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永遠在路上演講稿

演講稿是作爲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慈善永遠在路上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慈善永遠在路上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慈善永遠在路上。

善是大愛,善是大德,善是大義。善是春雨潤物細無聲,善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永遠的精神追求和希望……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修行,那麼,善就是智慧,是方向,是目標,也是一種態度。

那些我們孜孜以求的所謂成功,不過是追求完美的過程。我想,每個人只要心存善意,付諸行動,都可以履行慈善,壯美人生。崇德尚善,並不是要成爲慈善家,而是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以力所能及的善舉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真正的成功,遠遠不止一面,除了事業,以公益慈善昇華人生,是我畢生的夢想。”這也是我的人生哲學。崇德尚善,就能成爲可愛的踐行者。

中學讀書之時,我就學習理解了中華民族的立命精髓,獲得了我們祖先秉承慈愛仁義的光榮傳統。我閱讀過孔子、孟子和老子關於仁愛慈善的一些經典論述,特別在縣電臺親自主持播出了一個個慈善故事,使我對與人爲善、感恩社會有了更清醒的認識。我們縣電臺電視臺各檔節目播出的這個新聞窗口,正是傳播、動員和鼓舞全縣人民大力弘揚慈善精神的光榮崗位。

我們新聞工作者與全縣的慈善大業血脈相連、心心相印。我們播出的每一條新聞、每一個故事,甚至每一句話,都是引領和昭示着以慈善爲核心的蘭西精神。

在大學讀書時,我學習了古聖人的善念與善道。儒家鼻祖孔子創立了以“仁”爲核心的人本主義思想體系。由孔子到孟子,從仁愛到仁術,再到墨子兼善天下,對社會的道德構建和慈善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guān guǎ)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我一直爲生長和工作在蘭西而自豪,幸運地擁有這片慈善仁愛的.熱土。每次出去採訪或者遊覽家鄉山水,去看流淌於我們腳下美麗的呼蘭河,心靈上都會產生強烈感應,讓我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得以堅守善念。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明五禮、知五恥,興善道,對個人是品德修養;融入到社會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更是維繫社會正常生活和良好風氣的豐厚滋養。特別是王立波書記到任蘭西縣委之後,帶領蘭西人民凝心聚力,崇德尚善、立言敏行,大行慈善,扶貧濟困,形成了全縣上下同舟共濟、攜手奔小康的可喜新局面。講道德,樹明禮向善之風,做正直友善的人;講學習,樹艱苦奮鬥之風,做勤勞節儉的人;講健康,樹崇文尚潔之風,做健康開朗的人;講誠信,樹誠實守信之風,做正義坦蕩的人;講秩序,樹禮讓和諧之風,做遵紀守法的人;講奉獻,樹互助友愛之風,做熱心志願服務的人:共同培育呼蘭河畔的慈善百花園。

在每天面對全縣聽衆的播音中,我一直被身邊一個個慈善故事感動着――

我知道了:蘭西縣康榮鄉榮發村村民王斌因兒子不幸患上白血病,背上了沉重債務,感受到病魔冷酷無情。蘭西縣聯盟、和順、聯誼三個愛心車隊全體隊友,聞訊後迅速募捐善款1700元,送到患者家中。社會各方面也都紛紛行動了起來,大家都在關注和救助他們。王斌兒子在縣城和省城住院期間,愛心車隊隊員們爲其免費接送。讓困難之中的王斌一家真切感受到了來自家鄉人民的大愛溫暖,這不正是我們縱情讚美、倡導和弘揚的慈善公益在行動嗎?

前一段時間,我曾多次跟隨縣領導深入鄉村看望和採訪貧困戶。在蘭西鎮林勝村楊仁屯,我們走進低保戶郭景江家裏。老兩口生活得特別困難,疾病纏身,失去了勞動能力,又沒錢治病,精神上極爲壓抑……縣、鎮和村領導給與郭景江一家極大關注,立即幫助他們解決了免費住院治病、日常生產和生活幫扶等的一系列難題。4月26日,縣領導又特意派文旅辦工作人員專程去看望郭景江夫婦,給他們帶去了豆油、大米、白麪、牛奶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實實在在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大愛無聲,大愛無言。

善是內心自然生髮的一種詩意情懷,只要你想着這個世界、這個國度、這個家園,並且付諸行動,你就可以成爲傳播善良的種子。我們正走在慈善公益事業的大道上,從一個人,到一羣人,大家手牽手走出了一條慈善之路。善會成爲公益事業的核心,善一定會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上開花結果。堅持熱心慈善事業,不忘初心,用我慈善我快樂的人生理念,作爲我們的生活信條和工作動力。

讓愛的火炬熊熊燃燒,照亮和溫暖蘭西的每一寸土地。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新聞永遠在路上,慈善永遠在路上!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