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美學》讀後感範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華夏美學》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華夏美學》讀後感範文

《華夏美學》讀後感1

在“設計美學”的課程學習中,我閱讀了《華夏美學》這一書籍,從以儒學爲主的華夏文藝一審美的溫故,從上古的禮樂,孔孟的人道,莊生的逍遙,屈子的深情和禪宗的形上追索,無不令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令我首先了解的是——所謂華夏美學,是以儒家思想爲主體的中華傳統美學。它的悠久歷史根源在於非酒神型的禮樂傳統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觀點、範疇,它所要解決的問題,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蘊含在這個傳統根源裏。從而,如何處理社會與自然、情感與形式、藝術與政治、天與人等等的關係,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爲華夏美學的重心所在。漸次論述遠古的禮樂、孔孟的人道、莊生的逍遙、屈子的深情和禪宗的形上追索。

從先秦兩漢的“羊大爲美”和“羊人爲美”,我理解到所謂“審美”就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亦即動物性的愉快的社會化,文化化。審美是社會化的東西向諸心理功能,特別是情感和感知的沉澱。我還了解到,中國傳統關於審美的意識不是禁慾主義,不但不排斥還包容肯定、讚賞這種感性——味、聲、色的快樂,但對這種快樂的肯定不是縱慾主義的,而是要求用社會的規定、制度、禮儀去引導、規範、塑造和建構。華夏藝術和美學是“樂”的傳統,是以直接塑造、陶冶、建造人化的情感爲基礎和目標,而不是以再現世界圖景喚起人們的認識而引動情感爲基礎和目標,所以中國藝術和美學特別着重提煉藝術的形式,而強烈反對各種自然形式。

儒家美學強調“和”,主要在人和,與天地同構也基本落實爲人際的諧和。莊子美學也強調“和”。莊子哲學是既肯定自然存在,又要求精神超越的審美哲學。莊子最主要的審美對象:無限的美、“大美”、壯美。指的是不爲包括社會倫理道德在內的各種事物所束縛的個體自由和力量的偉大。而孟子的“大”指的是個人的道德精神的偉大,具有濃厚的倫理色彩。莊子極大的擴展了沒的範圍,把醜引進了美的領域。任何事物,不管相貌如何,都可以成爲美學客體,即人們的審美對象。

到了六朝隋唐,美在深情。魏晉整個意識形態具有“智慧兼深情”的.根本特徵,深情的感傷結合智慧的哲學,直接展現爲美學風格,即所謂“魏晉風流”。到了宋元,則是美在境界。佛學禪宗強調感性即超越,瞬刻即永恆,因此更着重就在這個動作的普遍現象中去領悟,去達到那永恆不動的靜的本體,從而飛躍的進入物已雙忘,宇宙與心靈融合一體的那異常奇妙、美麗、愉快、神祕的精神境界。與屈相比,禪更淡泊寧靜。在文藝領域,禪仍繼承了莊、屈,承繼了莊的格,屈的情。

禪又加上了自己的“悟”,三者糅合在一起,使格和情成了對神祕永恆本體的追求指向,在各種動盪運動中來達到那種本體的靜。而到了明清近代,美在生活。不再刻意追求符合“溫和敦厚”,而是開始懷疑“溫和敦厚”;不必再是優美、寧靜、和諧、深沉、沖淡、平遠,而是不避甚至追求種種“驚”、“欲”、“駭”、“豔”等等。表明文藝欣賞和創作不再頑強依附或從屬於儒家傳統所強調的人倫教化,而在爭取自身的獨立性,也表明人們的審美風尚具有了更多的日常生活的感性快樂。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了解了中國哲學、美學和文藝,以至倫理政治等,都是建基於一種心理主義上,這種心理主義不是某種經驗科學的對象,而是以情感爲本體的哲學命題。這個本體,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內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爲審美的形而上學。

《華夏美學》讀後感2

本書的作者,李澤厚,湖南長沙寧鄉縣道林人,生於1930年6月,曾就讀於寧鄉四中,湖南省第一師範,1954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3年當選爲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1998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以儒家思想爲主體的中華傳統美學,是華夏美學這本書所講述的主要內容,這本書通過對美學和藝術欣賞等方面中各種複雜問題的分析,揭露出美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美醜,是一本擁有着深厚、久遠歷史根基的儒家文化。這本書影響了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而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又以不同的方式詮釋着儒家文化,從而展現不同的生命風貌、創作不同時代風格。

作者漸次論述遠古的禮樂、孔孟的人道、莊生的逍遙、屈子的深情和禪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結論:中國哲學、美學和文藝,以至倫理政治等,都是建基於一種心理主義上,這種心理主義不是某種經驗科學的對象,而是以情感爲本體的哲學命題。這個本體,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內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爲審美的形而上學。

本書認爲,從實踐哲學的理論看,人的“遊戲”行爲是以使用製造工具的物質生產活動爲其根本基礎的,它是一種系統性的符號活動,而不是條件反射或信號活動。從美學看,舞蹈。是原始生活最爲嚴肅的智力活動,它是超越動物性存在的那一瞬間對世界的觀照,是一種天人統一系統的意義所在,它強調了自然感官的愉悅及享受。

本書依次說明了先秦兩漢時期的“審美”就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亦即動物性的愉快(官能感受愉快和情感宣泄愉快)的社會化、文化化。隋唐時期那種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的“情”的.描述。宋元時期那種更加淡泊寧靜的感受。通過順序的描述,寫出了華夏“美”的遞進關係和“美”的歷程。從而認爲,中國人的哲學、美學和文藝,以至倫理政治等等,都不是建立在一種心理主義上,這種心理主義不是某種經驗科學的對象,而是以情感爲本體的哲學命題。這個本體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與理相融合的人性心理。它既是超越的,又是真實的;既是感性的,又是思辨的。

《華夏美學》依照歷史演變的的軌跡,將中國文化中的物質及精神美,做出了十分詳細的說明,使讀者對華夏之美的瞭解更加的詳細,生動,系統。這樣細緻的講述,使我們可以從中瞭解到更多,更加理解當代中國的人的行爲,審美等一系列文化特徵,能更好的區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更好的發展本民族文化。使更多的人理解並認可中華之美,華夏之美!

《華夏美學》讀後感3

在準備考研之前,我的讀書筆記以收錄積累爲主,分主題,比如悼亡詩,留出三四頁空白,看見喜歡的就往上抄;比如一些生動形象、我以爲在普通話中不存在實際上存在的常用方言字,如:搲、諞、噦、?、熥......更多的還是網課聽課筆記和一見即被擊中的美麗句子,零零碎碎,不成個體系。

準備考研後,要讀以前沒讀過的專著,要對着文學史讀作品選,要背名詞解釋和簡單,要梳理文學史脈絡,要理解各種主義的來源和聯繫。這種複習方法確實有很多好處。第一是看理論專著時,目錄框架一列,主要內容一填,馬上能掌握作者是按什麼線索寫的`,比如這本《華夏美學》,第一章禮樂傳統,遠古;第二章孔孟人道,第三章莊子,第四章屈子,第五章禪宗,第六章近代。每章細分小節,都與儒家有關,即能理解作者所認爲的華夏美學是指以儒家思想爲主體的中華傳統美學。

在看《現代文學三十年》的時候也是一樣,先看目錄,小說、通俗小說、散文、戲劇、新詩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個十年各有什麼表現,再加上九位重要作家和一章臺灣文學,共同組成了這本書,整體把握上,就清晰容易了很多。以後讀書也可照辦。

第二,讀專著使人謙虛。現在所讀專著大都是非常優秀的學人前輩所寫,瞭解他們成就的最好辦法不是讀簡介和回憶文章(這點跟張神仙看法一致),只需翻開《簡明中國歷史地理圖集》,就知道譚其驤所爲,爲後來人提供了多大的方便。讀《談藝錄》,才知道錢鍾書橫掃清華圖書館,學貫中西的名號得來非虛。這種讀書法讓人擡頭看見高山仰止,低頭看見大地,離做出一點成績還有好長好長......好長好長路要走。

第三,背書利於思考,思考利於背書。小時候背詩,長大後就能遇到a-hamoment,突然開竅,瞭解這句詩美在哪裏。現在背書,逼着人一遍遍讀指定文本直到記住,讀多了,很容易明白答案表述的邏輯,就理解了,理解之後再背,容易很多。

比如李澤厚先生這本書裏,如何理解“樂從和”?

三個層次:

1.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所以合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2.“樂”與“禮”的不同之處在於,樂是通過羣體情感上的交流、協同和和諧,以取得上述效果。“樂”是作爲通過陶冶性情、塑造情感以建立內在人性。

3.它追求的不僅是人際關係中的上下長幼,尊卑秩序的“上下和”,還是天地神鬼與人間世界的“天地和”,是天人關係協同一致,而所有這種人際的“天人和”。

三個層次很長,但是一讀就恍然,三個層次分別對應“樂從和”這三個字的釋義。再記這道題就容易很多了。

第四,讀書筆記的作用。在讀過的書裏,被記在讀書筆記本上的,是我記得最牢的。比如前兩天的《顧隨詩詞講記》是兩三年前讀的,只把論王維詩那一段記下來了,於是詩佛爲何爲佛,至今不忘。沒記下來的,都忘了還有什麼內容。讀書確實是一種體驗沒錯,也不能強求每一本書都一定帶給我們一些收穫。但是雁過留痕,筆記本就是很好的“但我已經飛過”的佐證。而且翻筆記本太好玩了,書讀得越多,筆記內容記得越豐富,支援意識就越強。

對於創作者而言,支援意識越靈活,作品就越精彩,也就是經常感慨的怎麼人家腦洞這麼大,怎麼能從朱麗葉挽留羅密歐的臺詞想到《詩經》裏同義的“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想到樂府“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願得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對於讀者而言,面對一部精彩的作品,若讀者支援意識不夠,不識黃雲出塞路,焉知此聲能斷腸,也是很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