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安的種子》讀後感範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繪本《安的種子》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繪本《安的種子》讀後感範文

繪本《安的種子》讀後感1

這篇文章叫做《安的種子》,很早以前就看到過,一直記憶猶新,這次看到就拿他轉出來給還沒有看過的父母。

我們的孩子從來不拿自己媽媽和別人媽媽做比較。

所以,媽媽們,我們也不要對孩子說,“你看人家誰誰誰怎麼怎麼樣,你看你……”

這句話最傷害孩子的心,每個人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自己不喜歡聽的話,也不要說給孩子聽。每個孩子都最愛自己的媽媽,在他們眼裏,無論自己的媽媽有什麼缺點,無論媽媽愛大吼大叫還是溫柔體貼,都可以接受,都不影響孩子對媽媽的無條件接納和無條件的愛。

每個孩子都是這樣,看到自己的媽媽,眼睛都會發亮,會跑過去張開雙臂,迎接自己最愛的媽媽。孩子都可以做到這樣,爲什麼作爲父母的我們,做不到呢?

媽媽們需要做的是,和孩子約定一個鼓勵的動作,可以是摸摸孩子的頭,可以是一個擁抱,也可以是一個拍手,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只要孩子有一個小小的更正,隨時隨地,鼓勵一下,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讓孩子體會到成長的快樂很重要。

有緣看到《安的種子》的人們——無論你是不是準備將它讀給孩子聽——也許都應該先找一個安靜的角落,輕輕地念給自己聽。然後想一想、再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得到過“千年蓮花的種子”?!

這個標題寫的非常的棒,回想起來,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的確用了太多的比較,“誰誰家的孩子考試比你好”,“誰誰家的已經鋼琴10級了”,“誰誰家的這次考入了北大”,然後末了再加一句“你怎麼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呢”。這些已經習以爲常的話,我們可能料不到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多麼大的影響。

換位思考,要是你的孩子經常冒出來這些話:“誰誰的媽媽做菜比飯店還好吃……”,“誰誰的爸爸是哪個公司的老闆,一年賺100多萬”,“誰誰的爸爸,他生日的時候送給他一輛寶馬”,“誰誰的家裏,每年都要出去旅遊3次”等等……末了再加一句“我的爸爸媽媽怎麼這麼沒用?”試問作爲家長的你感受會如何?

希望父母能從小種下一棵種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種子就好。雖然需要你的精心澆灌,但發展成什麼樣子是沒有參考的,玫瑰有玫瑰的美麗,百合一樣有百合的清新,哪怕是仙人掌必定也有他獨到的一面,怕的就是拔苗助長,還等不及開花就夭折。。。。。。

繪本《安的種子》讀後感2

"播種一種想法,收穫一種行爲;播種一種行爲,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人生。"你我本是萬千世界中的滄海一粟,在這片人生旅程的沃土上,我們播下了抒寫美妙人生的誓言,用滿腔的熱情和信念去抒寫美麗的畫卷。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當一粒種子選擇親吻大地的那一刻,他就開始了與大地相容一起經歷風雨的洗禮,一起感受成長的歡喜;當我們帶着第一聲哭啼向世界宣告我們的存在時,你我滿心好奇得踏上播種自己人生的未知之旅。對於這個世界,對於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我們猶如那顆"千年蓮花種子"般無物可比。沐浴着父母無私的關愛,我們猶如雨後的春筍般茁壯的成長,無憂無慮。當有一天,我們在懵懵懂懂中聽到了一個詞"自己",我們開始在好奇和新鮮中尋找並探究"我要做怎樣的自己"。我們開始有了打造自己的想法,開始學會了在跌跌撞撞中認識自己,並且不斷的提升和完善自己。

世界因爲千形百態的萬物而更加美麗動人,人生因爲豐富多彩的經歷而更加絢麗多姿。老和尚的.三顆千年蓮花種子分別給了三個小和尚"本"、"靜"、"安",三顆一樣的千年蓮花種子因爲不一樣的種法收穫了不一樣的命途。本的急功近利,靜的循規蹈矩,安的從容淡定,安然等待。小故事,大人生。當我們一起在沐浴夏天的清涼,欣賞那滿塘盛開的動人的荷花,呼吸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時,我們是否會靜靜的思考:這三種迥然不同的結局,千差萬別的心境其實就是我們生活的小縮影呢?

曾經一臉青澀的我們也懵懂過,那些年少輕狂的日子裏,我們無數次的對這個世界宣讀那些我們曾經寫下的誓言,我們渴望有屬於自己的舞臺,急功近利的想一展自己所學,急於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可是,年輕的我們卻忘記了靜靜的審視自己,靜靜得了解這個我們還未曾真正的開啓的世界。年少的我們總以爲只要有想法,似乎就可以實現"給我一個槓桿我就能撬動整個世界"。時間會告訴我們,那些曾經急功近利的慘痛經歷會告訴我們,現實和理想總是會有一些距離。一味的急於求成只會矇蔽我們智慧的雙眼,我們忘記了思考我們爲什麼出發,怎麼出發。"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人生的懵懂從此刻開啓。

在跌跌撞撞中,我們學會從中吸收教訓,學會了去總結和探討自己。青春的棱角已經在每一次的碰壁中變得沒有那麼分明,經驗的積累讓我們更容易憑藉自己的直覺和經驗去界定怎麼樣去做。萬物皆處在變化之中,我們忽略了事情的本真卻活在自己界定的思維空間中,沒有從根源去看待事情,這樣的我們很多時候在做着"盲人摸象、閉門造車"的事情,卻無法真正的耐心全觀事情的全貌。我們爲自己播種固定的技能,卻永遠也不能失去我們隨時創新性的本領。"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人生累積的豐富累積。

經歷了人生的貼蕩起伏,我們漸漸明白了:當方向錯誤的時候,停下了本身就是一種前進。人生的每一個機會就如那顆"千年蓮花種子",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否會帶着那顆感恩的心去認真把握這難得的機遇?是否會淡定從容的去看清事物的本質而不是將我們的思維強加其上?在人生的洪流中,我們能夠陽光自信的笑對每一天,可以寵辱不驚得做最好的自己。"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是畢生精華的提煉萃取。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匆匆行走的人生路上,有太多的誘惑和障礙會擾亂我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鼓勵自己在這條播種自己的人生路上堅守內心的寧靜,平和淡定堅持做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帶着那份對生活的熱情,攜着那份對萬物的尊重,輕裝前行,淡定從容讓自己這顆獨一無二的種子開出美妙的人生。

繪本《安的種子》讀後感3

最初見到《安的種子》是在微信的朋友圈裏,故事中的三個小和尚代表了三種不同的人生態度,本性情急躁,急功近利;靜性情細緻,浮華不實;安性情平和,淡定踏實。

假期裏,牛老師又推薦了這個故事和孩子共讀、交流。每一個讀這個故事的人都可以從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當你有了一顆種子的時候,你會是本?是靜?還是安呢?

第一遍是我讀,陽陽聽,故事到一半,陽陽說:安真傻啊!怎麼還不種他那顆種子,他想幹什麼?“春天來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種下了種子”,陽陽笑了:原來安是最聰明的,他的做法最正確。因爲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再說蓮花應該生長在水裏。

第二遍是陽陽自己讀,我聽,讀完後陽陽說:我知道了,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要學會等待。

樸素的畫面,簡單的文字,簡單的故事,卻有着可以讓人受益一生的智慧。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裏,安的那一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靜的水,是多麼難得。他感激地把種子裝進小布袋,掛在胸前,從容地去買東西、掃雪、做齋飯、挑水、悠悠然去散步。他告訴我們,要滿懷希望,有所追求,但一定要淡定,順其自然。享受生活的過程,也得享受那些平凡瑣碎的小事,享受等待。

假若我們親愛的孩子就是那顆珍貴的種子,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顆種子的成長呢?很多人選擇了做“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急功近利,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看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大發雷霆、抱怨指責。更多的人選擇了做“靜”,照本宣科,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卻忽視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最關鍵的東西。然而,我們有多少人能有“安”的淡定,順其生命最自然的規律,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必要的幫助?

靜靜地陪伴我們手心裏的那顆珍貴的種子,陪他學習、陪他讀書、陪他玩耍、陪他遊戲、陪他哭、陪他笑……給他親吻、給他擁抱,這似乎應該是成長的最自然的規律,或許那個被陪伴過、充分地淋漓盡致地玩過的孩子,時候到了,生命會得到最充分的綻放,會綻放出他人生的喜悅與豐饒。

我願意爲了這顆珍貴的種子的綻放順應自然的規律而安靜地等待。

繪本《安的種子》讀後感4

《安的種子》這本書講述的是有三個小和尚,分別叫本,靜、安。一天,老和尚給他們分別一顆千年蓮花種子,讓他們種。

本一拿到種子就去找工具了,本又把種子種到一個荒誕的地方,現在很冷,種子不久就枯萎了。靜起先看了幾本書,找了一個金盤子把種子種下了,經過靜的精心照料下,種子就長出了幾片小荷葉。但靜又用一個金蓋子把盤子蓋了起來,種子覺得太黑,不久後就死了。安先把種子放進布袋裏,帶種子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冬天。到了春天,安把種子拿出來,他先選了一個小池塘,周圍都有小蝌蚪,草。安把種子種在池塘中央,安每天一要打水就去看種子,不久後,種子長成了一朵千年蓮花。老和尚說了幾句話,安,靜、本都臉紅了。

《安的種子》這本書告訴我們遇到任何事情,我們都應該不急不燥的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