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素質教育解析論文

引言:數學學科是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由於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從而導致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同時也造成了對其他學科學習的影響。所以,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需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爲目標,使學生從思想、文化、思維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得到更好的提高。

初中數學素質教育解析論文

一、數學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之思想教育

在數學教學的思想教育中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從古今數學成就比較突出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學習,通過史料的教學加深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在數學教材內容中,很多思想性的數學命題都反應着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政策實施的成果以及正確性,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間加強了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思想教育。其次是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初中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統一性、制約性等唯物辯證注意對學生學好數學知識,思維辯證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並且對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性逐漸加強,培養其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最後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的教育。數學教育中不僅需要對學生傳授教學知識,還要鼓勵學生通過所學進行實踐,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擁有對學習的毅力,並且要有獨立創新的意識,培養學生這些良好的行爲方式並逐漸養成習慣,是對學生今後的成長髮展最大的幫助。

二、數學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之環境教育

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是師生交流的主要過程,通過對課堂中的課堂氛圍進行渲染,使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對課堂教學學習的興趣非常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爲學生創造一個很好的課堂環境,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的同時還可以輕鬆地掌握所學知識,這也是教師與學生加強情感交流的主要途徑。比如說在教師指導過程中,學生通過教師生動趣味的'講解、嶄新的解題思路等使自身的求知慾望得到滿足,而且需要教師以鼓勵性的微笑、和藹的態度以及恰當的表揚來對學生的成功進行肯定。與此同時,教師讓學生更加信任自己,要在課堂教學中以謙和、熱情的態度進行授課,打消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只有良好的教學環境才能保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相促進、互相影響,並且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教學,提高整體素質,達到數學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的目的。

三、數學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之科學文化素質教育

構成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包括文化素質以及專業素質,將兩者有效的結合是數學素質教育的中心內容。數學教學不僅包括基礎知識的學習,還包括數學思考方式、綜合應用能力等,這也是課堂教學內容中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素。其中,在數學基礎知識教學中需要將陳舊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忽視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知識形成點與結構認識進行強調,不再讓學生以機械識記的方式進行學習,數學教學中的概念以及命題教學時目前素質教育中需要重點加強的對象,並且對概念的認知的形成,公式等推理過程以及知識的形成過程、發展過程等都要十分的重視,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將知識點講透,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再有就是加強思想方法是教學。數學知識以及方法的形成是具有規律性的,是解題的思路的根本,從而構成了數學思想。其方式也就是利用什麼樣的手段和工具去解決問題。所以,在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中要挖掘出其內涵的數學思想以及方法,通過其思想方法具體思路制定教學目標,並將教學內容與之結合,強化學生的思想意識。

四、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數學思維的活躍性較高,教師也就是將這一特點作爲加強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思維能力的鍛鍊。下面將總結出的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第一,培養學生堅韌的精神和自制力。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主要有急於求成和中途放棄兩大問題存在。所以教師以這兩大問題爲中心點利用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難、頑強獨立的品格。

第二,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素質教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挫折教育,採用恰當合理的方式打消學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同時要多鼓勵幫助學習相對困難的學生,使他麼找到自身的不足並給予改正,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他們敢於面對失敗,並在失敗中前進,對成功又不驕不躁。這種有效的選擇性訓練不僅培養了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力,還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樂觀向上的精神。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需要教學以及學校共同完成,並且需要堅持長期性的進行,將教育工作中的素質教育最大化,展現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職責和任務。教師還需要在這一艱鉅的過程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昇華自身的素質修養,積極努力的思考、探索素質教育的主體思想,能夠更深入的將素質教育落實的實際的工作中。

【參考文獻】

[1]鍾鶴鳴.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素質教育[J].網絡財富,2009(22)

[2]龐坤,李明振,宋乃慶實驗是實施數學素質教育的成功範例[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