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故人莊優秀說課稿

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

過故人莊優秀說課稿

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難點、說教法學法以及說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過故人莊》是現行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外古詩詞背誦”板塊中的其中一首。它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從體裁看屬於標準的五言律詩。主要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中做客的經過。在純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詩人和他的老朋友一起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無限的樂趣,也由此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這首詩初讀起來似乎平淡如水,但細細品味就像是一幅畫着田園風光的風景畫,將寫景、記事、抒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三維目標,結合本首詩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三項: 知識與能力: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掌握文中重點字詞的釋義,藉助課下注釋整體理解古詩的意思。

這是根據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的特點決定的。 過程與方法:1.感受詩的形式美,瞭解對仗的特點。

2.讓學生藉助朗讀、張開想象的翅膀,想象詩歌所描述的美麗畫面,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優美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3.通過誦讀這首詩,感受朋友之間聚散兩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 情感態度價值觀:知道情誼的無價,懂得珍惜朋友間的深情厚意。

這是根據新課標要求體現以人爲本,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

三、說教學重難點

這首詩比較淺顯,但也有一些需要重點理解的字詞,比如,過故人莊的“過”;故人具雞黍中的“具”“黍”;開軒面場圃中的`“軒”和“圃”,還來就菊花中的“就”。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設置爲: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洋溢着的濃濃的朋友情意,瞭解對仗的特點。

另外,這首詩的意境特別優美。所以我將本課的難點設置爲:讓學生能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對他們能進行美的薰陶。

四、說學情和教法 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和出發點。七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一定的詩歌積累,但是仍以形象思維爲主,理解能力低,鑑賞能力更有待於提高,而且也沒有學習詩歌的意識和方法,再加上詩歌教學一定的難度性。必然採用靈活多樣、形象直觀的方法突破難點。

教法——根據這首詩的特點和學情的分析,我採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方法:

1.朗讀法。古詩教學應着重體現朗讀,注意語氣、語調、節奏,力求聲情並茂。通過反覆的誦讀,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詩歌的聲韻美和形式美,更能讓他們深入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

2.品讀賞析法。《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本首詩的語言和意境都特別優美,可以讓學生通過品讀細細體會。

3.角色扮演法。因爲這是一首古詩,描寫的是古代的人和事,採用角色扮演法可以讓學生融入當時的環境中,更加深刻地體會人物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加深對整首詩的理解。

五、說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我是這樣來導入的:首先說出古往今來的文人關於朋友的古詩詞,比如李白在《贈汪倫》中寫到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論語》十二章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些古詩詞都是學生以前學過或熟悉的,再加上他們對“朋友”這個話題也不陌生,因此能夠使他們很快進入對本節課的學習。

(二)知人論世,瞭解作者

讓學生首先說說對本文作者孟浩然的瞭解,也可以回憶學過的他的詩,並且背一背,讓學生感受到他的詩風是平淡自然的,而且有濃厚的田園氣息。然後我再借機重點介紹一下孟浩然生活的時代背景,爲了解整首詩做鋪墊。

(三)誦讀古詩,整體感知

首先指明要求學生朗讀古詩,要求音要讀準。糾正“斜”和“還”的讀音。

然後全班同學齊讀古詩,讓學生感知這首詩講述了一件什麼事,從這首詩中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品讀古詩,讀出情趣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詩意,用自己的話結合課下注釋來說一說,讓他們與文本對話,自己思考,感受更深。

在講解“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詩歌所描述的美麗畫面;從而感悟詩中田園生活的優美意境。

在理解“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這句話時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想象詩人和老朋友在說些什麼?讓學生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純樸的情感。

(五)課外拓展,昇華主題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詩人和老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從而喚起學生自己對友誼的理解,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六)佈置作業,鞏固提高

1.背誦、並會默寫這首詩。

2.請同學們蒐集更多的關於友誼的名言名句和古詩詞,寫在積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