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發展的機遇與瓶頸論文

1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發展的機遇與瓶頸論文

再製造不僅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還具有節能減排的重要意義。再製造產品與新品相比,節約成本50%、節能60%、節材70%,幾乎不產生固體廢物,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再製造有利於形成“資源-產品-廢舊產品-再製造產品”的循環經濟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國家發改委於2008年和2013年分兩批公佈了42家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企業,2015年1月又公佈了10家再製造產品“以舊換再”推廣試點企業名單及其再製造產品型號、推廣價格等,且汽車零部件再製造試點產品範圍從發動機、變速器、發電機、轉向器和起動機五類產品,已擴大到傳動軸、機油泵、水泵、助力泵等部件。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零部件再製造分會的不完全統計,2012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產值已達80億元,與2005年的不足0.5億元相比,增長了近160倍。

2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發展機遇

(1)國家對再製造產業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支持再製造產業的發展。2013年2月,國務院 《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 中提到,到2015年我國的再製造產業年產值將達500億元左右。2013年7月,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商務部、質檢總局四部委辦公廳聯合發佈了 《再製造產品“以舊換再”試點實施方案》,決定對消費者購買通過發改委和工信部試點的部分企業的再製造產品 (先以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再製造產品爲試點) 給予補貼。2015年,發改委印發了 《2015年循環經濟推進計劃》,指出要加強報廢汽車回收利用與再製造回收體系的銜接,通過實施“以舊換再”試點、深化再製造試點示範工作、研究完善再製造產業相關政策等方式來積極穩妥地推廣再製造產業。在國家有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未來中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必然會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

(2)汽車零部件再製造市場潛力巨大

隨着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汽車售後服務需求越來越大,再製造零部件的`銷售渠道正是售後領域。以汽車保有量約2.85億輛的美國爲例,在其全國汽車零部件售後產品中,有超過50%的銷售額來自於再製造件的銷售。未來隨着汽車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大城市限購等措施的影響,新車市場增速將放緩,但汽車售後服務市場在較長時間內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爲我國發展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奠定了市場基礎及產業發展環境。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預計2020年和2025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品產值佔售後維修市場產值的比例約爲6%和8%,全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市場規模約爲人民幣600億元和1200億元。

(3)自貿試驗區的成立爲再製造貿易提供了機遇

目前,我國已經成立了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4個自貿試驗區。自貿試驗區內“法無禁止即可行”, 給自貿試驗區內的再製造企業提供了很多先行先試的機會。例如,上海自貿試驗區採取特殊的監管政策和優惠稅收,對國內的轉口貿易、離岸貿易將有極大促進作用,爲進口機電產品再製造發展提供了機遇。

(4)再製造產業示範基地建設爲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區域環境

近幾年,國家正在推進再製造產業示範基地的建設。2011年7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長沙 (瀏陽、寧鄉) 和江蘇張家港開展“國家再製造示範基地”建設並已獲得批覆。2015年3月,又批覆上海臨港爲國家再製造產業基地。這些再製造產業基地爲再製造企業發展提供公共服務、政策以及技術支持,逐漸成爲我國再製造產業發展的集聚地,爲再製造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區域環境。

3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發展的瓶頸

(1)再製造產品市場基礎差,消費者認可度較低

國外再製造產業發展迅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消費者的認可度高,再製造產品市場銷路順暢。然而國內再製造行業的發展歷史比較短,雖然這些年政府在促進我國再製造產業發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對再製造產品的正面宣傳和消費引導仍然不夠,公衆對再製造產品的認知存在偏差,對使用再製造產品信心不足,導致企業的再製造產品銷路不暢,影響了再製造產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售後市場的零部件銷售中原廠件、副廠件、假冒僞劣件並存,消費者難以識別。再製造件在中國現有政策中被視爲舊件進行管理,在新件質量都難以保證的情況下,使消費者對再製造產品質量產生擔憂。由於缺乏良好的市場環境,再製造企業在銷售再製造商品時也不敢宣傳,導致再製造市場積累基礎差,形成惡性循環。

(2)再製造零部件來源有限

目前,汽車零部件再製造零部件來源渠道受阻於現行政策法規,已經成爲制約我國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①報廢汽車“五大總成”不允許進行再製造。國務院第307號令 《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 規定,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拆解的五大總成 (汽車發動機、轉向器、變速器、前後橋、車架) 應當作爲廢金屬,交售給鋼鐵企業作爲冶煉原料,使再製造企業只能從汽車維修市場收購一些舊件作爲再製造原料。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從幾年前就開展該政策的修訂工作,但新政策至今未能出臺。

②舊汽車零部件進口限制。目前,包括髮動機在內的大部分汽車零部件都不允許進口。2002年,外經貿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三部委頒佈實施的 《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第二批)》 進出口稅則中明確把車類 (87章)和發動機 (子目8407~8408) 列入了禁止進口目錄。該政策幾乎使絕大部分汽車類零部件(包括髮動機、變速箱、轉向器、制動器等)納入了舊件禁止進口的管理中。僅有少部分通用零部件,例如發電機、起動機、泵類等未包含在內。2004年,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第五十九條規定:國家禁止以貿易方式和接受捐贈方式進口舊汽車和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以及以廢鋼鐵、廢金屬的名義進口舊汽車總成和零件進行拆解和翻新。這些進口貿易政策實施了十多年,至今仍未有任何改變和突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再製造件的流通和我國再製造產業的國際化。

(3)稅賦過重限制了行業發展

在稅收方面,由於大多數再製造企業在進行舊件採購時無法獲得進項稅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因此再製造企業要繳納17%的全部增值稅。再製造企業承擔了較高的稅收,增加了經營壓力。

(4)整車生產企業不重視再製造

一直以來,美國、德國等國家的整車生產企業都在積極開拓汽車零部件再製造領域,他們利用自身的銷售、維修渠道,構建了完整的再製造產品回收體系。目前國內的整車生產企業在售後市場還都以新零部件銷售業務爲主,不重視再製造件市場,沒有主動構建再製造用件回收體系,這也是制約我國再製造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4小結

再製造作爲資源利用的高級形式,是產品循環利用的關鍵措施,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再製造行業在我國發展時間尚短。任何產業發展初期,都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與發展瓶頸。隨着我國對資源利用、安全環保等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再製造已經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公衆的重視。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引導再製造行業發展的文件,未來的市場發展也給再製造產品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在各方面的重視與培育下,再製造行業必定會快速發展起來,成爲我國循環經濟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