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英語教學中交際能力的培養論文

摘 要:語言作爲一種交際工具,具有社會交際功能,因此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從而獲得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

論大學英語教學中交際能力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交際能力 培養

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語言學習最終是爲交流服務的。英語教學也正是爲了讓學生順應當今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掌握一門語言工具,以更好地爲今後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服務。英語教學的目的也不單單是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最終達到運用英語知識的目標。

一、提高教師文化素養

英語教師作爲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力量,應提高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轉變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如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研讀英美文學經典作品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或者加強與外籍教師的交流,加深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提高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而對於教學手法,教師應轉化傳統的教學手段,積極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放映一些英美文學的原著作品讓學生欣賞,根據觀看內容中的對話情景,即時導入跨文化的教學內容,有目的地比較不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性和多樣性。再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遇到成語、諺語和典故,以及委婉語、禁忌語等方面的知識教學時,可舉例學生熟悉的文學作品或者經典電影進行對比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吸收,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開闊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或者在學生的課堂中,就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模擬情景對話,並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也積累一定的交際經驗,從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創設交際環境

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首先必須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使他們願意開口說話,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的表達的願望轉化爲語言表現。“說”就是將學生自己內在的語言材料進行轉化,即藉助詞語按照一定的句式,連貫地轉換成有聲語言的複雜過程,它需要強烈的自我表達心理傾向的這樣一種動機。因此,教師要善於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他們的'表達願望,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交際活動中去。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組織討論,聯繫一些國內外的重大的新聞事件,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儲備,那麼在活動中就能應變自如了。另外,有些學生可能過於緊張和焦慮使得無法表現其交際意圖,因此教師也應給予學生必要的肯定和鼓勵,針對性地創造輕鬆的語言氛圍,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激發其學習英語的熱情,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三、教師堅持英語授課

堅持用英語講課,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是薰陶語感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堅持“儘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的教學原則,儘量使用得體的英語講課,以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使課堂充滿濃厚的英語氣氛。堅持運用英語講課,就能使學生沉浸在濃厚的英語課堂氛圍裏,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英語思維,並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同時,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把教學內容放在語言環境中表演及講解,採用適當的手勢、動作和表情,既可以避免用漢語解釋英語,給學生建立一個定向新異刺激的整體概念,從語音、語義、語法、語氣、體態等方面有機地引導學生,讓其感受語感,又可以創設出一種有利於培養語感的語言氛圍。

四、加強化文化背景知識

英語語言文化背景是學生英語學習中最基本的語言素質,是形成和發展其它英語素質的先決條件。傳授文化背景知識是組織課堂教學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應使學生了解外國的社會文化、風俗習慣方面的知識,有意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從而正確使用語言。教師在課堂上可選擇一些能夠有針對性地反映外國人生活習慣、行爲方式、思想內容和時代感較強的有關反映外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歷史和宗教等內容的書刊資料,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地瞭解外國的文化背景,縮小文化背景差異對英語語言教學的影響。

五、創建良好教學氣氛

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助於激發出學生的交流慾望,促成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如果學生在交流中出現錯誤,教師應等學生交流結束後指出,不至於打斷學生的交流而使得學生交流的積極性降低,也使得師生、生生關係更爲融洽。

在英語教學中,交際能力不但是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語言教學過程的內容和手段。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是一個人英語素質的綜合表現。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實現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

參考文獻

[1]羅佳大學英語交際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瘋狂英語,2011(01)。

[2]楊傑玲淺論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J].海外英語,2010(05)。

[3]楊坤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教學之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