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言學教學的運用關係論文

一、建構主義理論與英語語言學

英語語言學教學的運用關係論文

(一)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於20世紀30年代提出,後由布·魯納、奧蘇貝爾等心理學家將此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建構主義認爲學習是能動累積的過程,是學習者在教師或同學的協助下,創設一個有利的情境,以協作對話的形式自覺建構知識,使學習者認知結構得到重構。

建構主義理論主要強調兩部分內容:一是情境創設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外界環境對學習的影響甚大,學生能夠在創設情境中找到學習靈感,促進學習者的發現和探索。二是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起到關鍵作用。建構主義理論認爲社會是互動的,個人在經驗、性格、天賦上存在差異,但通過與他人溝通協作,能夠實現知識的重組和構建。

國內外對構建主義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數學、物理、生物等領域,對英語語言學方面的研究甚少。基於這點,本文研究也更具有價值。

(二)英語語言學

英語語言學是高等院校本科開設的一門課程,它是構建英語學科系統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語言文化素養的重要課程之一。學習英語語言學,主要有三方面原因:①探究人類語言文化成果。②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③提升人們文化素質修養。

英語作爲一門完善系統的語言學學科,具備語音、形態、句法、語義和語用5個分支。語音研究英語言語的產生和分類,形態學研究詞彙的內部組織,句法是研究詞彙組織和語法構造,語義學考察的是詞彙間的聯繫與意義。語言學着重研究音、義、詞、句間的銜接,以及在特定的場景中對詞彙的理解與處理。

二、建構主義觀念下的課程教學

(一)基於學生方面分析

1。強調學生主體作用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生爲本,提出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認識到學生主體性作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程教學中去,這是高校教師必須認識到的問題。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教學中的方法很多,如提前預習、課下討論、分組活動等,教師作爲輔助教學的角色,把握整場教學的氛圍和節奏,由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組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僅對重點問題做相應解釋和說明。

2。關注學生個性特徵

時代不同人們的思想也存在差異。60—7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思維守舊、頑固,不能與時俱進;80—9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個性鮮明、思想活躍、善於表現;00後一代人他們思想奇特、天馬行空、不着邊際,不同時代背景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課程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等,實施個性化教學。接受較快的同學,可擔任小組組長,帶領全組同學參與課程討論或分析;接受較慢的同學,教師應多些耐心,鼓勵和激發他的學習鬥志。

(二)基於教師方面分析

1。激發學生內在潛能

當代大學生善於發現、創新,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內心無限的潛能亟待開發。筆者建議從以下幾點做起:①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課堂教學環境對語言學習影響較大,積極的、和諧的、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合理的學習習慣。②優化英語課堂各個教學環節。從熱身開場、課程導入、情境演示、課程操練、作業佈置、階段測評六個環節對其教學課堂進行進一步優化。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利用課餘時間參與社團活動或社會兼職,鍛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內在潛能。

2。提升教學管理能力

教師綜合教學管理能力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作爲一名高校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羣有思想、有衝勁、有理想的年輕人,他們善於探索和研究新事物,因此教師們必須具備在不可預測的環境下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

教師應從哪些方面提升自身教學管理能力呢?第一,樹立“教學質量競爭”的意識,從各個環節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第二,關注學生日常生活,瞭解學生思想動態,與學生保持溝通,幫助其解答生活中的困惑;第三,採用講座、座談會、活動的形式,使學生明白大學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三)師生及“生生”互動

語言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過人與人間的.協作、溝通、交流才得以實現的,建構主義理論更強調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意義建構是指通過了解事物間的內部聯繫,達成學習目標的過程。

師生互動是一種雙向的交往方式,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策略或職業信息,筆者認爲師生互動對學生意義重大,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全面瞭解英語語言學習的重要性。“生生”互動的重點在於討論和交流,加深同學間的深厚友誼。

三、從建構主義理論審視英語語言學教學

(一)加強教學互動

語言的作用在於溝通。英語是一門國際性通用語言,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話可瞭解對方訴求,爲商業合作搭建橋樑。若雙方語言不通,很難從肢體語言中瞭解對方文化背景,無法實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加強教學互動提升英語口語交流水平。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積極、活躍的氛圍,學生可組成各個小組,演繹經典橋段、朗誦美文或組織英文辯論賽等,以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汲取知識。

(二)注重測評效應

傳統的測評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學需求。應試教育體制下以分數定輸贏,許多英語專業學生考試能力極強,但口語交流環節薄弱,甚至出現“啞巴英語”,這是教育體制的弊端。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從全方位角度對學生成績進行測評。

現實教學活動中,筆者建議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狀況,設計測評方案。測評方案包含以下幾點內容:①學生筆試成績;②日常表現考覈;③教師和學生綜合評價。三點內容所佔比例可由教師自由調配,重點突出全方位的考覈結果,督促學生語言能力全面發展。

(三)傳授學習策略

我國外語教育重內容輕文化、重理論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培養出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在一些公衆場合,“中式英語”使國際友人似懂非懂,笑稱“中國式幽默”。這些狀況的出現是由於中國外語教學教授模式出現問題,無有效的教學策略。

建構觀念下如何重新構築新的教學體系?第一,請專家爲學生做語言學習策略的講座;第二,分階段確定學習目標,督促學生日常學習行爲;第三,從網絡和書籍中搜集快速學習英語的有效策略;第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語言學習四步驟”,即預習、聽課、複習、自主學習。

(四)鼓勵自主學習

語言學習是新舊知識不斷結合的過程,是語言能力從理論向運用轉化的實踐過程,這種結合或轉化必須由學生自身通過實踐活動得以實現。建構主義理論強調語言能力轉化應以學生參與性、主動性、能動性爲主,避免機械化的灌輸或傳授。

自主學習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態度,現實教學活動中可通過“自我驅動”模式推動學生英語學習。一方面,爲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帶着問題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情境中激發個人思維,找到靈感或答案;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利用語言教材、電子圖書、互聯網途徑,創建語言學習資料庫。

(五)改進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英語語言教學方式具有靈活性。如3—5分鐘開場環節,可以英語歌曲、微小視頻、英文短劇等形式出現,作爲英文課程以舊引新的切入點;教學過程可利用歌曲導入法、情境導入法、遊戲導入法、故事導入法、複習式導入法增加課程教學的靈活性。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新舊知識的銜接與重組,提倡學生對學過的詞彙學、英美文學、語音學等課程在課下複習,並在課堂上做簡短的回顧。通過對舊知識的強化理解,能夠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最終實現對原有知識的突破以及對新語言知識的深化。

2。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凡事追求刺激、新鮮,對傳統的教育模式生厭,希望課堂教學具有創新性和趣味性,能夠在活躍的氣氛中汲取到新知識。如何使教學內容更具有趣味性呢?以下從三點說明:

第一,開發創新型教學模式。英語教學的目的在於溝通,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授課爲主,學生被動式接受知識。創新型教學模式是基於學生的個人特點,在教學設計、師生關係、考覈方式等實現創新,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

第二,舉行趣味性教學活動。英語教學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和靈活性,可採用做遊戲、講故事、讀美文、演短劇等方式組織多種多樣的趣味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堂文化生活。

第三,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法。多媒體教學優化了教學條件,它是將文字、圖片、聲像等結合起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經調查表明,學生認爲通過多媒體的圖片或視頻教學,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力,並在多媒體教學中找到更多學習的樂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建構主義理論爲課堂教學提供了新模式,它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反駁,爲英語課堂教學帶來新的體現與啓示。英語語言教學目標是爲了運用,建構主義觀念下可從加強教學互動、注重測評效應、傳授學習策略、鼓勵自主學習、改進教學方法五個方面重新審視英語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