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寫意畫中書法的運用論文

書法和寫意畫的許多因素是相通的,從本質上他們是中國的藝術象徵,是中華民族藝術特有的產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析寫意畫中書法的運用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淺析寫意畫中書法的運用論文

摘要:“書畫同源”在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長河中早就有過對此的論述。唐朝的張彥遠曾經說過:“書畫同體而未分”,而這種說法在藝術史上影響很大。在中國畫史上,國畫的用筆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方法和技巧。而毛筆在書法中的運用和對書寫的探索創造了完善的筆法體系,同時也影響着國畫的用筆。

關鍵字:書法,中國寫意畫

一、書法與國畫的關係

中國的書畫藝術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可以堪稱國粹之首,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國字和中國畫的產生和演變是融爲一體的,從中國原始的崖畫、古陶瓷展示出的線條,從遠古時代的崖畫到今天的百花齊放,從商代的甲骨文到秦朝統一了文字,開創了秦篆、秦隸,都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畫與書法在工具和運筆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結下了不解之緣,歷史上早有“書畫同源”之說,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二者逐漸分途,但在後來發展的歷程中,二者之間仍保留着一定的關係,尤其是書法對中國畫,現在仍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和意義,特別體現在寫意畫中。

中國寫意畫的用筆來源於書法,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於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元代以後,中國的文人畫發展到鼎盛時期,中國寫意畫家更注重以書入畫。實踐證明,如果沒有書法根基作爲畫法用筆的基礎,中國寫意畫就很難達到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清代趙之謙以魏碑筆法入畫,吳昌碩以石鼓文筆法入畫,這都是畫壇上盡人皆知的典型範例。

事實上,書畫分途之後,隨着發展,書法逐漸脫離了中國畫的成分,線條也更具有變化性和概括性。而寫意畫則離不開書法,尤其在文人畫興起以後,書法更滲入進了寫意畫中。但二者也存在着差異,書法運筆變化多端,尤其是草書,要勝過寫意畫,而寫意畫的用墨豐富多彩,又超過書法。

二、書法和寫意畫的用筆特點

書法和寫意畫的許多因素是相通的,從本質上他們是中國的藝術象徵,是中華民族藝術特有的產物。書法和寫意畫是線點面的組合體,二者在工具和材料上幾乎是一致的,在操作方法、技巧上是大同小異的,都是以筆、墨、紙、硯爲工具材料,通過一定的用筆方法來表達作者內心情感、個性、修養等。雖然書法和寫意畫是靠線條來表現的,但是他們的用筆特點是有一定的區別。

書法歷經字體的衍變,由下筆輕而疾,行筆粗而重,收筆快而捷的甲骨文,到方圓並用、粗細均勻的大篆,藏鋒起、收筆的小篆,以及筆刀方勁的隸書,成方形的楷書,再到連筆前絲的行、草書,在自行上筆法上大大的擴展了,各種書體之間字形於筆法的融合,可是無論如何都離不開筆法。書法的用筆有中鋒與側鋒、藏鋒與露鋒、提按、節奏、筆勢這五點基本方法。不同的用筆方法產生不同的字體。另外,在書寫過程中,線條講究疾、徐、粗、細、濃、淡、枯、溼、虛、實,書法家在書寫時就是靠筆法的靈活表現來體現一幅作品的內在情感。書法的線條構成字形,所有的字都離不開線條,但是線並不依附於外物,而是貫穿於全部書寫之中,線條在運動中發生變化使字形產生美感,形成好看的書法。寫意畫的用筆是多種多樣的,如山水畫的“披麻皴、亂麻皴、斧披皴、牛毛皴、雲頭村”等皴法都是用來表現山石、樹木等大自然的陰陽、向背、凹凸等不同的形態和質感,“個字點、介字、胡椒點、梅花點”等都是畫家根據植物形狀特徵和遠處草木的簡略來表現。

寫意畫的用筆有中鋒、側鋒、逆鋒、拖筆、頓挫、滑澀、虛筆等這些基本方法。在寫意畫中用筆時,筆道也要和書法那樣有虛實,就所謂的“下筆如截,收筆如揭”,筆尖處實,筆根處就要有虛,落筆時要實,筆道中間實,兩端就要虛。寫意畫就是要求每筆都要有變化,虛於實相結合。

三、書法用筆在寫意畫中的體現

點、線、面是中國寫意畫的表現形式,三者相互配合,而以墨線爲主的表現方法,則是其最基本的風格特徵。這是因爲線最能迅速靈活捕捉到物體的形象,明確、概括地劃分出物體形象的界線。

(一)寫意畫中書法的線條

書法是靠線條表現成字形的,因此書法也稱爲線條藝術,而中國畫的表現也是以線條爲主體。

線是寫意畫和書法的基本造型手段,佔有獨特的地位。書法其實就是線條藝術,也可以說線是維繫着寫意畫的生命。歷來就有一些書畫家認爲寫意畫中的線條是寫出來的,因爲二者是相近,所以書法的線條也在逐漸融入到國畫中來,因此有許多中國畫家強調線條的書寫性。書法的線條講究疾、徐、粗、細、濃、淡、枯、溼、虛、實。想要書法線條在寫意畫上有所用處,就要做出實踐。明代王世貞在《藝宛卮言》中從兩個方面分析了書畫同源,說到:“列如畫竹,幹如篆,枝如草,葉如真,節如隸”也就是說在畫竹的時候要注意用筆和線條的組織。畫竹幹要像寫篆書那樣中鋒用筆,竹枝要像寫草書用筆用線,竹葉就要想像寫真草那樣有力,畫竹節的時候就要像寫隸屬那樣用筆。另一方面從書體所體現的審美理想上說明,例如“龍跳虎臥、戲海遊天、美女仙人、霞收月上”等境界,就更進一步說明書畫相通。因爲書法和寫意畫的.工具和材料是相同的,二者的用筆是大同小異的,在我們創作的過程中要區分它們的用筆特點,利用二者的用筆特點結合運用於寫意畫中。例如我們畫竹的時候,就利用書法的起、收筆,順、逆鋒節奏等來進行。畫山水的時候可以利用書法線條的疾、徐、粗、細、濃、淡、枯、溼、虛、實加之節奏的特點來進行皴擦山石、樹木等。這樣會使畫面的物體更具有質感,畫面更具有虛實變化。寫意畫向來注重筆墨的運用,也是以筆墨體現意與神的。書法用筆能直接帶來畫面的抽象性。書法的線條運用在畫中,提高了用筆的表現性。寫意畫必須吸取書法用筆的長處來豐富寫意畫線條的表現力,才能使線條的神韻在畫面上得到完美的體現。從而表達作者的意圖和情操,提升寫意畫線條的生命力。總之,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寫意畫風格怎樣發展,寫意畫都不能脫離書法而存在的。

(二)寫意畫中書法的點線運用

趙孟頫在《枯木竹石圖》中題“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還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他提出書畫同源,以書入畫,要注重筆墨情趣,要把書法融入畫法裏面。他指出了書法和繪畫在用筆的道理上是完全一樣的,畫家要想畫好畫就必須先練好書法。更重要的是由於書法用筆融入畫法中,因此,促使宋朝寫實的繪畫到了元代就開始向寫意轉變,以描繪現實生活不再是畫家們繪畫的唯一目標了,還要求繪畫要表現出筆精墨妙的藝術效果。一幅書法作品中,它的線與線,點於點,點與線之間,可以組合出許多非常奇妙,千姿百態的造型。從潘天壽先生的書畫來看:在他的畫面落款處,一個大方扁的“潘”字,接着是一個很小草書“天”字,下面緊接着一個細長的“壽”字。就這樣他的落款簽名形成一個獨特的大方塊和直立長方形的結合體,接着再看畫面的遠山、近石、橋、水、屋全都是用簡潔、肯定又明確的線點來表現。因此,可以說潘先生的畫是書法線點與寫意畫線點結合的最典型的畫法。潘先生一直堅持“畫國畫,就是線和點畫成的”這個觀點。但是書法線點不是寫意畫上的線點,因爲書法線點是要受到文字規則的制約,而寫意畫的線點必須受到物體的制約。寫意畫中可以出現很長的線,很大的點,但是書法中的點線是絕對不能遠離文字的一般規則。所以,書法的點線是不可以直接用到寫意畫中來表現物體,但是一定要加以用筆的變化。

(三)寫意畫中書法落款的作用

中華民族繪畫的重要特點就是詩、書、畫、印的結合。一幅中國畫,必須題款並蓋上篆刻印章後纔是完整的作品。題款包括詩文和書法兩種藝術。最早題款只是作爲國畫的註腳,但是到了在元代就普及多了,這和文人畫的發展關係密切,此後,畫家都很重視畫上題款的研究,書法就成了國畫作品中的一部分。在題款的時候要注意書體形式,要與畫面相匹配,寫意畫就適合用稍大的行書、草書,或者較大的篆書、隸書。畫面風格清麗的,題款書法應該秀麗;古樸風格的畫,書法應該質樸;風格大氣磅礴的畫,書法就應該雄健奔放,才能配合協調,才能與畫面的內容相匹配。

(四)書法用筆對寫意畫中的重要性

現代很多畫寫意畫的人只重視畫的構圖和筆墨技巧,缺乏寫意畫家所應必備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而寫意畫前輩們的書寫工具就是毛筆,從小對毛筆有所領悟。但是現代人書寫工具則是鋼筆、電腦等,很難對筆墨的情趣有深刻的領會和把握。所以要想提高用筆的功力,都需要在書法上多下功夫,通過書法的練習,提高筆墨的質量和修養。只有積累多的體會與運用,才能將毛筆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寫意畫不同於西方的油畫,它是對線條有着極大的重視,以筆墨線條爲元素直接書法作者的情感。線條的渾厚、老辣、挺拔等方面,寫意畫都可以向書法借用。

四、總結

筆墨的早先成熟得力於書法,而書法入畫使筆墨在寫意畫中施展出自己的巨大能量。因此,書法入畫乃是中國畫的第一特徵。宗白華說:“中國畫以書法爲骨幹,以詩境爲靈魂,詩、書、畫同屬於一境層。”詩、書、畫三者中書畫關係最爲密切。書法形式,是書法的筆墨精神,在相當程度上規定着中國寫意畫的本質,它不只影響着,甚至引導着中國寫意畫。總之,在寫意畫中,書法用筆對其的幫助與提高是不可估量。不論是書法的筆墨意蘊還是書法的用筆方式,都能提高寫意畫的線條力度和可欣賞性。同時,我們也可以從畫面的線條中看出畫家書法的筆墨功力。因此我們在學習寫意畫的同時,要勤練習書法,以書法的用筆融入到寫意畫中,會有不同的藝術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