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播及網絡輿論的生成作用論文

摘要:在信息化以及數字化時代中,各種網絡傳播方式成爲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元化的網絡傳播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信息資源的優化利用以及共享,社會公衆既是信息的傳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表達個人的意見以及看法。因此,本文結合網絡傳播與網絡輿論的生成及其作用進行分析,瞭解網絡傳播與網絡輿論在社會經濟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影響。

網絡傳播及網絡輿論的生成作用論文

關鍵詞:網絡傳播;網絡輿論;互聯網

一、網絡傳播的特點

互聯網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在誕生之後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可否認,互聯網技術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效率,促進信息資源在更廣闊的時間範圍內進行有效傳播。作爲一種重要的信息傳播技術,網絡傳播與互聯網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相互影響。在互聯網時代誕生的各種新媒體爲網絡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傳播來加強與他人的互動,各種網絡傳播形式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以及實踐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下文則結合網絡傳播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這種信息傳播方式的特點。

(一)實時性

網絡傳播以各種網絡信息平臺爲基礎,其中傳播的參與者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傳播信息,傳播的速度較快、傳播效率較高,只要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直接進行信息的傳送。相比之下,傳統媒體則需要經歷一系列的信息處理過程,因此信息傳播的速度較慢,信息只有在進行有效的處理之後才能直接在媒體平臺上發佈。網絡傳播則能直接突破這一限制,其中每個人都可以是信息傳播的主體,積極傳播能夠引起受衆注意的信息,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信息的有效運作和傳播,迅速引起大衆的注意和關注。這種實時性的特點能促進對信息資源的優化利用,調動每一個人傳播信息的積極性。

(二)互動性

傳統的傳播方式以單向性的傳播爲主,公民往往只能被動地接收媒介組織傳播的信息,同時大部分的信息往往是經過加工的。相比之下,在網絡傳播的過程中信息傳播以雙向傳播的形式爲主。儘管口頭傳播具有一定的互動性,但是傳播範圍有限。網絡傳播能有效彌補這一不足,直接打破各種信息傳遞方式的桎梏。不同的信息以較爲豐富的形態進行運作,沒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要求,只要有智能手機並且保障網絡的有效連接就能直接進行信息傳播和互動。每個人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發佈信息。同時,還可以實現兩者之間的有效互動與討論。這種強大的互動性爲每一個人提供了更多信息獲取的機會和渠道。

(三)多樣化

與其他的傳播方式相比,網絡傳播更加註重對不同信息傳播方式的運用和組合。大部分的傳統文字傳播以純文字的形式進行信息傳遞,網絡傳播則能夠充分地調動不同傳播者的熱情,依託現有的互聯網技術,積極地利用不同的傳播方式,注重對視頻、語音、文字等不同傳播形式的有效整合。這種信息傳播方式不僅能夠保障信息傳送的速度和效率,還能爲信息的接收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障信息傳遞及接受的雙方能夠實現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有效地實現信息資源的利用及共享。加強了信息接收方與發出方之間的聯繫,從而真正地突破傳統信息傳播方式的桎梏。

二、網絡輿論的生成以及作用

在傳統的信息傳播時代,意見領袖主要以各個領域的專家及知識分子爲主。但是在自媒體時代,隨着網絡傳播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多元化發展,每個人都可以成爲意見領袖。其中,意見領袖是網絡輿論的重要引導者與推動者。如果普通網民直接在網絡平臺上發佈相關的信息,那麼傳播速度十分有限。相比之下,意見領袖則能夠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的傳送,一旦意見領袖注意到了這類信息,就會直接生成網絡輿論。許多意見領袖有較爲龐大的粉絲羣體,因此在意見領袖轉發相關的信息之後,就會迅速引起廣大粉絲的助力和轉發,這對網絡輿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網絡傳播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傳播、製造信息。每個人的教育背景、觀點有所區別,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社會輿論在內容和形式上呈現複雜化的特點。如果政府無法對網絡輿論進行有效引導,網絡輿論便極易出現失控的現象。因此,爲了充分發揮網絡輿論的正面作用及影響,對於我國政府來說首先需要不斷提高公民的媒介素養,注重對信息的有效篩選,增強公民的.信息判斷能力,保證公民傳遞的信息能夠爲社會文明的發展發揮一定的作用。

通過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網絡輿論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輿論代表某一個階段之中,社會羣體的價值取向與心理特徵,同時大部分的網絡輿論帶有一定的平民化與蝴蝶效應。爲了充分體現網絡輿論的作用和價值,我國必須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引導和利用。政府首先需要保證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在網絡中傳播一些正能量的信息,嚴格按照事實真相進行信息傳輸,儘量避免各種主觀因素的負面影響,採取正確的信息傳播形式來進行輿論傳播和引導。其次,政府必須注重對輿論的監測,不管是網民還是媒體機構都需要通過積極地搭建自媒體平臺,保證所發佈的信息符合實際情況,嚴格按照信息傳遞的要求分析信息的真實性及可靠性,儘量避免網絡傳播的負面影響。最後需要注重網絡傳播方式,積極實現傳統媒體與網絡傳播方式的融合。傳統媒體的專業性更強,同時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能保證信息傳播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因此,傳統媒體能有效地彌補網絡傳播的不足。如果能夠有效地實現傳統媒體與網絡傳播模式的有效結合,就能進一步發揮網絡輿論的作用和價值,對社會公衆進行有效的引導,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志勇.網絡集體行爲對網絡傳播以及網絡輿論生成的作用和影響分析[J].社會傳播研究,2009(24):106.

[2]黃燕雲.淺析網絡傳播過程之中網絡輿論的生成以及作用和影響[J].傳播理論研究,2009(01):03.

[3]鍾燕.不同網絡傳播階段之中網絡輿論的生成以及對比研究分析[D].西北師範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