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本

心理健康不僅有外在表現,而且還有其本質特徵,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心理健康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本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本1

 《心理健康與疾病》

【摘 要】對心理疾病產生的原因和治療進行探討。本文分析了心理疾病的類型和日益增多的原因,結合我院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經驗,總結出一套較好的精神病患者出院後護理措施。結論:精神病的康復需要在醫院的系統治療、家庭的精心護理以及社會的關愛下實現。

【關鍵詞】精神疾病;心理;健康

隨着社會競爭的加劇,精神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目前全世界約4億人受到精神、社會心理問題以及神經疾病的折磨,佔全球疾病的11%,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數達到6000萬左右。2005年衛生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有1600萬的精神疾病患者,已成爲我國發病率第一的疾病。其中僅20%到醫院就醫,另外80%流散在社會中,得不到有效的治療。

精神病是人腦功能產生障礙,使患者精神紊亂,對周圍的環境難以適應,甚至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疾病。常見的有躁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週期性精神病、偏執性精神病、神經官能症等。許多精神病患者經過一段時間在醫院系統的治療,病情穩定後,也適宜出院回家休養。但由於各種原因,精神病患者病情常會出現反覆,其中多數是由於出院後對患者的護理不當造成的。本文就如何做好精神病患者出院後的護理做一簡要綜述,如下:

1 醫院護士要做好出院指導

精神病患者經過住院觀察治療後,若病情穩定,自知力逐漸恢復,即可出院,進行下一步康復。但精神病是的特殊性,病人的心理活動異常複雜,常會產生很多問題,甚至會發生意外[ 1 ]。爲了能使病人早日康復和減少復發,甚至痊癒,尤其需要做好出院精神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指導工作。

1.1 恢復期精神病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隨着治療的深入與鞏固,精神病人的病情逐漸緩解,其自知力也逐漸恢復,病人不再否認自己有病,而是迫切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瞭解精神病的相關知識,對以前的病態表現也有一定的反思。病人心理非常複雜,常會感到羞愧、自責,有的會產生悲觀絕望的心理,嚴重者可能失去對生活的信心。所以,護士應當體貼、安慰、同情病人,這樣不僅能取得患者的信任,還可使病人重拾信心,有利於恢復病情和鞏固療效。

1.2 對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指導

1.2.1 出院前醫護人員對精神病人的健康教育

醫護人員應多接觸和關心病人,向病人講解精神疾病的知識,並給予病人必要的暗示治療。讓病人瞭解發病的原因和機制,明白治療的重要性。向病人介紹一些治療後未再復發的病例,增強病人的康復消除病人的思想顧慮。

1.2.2 家屬對病人的健康指導

病人出院回家後,健康指導的重任就從醫護人員轉移到家屬的身上。家屬在病人的完全康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病人出院時,要加強對其家屬的健康教育指導病人迴歸社會,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1.2.3 及時瞭解病人的心理活動

家屬既是精神病人生活的照料者,又是病人心理上最值得信任的人。病人的思想負擔重,性格變得敏感多疑。家人一句不經意的.話都可能造成病人的誤會,因此,家屬的態度對病人至關重要。要多關心體貼病人,凡事爲病人着想,幫助病人逐步走陰影。

1.2.4 維持好患者基本的生活需求

精神病人的自理能力很差,而且飲食非常不規律,需要爲患者提供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來維持其機體正常的營養需求,並囑咐患者多飲水。由於患者過於清閒,造成精力旺盛,常會出現入睡困難,甚至失眠。這時,家屬要努力爲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因爲,良好的睡眠可加快患者的康復。

1.2.5 督促病人按時定量服藥,講解堅持服藥的重要性

精神科醫生都主張精神病人即使在症狀完全消失後也應堅持較長時期維持劑量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但很多病人對此認識不夠,或者覺得長期服藥麻煩,或者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不能堅持,或者不規則服用,達不到預防復發的目的。因此,家屬一定要監督病人服藥,並向病人講明藥物鞏固的必要,從而取得病人的配合。

1.2.6 提高病人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大部分精神病患者不能自行料理自己的生活。精神病人由於藥物的鎮靜作用,多表現爲生活懶散、被動、好臥牀,不願外出活動,造成體重增加和自理能力差。所以,護士需要指導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細心照料病人併爲其安排一些輕度的家務活,家屬應爲病人制定嚴格的作息制度。督促病人規律生活、根據患者的特長和愛好陪伴其到大自然中活動與鍛鍊。帶病人有意識的與社會接觸,與他人交談,指導病人正確掌握應激事件的應對方法,提高其心理素質,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1.2.7 保管好危險物品,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出院精神病人思想顧慮多,稍不順心,情緒便會波動,嚴重者可能悲觀厭世,作出一些過激的行爲,如自傷、自殺等。因此,護士應教會家屬怎樣保護患者的安全,嚴加保管好家中的危險品,防止意外事故發生。若病人病情波動,應及時與醫院聯繫,帶病人返院繼續接受治療。

1.2.8 定期門診複查

告訴患者一定要定期進行門診複查,及時向醫生反饋病情,病人還要配合醫生進行必要的檢查,以便醫生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從而進行藥物種類和劑量的調整,使病人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2 社區干預是治療新趨勢

精神衛生社區干預能很好的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降低患者的思想負擔和經濟負擔,顯著提高了精神病患者康復率。是當前精神疾病治療的新趨勢,它以社區爲基礎,發動家庭與社會的力量,採取針對性的社區護理,恢復患者的社會、心理和生理疾病[2]。對患者實施“個案管理”,是精神衛生社區干預的重要環節,即幫助患者參與社區性活動,治療合併的疾病,監督和回顧干預的情況,協調好不同服務羣體對患者的照顧。

作爲精神疾病治療的新趨勢,精神衛生社區干預能很好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病情,鍛鍊了患者的勞動能力,從而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得到恢復。

3 家庭護理是康復的關鍵

正確有效的家庭護理可使患者的病情長期穩定,從而恢復其身心的健康,同時也能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3.1 掌握精神病的常識,正確認識精神疾病

患者的親屬要正確認識與對待精神疾病,首先自身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對患者需付出更多的愛心與同情心,既要防止對患者過分遷就附和,又要避免過度忽視而棄之不顧。患者親屬應瞭解一些簡單的觀察病情方法、服藥注意事項等。同時親屬還應幫助患者正視自身疾病,正確對待他人言行,引導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戰勝疾病的信心。

3.2 督促患者按時按量服藥

精神疾病要堅持長期服藥維持治療,患者與親屬不能任意停藥或增減藥量。所有藥物都應由親屬保管,監督患者服藥。引導患者戒除菸酒,保證其攝入足夠的營養和水分,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和藥物的不良反應。一般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較大,應定期帶患者複診,由醫生根據複查結果及時調整治療計劃,以減輕患者服藥後的身體不適,增加治療依從性。

3.3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培養良好的個人自理習慣

精神病患者在家休養期間,親屬應督促其建立合理的生活習慣。首先應保持足夠的睡眠,養成按時睡覺的習慣,日間根據其喜好安排適當的生活和勞動,鼓勵其與社會環境保持密切聯繫。引導患者做一些家務或其他力所能及的勞動。這樣可以分散患者的病態思維,改善情緒,避免生活懶散。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親屬更應多予關心,督促並協助做好個人衛生,但決不能包辦代替,防止其產生“無用”的心理。

若患者病情不穩定,親屬要隨時掌握其思想動態,注意安全防護。妥善收存家中的貴重物品、刀、剪、繩等危險物品,防止自傷、傷人等意外事件發生。對於患者的病態言行,親屬必須有正確認識,給予同情和諒解,適當滿足其合理要求,避免對患者的不良刺激。如發現患者病情加重或有復發的早期症狀,應及時帶患者複診。

參考文獻

[1] 繆周芬,個人構建理論和心理治療[J].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04).

[2] 董高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點與護理 [A]. 河南省精神科康復護理培訓班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 2009.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本2

《新入職員工心理健康調查與思想政治工作》

一、煤炭企業新入職員工心理健康調查的研究設計

我們選取山西晉煤集團宏聖公司新入職員工230人,對其心理健康現狀進行問卷調查。採用症狀自評量表(SCL-90),該量表有90個自我評定項目,包含可以分別反映心理健康的9個因子: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敏感、抑鬱、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及精神病性。症狀自評量表分爲5個級別(1―5級),5=嚴重、4=相當重、3=中度、2=輕度、1=從無。計分方法爲總分是90個項目所得分之和,超過160分,可考慮篩選陽性。任一因子得分超過2分即被界定爲陽性,說明可能存在該因子所代表的輕度心理問題,超過3分說明可能有較明顯的心理問題,超過4分說明可能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研究的方法是以問卷調查法爲主,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採取的統計軟件爲SPSS17.0,將數據逐一錄入建立好的EXCL數據表中,先進行簡單的統計,然後將EXCL數據輸入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二次覈對數據,並在覈對無誤後進行統計分析。

二、新入職員工心理健康整體水平

由此表可知,在強迫症狀、抑鬱、恐怖和偏執四個因子上,男性員工與女性員工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女性在強迫症狀、抑鬱、恐怖和偏執的程度上顯著高於男性,在其它的各因子中,男女性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從表中可以看出,各因子分均低於煤炭井下工人,其中軀體化、敵對、恐怖、偏執四項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新入職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上是非常好的。

新入職員工男生與女生心理健康的差異分析。女性在恐怖、偏執、強迫症狀和抑鬱的程度上顯著高於男性。女性與男性相比較,首先有生理方面的差異,其次是傳統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最後受社會其它傳統因素的影響,使男生與女生心理健康存在差異。新入職員工與煤炭井下工人結果作對比,結果顯示,各因子分均低於煤炭井下工人,表明新入職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上是非常好的。

三、新入職員工心理健康調查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新入職員工是企業的新鮮血液,代表着新生代的思想,因此,新入職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對企業發展非常重要。而目前來說,煤炭企業面臨行業下滑等形勢,使煤炭行業的員工思想極其不穩定,人心惶恐,經常會有上訪事件發生,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挑戰,因此,加強對新入職人員的心理調查,對新生代員工能夠精準把脈,找準新入職員工心理狀況,能給思想政治工作者帶來科學依據,從而知道從何下手去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企業平穩發展,爲企業解危渡困提供堅實基礎。

四、提高新入職員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議

此次調查顯示,煤炭企業新入職員工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比較好。然而,爲了進一步提高新入職員工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必要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對新入職員工的人文關懷。以人爲本,打破常規,將專業的心理諮詢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提升新入職人員的幸福感,使他們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肯定新入職員工的尊嚴和人生作用,保障合法權益,尊重新入職員工的勞動,讓他們參與到煤炭企業的管理中,聽取他們對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上的建議和意見,注重他們的價值體現,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鼓勵他們在崗位上成長爲技術能手,企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在生活中,關心他們的所需所求,衣食住行,婚、喪、嫁、娶以及一些突發狀況。在節日期間,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寶,開展交談、家訪、幫扶、探望等,經常性的瞭解新入職員工的工作、生活、家庭、思想情況,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教育,讓他們切實感到組織的關心和關懷,使新入職員工能夠找到歸屬感,安心地在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在制度建設方面,要依法保護新入職員工的合法權益,在勞動用工上保障他們的工資待遇,請假及年休制度,改善福利,加強勞動保護,努力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豐富新入職員工的業餘文化活動,經常搞一些演講賽、詩朗誦、文藝體育活動,陶冶新入職人員的心靈,讓他們忙碌起來,動起來,真正發揮出自己的光和熱。

二是對新入職員工加強情緒管理。對煤炭企業來說,要加強新入職員工的情緒管理。在新入職員工進入崗位前,企業應講解自我情緒管理,讓新入職員工改變自己的觀念,能夠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煤炭企業的形勢,思考煤炭企業目前的現狀,與企業共同想辦法,共同努力,共度難關,正確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如在工作之餘,做“嘻哈功”、深呼吸、生理平衡等,減輕負面情緒,以樂觀向上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之中。

三是爲新入職員工設計個人職業規劃。個人職業規劃是新入職員工通過對個人職業進行主客觀原因分析、測定和總結,確定個人職業的奮鬥目標。建立階梯型、通道型的職業生涯規劃模式,讓新入職員工對自己的前途更有信心、方向感更加明確。企業要建立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和業務崗位三條發展途徑,管理崗位的劃分爲副隊級、正隊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技術崗位的劃分爲技術員、助理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國家註冊類職稱;業務崗位分爲:一星員工、兩星員工、三星員工、四星員工、五星員工。企業可以根據新入職員工的自身素質及特長結合企業自身需求,爲新入職員工安排崗位,不同途徑通道的建立,也爲其發展成才提供了更多選擇。

四是開展實用性較強的心理健康培訓。心理健康培訓是一種比較獨立、專業的培訓,和一般講座、培訓不同,比較注重參與性,參與到培訓中去感受與體驗,心理培訓的內容和效果是難以測量。在培訓中,利用一定的道具、場地、實物等模擬真實的事,從中讓個人去感受,然後由導師帶動,互相交流,分享感受,得出結論。新入職人員心理素質培訓的過程是在專業培訓師之間信息的交流共享,活動的互幫、互助中完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一些習慣、品質,會因爲經歷的各種事情而發生變化。心理培訓就是訓練、模擬這種真實的場景,直面真實的自我,激發出更大的潛能,通過新入職人員對自己的極限挑戰、獲得人生難得的勝利與自豪。

總之,通過對煤炭企業新入職員工進行心理健康的調查分析,瞭解這一人羣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結合煤炭企業單位的實際,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對新入職員工自身的成長有着直接的影響,也對煤炭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