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論文之“點染”形式芻議

語文論文之“點染”形式芻議

新訂高中《語文》第六冊中《宋詞二首》的《自讀提示》談到柳永時,說他善於捕捉物侯的變化,點染離情別緒。對於其中點染二字,多被視爲一般動詞。其實,它是一種修辭方式。

語文論文之“點染”形式芻議

點染,本來是指書畫家揮筆作書作畫。前者如南宋陸游《劍南詩草·掩門》雲:點染聊成字,呻吟近似詩。後者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載:武烈太子(蕭子芳)偏能寫真,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以問童孺,皆知姓名矣。爾後,畫家即以此作爲筆法點染、設色;繼而文藝理論家引以概括詞的此種表現手法,並將點與染分開說,而引詞以證之(《詞學集成》引江順詒語)。如清代劉熙載在《藝概》中就談到:詞有點染,柳耆卿《雨霖鈴》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月點明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點染之間不得有他語相隔,隔則警句亦成死灰矣。

劉之所謂點,就是點明,將所要抒寫的情感、道理,一語點明,使讀者瞭然於胸;所謂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體的事物、景物將所點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來,以便讀者對其能更具體、更生動地把握。但必須強調的是,點染之間不能有他語相隔,只能是一氣而下。柳永《雨霖鈴》下闋,舉筆便點明離別的冷落、悽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楊柳岸曉風殘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悽清之氣氛便具體可感了。

以下,筆者權就新訂高中語文教材中古代詩歌對點染手法的運用形式,即運用點染時在點與染的先後順序與頻率上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作一芻議。爲了議論方便,姑且以A代點,以B代染。

一、AB式,即點而後染。例如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第一段: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詈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前二句先點明秋風卷茅,後二句則以飛、渡、灑、掛詈、飄轉等動詞具體寫出怒號着的秋風卷着茅草飛去及灑落的情景。又如蘇軾《念奴嬌》下闋前五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穡櫓灰飛煙滅。前三句先點明周瑜雄姿英發,後二句則具體地寫出周瑜是如何雄姿英發:頭戴綸巾,手搖羽扇,是那樣從容閒雅,居然就在那談笑之間一舉將強大的曹操水軍殲滅。

二、BA式,即染而後點。仍如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第三自然段:先具體地描寫雨夜沾溼的苦狀:(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牀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而後點明自己在雨夜沾溼的痛苦心情: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又如柳永《雨霖鈴》啓首三句便以景物來造成送別的氛圍: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長亭,清秋傍晚,雨後蟬聲,這是一種令人心碎的氛圍!接着詩人便點明被送別者的'心緒:都門帳飲無緒。在這麼一派悽清冷落的氣氛中,誰還有心向酒?

三、ABA式,即點而後染再點。這就有點像文章學中所謂總分總總說一句,再分述,再總說一句照應開頭。比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第二自然段,就是先點明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個夢字便讓讀者明白:以下便是詩人夢中所見聞:淥水盪漾清猿啼的謝公宿處,登山所用的謝公屐,桃都山桃都樹上的天雞,奇花異石,熊咆龍吟,欲雨之雲,生煙之水,列缺霹靂,洞天石扉,金銀臺,以及霓爲衣兮風爲馬的雲之君和老虎彈琴、鸞鳥駕車的仙人生活詩人以濃墨重彩,以異想天開鑿空而道(劉熙載《藝概》)的才思,具體地寫出了夢遊天姥之見聞,而後又再次點明: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一旦覺醒,所見所聞化爲烏有。蘇軾的《念奴嬌》上闋在具體描寫赤壁時也同樣如此: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先點明所描寫的對象:三國周郎赤壁;再以從不同角度並訴諸不同感覺的五彩巨筆去描寫赤壁的雄奇壯闊;最後再以讚美的口吻點明:赤壁江山如畫。讀此,莫不令人驚歎:其豪放之致,則時與太白爲近。(《藝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