。我不禁感到我比阿廖沙幸福多了。他的童年充滿黑暗,而我童年時,外祖父和舅舅可疼我了,常常買糖果給我吃,和我一起玩遊戲,還帶我到郊外遊玩,快樂極了。我爲他感到心疼和同情。正當阿廖沙處在困境時,終於出現了縷縷陽光——他的外祖母,她經常講正義和光明的故事給他聽,像個天使般引導他走向光明。正如文中寫道的:“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她馬上成爲我終身的朋友,成爲我最瞭解、最珍貴的人——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她給予阿廖沙知識和戰勝黑暗的力量,給予他迎接光明、嚮往美好生活的希望,使他成爲一個堅強、善良的人。

讀完這本小說,我受益匪淺。我現在才知道我的童年有多幸福,父母的疼愛、良師益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我的童年充滿快樂,使我健康成長。於是我明白:我要一邊享受童年快樂,一邊認真努力學習知識,用知識和智慧爲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美滿更幸福的生活。 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幹嗎呢?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 讀後感7

他有一個悲慘的童年,卻成爲了世界上著名的文學巨匠!——題記

每個人都有值得自己回憶、值得自己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我來說,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馬克西姆高爾基的小說《童年》卻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更是一段難忘的回憶!然而,苦難的經歷對於成功者是一筆財富,無數曾失落的夢會成爲他生活和文字巔峯的一顆閃耀的明珠!

這是一部自傳體題材的文學作品,作者在經歷苦難之後,毅然地拿起筆,娓娓向我們講述他那無悔的青春歲月。書中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幼年時期父親早逝,勤勞善良的母親因無力扶養他,只好把他送到尼日尼的外祖母家度過童年。他只上過3年學,11歲時被外祖父殘忍地趕出了家門,走上了“人間”,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作者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在外祖父家中,他看清了周圍的一切:貪婪、殘暴和兇狠。泯滅人性的外祖父,經常毒打外祖母,年老落魄後竟利用自己的名譽換得金錢;兩個自私自利的舅舅更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打死了妻子;就連孩子也參與這場權利之爭……在這個家中,是美麗善良的外祖母點燃了阿廖沙的生命之燈,就如文中所描述的一樣“在她沒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外祖母是阿廖沙的所有精神支柱,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而他唯一的朋友——茨岡,給了阿廖沙真正的友情。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懵懂懂地明白了一些道理,但他仍舊保持着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爲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此書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國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童年》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雖然中間摻雜着一些苦澀,卻更多的是講述做人的道理。經歷苦難,經歷磨難,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不是說不經歷苦難,不經歷磨難就不能成功成才,但經歷了苦難和磨難可以使人積累經驗,增強毅力,從而使人更加懂得熱愛和珍惜自己的事業和生活,也更加懂得如何做人和處世。苦難是成功的養分。高爾基在艱苦的環境下不向命運低頭,在與命運的鬥爭中他深入俄國社會的最底層,和各個階層、各種人物接觸,飽嘗生活的艱辛,從而不斷地豐富了他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成就了一名舉世矚目的文學巨匠。我深深敬佩他這種偉大的精神!

如今的青少年都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苦難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只是一個簡單而又遙遠的名詞罷了。我們沒有忍受過飢餓的歷史,不知一粒米的可貴;沒有受過寒冷的考驗,無從得知溫暖的含義;沒有嘗過寄人籬下的滋味,想象不到受人白眼和聽人風涼話的苦楚。於是,當苦難來臨時,常常被命運打倒。

“梅花香自苦寒來”!新一代的青少年朋友們,我們應該勇於接受磨難。誠如高爾基,在經歷過人世間最大的貧困、最大的痛苦後,成就了他最終的輝煌。

讓我們勇敢地面對生活,挑戰命運吧!不經磨難,何來輝煌!

童年 讀後感8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了許多許多。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的故事,頓時把我吸引住了。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故事主要寫了高爾基童年時的痛苦生活,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我”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打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持了“我”……從而展示了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令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這時,我的鼻子不禁一酸,爲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生活而傷痛。我依然含着淚水,終於把這個催人下淚的故事看完了……

想着想着,我們現在的社會中,不還是有貧富之分、不平等的看待嗎?當我們走在街上,隨處可見一些衣衫襤褸的乞丐,楚楚可憐的小孩子和孤苦無依的老人。這見證了現時社會官員的無能、貪污成矩的不良風氣。試問社會怎能會有進步呢?怎能會繁榮昌盛呢?怎能會邁向新的旅程呢?從那個時候起,我心裏就暗暗萌生了一個念頭:長大以後,要當一個萬人景仰的大英雄,把千千萬萬個像乞丐那樣可憐、無家可歸的窮人從惡霸的威脅和利用下,一個個地拯救出來……慢慢地,慢慢地,這顆種子不知何時從我心裏緩緩地萌發了,而且那樣的堅固、結實……

這時,我的腦子裏也隨着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如果我是一個市長,那該多好啊!要是真的能實現理想,我必定救人們於水深火熱之中!

能把幻想變成現實,那一定是很美好的。我期望自己忽然長大成人,當上了我市市長,我要儘自己的能力,領導各階層人民,把我市建設成爲第一的城市。要我市捨棄以前的舊面目,不再希望有高爾基那童年般的生活。當我一上任,會執行任務:

第一: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抓好社會治安管理。因爲只有這樣做,社會纔會進步,纔不再有“貪污”的現象,人們纔不再過上被壓迫的生活。

第二:抓好教育事業。要多設一些專門學校,讓失學兒童讀上書,使學生能茁壯地成長成爲國之棟樑。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無依的兒童,還可以爲國家培育人才。其次,還要多設兒童場所,發展兒童的智力,鍛鍊兒童的身體,做到勞逸結合。

第三:設老人福利院。無論是孤寡老人,還是退休職工、幹部,都可以搬進去休養,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並且特意派出專門人員爲老人服務。這樣便能夠減少孤苦無依的老人。待到所有設施都實行後,我相信乞丐必定由多變少,由少變無,那時侯的我市一定更好、更美、更繁榮。

雖然這只是一個孩子的願望,但我相信憑着自己的努力,這個理想一定會實現的。爲了能早日實現這個理想,我要認真刻苦地學習,汲取廣博的知識,如同即將衝鋒的戰士,做好了出發前的準備!

童年 讀後感9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當我懷着激動的的心情讀完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時,我的心猶如澎湃的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靜。我深切的體驗到了字裏行間不同的情感色彩:邪惡中看到善良,黑暗中見到光明,冷酷無情中透着人性光芒,悲劇氣氛中感受到頑強的毅力,戰勝苦難的力量。

高爾基出生在俄國一個普通的木工家庭,早年喪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歲走向社會,飽嘗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據他童年的生活而寫成的,是他著名的三部曲自傳體小說之一,正反映了當時的的社會現狀。

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同樣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着這樣的風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的環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靈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嗎?所以這本書都會令我們每一個人感受到不快和壓抑。

處在這樣醜陋的社會我們不得不擔心阿廖沙的心靈深處會不會也被玷污?但幸好這世界也不完全是醜陋不堪的一面,身邊還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窩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愛、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溫存給予阿廖沙善良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的是老長工格里戈裏。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面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給害死了,然而我覺得與其說是被他們害死的,還不如說是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吞噬的。高爾基正是以他無產階級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嫺熟的藝術技巧,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成功地再現了阿廖沙作爲一代新人從覺醒到成長的艱難歷程。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我很想辨駁、否認,因爲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那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甚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也是我心中的希望。

童年 讀後感10

童年,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是裝着小祕密的五彩繽紛的寶盒,又是一條色彩斑斕的彩虹,也是一個蕩着歡笑的夢。而童年的記憶,卻憂如一顆顆閃閃發光的珍珠,從我的心窩子裏滾出來。不信,那我就給你們講講這麼一件有趣的事吧!

小時候,我常常去外婆家玩,有一次我看見外婆家的大公雞欺負母雞。我心想:好,你個大公雞還敢欺負母雞,我得想辦法把你大公雞也變成母雞。於是,我趁外婆不在家,集齊了五顏六色的綵帶,把它們藏起來,準備趁機把大公雞變成母雞。

有一天,機會來臨了,只見大公雞大搖大擺的走到母雞前面,用嘴使勁地啄着母雞,我非常生氣,心想:大公雞你這麼霸道,我趁着這個機會把你變成母雞,讓你嚐嚐做母雞的滋味!於是我便跑到外婆家的米缸,從缸裏拿了一些米放在腳下,引公雞過來。公雞看見白米就不顧一切地飛奔過來,跑到我身旁。我盯住它,趁它不注意的時候,一手抓住它的脖子,雙腳夾住它的腳,它本來想逃脫,可是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抓緊它。我自言自語地說:“呵!我這次一定要把你變成母雞。”說完,就拿出準備好的綵帶和橡膠圈,在公雞的羽毛上紮起了辮子。我在公雞的身上分了三個部分,,沉思一會兒,就先在它的脖子上紮了一條大辮子。這時,公雞疼得“喔,喔……”大叫,“你叫得越大聲,我就越高興!”我氣憤的說。

接着在它的背上紮了兩條小辮子。只見它的尾部的羽毛最美麗,而且又長,我就在它的'尾巴上紮了三條大辮子,這幾條大辮子就像一束束花,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我看見了,高興的地拍起手來,大叫:“大家快來看,公雞變成了母雞,它以後不再欺負母雞了!”

鄰居和表姐聽到我的叫聲,便走過來問:“幹什麼呢,你爲什麼這麼高興呀?”“哈哈,公雞變母雞,公雞變母雞……”這時,阿姨正好下班回到家,便問:“發生什麼事了?”表姐告訴阿姨,阿姨捂住肚子笑得眼淚都流下來了,外婆聽見吵鬧聲從屋子裏走了出來,看見公雞被我弄得不三不四,也笑了。那時我不懂事,不知道他們爲什麼會發笑?外婆止住笑,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公雞始終都是公雞,儘管你把它打扮成母雞,它也是公雞,所以你以後不要再這樣傻了。”我不明白,指着表哥,說:“表哥是男孩,沒扎辮子,而我們女孩就扎辮子,”我的一句話,又引來了一陣陣笑聲。

現在,我常常摘下這個童年之果,嘗一嘗它那甘甜爽口的果實,取出一個小祕密與好友分享;或者跳進那波光粼粼的童年之河裏盡情暢遊、嬉戲,與夥伴們一起悠悠地做童年的夢。

啊!童年真有趣,讓人回味無窮!

童年 讀後感11

衆所周知,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是享譽世界的經典,特別是《童年》一書,更是堪稱佳作。全文概括了高爾基先生本人的童年生活,在沙皇的殘暴統治下,故事的主角阿廖沙在很小時便失去了父親,便跟隨着母親與外祖母坐船回到了老家。可苦難日子纔剛剛來臨,阿廖沙有一個矮小乾瘦,卻脾氣暴躁的外祖父,兩個自私,互相作對的舅舅和兩個與他同齡的兩個樸實的哥哥…….可憐的阿廖沙在這裏感到了人世間的殘酷和醜陋,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隨着母親的去世,外祖母的病倒,阿廖沙被家人趕出家門,進入了殘酷的社會…….

但在其間,和藹可親的外祖母是阿廖沙苦難童年唯一的守護神,她讓阿廖沙倍感溫暖,外祖母將真、善、美的種子悄悄埋在阿廖沙內心的世界。十一歲時,阿廖沙被趕出家門,他只能獨立謀生,他當過鞋店會計,當過洗碗工人,也當過小傭人……無論在哪裏他都肩負着孩童不能承受的苦累,受盡屈辱,飽嘗辛酸,切身體會過勞苦羣衆的生活,同時也發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

高爾基的童年生活充滿了無限的黑暗,恐懼與殘暴。在他的童年生活裏,他不可能隨心所欲,他不可能揮金如土,他也不可能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我們眼中,他的童年是苦悲的,黑暗的,甚至都可以說他沒有童年。可實際上,他擁有的是一個“真正”的童年,在他的童年裏,可以看到外祖母的真善美,可以看到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可以看到一個孩子的堅強毅力!正是如此,高爾基纔看到了與我們看到的不一樣的一個世界,也明白了人生真正的重要目標,所以才能成爲前蘇聯最偉大的一位文學家。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生活與高爾基先生的童年生活,真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我記得一次上學的路上,在一個早餐鋪門前,一位父親拿着兩個包子遞給他的孩子,誰知那個孩子非但沒吃,而且把包子狠狠地丟到地上,叫着:“我不吃,我不吃,包子太難吃了,不吃不吃!”那位父親輕聲細語地對他說:“乖嘛,你先吃一個,快遲到了,明天爸爸再給你買漢堡包。”“不要不要,我現在就要吃漢堡包。”那個孩子突然嚎啕大哭,“你快點去給我買漢堡包,我要吃漢堡包,我要吃漢堡包……”那位父親看見孩子哭了,也不管地上的包子了,抱着他就跑往商業區那邊了。看到這,我心頭一陣酸楚,路過的人把那兩個包子踩得粉碎,連同我現在的心情……現在我們常常抱怨父母管我們太嚴,不給我們自由,可與高爾基先生的童年生活相比,沒有父母疼愛,衣食住行都要發愁的童年生活,又是我們想要的嗎?

讀了《童年》之後,我感悟頗深。相比高爾基先生的童年生活,我們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家人與老師呢?中國的孩子應該深思了,希望大家向高爾基先生學習,學習他的毅力,學習他的刻苦,學習他優良的品質,努力奮鬥,朝着我們的共同的目標努力前進!

童年 讀後感12

用什麼樣的心態看世界,世界便是什麼顏色。選擇一種心態,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題記

童年是人生中最華麗的篇章,是旅途中最美的風景。我們的童年無憂無慮,幸福快樂,在父母親人的呵護下健康地成長。相比高爾基的童年,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抱怨生活呢?高爾基的童年無疑是艱辛的。他四歲喪父,十歲喪母,四歲時就寄住在外祖父家裏。外祖父和兩個舅舅自私、貪婪而粗暴,外祖父經常打罵他。

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中的阿廖沙就是他自己的縮影。生活在底層人物身上所表現出來的自私和貪婪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是在這時,外祖母在暴風雨中爲高爾基指明瞭方向,照亮了他心中的黑暗,他的愛更讓高爾基感到了人世的溫暖。高爾基曾說過:“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可見,‘外祖母’是最善良的。就如大自然一樣美麗,鮮花一樣芬芳,湖水一樣清澈,天使一樣純潔。從她所講的故事中,高爾基得到了堅強的力量。周圍平凡而善良的人讓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這是一個殘酷的世界,但是高爾基清楚外祖母不希望他成爲一個像舅舅和外祖父一樣的人。於是她無意識地引導高爾基學會了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比起高爾基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百倍。在生活中我們被愛包圍着,父母和老師關心愛護着我們,甜蜜而幸福。但是,就是因爲得到的這些愛自然而然,我就卻往往感受不到愛的存在,總是牢騷滿腹,抱怨重重,對愛和美好的事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羅丹的一句話我很喜歡——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如果我們的眼裏全是醜惡和黑暗,那麼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還能找到引航的燈塔——希望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童年》給了我很大的啓示,每當我面對磨難躊躇不前時,阿廖沙那苦難的童年浮現在眼前。阿廖沙能夠抓住外祖母給他的光明在黑暗的社會裏披荊斬棘,勇敢地前進,最終成爲一位偉人。 我們生活在這樣幸福的時代,還有什麼理由抱怨呢?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昂揚地鬥志,樂觀的心態,迎接屬於我們的生活!

童年 讀後感13

童年是彩色的,是每個人一生中絢爛多彩的一幅畫,在親情友情的滋潤下生根發芽。讀完高爾基的《童年》後,我不禁爲阿廖沙感到惋惜與不平。阿廖沙的童年與我們的童年大相庭徑,他的童年時灰色的,黑色的,看不見希望的火光。

阿廖沙四歲時,父親就死了,從此,無憂無慮的生活結束了。於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過着貧寒、艱苦的生活。這個家,與其說是家,倒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在外祖父家,兩個舅舅自私貪婪,對阿廖沙使盡壞心眼。曾經有一次受到舅舅的唆使,把白色布染成了藍色,遭到外祖父的一頓毒打,最後昏厥了過去。阿廖沙在外祖父和舅舅那裏並沒有得到一個年幼孩子應得到的關心與呵護,而是遭受着白眼不屑和鞭打。阿廖沙用他那幼小的心靈來默默承受着這一切,默默承受着這個“家”,默默承受着這個暗無天日的社會。

雖然阿廖沙的外祖父和舅舅們被金錢利益衝昏了頭腦,矇蔽了雙眼,親兄弟,親父子之間爾虞我詐,但是在這長長的黑路上,阿廖沙的外祖母卻給予他人世間最美好的一份感情——親情。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善慈祥,給阿廖沙講上帝的天堂,鬼娶媳婦的故事,還向阿廖沙講述父母年輕時美好的戀情。外祖母會常常教阿廖沙做禱告,祈求上帝把生活變得好一點。外祖母對阿廖沙的這份愛猶如在黑暗中的一束光亮,讓阿廖沙看到了毫無瑕疵的世界。

不僅有外祖母,還有小茨岡——阿廖沙的好夥伴。在其他人都瞧不起阿廖沙的時候,小茨岡卻陪在了他身邊聽他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小茨岡在阿廖沙被外祖父打的時候,替他挨那頓鞭子,護在他的身上。儘管這樣,會引來兩個舅舅的強烈不滿,但是小茨岡仍舊如此,成爲阿廖沙的第一個夥伴。阿廖沙童年的友情一般是小茨岡給予的,另一半是阿廖沙的忘年交——房客“好事精”給予的。好事情是一位借住在外祖父家的房客,他熱愛科學,喜歡實驗探究,與阿廖沙彼此知心,成爲了忘年交。

但是,這段美好的時光轉瞬即逝。後來阿廖沙的外祖父與外祖母鬧分家,外祖父破產,自己的母親死了,外祖父養不起他了。面對這一切的世事變故,年幼的他在巨大打擊之下,獨自去人間混口飯吃了。

在高爾基的筆下,阿廖沙的童年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的眼前。這個充滿着小市民習氣的家中,無疑是當時俄國社會最下層人民受到貧苦的小縮影。許多貧苦人民爲了一丁點利益好處去爭奪,滿眼寫着貪婪,暴露出自私的本性。而阿廖沙在童年中得到的愛卻遠遠不及這個家,這個社會給他帶來的痛,他對一切事物的愛漸漸被恨所代替。一個幼小的孩子最純真的心靈也被這黑暗殘暴的社會所玷污,看不到原本的人性之美。但他卻畏懼之餘,孤身一人去面對,這令我深深地震撼。

比起阿廖沙的童年,我們的童年那是無比幸福的,在吃穿不愁的家庭中長大,被無數份關心包繞着。每當遇到挫折躊躇猶豫時,阿廖沙的堅強與不屈便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前行呢?

《童年》是一本好書,教會了我許多。

童年 讀後感14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爲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骯髒和醜惡,那幼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許多次沉重打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甚至可以說成算是阿廖沙的親人,保護和支持了阿廖沙…………展示了那些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難歷程。

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高爾基用真實優美的文筆描述了自已苦難而令人難以置信童年,我爲自己而慶幸——我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不可能受到那種痛苦,自己沒有失去親人……我很幸福,甚至可以說我很幸運,被家長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我的童年,同其他同齡人一樣幸福,雖然沒有父母的陪伴,但我的祖父祖母把我養育成人,我同樣感到了溫暖,同樣感到了幸福,同樣感到了同齡人所感受到的一切。

但是高爾基,他卻不同,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他必須要承受這我們這個年齡所不能承受了,但他還是想我們一樣成長,在那樣可怕的環境裏都可以出高爾基這種大師,我們這樣的環境還不出人才的話,那真是愧對於父母。

我想,高爾基要告訴我們的是: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永遠以那種積極,勇於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的生活!讀完書的最後一頁,阿廖沙的童年也結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歡樂中,在悲傷中,在愛與恨的交織中,他的童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在閱讀中,我發現他的愛,尋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纔會長久,有所爭取,纔會得到。

生命匆匆的交錯,它再短我也盛開過 生命如此的美好,有些苦一定要經歷過。

童年 讀後感15

今日有幸拜讀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先生的《童年》深感精悍,雖然是適宜少兒讀的拼音簡略版但人物的性格刻畫、情節描述依然歷歷在目、栩栩如生。

高爾基那時曾因好奇把白桌布染成藍色而被外祖父打的失去知覺,在那種艱險、恐怖的生活環境中,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默默在這種污濁的環境中生活着。然而,在這麼惡劣的生活環境中,他依然堅持了下來,成爲了一名名震世界的文豪,爲人類留下了許多的名著,流傳千古。

可憐的主人公阿遼沙由於父親的離去不得不來到外公家,在那裏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物、趕上了奇離古怪的很多事情、更遭到了許許多多的不明捱打,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由於年齡較小他雖然心中充滿了憤怒、渴望着離家出走,可是面對飢餓、悲涼的生活,他又不得不忍氣吞聲,自尋特有的快樂。

在他遇到的人物中也有很多善良、可愛、慈祥的人,可是這些人幾乎都沒有得到好的下場。樂觀聰明的伊凡簡直就是被活活地逼死、正直的格里高裏任人捉弄等等,這些都說明了當時沙皇俄國統治者的昏庸與殘暴,在這個黑暗的年代裏,人與人之間再也看不到感情的存在,更多的是金錢與權力的存在,爲了這些他們真可謂“血可流、頭可拋”,至於人情冷暖他們早已扔在腦後。

在阿遼沙的童年時代裏主要有兩個女人影響着他的成長,一位是幾乎伴隨他整個童年成長的姥姥,一位是他的親身母親。由於母親的種種迫不得已的原因,一次次地離開了他,既沒有盡到一位母親的職責,也沒有給予他任何的物質幫助,相反他的出生倒像是給姥爺帶來了很多負擔,以至於最後母校離開人世時,阿遼沙都沒有流露出很痛苦的感情;然而對姥姥卻是他終生最要感激的人了,姥姥年齡雖然大可是她懂得特別多也特別的能幹,他所知道的故事、道理基本上都是從姥姥那裏學來的,就是後來家敗之後僅靠姥姥乞討生活時,姥姥也沒有遺棄他。如果說阿遼沙長大有了錢權那麼他最要做的就是對姥姥的贍養與敬重。

對於書中的其他人物,如倔強、自私、冷酷的姥爺,貪圖財產不顧親情的兩個舅舅,還有那個教了他幾天教文的舅媽等等,這些人物無非都是從側面驗證着當時社會的不均等、人情的冷淡,因而這是一本比較殘酷的悲劇故事,雖然我們每個人都不想看到這樣的生活,可是從前的過去就是這樣的事實,誰也無法改變,更不可更重來。但是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應該有所認識、有所發現,要對照自己現在的生活,讓自己明白我們要做什麼且應該怎麼去做。

可以說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要比阿遼沙強百倍、千倍,但是誰敢說你的思想也比他強這麼多呢?面對千疼百愛你的父母,你對他們的態度如何?面對千教萬說的老師,你是如何對待學習的呢?還有那些朝夕相處的同學,你又是如何與他們做朋友的呢?這些你是否問過自己麼?你是否曾真誠地思考且回答過?如果還沒有那麼還等什麼,立刻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