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玉階怨》原文翻譯賞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爲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玉階怨》原文翻譯賞析

《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註解:

1、羅襪:絲織品做的襪子。

2、卻下:還下。

3、玲瓏句:雖下簾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

韻譯:

玉砌的臺階已滋生了白露,

夜深佇立露水侵溼了羅襪。

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簾子,

獨自隔簾仰望玲瓏的秋月。

賞析:

樂府《玉階怨》多詠被幽禁宮女之幽怨的樂曲。詩雖以怨標題,卻不露怨字,。首二句寫獨立玉階,露侵羅襪,更深夜濃,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注如訴;後二句寫無可奈何,入室垂簾,隔窗望月,愈襯孤寂。無獨乎?無怨乎?詩不正面塗抹,卻從反面點妝,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詩如其人。李白性格豪放。作品風格飄逸。但也並不是像王安石說的那樣“其格止於此而已,不知變也”。(王若虛《滹南濤話》引)這首《玉階怨》就不能說是“豪放飄逸”(同上)的。謝脁是六朝齊最優秀的詩人,李白視之如楷模,他也曾寫過一首《玉階怨》,其詩曰:“夕殿下珠簾,流瑩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這兩首《玉階怨》,詩風有所不同,謝詩直露,李詩含蓄。歷代對李白這首短詩的評論,說法不盡相同,但大多是從其多情委婉方面加以肯定和讚揚的.,比如:

宋範晞文《對牀夜語》卷四謂此詩“備婉孌之深情。”

明高棅《唐詩品彙》卷三十力引蕭士贊雲:“此篇無一字言怨而隱然幽怨之意見於言外。”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四:“妙在不明說怨。”

近人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題爲玉階怨,其寫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際。第二句雲,露侵羅襪,則空庭之久立可知。第三句雲,卻下晶簾,則羊車之絕望可知。第四句雲隔簾望月,則虛帷之孤影可知。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近三、四十年以來的有關論著對此詩的解說大致與前述相同,這裏選錄以下二例:

此在明處白描思婦之動作,而暗點一怨字,言有盡而意無窮。倘如續之以“良人去未歸,此怨無消歇”兩句,點出一怨字,輒轉貽蛇足之譏。(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

但寫動作不着抒情字面,而無限深情自在其中。試想望月階前,白露侵襪,室外不耐寒,入室下簾,猶望之不已。則此秋月玲瓏實寓懷人之癡想在。(周本淳《唐人絕句類選》)

在李白的詩集中,這旨詩雖無法系年,但從其內容推斷,當是寫於作者在長安翰林供奉時期,也就是公元七四二至七四四年,此時李白四十餘歲,作爲皇帝的文學侍臣,他對宮廷生活是熟悉的。他的其他同類題材的小詩,像《長門怨》、《妾薄命》、《怨詞》等大致都是在長安時期寫的,至少是寫的他在這一時期所耳聞目睹的宮女的不幸遭遇。所以這首詩中隱而不發的怨恨,不大可能是針對“去未歸”的平民女子的丈夫(舊稱良人),而是對佔有後宮粉黛數以千計的皇帝本人的腹誹心謗,俞老先生稱之爲“羊車之絕望”。所謂羊車,這裏指宮廷中羊拉的小車。據《晉書·胡貴嬪傳》:“(武帝)並寵者衆,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請。宮人乃取竹葉插戶,鹽汁灑地以引帝車。”李白筆下的那個在玉階前等待至夜深露降,寒氣侵透羅襪,仍不見皇帝蹤影,無可奈何地放下幃簾,進入室內,又隔簾望月的癡心宮女。不正是以竹葉、鹽汁引帝車的宮人的寫照嗎?

就題材來說,這是一首常見的宮怨詩。玉飾臺階,足着羅襪,懸掛水晶簾,可見居室、器物的豪華和考究。即便如此,宮人依然夜不能寐,精神上很痛苦。她透過明澈的幃簾遙望秋月,豈不是仍在等待羊車的幸臨!短短的四句詩,對腐朽的宮廷制度的暴露卻是那麼淋漓盡致,使讀者對受害的宮人不由得灑下一掬同情的淚水,於言外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儘管李白傳世的佳作很多,這首小詩卻是別具一格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