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的論文

摘要:高校圖書館爲全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是公共文化資源的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如何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本文通過研究分析國內外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現狀,提出適合發展的對策,如積極並展開高校圖書館與其他機構的合作,拓展服務領域,開發地方特色文獻等,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做出貢獻。

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的論文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共建共享

在我國,教書育人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職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就是把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作爲社會的生產資料,開發高校圖書館的社會化作用,具有深遠的意義[1]。

一、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必要性

如今,高校與杜會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密,高校圖書館可以爲社會文化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多方位服務。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履行社會職能的體現

高校圖書館是知識集聚中心和知識傳播基地,應當履行開展社會教育、開發智力資源等的社會職能。高校圖書館通過培養公衆的知識能力和信息素養,提高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並最終推動學習型社會的形成和發展。

(二)實現高校圖書館本體的提升與發展

高校圖書館的存在和發展與政府的支持聯繫緊密,高校圖書館有責任爲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在高校圖書館完成學校工作的同時,爲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也是高校圖書館提升自己形象、提升社會認可度的需要和表現。

(三)宣傳並繼承優秀的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宣傳的重點。高校圖書館發揮自身優勢,培養公衆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倡導社會閱讀。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把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融合,開展內容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對大衆文化起到積極地引導,發揮導向作用。

(四)豐富的資源爲其拓展文化服務功能

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資源,無論從人力、技術還是信息,其他機構都是望塵莫及的。尤其是信息資源方面,高校圖書館經歷歲月流長,很多圖書館積累了豐富的紙質文獻資源,一些綜合性的大學圖書館甚至涵蓋了理科、工科、文科、農業、醫學、藝術等各專業,學科種類齊全[2],爲提升文化服務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外在環境爲高校圖書館提供發展空間

公衆文化需求的增長是高校圖書館開展公衆文化服務的推動力。社會的不斷髮展爲信息技術的進步提供了保障。政府、公衆與高校圖書館之間互動式的社會關係爲圖書館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國內外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現狀

(一)發展現狀

在西方,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形式多樣,包括一館多用、開放式借閱、開展各種主題文化活動等。國家鼓勵公衆使用高校圖書館的各種信息資源,這種做法也促進了高校圖書館各項服務項目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3]。在德國,大學圖書館在完成本校教學和科研工作之餘,還承擔着市圖書館或州圖書館的社會服務任務。澳大利亞的大學圖書館在圖書館主頁開闢專欄,向社會公衆介紹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包括提供紙質圖書借閱和一定範圍的數據庫資源。部分圖書館還對校外單位提供專業的情報服務[3]。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採用全部開架的服務方式,校外讀者不必提供任何證件就可以與校內讀者一樣享有除外借圖書以外的其他權利。日本、德國等許多大學圖書館也全方位向市民開放,與公共圖書館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完全打破了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壁壘[4]。在我國,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的校外讀者接待辦法中只對社會讀者提供臨時閱覽服務,不接待18歲以下少年兒童、校外自修者和遊客[5]。北京大學圖書館校外讀者須持本人二代身份證或本人有效證件(工作證或學生證)或單位介紹信,換取“北大圖書館臨時閱覽證”,按規定時間閱覽和複印所需書刊資料[6]。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國外高校圖書館結合自身優勢,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來的具體操作。這些實踐經驗肯定了高校圖書館利用自身優勢,將服務從校內延伸至校外是可行的,也爲我國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模式提出了發展方向。

(二)國內外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啓示

1開放的發展模式和廣泛的合作國外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程度水平比較高,讀者不是侷限在某一個特殊的羣體,應強調平等,爲公衆提供平等獲得知識的權利。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社區組織、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非盈利組織的跨領域合作頻繁、互利共贏,共同建立起信息共享網絡,充分的整合與利用社會各種信息資源[3]。2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意識在我國,高校圖書館一直以來都是爲本校師生服務,只關注高校內部讀者服務工作,對社會公衆的服務意識不強。近些年來,隨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的體系的建立,高校開始擴展服務範圍,提升社會化服務程度,但是和西方發達國家的高校圖書館相比,服務的範圍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高校圖書館都需要認真思考適合自身的發展途徑[7]。3強調可持續發展高校圖書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需要認真考慮如何長期有效地利用和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特別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信息資源的更新日新月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數字信息的安全保存等是高校圖書館和信息服務平臺面臨的一大挑戰。

三、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途徑

(一)高校圖書館要有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使命感

轉變觀念、提升服務意識是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前提。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是社會資源的一部分,高校圖書館有義務爲公衆提供信息資源服務。圖書館人把爲公衆服務作爲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樹立爲公衆服務的理念,增強爲公衆服務的意識。

(二)與地方機構聯盟,發揮資源優勢

高校圖書館與當地公共圖書館聯合,實現人才資源、設備資源、成果的`共享,互利共贏,建立資源共建和共享平臺,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信息資源共享的大環境下,共同開展形式多樣的諮詢服務,實現信息資源傳遞和聯機編目等多種功能,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8]。

(三)建設特色數據庫,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助力

地方特色反映一個地區發展的特點,濃縮了一個地區厚重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歷史變遷。地方特色文獻是地方特色的寶貴記憶和有效傳承。很多高校圖書館都有自己的特色館藏和數據庫。當地圖書館擁有的地方性文獻常常是和高校圖書館互爲補充的,將兩方面聯合起來,共同開發,共建共享,建立地方文獻全文數據庫。通過地方特色產業,爲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3]。

(四)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供多樣的公共文化服務

隨着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公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斷提高。高校圖書館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就要重新自我定位,不斷整合自身的信息資源,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優勢,成爲公共文化服務系統中的文獻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高校圖書館聯合公共圖書共同舉辦多種形式的健康、心理講座,針對公衆的興趣愛好不同,開展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爲公衆提供針對性強、有特色的書刊,同時不斷培養讀者的閱讀習慣,形成全民閱讀好風氣[9]。隨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發展,高校圖書館應審時度勢,積極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來,改變觀念,深化服務模式和內容,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增強社會服務意識,使社會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大化,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列生,郭全中,肖慶.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2]謝佩洪.戰略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3]劉佳.高校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5.

[4]屈健民,李欣,郭維霄.高校圖書館參與區域公共文化服務現狀及策略[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4):80-82.

[5]校外讀者接待辦法[EB/OL].

[6]北京大學圖書館校外讀者接待辦法[EB/OL].

[7]王陸軍.睜眼看世界——我們向國外圖書館學習什麼[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8]中國圖書館學會,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報告(2008)[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9]易忠,姚倩.高校圖書館服務理論與實踐[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