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高興》讀後感範文3篇

《中國不高興》讀後感1

中國從來沒有動輒向世界展示不高興,即便是受到外強凌侵,也會先禮後兵,也會首先爭取以智慧取勝,也會首先以人民的生命安危爲重。中國人的不高興是在忍無可忍憤怒至極的情況下才有的表現,而且一旦表現,將是世界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但是,在當今世界文明趨於融合的時代,中國不會出現不冷靜、不理智、不智慧的行爲。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滲透力不允許中國出現狹隘和過激的行爲,中國十幾億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危不允許任何人軟弱,也不允許任何人逞強。

《中國不高興》讀後感範文3篇

幾千年的文化,凝練了中國的性格:和諧包容自強不息。只有和諧包容,世界纔會變得寬廣;只要自強不息,強權能奈我何?無需刻意向誰送笑臉,也不必向誰不高興。我們能容納一個巨大的世界,我們也不會對不屬於我們世界的人顯示我們的強大與傲慢。世界文化的融合是必然趨勢,一切優良的文明最終會化育全人類共有的文明。在這個化育過程中,堅定不移地保持和諧包容自強不息的國家性格,中國的文化纔有可能成爲人類共有文明的核心,人類共同崇尚的文化。

近年來,一本《中國不高興》異軍突起,引起了衆多的關注。新近的這本暢銷書的基調卻是一種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無論是從書的作者羣還是書的暢銷來看,人們都有理由重視這本書以及從中反映出的社會情緒。

百多年來,我們民族的情緒起起伏伏,時而激昂、時而悲憤。百多年來,生存競爭壓倒一切,中華民族的情緒及其表達也必須符合生存競爭的需要。大家是平等的,那我們就不必時時處處看着別人的眼色行事,就不必時時處處把自己的情感埋藏於內心深處。這個世界上有不公平,這個世界上有人還想欺負我們,我們就可以不高興,就可以把不高興說出來,而且不必爲把不高興說出來而感到害怕。

作爲中國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我們激烈的熱愛自己的國家,但愈是洶涌澎湃的愛國情緒,愈更加需要沉靜下來,做理性的思考。

書中所寫的隨着現今中國日漸崛起而潛在的種種內憂外患,知識精英羣體難道不該捫心自問,不該反思,不該回應得理性寬容或高格大氣一點嗎。

歷史上大國的崛起,勢必經歷這樣兩個階段,即先是物質的崛起期,包括經濟與軍事力量的迅速發展;其後便爲知識分子的精神焦慮期。由於知識精英羣體的急迫和焦慮,自卑與自信,膨脹和內斂的矛盾複雜及難以保持平衡的心理狀態,而產生各種思潮與派系泥沙俱下,學術思想極其混亂的時期。我們如今則正在經歷這樣的時期,所以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在泥沙中洗滌甄別,去糟粕取精華,更穩健,更成熟的走向英雄國家的輝煌之路。

正因爲中國處在這樣的時期,所以就書中所講的中國要以英雄大國之姿態爲世界制定新格局等一些缺乏實踐性邏輯支持的設想,我認爲還爲時尚早,因爲我們的綜合國力還沒有達到稱霸世界及與西方世界徹底決裂的.程度,面對此時的世界金融危機,我們不該被激進的愛國主義情緒淹沒,而應當做理性的思考。

《中國不高興》爲中國崛起期民族精神的反省與成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使愛國主義的激情在理智寬容的環境裏,走向成熟,成爲英雄之國崛起的左膀右臂。

《中國不高興》讀後感2

之前,看到網上熱議《中國不高興》,正好近段時間一直收看郎鹹平教授關於中國經濟現狀的分析講座,引發我無限的感慨和憂慮,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所以毫不猶豫買來一讀,想了解中國爲什麼不高興,哪裏不高興,怎麼才能高興。對這本書,有人褒貶不一,我向來是拿來主義,更何況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必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我只在意從這本書我收穫了什麼?不高興是常有的事,其實,有時,我也不高興,比如:我對外國媒體翻來覆去總是宣揚《中國威脅論》就不高興;我對西方對西藏說三道四就不高興,我對美國出售臺灣武器就不高興,我對日本在島挑釁就不高興,我對菲律賓對南沙的態度就不高興,我對沃爾瑪與家樂福可以到中國來開超市,我們卻不可以到美國和法國去開超市不高興......可是,有時,我更痛心:“其實中國完全可以不靠美國的市場,只要依靠自己的內需就可以爲自己的經濟提供非常強有力的動力。可惜的是,由於多年來崇尚外國,依賴外國已經成了中國從上層到下層的定勢,這一點中國人自己竟然做不到,看不到就不能把它化作自覺的政策措施。”這幾十年來,我們的一汽,二汽做了什麼?完全成爲了外資巨頭的代工,一點核心技術沒有,不斷引入別人淘汰的技術,受制於對外資的限制,國外汽車巨頭紛紛與中國本土汽車廠商合資,可合資的結果是一汽、二汽等國企更墮落。我們的奇瑞,吉利等私有企業迅速成長起來,可那些老國企還在不思進取,自甘墮落,淪爲產業鏈的低端製造商。以市場換技術,可如果換來的總是落後的技術,什麼時候才能超越別人呢?近日看報道,日本東芝要淘汰一批老的液晶生產線,於是就賣給國內企業,幾個地方政府還當作寶貝一樣去爭取這個項目落戶本地,真是讓人慚愧。別人要扔的破玩意,在國內竟然成爲寶貝,這的確是一種悲哀。還好,中國的核電,地鐵,磁懸浮等產業在吸收國外技術並消化吸收後轉化爲自己的技術,讓人欣慰。不過總體上,中國產業升級還任重道遠。

其次,“大目標”是《中國不高興》的作者們最爲關注,談論最多,也最爲“新穎”的話題。王小東說:“中國應該有什麼樣的大目標?我認爲第一是要在這個世界上除暴安良,第二要管理比現在中國所具有的更大更多的資源,給世界人民帶來福祉。”我覺得大目標是應該要有的,在當前經濟危機下,要先正確認識自己,解決好自己的內部問題,別讓國際金融炒家一點點剝奪我們國家的利益,而很多國人卻不清醒,甚至許多企業家沒有長遠的眼光,被別人賣了,還沾沾自喜。什麼時候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什麼時候從產業鏈的最低端到6+1的產業整合,什麼時候從中國可以說不,到中國不高興,到中國真高興,纔是我高興的,也是我所期盼的。

《中國不高興》讀後感3

這本書評價說什麼的都有,民族主義、左翼、極端思想,或者只有憤青們纔會去看的書等等。每個年齡段的人看法都不一樣,對於我這樣一個80出生的人,雖然還沒法到達"專家""學者"們的社會觀、人生觀,但是作爲國家後幾十年的"社會棟樑",我們自然有我們的想法。

我不知道那些"學者"們是否有買這本書,並且是否去看了這本書,首先要說的是如果您沒有看過這本書,僅僅是在網絡或者別人嘴裏聽了幾句的話,那麼還是請您先閉上您的嘴,等看完了再評價也不遲。

中國從建國以來幾乎是每30年一個變化,改革開放快30年了,30年前中國是怎樣一個環境,也就要面對怎樣一個心態來處理國家前途。今天我們國家所處的環境和背景不同,我們是該繼續用30年前的觀念來建設祖國呢?還是用新的觀念來推動國家發展呢?我認爲這本書不見得就怎麼"民族主義"了,當你用一種審視和批判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作者們的本意是希望我們不要沉迷於改革開放的成果之中,要了解我們目前面臨的環境,要懂得在不同的時期做不同的人!做個比喻:以前你窮,沒辦法你只能用一個窮心態來生活,現在你成中產人士了,是不是你還得用窮心態來面對社會?是不是等你都住上別墅了您還用貧困時期的心態來生活呢?每個人在每個時期的眼光和抱負都不一樣,國家也是這樣。我們完成了一個目標之後就是要有一個新的目標!要不國家怎麼發展?原地不懂?接着"販賣"褲子、鞋子給西方?老祖宗交給我們的:居安思危!先天下之憂而憂那裏去了?泡小祕吃海鮮去了?

有的時候不是我們不理解"老人們"的心裏,就像我們面對自己的父母一樣,現在你跟你父母講一些新時期的事情,他們可能不理解,甚至不接受,因爲他們那個年代沒有這樣亂七八糟的事情。但是結果怎麼樣?社會不還是發展,"老的"終究要"老去"。那些已經接近"老去"的"學者"們,你們是否還跟的上這個時期的變化?你們腦子裏的"286"處理器是否還能處理當今社會的大量信息?要不您先"升級"一下,這樣我們才能站在一起。

新時代的年輕人從觀念上和處理事情的思維上有很大不同,大家面對事情的時候通常都目標明確,不喜歡通過"附加值"來達成目的,就像現在"有話直說"一樣。我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層,當要與其他公司處理合作事情的時候,通常都是直奔主題,闡明自己的實力和誠意,原則利益說清楚,大家來均衡利益,然後就籤合同了。但是我們老一輩怎麼做?先是私下拜訪對方領導,然後送禮吃飯泡個澡,然後再研究研究最後才籤合同。這就是新時期年輕人與老一輩的不同。我們更注重實際的東西。更注重目標的東西

這本書之中有很多話題和論點是指責那些"學者""教授"的,不好聽的話當然誰都不愛聽,忠言逆耳嘛,但是它利於行。很多話題都是很直接的說出問題點,我們是該反思呢?還是一推三乾淨?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是值得一看的,縱然書中的論點富有激情和民族主義傾向,但是他的出現與熱銷有他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