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晏殊》閱讀答案和翻譯及賞析

原文

《採桑子晏殊》閱讀答案和翻譯及賞析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字詞解釋:

1、只解:只知道。

2、不信:不理解。

3、離亭:古代人在長事短亭間送別.因此稱這些亭子爲離亭。亭:建在路上供行人休歇的長亭。

4、春衫:春天所穿的衣服。此處指年少時穿的衣服,唐代張籍《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鮮.將作春衫稱少年。”

5、淡:慘淡清冷。

6、朧(lóng)明:模糊不清,此指月光不明。朧,朦朦朧朧。

7、頻:屢次。

8、高樓雁一聲:化用自唐代韓偓《生查子》:“空樓雁一聲,遠屏燈半滅。”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翻譯:

時光只知道每時每刻催人變老,卻並不理解人世間的多情,你看那長亭送別時,傷心的淚水滴到衣衫上,連喝醉酒也不能使自己忘卻煩惱。

昨天夜裏,梧桐樹的葉子在西風中急促地響着,月色朦朧而慘淡,我的美夢不斷地被驚醒,不知何處的高樓上傳來大雁淒厲的叫聲。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閱讀答案

試題:

(1)“好夢頻驚"是全詞點睛之筆,詞中引起“好夢頻驚"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全詞分條簡答。

(2)這首<採桑子>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具體分析。

答案:

(1)

①因時光流逝而驚夢。

②因容顏的易老而驚夢。

③因離別的痛苦而驚夢。

④因無盡的思念而驚

夢。

⑤因西風的驟起而驚夢。

⑥因月色的慘自而驚夢。

⑦因高樓的雁叫而驚夢。(每點一分,四點就可)

(2)

①運用擬人的手法。首句將時光擬人化,說“時光”“催人老",表達了時光流逝、容顏易老的傷感。

②運用襯托的手法。以時光的“只解"“不信"襯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歸襯托人未歸。

③運用借景抒情的手

法。<採桑子>作者詞中借哀景抒發悲情,驟急的西風、慘自的淡月、高樓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種傷離別、苦相思的悲情。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創作背景:

作者由於離別後音信難得,由此產生離別之思。於此同時,作者又把離別與時光無情、年華漸老聯繫起來,形成了雙重的無奈和感傷。此詞就是在作者這兩種感情的影響下寫出的。

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賞析:

此詞以輕巧空靈的筆法、深蘊含蓄的感情,寫出了富有概括意義的人生感慨,抒發了嘆流年、悲遲暮、傷離別的`複雜情感。全詞感情悲涼而不淒厲,風格清麗哀怨,體物寫意自然貼切,是晏殊詞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起首二句把時光擬人化,暗含“多情自古傷離別”和“思君令人老”雙重含義。“多情”二字,總攝全篇。

三、四兩句寫詞人感時光易逝,悵親愛分離,心中的煩惱無可化解,只好借酒澆愁,然而不久便又“淚滴春衫”,可見連酒也無法使自己暫時解脫。

下片先寫不眠,次寫驚夢。西風颯颯,桐葉蕭蕭,一股涼意直透人的心底。擡頭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朧而又慘淡,彷彿它也受到西風的威脅。

“好夢頻驚”寫每當希望“好夢”多留一霎的時候,它就突然破滅了。而且每當一回破滅,現實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齊奔集而來。此時,室外的各種音響,各樣色彩,以及室中人時光流逝之感,情人離別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剛纔的好夢全都打成碎片了。這裏,“好夢頻驚”四字爲點睛之筆,承上啓下,把室中人此際的感受放大成爲一個特寫的鏡頭,讓人們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何處高樓雁一聲”寫室中人沉抑的情緒正凌亂的交織之中,突然飛出一聲高亢的哀鳴。這一聲哀厲的長鳴,是如此突如其來,使衆響爲之沉寂,萬類爲之失色。這是孤雁的哀唳,響徹天際,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緒提升到一個頂峯了。這一聲代表什麼呢?是感覺秋已經更深嗎?是預告離人終於不返嗎?還是加劇室中人此時此地的孤獨之感呢?不管怎樣,它讓人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悵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綜上,此詞上片概述時光之無情,下片寫春去秋來,觸景生情,相思難禁。詞中“長恨離亭”、“好夢頻驚”等句,用意超脫高遠,表現了一種明淨澄徹而又富於概括意義的人生境界。

個人資料: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爲祕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爲“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