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

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1

這次很有幸參加合肥市教育局組織的校長提高班赴南京師範大學學習,爲期一週。教授們的精彩講座,使我們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我帶着《當前教師職業倦怠的困惑》問題和教授們進行了探討,並將所學運用於我校的管理工作之中。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當教師的時間長了,從教之初的豪情壯志逐漸消失了,桃李滿天下的希翼淡漠了。安於現狀、平淡無爲、得過且過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愛的學生似乎都變得令人生厭,甚至有了放棄教師職業的消極思想,實際上這就是教師職業倦怠的症狀表現。

一、 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

教師職業倦怠是一個不容忽視,不可迴避的問題。它的出現不僅影響教師的教學,而且阻礙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 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教師所從事的是一門週期性長、複雜的、見效慢的辛苦職業。教師工作的特殊性還表現在工作對象和工作內容的特殊性上。教師整天面對的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天真、貪玩的本性決定了對錯誤的糾正是不厭其煩的反覆提醒。對知識的傳授也是三番五次的不斷重複。如我校的張浩同學,從本學期開學以來,拒不寫作業,雖是留守兒童,但我們給予了極大的關愛,一堂課看着他,也只能寫到百把個字,任由你恩威並施,他就不寫,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勢,你怎麼辦?回家,對他的奶奶拳打腳踢,他父母卻一心掙錢,在家裏幾乎無人管束,孔子說:誨人不倦,如果真那麼容易,他老人家就不會提出來了。也許正因爲學校這個特定的工作場所,孩子這個特殊的工作對象,才造就了教師隊伍的相對單純和人們常說的囉嗦吧。教師一般都有較高的成就動機,他們追求個人成功的價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應有的回報,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教師年齡的不斷增大,在工作和生活上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煩心事,嚴重影響了教師對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甚至產生嚴重的消極、逆反心理。一旦造成教師的職業倦怠,工作年限稍長的教師就容易出現任何事情都無所謂,工作就那麼回事,怎麼幹都一樣等感受和行爲表現,而且現代社會對人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工作量大、管理學生的壓力、學生家長的壓力、考試壓力、課題研究、職稱評定等壓力,使教師承載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些壓力給教師帶來嚴重的影響。當教師一旦感到沒有什麼發展機會了,一旦陷入絕望的境地,他們便會停滯於現狀而不思進取,之所謂聽之由命的地步。

2、 學校內部管理者的問題

人都是有情感的。情感本就有輕重之分,管理者面對的是一羣幾十個上百個教師。傾向性可以表現在心裏,一旦表現在行爲上,對某些教師便會變成不滿或打擊,自然會消怠。一次、兩次,熱情變爲冷靜、淡漠.。

就拿現在的學習機會來說吧,培訓的總是那麼幾個教師,別的教師心裏便會思量:難道我們就沒有潛力和前途嗎?還是不被重視呢?久而久之,等到不思量的時候可能就接近倦怠了。

學校管理者更多的是關心教師工作,幾乎很少關注教師的生活。有些領導者是注重依法治校、制度管人,而忽視了以德治校、一情感人。有的校長整天板着面孔顯示其威嚴,樹立其威信,對教師的缺點進行面鬥粗暴的批評,不分場合的電閃雷鳴,絲毫不留情面甚至辱罵,

不僅傷害了教師的自尊心,而且造成教師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

學校的各項考覈制度都是給那些聽從領導分配、自覺性強、兢兢業業工作的教師制定的。而這些教師往往是工作乾的多,缺點也就越多。所以教師認爲只有什麼事情也不做的人才不會犯錯誤。不合理的評價制度對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打擊是致命的,必定會造成教師職業倦怠。

3、 社會不良評價

一份職業的社會地位取決與它的經濟地位和職業聲望,同時也決定論該職業的吸引力。教師常被人們讚譽爲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但那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一旦涉及實際,絕大多數的人對教師職業是不屑一顧的,充其量是一個沒有錢途而清貧一生的鐘點工,福利待遇在工作行業幾乎爲零。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還沒有真正形成,只不過是唱得響亮而回應的空蕩。社會上羨慕的不過是長假,卻沒有感受到教師工作枯燥單調。由於環境、接觸的限制,教師到校外的各單位辦點事情真是難於上青天。這些看法和經歷一旦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便給教師工作帶來很大壓力。

教師職業倦怠現象,不但極大地危害了教師的身心健康和教師專業發展,而且嚴重影響教育事業發展。解決教師職業倦怠刻不容緩。

二、 解決教師職業倦怠應對策略

1、 熱愛本職工作

儘管教師每天從事的都是教育教學工作,然而教育教學本身是極是創造性,不僅教學內容和方法是動態的,而且所面對的學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在着充滿活力的教學環境中,每一個都不可能是單一重複的。教師就應該不斷開拓與探究,以換起自己的工作熱情。從

這一點來講,作爲教師,千萬不要作繭自縛。是關注生活中機械重複的一面,而忽視動態變化,生動活潑的一面。作爲教師個體,必須堅持對教學工作藝術性、創造性的提高,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工作環境,反省自己的事物、目的處理問題要從內心深處感受自己職業的高尚

2、 不斷充實自己

不少教師出現倦怠心理是由於不適應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學生髮展的特殊性,換句話說就是不能很好地接受並適應新課改。因而通過學習來更新自己內心固有的認知結構,最大限度地減少不適應是當務之急,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隨着社會的進步,社會對教師的職業精神及專業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不斷學習,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意識,將學校視爲自己不斷學習的場所,將教育教學改革視爲提升專業能力的機會,解決自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效地促進自己專業發展。

3、 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

心態對於心理健康發展有着明顯的消極影響。教師通常都有強烈的責任心,對於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對事認真。這些都是優點。但是不少教師卻容易出現不良心態。第一、抱着不現實的目標生活,苛求自己、苛求別人,其結果是招來個體上的煩惱。第二、尋求絕對公平。現實生活中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尋求絕對的公平,就必然會遇到許多的挫折。第三、以偏概全,把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擴大化。不能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有的因有一些成績而居功自傲,有的因一些才幹而持才傲物,有的因一次失誤而自怨自嘆,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等等。

教師要保持良好的人際溝通關係。溝通的好處是認識自己,瞭解別人,又能從別人那裏進一步瞭解自己,能容納別人與自己有不同的

觀點,這對於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幫助。要做到與他人之間坦誠、友好、信賴、尊重、理解,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與他人和諧相處,減輕來自各方向的壓力。

4、激勵機制的完善與健全

管理者有責任有義務建立一個相對公開的管理制度,相對公平的工作環境,相對合理的激勵機制。然而在現實的工作環境中,相對優越的條件在哪裏?很多的變成賦予,變成個人的人情,然而卻世故不了,在學校這樣一個小環境中,那一雙眼睛不是智慧的?

所以從分課開始,因爲我校有平行班,在安排平行班老師的時候,都是隨機抓鬮和準平行,不是教師想的也不是管理者說了算的,那種莊家不好就一年的思想也就不復存在了。正因爲如此,在績效工資的發放上,融合了成績與工作量的標準,沒有起任何波瀾,教師欣喜滿懷。

5、積極參與課餘活動

豐富的課餘活動可以極大地改善一個人的心態,調節一個人的情緒。無論工作多忙,都應善於忙裏偷閒,參與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在我校創設了卡拉OK室、美術室、舞蹈室、棋藝室、乒乓球室等,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業餘生活。消除因工作帶來的疲勞和倦怠感。

學校同時設立親情室,心情不好時,可以找同事交流溝通,找他人傾訴、宣泄、傾聽別人的工作感受和經驗,學校開設校園網站,允許教師展示學校管理中的弊病,傾訴自己的怨恨,從而達到釋放自我的目的。

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2

大家都知道,當我們爲職高成功躋身全國改革發展示範性職業學校而歡呼的時候,新課程改革的浪潮已不可抗拒之勢洶涌而來,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經受改革的洗禮,用創新的教育實現我們職高新的飛躍。面對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我們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要“洗腦”。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有一位幼兒園的老師曾問過她的小朋友一個問題:雪融化之後是什麼呢?我想大家和我想的答案是一樣的,肯定是水啦,可是有一位機靈的小朋友大聲說:是春天!雪融化之後是春天!這個回答使人耳目一新。難道不對嗎?在孩子的心裏,冰雪融化之後,春姑娘會花枝招展地向他們走來,是春天呀!多好的答案,多麼富有創意的思考啊!難道我們忍心去壓制學生好奇的天性而一味追求答案的唯一嗎?不!創新的思維,那對孩子一生是多麼的重要。創新的精神,對一個老師又是何等的重要。所以我們要把大腦中那些“雪融化後是水”的答案全部刪去,通過學習把我們的舊腦筋徹底洗刷一下,注入嶄新的教育理念。用創新的思維去教學。

其次,我們要勤於“充電”。通過學習,吸收新的知識,提高我們的創新意識。作爲新世紀的教師不能老是沉浸在“春蠶”、“紅燭”的讚譽聲中,而要積極投身到創新教育的時代潮流中去。在教育教學中勤於動腦,創新思路;更要“解放雙手”去開闢。同時還要“解放空間”、“解放時間”。從書本中跳出來,多參與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邁出課堂,走入社會,吸取先進的創新理論和創新經驗,豐富自己,做雙師型教育者。

第三,我們要勤“換水”。老師所儲存的那’一桶水”必須常換常新,不然就會變成死水和臭水。現代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我們不能抱着舊的思想一成不變,要用新的思維和方法教學,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眼球,使課堂生機盎然,作與時俱進的教育者。

朋友們,思想要改革,創新我們當先行。冬天剛剛過去,春天已悄然走來。這是改革的春天,這是職高的春天,這是專業教師的春天!讓我們乘創新之風,創造屬於我們職高教育的新天地吧!

謝謝大家!

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如何克服教師職業倦怠》。

1,悅納自己,悅納現實。

任何一種職業做久了,都有可能產生倦怠,原來人們提倡幹一行愛一行,很多人現在的情況大致是幹一行,怨一行。國王做久了,他也願意溜出宮瀟灑一圈,哪怕是微服私訪也好。職業有時就像圍城,裏面的希望出去,外面的人想衝進來。認識到這一點,就要悅納自己的職業,悅納現實。

教師職業是一個清苦的職業,奉獻的職業,不能與大官相比,也不能與富商相比。教師的收入地位同所付出相比,不是很如意,教師工作不是社會全部人都能理解,這些現象教師必須接受,因爲你抱怨也好,苦惱也好,自卑也好,都無法一下子改變。既然無法改變,就應該面對這個現實接受並適應它。既來之,則安之。悅納自己,悅納現實。只要學會悅納,就會有一份好心情。

2,降低期望值,學會理性妥協。

教師職業倦怠表面上看是由於重複,而深層原因其實是焦慮和煩躁。人,不可能沒有慾望,但慾望過高就可能出現問題。要學會對自己的能力、知識水平做出一個較爲客觀的評價,適當降低成就欲和期望值,從而使自己擺脫沉重的失落,難解的怨氣,無名的惆悵。退一步海闊天空,很好。世界上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或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爲了緩解心理壓力,使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教師不妨學會理性妥協。教學成績不可能人人都第一,民主選票不可能人人都最多。教師乾的是良心活,人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則,凡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就行了,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不要太在意個人一時的得失。俗語說的好“知足者常樂”。

3,博覽羣書,偷閒學習。

孔子曾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又說“發憤忘食,不知老之將至”,雖然我們不可能人人成爲名師,就像練書法的人不可能人人都成爲書法家一樣,但勤練字總比不練要好。讀書可以擺脫煩惱,忘記憂愁。隨着學習化社會的到來,讀書學習不僅僅意味着獲取人類積累的知識與經驗,更重要的是獲取個體發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種手段。重新學習會從中享受讀書的樂趣,以沖淡工作的煩惱,緩解競爭的壓力。深邃的哲理、多樣化的信息,大千物象和百味人生,給教師帶來的不僅是心靈的快慰和心智模式的變化,而且能給課堂教學帶來無限生機和魅力。

4,體育鍛煉,注意飲食,美麗容顏,重拾信心。

參加各種體育鍛煉,跳繩、跑步、打球、練氣功,可以明顯地減輕壓力和倦怠。一方面體育鍛煉使人精力充沛,增強應付不良心態的能力;另一方面,用於鍛鍊的時間“覆蓋”了籠罩於壓力情境的時間。有效地利用鍛鍊機會,可以對問題加以反思,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有人用暴飲暴食來緩解工作的緊張壓力。但實際上高熱量高脂肪攝取過多會造成代謝物在體內沉積,增加身體器官的負擔,身體更易感覺疲勞。均衡飲食有很多的抗壓效果,可以強化免疫機制,緩和神經系統的緊張程度。用藥物減輕壓力也不是好辦法,比如咖啡因和濃茶雖然可使人短時間處於亢奮狀態,但同時也加速體能的消耗。

女性教師可以通過美麗容顏重拾信心。“相由心生”,低沉抑鬱的情緒必將使你的肌膚變得憔悴及疲倦。女性內分泌系統極易受到不隹精神狀況的影響。到美容院進行專業的按摩可以舒緩情緒,加強水分吸收,幫助肌膚祛除餘留在內的緊張壓力。一張容光煥發的臉,有助於減輕倦怠心理。

5,多與他人交往、溝通,找他人傾訴、宣泄,學會利用社會支持系統。

心理學家告誡我們,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纔會收到好的效果。不要帶着怒氣工作。人的情緒就好像是不斷蓄積的能量,不良情緒如果不及時地疏泄和釋放,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心理的病變。所以,有了不良情緒,要及時化解,可以找人傾訴,可以找自己最親近的人或最要好的朋友傾訴,傾述過程就是釋放不良情緒的過程,或用其他合理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緒。在發達國家,心理服務機構非常健全。人們有了不良情緒,可以盡情發泄。

6,給心情放假,享受大自然,享受親情。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教師扮演着爲人師表的角色,既然接受了“人類靈魄工程師”的這個職業,就不得不盡量滿足人們對這個神聖職業的要求,不得不因此而常常掩蓋和壓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

卡耐基在談到成功之道時,感慨道:世上有些事情比財富更重要。他說的有些事情其中之中便是能欣賞簡單的事物。大自然是慷慨的,帶給我們的歡樂是無限的,不必把自己禁錮在校園之內,不必整日燈下漫筆。放鬆自己的神經,活動一下筋骨,暫離勞頓,走進大自然,嗅嗅花香,聞聞鳥語,摸一摸綠草的溫柔,看一看夕陽的餘輝,這些都會令人遐想連翩,心曠神怡,一掃工作的困頓,心情的煩悶,它不僅會帶給我們心靈的淨化,也會給我們幾多創造的靈感。

也許一堂公開課沒有成功,也許一個學生苦惱了你,也許你所帶的班級學生鬧出了“亂子”,也許他人對你的工作沒予以肯定。沒關係,拋開它們,回到家裏和家人一道,盡情享受親情之樂,不必在憂悲苦悶中度過灰暗的光陰。上街購物,做做家務,和孩子做做遊戲,陪愛人散散步。在勞作遊戲親情之中,有些問題便可化解。

謝謝大家!

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4

當前,隨着人們對素質教育的日益重視,學生們幸福不幸福成爲社會普遍關心的話題。然而,作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們的心理狀態如何卻很少有人關注。超長的工作時間、超大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和思想壓力,令許多教師們患上了職業倦怠,影響了自身的生活質量,也使教學質量下降。

我患上了職業倦怠

每天就像被不斷抽打的陀螺一樣高速運轉着。省會一所高中學校的語文教師張老師這樣描繪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態,9年前她從師範院校畢業後便一直在該校任教,大量的備課與批改作業,繁重的教學任務,以及每天盯早自習與晚自習,讓她從早晨6時起牀,一直忙到深夜才能休息。我常常感到身心俱疲,最近好像患上了職業倦怠,教學過程變得單調,沒有創造,教師的任務就是找題、選題、改題、講題,工作沒有新鮮感和成就感。學生成了會考試的機器,這讓我們這些教師們都感到慚愧。

也正是這種爲升學而教學的畸形教育目的,使得學校的考覈圍繞分數和升學率轉。爲儘快出成績,教師們天天在壓力下疲於奔命:上課、陪伴晨讀和輔導自習課、編寫學案教案、頻繁考試、試卷講評、強化訓練等佔據了大量時間,甚至喪失了個人與家人共享的時間,導致心理和情緒上的極度疲勞。田老師和她丈夫原先同在省會一所高中學校任教,在幾個月前,她換了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她表示當老

師太辛苦了,爲了教學,他們的兒子不到1歲就被留在老家,有時一個月都難見孩子一面,她不想讓孩子在缺少母親的陪伴下長大。

除此之外,來自家長的壓力和不公平的待遇也是很多教師心理失落的一個原因。現在不少家長重成績而輕視人格教育,孩子一旦學習下降或在學校違紀,就將責任推到教師身上,向教師興師問罪,導致家長與教師之間關係緊張,加大教師心理壓力。

爲教師解壓,需社會共同努力

一位教育專家表示,職業倦怠是目前全國教育領域討論的熱門話題。職業倦怠一旦產生,人對待工作的態度、行爲都會發生很大變化,由此導致教師缺少幸福感,缺乏教學熱情和創造力,使教學效果下降,最終使學生利益受到損傷。所以,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重要而緊迫,需要社會共同努力。

教育專家認爲,爲教師解壓,首先要全社會形成對教育的正確認識,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創造力和批判力,而不是單純地灌輸知識。同時,衡量教育的標準也是多方面的,分數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不惜犧牲學生的智力、創造力甚至身體健康來換取高分,這偏離了教育的目的,削弱了教師的幸福感。

其次,要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要想使教師熱愛並獻身於自己的職業,必須通過國家政策的傾斜和輿論宣傳,促使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爲教師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寬鬆、舒適的工作環境。良好的工作環境,可以使教師心情舒暢,預防一些心理疾病。

最後,作爲教師自身,也要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瞭解自己心理健康狀態,及時進行心理調節和治療。

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5

職業倦怠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主要表現爲情緒衰竭、人格解體和成就感降低等症狀。對教師而言,情緒衰竭是由於過度消耗情感資源,導致失去工作熱情,產生較強的職業疲勞感;人格解體表現爲在工作中以一種負性和冷淡的態度有意疏遠學生;成就感降低指教師個體的工作勝任感下降,具有消極評價工作成績和意義的傾向。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很多,從社會、學校到教師自身,從經濟負擔、心理壓力到事業發展,錯綜複雜。要想讓教師擺脫職業倦怠,重新煥發工作熱情,同樣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社 會

1.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一種職業的社會地位取決於它的經濟地位和職業的吸引力。加大財政投人,進一步改善教師待遇,解除教師的後顧之優,使社會對教師職業的高要求與其待遇相一致,是減少教師職業倦怠的有力措施。

2.社會應該通過輿論導向、政策傾斜等多種途徑全方位地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社會要對教師建立一種合理的期望,教師是凡人,而非古之聖賢,教師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是無所不能的。因此,社會、學校、家長及學生應對教師抱以合理的期望,對教師工作中存在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能以平常心對待,多一分寬容和理解,給教師一個適當寬鬆的環境,以減少教師的心理壓力,爲教師行業創造一個較爲寬鬆的人文環境。

二、學 校

1.堅持“以人爲本”的管理理念。 學校管理人文化和民主化的缺失是教師工作不滿意的根源之一。缺乏人文關懷和民主平等,官僚作風嚴重,待遇與考試分數掛鉤,實行末位淘汰制等,給教師帶來的只能是被動、消極和壓抑。教師置身於缺乏人情味、無歸屬感的學校環境中,自然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因此,校領導要儘量爲教師創造一個優良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如學校應實行開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讓教師參與決策,傾聽他們的訴求,分享他們的成功和經驗,積極聽取和採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這將有助於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與動力,使教師具有更強的責任感與歸屬感,減少職業倦怠。

2.處事公平、公正。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的問題,能否做到公平、公正,是影響教師職業倦怠的重要因素。一些中小學,在涉及教師切身利益的問題,如職稱晉升、評優評先、考覈與評聘等方面存在着較多的不公平現象,事情的操作過程缺乏透明度,人爲化因素多,由此造成教師的不滿和無奈,工作熱情衰減。鑑於此,學校管理應注重提高組織公平程度,要增大透明度,避免管理者的人爲化和各種不公平現象,從而增強教師的滿意度,降低和減少職業倦怠感的產生。

3.完善評價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確實轉變教育評價觀念,改變以考試分數作爲唯一衡量指標的評價方式,改革教師評價體系,將教師的工作業績與多方面因素結合起來,全面評價教師的工作,強化發展性評價,淡化評價的甄別功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4.幫助教師專業成長。 創造條件組織、鼓勵教師參加不同層次的業務培訓和理論學習。這既是教師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課改的需要,也是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增強教師工作的自信心和自我發展能力的需要。教師通過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適應教改的能力,從而消除教師工作的職業枯竭感。在學校內部,要爲教師搭建如從教學新秀、十佳青年教師、教學能手、名牌教師到首席教師的成長階梯,並在精神與物質方面予以鼓勵。

另外,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關心教師身心健康,也是減緩教師職業倦怠的有效途徑。

三、教師個人

1.加強學習,開闊視野。不斷爲自己進行專業知識“充電”,知識上的富足有助於自信心的提升,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和業務能力。隨着教育改革制度的推行,傳統的教育方法、教學手段已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需要,因而作爲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習、努力創新,逐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2.心態平和,勞逸結合。 教師應該把自己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不要因爲不恰當的期望和努力失敗而產生消極情緒,應該承認自己是個平凡的個體,也會有喜怒哀樂,正視自己的優缺點,做一個真實的人。在工作中要盡力改變過於急躁、求勝心切、好高鶩遠或者自怨自艾的不良習慣,培養積極向上、樂觀幽默、實事求是的優良品質。這樣不但可以抵制職業倦怠的產生,還可以幫助自己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避免由於人際關係不良造成的心理壓抑。教師的生活單調,工作繁重,有形無形的限制多,身心容易失衡,需藉助適當的休閒活動來調節生活,彌補身心的疲乏,恢復充沛的體力,以維持健康的身心,淡化或消解工作中的倦怠感。

3.注重交流,品味生活。與其他勞動者相比,教師的勞動主要是以個體的形式在封閉的空間中進行。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與社會的聯繫較少,社交圈普遍狹窄,人際關係互動非常有限,導致與社會強烈的隔離感。教師在生活中應注意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可認識和結交更多志趣相同的朋友,多與他人交流、溝通,傾聽別人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感受,將自己融入到社會、朋友之中,體味生活的樂趣,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是緩解壓力的一個好方法。教師要學會品味生活,放鬆自己,平時多參與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營造一個身心愉快、健康充實的業餘生活。

4.澄清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分析自己主要是爲職業生存還是因職業使命而從事工作,如果是前者,那麼出現職業高原期後必定是持續徘徊直至職業倦怠。如果真正把教書育人當作職業使命,一定能夠在工作中產生樂趣,感受到幸福,達到享受工作的境界。適當梳理與調整職業價值取向,關心工作本身比關注工作帶來的榮譽和地位更重要,更讓你有充實和安全感。

5.避免低水平重複教學,從“好奇”探究中體驗愉快。如果你關注學生的良好發展,探究學生成長髮展的系統規律,那麼無論在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和教學研究方面,都會發現有很多教育問題需要深入研究,當你的專業水平發展到精湛之時,你就會被學生和社會強烈需要,成功的愉悅,使你的工作熱情將會源源不斷。

6.發現自己的潛能,巧設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着力改善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優化自己的教學過程,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要朝着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精湛的教學藝術、獨特的教學風格高水平目標前進。

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6

職業倦怠一詞,用以描述個人與所從事的職業之間的非正常狀態。1975年,美國心理學家弗魯登伯格首次將它運用在心理健康領域,用於特指那些助人行業(如教師)的從業人員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要求,從而產生心理、心智、情緒、情感、行爲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狀態。很顯然,教師職業倦怠乃是教師因不能有效應對工作壓力而產生的心理疲憊感和消極失敗感,是教師伴隨着長期的高度壓力體驗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爲的衰竭狀態。其主要表現爲對教育教學工作退縮或不負責任,對教育教學工作缺乏熱情,時常伴有身心疲憊感、自尊心降低以及個人的低成就感等等,並且易激怒、焦慮、悲傷。當前,教師的職業倦怠已嚴重影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甚至使一些心理脆弱的青年教師付出生命的代價。到底是什麼誘因造成如此後果呢?

一、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

1.新課程改革的高要求使教師工作壓力加大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力度不斷增大,幅度不斷擴展,教師作爲教育改革的參與者和實施者,被看作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教師不再僅僅作爲知識的傳播者,同時扮演着學生的道德楷模、家長的代理人、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等等角色。這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及教學手段。教師在提升自己的學歷、能力及知識儲備方面要付出極大的精力和財力,由此產生的精神負擔和緊張焦慮在所難免。

2.評價機制的不合理使教師成爲追求分數的機器

素質教育的實施並未能徹底改變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局面,不少學校依然把學生的成績作爲評價教師工作好壞的重要甚至唯一的尺度,並且評價的結果與獎金、榮譽、職稱、續聘等直接掛鉤。學生的分數如同緊箍咒一樣,迫使教師圍繞着分數來開展一切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成爲追逐分數的機器而缺失了教育教學的自主和自由,原本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變得呆板、枯燥、乏味。這嚴重影響了教師工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久而久之使教師感到心力交瘁、無所適從。據一項對3714名教師的調查表明,31.5%的教師認爲工作負荷非常重,只有不足1%的教師認爲很輕。在全球基礎教育小班化的同時,我國部分中小學班額仍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45人。在這種情況下,小學教師平均每週授課15.31節,有46%的人超過18節,平均每天在學校工作8.93個小時,在家備課1.63個小時。中學教師在面臨中考、高考壓力時工作負荷更大。“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是許多中小學教師生活的真實寫照。正如社會心理學家威爾遜所說:“所有對他人高度負責的角色,都要經受相當多的內在衝突和不安全感。”在社會、家長、學校仍然看重分數的現狀下,任何一名有責任心的教師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心理和情緒都會處於極度疲勞和緊張的狀態。

3.道德形象的僞完美使教師揹負沉重的十字架

在我國的教育傳統中,教師的教育形象,尤其是道德形象集中在師表形象上。“爲人師表”被作爲教師安身立命之本而被提升到極點,成爲傳統教師形象中最耀眼的一道光環。由於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和浸潤,教師以一種深沉、神聖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地擔當起思想道德文化的傳承者、示範者和踐行者。教師在思想和行爲上修己力行、安貧樂道、清廉守節,力求達到人皆仰止的道德主體——仁人君子的境界。這種將教書與育人、正人與正己並重,以自身道德主體完善來垂範、昭示他人的師表形象,贏得了崇高的職業尊嚴和良好的社會信譽,顯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和示範作用。然而,這種過於倫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師表形象也有自身缺陷,它彰顯了“師”的一面而忽視甚至壓抑了教師作爲“人”的一面,使教師過於角色化,弱化了教師作爲“道德人”以外的其他角色,即重人格自我完善和利他主義的社會理想,而輕視勞動的經濟屬性和物質利益;重社會責任、道德自訟和理想人格,而輕視教師的個性獨立和思想自由;重奉獻社會和他人的工具價值,而輕視教師主體價值的自我實現。一般社會成員具有“經濟人”、“社會人”、“複雜人”的多重身份,而教師往往只是作爲一個“道德人”的角色浮現在社會生活中,諸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可教師首先是作爲自然生命的載體而生存,有尊嚴地生活是其正當追求。但是中小學教師工資偏低的現象在大部分地區還長期存在,隨意拖欠教師工資、剋扣教師工資的現象還較爲嚴重。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浪潮中,某些職業的高薪水、高福利更顯得教師的那

點“救命稻草”微不足道。這無疑加劇了教師心理的嚴重失衡。打開教師的心扉,人們就會感覺到他的悲哀、憂傷、恍惚和痛苦。爲了被社會接納,爲了完成社會的重託,爲了他人悅納自己而不是自己悅納自己,他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和讓步,甚至犧牲自我。不管社會爲了充分利用、實現教師的工具價值而賦予教師多麼動聽、輝煌的稱號,大多數教師仍舊不過是把教師這個職業當作謀生的手段而已,在實現其生命的延續之際,順便爲人類和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二、消除教師職業倦怠的策略

“我們是誰”也許是當前教師面臨職業睏倦時發出的最有力的呼喊,爲解開這個困惑,本文試圖提出兩種途徑。

1.給教師減壓,實現由“師”向“人”的迴歸

(1)認可教師是社會生活中的普通一員。首先,教師是人而非聖賢。教師生活在一個平凡的世界中,生活在普通人當中,有自己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教師是人但不是“完人”,他雖然是知識的傳播者、道德的踐行者,但同樣也會犯錯誤,也需要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確立教師作爲普通人的角色,並不是對教師職能的淡化和對教師要求的放鬆,而是要求教師以平常人、平常心,深入社會生活,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中去,參與社會變革和當前的教育改革,平等地對待學生,從而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實踐中成爲一名模範公民。

(2)確認教師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勞動者。首先,教師職業是社會分工的產物,儘管這個職業有很強的道德色彩。但既然作爲一個職業就不可避免帶有謀生職能。教師作爲這一職業的從業人員,他的腦力勞動理應得到社會的承認,社會應當支付給教師相稱的工資,應保證教師本人及其家庭的合理的生活水平,並且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提供方便條件。其次,教師聘任制的實行,使學校與教師之間建立了一種經濟關係,教師以教育教學這樣一種特殊勞動來獲得等量的經濟報酬。教師的聘用與否、待遇高低直接受制於學校的用人制度和分配製度。隨着辦學形式的多元化,教師的受僱者意識進一步加強,國家、社會、學校有責任提高和保障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教師有權獲得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加強教師的德性培養,實現由“人”向“師”的提升

教師因經濟回報太低或者其他原因而不能專心於教學及由此產生的職業睏倦都是有悖於教師職業規範的。然而這些現象的產生卻具有基本的人性基礎,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研究表明,人只有最基本的生理安全得到滿足以後,纔會產生精神層面的追求,最後達到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這個價值的實現是超越功利境界所達到的一種道德境界。根據馮友蘭先生的界定,他把人的境界界定爲四個層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這四種境界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爲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產物。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後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境界。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更多的覺解。覺解意味着教化。作爲教師的道德品質不能僅停留在功利境界,而要超越功利境界進入道德的境界。教師德性培養不僅使教師獲得教育實踐的內在利益,而且也將使教師克服其所遭遇的傷害、危險和誘惑,在對教師善的追求中形成他們的精神支柱。加強教師的德性培養將磨練教師在履行教學責任和義務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道德意志,同時化爲行動的體驗和態度。當教師人性中的德性充分挖掘,德性中的道德光輝充分展現以後,就可能散發出一定的神性光彩,即成爲真正具備師表形象的超越了作爲一般“人”的“師”。

望的最高境界是望眼欲穿;聽的最高境界是聽到無音之音,那就是心聲。看的最高境界是看透人心;說的最高境界是說無言之語,那就是天籟之音。教師的最高境界就是需要“忙人之所閒,閒人之所忙”,從有始來,到無始去;從看教育是教育,到看教育不是教育,再到教育是教育,這就是我們教師對教育的最大貢獻。

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7

教師職業倦怠是指教師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心理反應,是教師在長期壓力下情緒、態度和行爲的衰竭狀態。教師職業倦怠不可避免地會對教師個體、教育對象、教育質量造成諸多危害。一個陷入職業倦怠的教師所表現出來的熱情枯竭、消極冷漠等較多的負面情緒和行爲,會導致教師工作情緒低落,對教師集體的凝聚力產生削弱和瓦解的作用,嚴重影響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和教育事業的進步。

參加教育工作至今已有16年了,當教師時間長了,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如意、心理的不平衡,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豪情滿懷,希望桃李滿天下的理想沒了,激情退了,牢騷多了,安於現狀,得過且過;原先活潑可愛的學生也變得討厭了,稍不如意就想諷刺幾句,或者上完課走人,眼不見心不煩,對學生不聞不問;儘量少上點課,甚至不想上課。總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既不能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帶來令人滿意的變化,也不能有效地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從而產生了較強的無助感。工作失去動力和信心,開始減少工作投人,教學缺乏創新,對新課程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抱有消極、無奈、聽之任之的態度,掙工資成了維持上班的唯一動機。

學習了《教師職業倦怠調節策略》後,我認真分析了自己職業倦怠的原因:

1.期望過高,不堪重負。教師職業被認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被比做春蠶、蠟燭。社會對教師行業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國家期望教師能夠培養出一批批對社會有用的創新型人才,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既能全面發展又能升入理想的大學,寄厚望於教師。教師是普通人,不會個個是聖賢,教師在這種職業道德、學術素養的高標準要求下,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壓力。在當前的社會現實中,中小學教師,特別是高中教師,工作時間長、任務重、要求高、壓力大是普遍現象,面對高考備考的現實需要,很多高中學校教師,在生理、心理上的壓力呈加劇趨勢,長此下去就成爲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重要根源。

2.投入不足,待遇偏低。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已經提高了教師的工資待遇,但與不少行業的知識分子相比,農村偏遠地區中小學教師經濟待遇還是偏低。同時,由於教師勞動效果的長期性和滯後性及我國地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再加上一些部門受錯誤政績觀與價值觀的影響,不少地方教育經費投入不足,這不僅影響着教師的工資,也影響着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對教師過高的期望,與社會對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投人不足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3.個體差異也是引起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首先,性格差異影響職業倦怠。有研究表明,那些性格內向、缺乏自信心、不善於和他人交流的人更易於產生職業倦怠。相反,那些性格開朗、自信的教師則很少出現職業倦怠。現在的新課程改革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一部分教師能夠很好地適應課改的要求,而另一部分教師則很難適應,結果便會使他們產生負面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如:焦慮、抑鬱、暴躁等,繼而形成典型的職業倦怠現象。其次,不同的生活態度也影響着職業倦怠的程度。那些精神狀態很頹廢、生活態度悲觀、消極的人,較之於那些生活樂觀、積極、活潑的教師,更易於產生職業倦怠。第三,不同的生活經歷也影響着職業倦怠的程度。擁有着豐富的社會經歷的、經歷過較大挫折和失敗的教師則不容易產生倦怠,年齡和婚姻家庭等因素也影響職業倦怠的程度。

通過學習,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從事的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非常重要。因此我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方法,今後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加強學習,開闊視野。 不斷爲自己進行專業知識“充電”,知識上的富足有助於自信心的提升,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和業務能力。隨着教育改革制度的推行,傳統的教育方法、教學手段已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需要,因而作爲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習、努力創新,逐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2.心態平和,勞逸結合。 教師應該把自己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不要因爲不恰當的期望和努力失敗而產生消極情緒,應該承認自己是個平凡的個體,也會有喜怒哀樂,正視自己的優缺點,做一個真實的人。在工作中要盡力改變過於急躁、求勝心切、好高鶩遠或者自怨自艾的不良習慣,培養積極向上、樂觀幽默、實事求是的優良品質。這樣不但可以抵制職業倦怠的產生,還可以幫助自己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避免由於人際關係不良造成的心理壓抑。教師的生活單調,工作繁重,有形無形的限制多,身心容易失衡,需藉助適當的休閒活動來調節生活,彌補身心的疲乏,恢復充沛的體力,以維持健康的身心,淡化或消解工作中的倦怠感。

3.注重交流,品味生活。與其他勞動者相比,教師的勞動主要是以個體的形式在封閉的空間中進行。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與社會的聯繫較少,社交圈普遍狹窄,人際關係互動非常有限,導致與社會強烈的隔離感。教師在生活中應注意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可認識和結交更多志趣相同的朋友,多與他人交流、溝通,傾聽別人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感受,將自己融入到社會、朋友之中,體味生活的樂趣,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是緩解壓力的一個好方法。教師要學會品味生活,放鬆自己,平時多參與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營造一個身心愉快、健康充實的業餘生活。

我相信經過我的努力,我一定能走出職業倦怠的誤區,成爲一名好老師的。

教師職業倦怠演講稿8

平常在和園長們的交談中,發現她們常常爲管理問題感到困惑:當各種制度逐漸完善,執行也日益嚴格時,教職員工的精神狀態卻日漸疲憊,工作表現近乎機械。許多教師渴望能調動工作單位,個別教師甚至辭職,更多的教師則是維持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

一、關注幼師的“煩”,解決疲憊不堪的困擾

由於教育對象年小無知、自我保護能力差,許多事都要教師親歷親爲,可以說幼兒教師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孩子們中間“疲於奔命”。同時,幼兒教師與其他教師職業不同,她們獨自擔負着幼兒的全面教育工作,教育內容涉及各個領域,還要負責家長工作和部分保育保健工作。除此之外,還有五花八門的文案,怎能不叫她們疲憊不堪呢?

1.控制“師幼比例”。有些幼兒園或因短期利益驅使,或因承受不了優質資源不均衡的壓力,盲目擴大幼兒園規模,班級幼兒人數迅速膨脹,無形中給教師增加了沉重的負擔,引起教師對職業的倦怠。幼兒園應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來面對事業發展,按國家標準嚴格控制班級人數,保證合理的班級“師幼比例”。另外,幼兒園教師以女性爲主,一般都會遇到婚期、孕期、哺乳期及各種需要請假的事情,幼兒園要做好應對措施,遇有教師請產假或非短期病假、事假應及時調配教師。班上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如自閉症、多動症、心理有疾病的幼兒等),應適當增加保育人員或相應減少幼兒人數。只有合理安排教師工作量,才能保障她們在職責和任務明確的情況下做好日常工作。

2.樹立效率意識。爲減少教師的工作負擔,管理者要率先樹立效率意識,注意引導教職工克服女性愛聊天、辦事拖拉、目的性不強的弱點,引導教師早計劃、早安排,緊緊抓住主線,不要在細枝末節上花太多時間;應避免大肆表揚加班加點的教師,要有意識地樹立速度快、質量好、效率高的榜樣,引導教師講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儘量不用週末或下班時間開會,大部分幼兒園每週都會利用一至兩次下班後的時間組織教師進行業務或政治學習,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時間。管理者可以利用上下午時間分別組織不帶班的教師進行學習,這樣,雖然組織學習的行政人員比較費時,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多數教師能按時下班。

3.減少文案工作。教師的文案工作五花八門,有專業學習記錄、教育反思、家訪與預約談話記錄、家園聯繫手冊、活動設計、教研活動記錄、觀察與個案記錄等等,繁雜的文案工作往往壓得教師們喘不過氣來。管理者應根據工作實際考慮哪些該寫、哪些不該寫,對於無價值的或價值不高的文字材料應堅決去除。對於日常工作中必須的文案工作,由於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差異,也不應一刀切,而應該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對高級教師或大家公認的優秀教師可要求少寫、略寫或簡單寫,讓其有足夠的時間去深入研究教育教學,以便儘快地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和特色,更好地引領新教師的專業成長;對年輕教師或專業水平較差的教師則要求詳寫、細寫,使其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儘快熟悉各種教育教學方法,尋求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4.鼓勵資源共享。資源共享,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浪費,還可以解放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大大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減少或緩解因準備、收集資源所帶來的工作壓力。幼兒園應注意發揮集體力量,允許同年級教師在共享教育教學方案的基礎上,再根據本班實際進行調整。同時,要大力提倡、引導、鼓勵教師合理交流課件、教具、玩具及環境創設的材料,讓教師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共同提高,從而實現資源價值最大化,達到資源共享、共同進步、輕鬆工作的目標。

二、關注教師的“懼”,解決擔心出事的困擾

在對待幼兒意外傷害事故的問題上,大多教師已經到了“談傷色變”的程度。出過事故的教師成了“驚弓之鳥”,沒出事故的教師則“惴惴不安”。然而,在處理事故時,幼兒園往往只一味關注事故給幼兒園形象帶來的損害,對責任教師不但不理解反而進行懲罰,這對已受到家長責難的教師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給她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

幼兒傷害事故是家長和幼兒園都不願意看到的,如果意外事故不幸發生,應客觀面對,依法分清責任,不應以主觀的感覺來判斷。然而,目前在處理此類事件時,很多幼兒園常常抱着息事寧人的心態,以損害幼兒園的合法權益爲代價,以“私了”的方式解決糾紛,儘量滿足家長的索賠要求。這種做法,往往會給當事的老師帶來心理負擔,產生對安全的恐懼感。在當前依法治教的大背景下,幼兒園應該增強法律意識,有條件的可以聘請法律顧問,以法律爲準繩,自覺運用《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及《民法通則》等法律武器,維護幼兒園、教師的合法權益,客觀公正地劃分雙方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而不是一味地讓步和妥協。在對待事故責任教師時,管理者應多一些理解和關懷,多一些換位思考,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幫助她們消除因事故帶來的恐懼和不安,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當然,對於由教師玩忽職守造成的事故則應對責任教師嚴肅處理。

三、關注教師的“悶”,解決焦躁抑鬱困擾

幼兒教師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心理健康)不僅關係到自身能否集中精力完成教育任務,更會關係到幼兒良好人格的形成。幼兒教師具有細膩敏感、情感需要特別強烈等特點,她們希望體驗集體的溫暖,感受他人、特別是管理者的認可和鼓勵,當她們的情感、需要一直得不到滿足的時候,那種強烈的失落感也會造成她們對職業的倦怠。

1.疏導不良情緒,讓教師遠離“焦躁抑鬱”。心裏有了壓力,若沒有及時得到疏導,教師就很有可能將不良情緒向家人、同事甚至是幼兒發泄,往往造成不良後果。幼兒園管理者應隨時瞭解教師的心理狀態,及時和教師談心、溝通,消除她們的疑惑、誤解,疏導不良情緒。還可以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開設心理健康諮詢熱線、定期爲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檢查。

2.進行賞識激勵,讓教師充滿自信地投入工作。每個教師不管她的能力如何,教育效果如何,她都有閃光的地方,都需要得到別人,特別是管理者的賞識。在平常活動中,管理者只要發現教師在某個方面有一點進步或收穫,都應用讚賞的語言和態度,抓住時機給予激勵。讓她們在一次次感受成功的同時樹立自信心,進而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

3.滿足不同需要,讓教師心情舒暢地工作。管理者要關注每一位教師,儘量“讀”懂教師、瞭解教師的心理,仔細觀察她們在情緒、表現、態度等各方面的變化,儘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還要創造足夠的溝通機會,從言談中、生活中、工作交往中充分了解教師的不同需求,從而針對不同的教師採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在生活上、工作中滿足教師們的不同需要。在業務上,應該爲不同層次教師的成長提供不同的專業支持。如:爲年輕教師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讓她們多走出去學習,滿足其專業成長的需要;爲中年教師提供專家引領的機會,滿足中年高級教師儘快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需要;爲老教師提供自願換崗的機會,滿足老教師調整身心的需要等。在生活上,要讓教師在寬鬆和諧的環境中體驗到領導的人文關懷。如:對生病的教師噓寒問暖,向有困難的教師伸出援助之手,關心教師生活上的需要……這些措施有助於削減教師的工作壓力,有助於她們心情舒暢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