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對策論文

1 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對策論文

教師雖然是知識的呈現者,但更要重視學生本身對各種知識的理解,傾聽他們的看法,思考學生的想法,並以此爲依據,引導學生調整自己對初中數學的理解能力。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吸收知識,而是主動地重新建構信息。

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注重以問拓思和以學定教,形成高效互動的有效學習。有效的數學學習來自於學生對數學活動的參與度,而參與度則與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因素有着極大的關係。師生應積極互動交往,使課堂成爲師生智能展示與能力發展、共同學習與研究知識的殿堂。認真閱讀《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準確把握知識目標要求,使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能夠得到有效實現。準確地把握數學的教學任務,防止出現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嚴重脫節。初中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部分過程,教師要把課堂由“教的課堂”變爲學生“學的課堂”.教師要成爲學習方向的引導者、開發課程資源的研究者,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使課堂形成師生合作交流、共同學習和體驗成功的共同體。

2 搞好教學質量的前提是培養民主的新型師生關係,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師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民主學習的權利,對學生既要講究民主,並且還要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要熱心的指導學生,既要考慮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體性以及創新精神,還要發揮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構建出師生彼此尊重、信任、平等的師生關係。對課堂偶發的不良現象不氣惱,對待調皮的學生不在課堂上大加批評,對有問題的學生,要留待課後先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再耐心給予講解,用行動與情感去改變他們,從不放棄他們。讓學生在輕鬆愉快和諧的師生情感交流中,不自覺地接受數學知識,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3 多種教學手法並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3.1 教師的態度和藹親切,語言生動幽默。

教師總是帶着溫和的笑容與學生交談,就會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差距,他們纔會把你當作朋友式的教師,會向你傾訴心裏的想法或者思想上的困惑,如果對教師有好感,也就會喜歡上這位教師的課。生動而幽默的語言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期待這樣的老師的到來,因爲在接受知識的同時,給大家也帶來了快樂。

3.2 授課應按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進行。

數學這門學科的連貫性強,新的知識往往建立在以前知識的'基礎之上。所以在講解新課之前,總要把與此課有關聯的舊知識溫習導入再逐步加深,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同時將相近的知識進行類比學習,必要時還需建立知識框架圖。

3.3 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自制教學模具,實施趣味教學。

要求教師要仔細鑽研教材,多看教學參考用書,把握教學目標,吃透重點、難點,並及時歸納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僅要豐富教師內在的學識,而且要想辦法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效率。也就是說勤動腦、想辦法,不但要讓學生聽懂,還要增加趣味性,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3.4 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手段因材施教。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們的教學並不能僅僅只針對少數的優等生,否則教學質量就無從談起。因此,數學教學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作爲教師,不但要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由於學生之間存在着個性差異,就要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他接受教育的獨特方式而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把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充分地發掘出來,使每一個人都能各盡所能,各盡其才,使每一個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生活的快樂及其意義。

3.5 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一是要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習的動力,纔有可能調動學生的思維,才能爲研究性學習提供可能。所以,要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二是創設的教學情境要富於啓發性。只有啓發性的教學情境,才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才能體現數學內涵,體現有效課堂教學的價值。三是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一定要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使數學生活化。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數學知識理論化、概念化,其實,數學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內容最能貼近實際生活,也最能解決生活、生產問題,因此,創設教學情境時,要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大膽引入生活數學理念,培養學生生活化的數學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龍科。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技巧與策略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08):73-75.

[2] 盧豔紅。淺談初中數學中數學思維的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6):110-111.

[3] 宋順如。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14,(0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