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探討論文

導語: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大家都可以來探討。下面是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探討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和參考。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探討論文

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探討論文

摘要

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當代社會,如何讓大學生提高就業與創業能力是高校就業創業教育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並論述了高校進行就業創業教育的必要性,並且提出了相對的策略。

關鍵詞:

大學生;高校;就業創業教育;指導;服務

一、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分析

二十一世紀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也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標誌,近年來,隨着高校的擴招和國家對綜合型創新人才的不斷需求,很多高校都爲培養創新人才、加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不斷努力,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隨着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生產方式的轉變,很多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並不如人意,爲此,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爲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夯實基礎,從而爲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與創業機會。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當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不正確,對自己的就業缺乏客觀的認識。很多大學生在擇業的過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對自己的能力認識不足,無法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價值,比如,一些大學生對就業單位的地理位置、薪酬福利、帶薪假期以及工作的發展空間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往往脫離自身的實際,一味盲目地追求高薪職業和經濟發達的地區,造成很多學生涌向同一種單位過獨木橋,導致一些單位之間人才的分佈不均,就業壓力增大。第二,一些大學生缺乏創業的意識。面臨畢業的有些大學生對自身的專業技能與工作能力缺乏客觀的認識,同時也不瞭解市場對該專業的需求狀態,使得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就考了找工作,而很少思考如何根據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創業。通過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調查顯示,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率非常低,而創業成功的機率更低,這一方面反映出當前的大學生缺乏創業的意識,另一方面體現出高校對大學生在創業教育與創業指導方面的效果不盡人意。

二、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的必要性

首先,通過就業與創業教育可以轉變大學生的就業態度。由於很多大學生在擇業的過程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狀況,不切實際的就業思想無法在就業過程中獲得適合自己的職位,因此,通過就業與創業指導服務就可以緩解這一狀況,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比如,很多大學生非常向往去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環境優美、待遇高的地方就業,而忽視了去中西部等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地區發展的現狀,從而造成人才的分佈不均衡,形成惡性循環。各個高校應該意識到這種就業意識給大學生的就業以及給國家人才需求方面造成的不良影響,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與創業的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新的就業觀,在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同時還可以爲中西部引進更多的高級人才,使全國人才分佈能夠得到均衡的發展。其次,通過加強對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意識。目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淡薄,高校應該通過對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教育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舉行創業方面的比賽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業興趣,並且爲準備創業和正在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幫助與服務,在全校畢業班級發動創業教育,喚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使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業技能得到良好的培養與鍛鍊。最後,通過加強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一部分大學生在即將畢業找工作的過程中對感到迷茫,找不到自己的工作方向,更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明確的規劃。然而對職業生涯的規劃對大學生的擇業與創業能力的培養有着重要的影響,高校通過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方面的指導與服務工作,可以幫助迷茫的大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得到及時專業的指導和相應的服務,從而能夠順利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工作,並且制定出合理的職業發展計劃。

三、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的主要措施

第一,加強和推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教育與指導工作,幫助大學生合理規劃職業生涯。高校作爲人才培養的主要這地,應該將職業發展規劃作爲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而科學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必須是建立在學生能夠對自我能力的充分、客觀認識的基礎上的,高校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客觀地評價自我,分析自己的優勢及不足,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等,幫助大學生制定出符合自己特點的職業發展策略。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或者舉行模擬現場招聘等第二課堂的形式來爲學生的發展構建平臺,增強大學生創業的實踐性,培養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意識及能力,提高學生的擇業競爭力。第二,高校應該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創業的觀念、方向與心態。很多大學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將就業的方向投向了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致使東南地區人才濟濟,造成就業競爭大,而中西部地區的很多就業崗位卻無人問津,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大學生在就業是存在觀念上的誤區,高校首先應該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的觀念,調整就業的心態,鼓勵大學生將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區,深入到基層工作崗位和農村第一線的工作崗位中,這樣既可以彌補中西部地區職位的空缺,還可以降低就業的競爭壓力,爲推動中西部的經濟發展做出幹貢獻,只有經過一線崗位的實踐鍛鍊,青年大學生纔有可能在今後的職業發展中有更多的機會。針對很多大學生過於看重單位的福利待遇和單位的性質等問題,這與當前的就業形勢是相脫離的,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當下,先就業再擇業纔是最佳的選擇。再者,針對一些拔高就業條件的大學生,高校應該有針對性地指導,讓學生從自身、就業單位等從整體上把握是否可以實現自己的就業理想,高校應該將就業創業教育與社會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相結合,讓學生時刻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形勢,讓學生可以在就業與創業道路上少走彎路。第三,爲大學生提供創業教育的實訓基地。爲了加快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步伐、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的效果,高校應該爲大學生建立有關就業創業的實訓基地,建設和完善創業基地,或者是藉助企業的幫助實現良好的校企合作,爲大學生的創業提供實訓與指導。可以通過與高校專業結合度高的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甚至掛牌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可以讓大學生在畢業之前熟悉就業環境,瞭解創業的環節,開拓眼界增長見識,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高校應該切實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模擬訓練與指導,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技能與社會應變能力,以此來達到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最終目的。第四,積極探索和開發有助於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教育模式。一個高校的就業率代表着這個高校的教育質量,在當前的就業創業教育背景下,只有通過不斷的完善和健全就業創業教育體系,探索出一條適合高校自身發展的道路,纔對高校、學生和社會三者都有意義。比如,轉變傳統的就業教育爲創新型的就業教育,主要體現在高校要以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和培養符合型的人才爲主,尤其是培養出具有綜合型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再者,對就業創業課程的建設要組建一支專業的、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實訓經驗的師資隊伍,可以將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除此之外,高校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而非智商教育,高校在加強大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等智商教育的同時,更加應該重視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與人文素質等情商教育的培養,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價值觀與就業觀等,這也是當代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現代社會不僅要求大學生要具備高於普通人的智商,能夠掌握現代科技,很多單位更加看重大學生是否具備高於普通人的情商,可以輕鬆適應當代社會激烈的競爭和各種壓力,情商的高低已經成爲很多單位招聘人才的主要標準之一。

附:大學生就業創業論文

 一、創新與創業的概念

要創新當代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實踐活動形式,前提條件要清楚創新和創業的概念。創新是指人類爲了發展,運用已經知曉的信息,不斷的突破常規,發現或者產生某種獨特、新穎的有個人價值或社會價值的新思想、新事物的活動。從經濟學中來講,創新立足於經驗和技術的相結合。步入二十一世紀,科學界對技術的創新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將技術創新認爲是包含組織、商會、金融和科技等活動的一系列綜合過程。而創業是指創立集體、社會、個人的各項事業,創業是人們通過發現、識別商業機會,組織資源提供產品和服務來創造價值的過程。所以,創業和創新既相聯繫又有區別。創新是創業的本質基礎和前提,創業則是在創新基礎上發展的以產生經濟利益。

 二、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的就業現狀近年來全國大學生規模擴大,就業形勢嚴峻,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現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

1.從培養院校角度。我國大多高校熱衷於培養學術型人才,而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綜合發展的綜合型人才。高校培養的人才缺乏實踐經驗,理論知識雖強但實際操作能力較弱,因此,難以適應滿足市場的需要。而且由於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起步較晚,該工作的'開展無法跟隨就業的形式變化和制度改革的需要。

2.從用人單位的角度。隨着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企業的發展進入了較穩定的階段,對人才的需求量減弱,國家提倡發展的是高新型產業所需的是高精專人才,而大多畢業生屬於應用型人才。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大多中小型企業面臨巨大市場壓力與生存困境,爲降低成本維持企業運轉,大多數中小企業一般都會縮減人員,進一步加深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

3.從畢業生自身角度。目前許多大學生缺乏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認爲到國有企業、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外資企業、大公司企業工作纔是最佳選擇,而在私營機構、中小企業工作只能當做過渡。對於自身能力過於自信,寧可一直在家待業也不願去中小企業工作,而且有些畢業生想獲得高收入卻不又不願從事需要高付出的工作。

(二)大學生的創業現狀雖然以高校爲依託,我國大學生不斷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實踐活動,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的創業還是比較落後,創業現狀同樣不容樂觀,影響大學生的創業發展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創業意識落後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導。受歷史和現實條件的制約,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意識還較爲落後,畢業後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少,付諸實踐的更少。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還是高校的創業實踐教育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創業教育引導。

2.創業能力不強。創業能力強弱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創業者的綜合素質,由於長期的應試教育,一味注重課本知識,使得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高分低能”的現象較爲普遍。

3.創業的社會環境不好。當前我國的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給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機會和平臺。

 三、對實踐形式創新的建議

(一)創業計劃競賽實踐的形式通過競賽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在我國高校算是最爲可行的一種就業創業實踐活動形式。學生在參加競賽的過程中,能夠促進正確成才觀的形成,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實踐在就業創業過程中的重要性。其次,通過開展創業競賽活動,能夠促進學生的科技隊伍建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若是創業計劃競賽能和一些社會企業聯盟,讓創業計劃比賽項目能夠真正實施,則更能增強學生參與創業的能力和信心,有些優秀項目還能夠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因此,應該鼓勵高校、地區和全國性創業計劃賽事的發展。

(二)擇業就業實踐的形式擇業就業是一個大學生,認識和評價自我適應社會的過程。擇業就業問題也是每一個大學生,畢業時即將面臨的問題。因此,開展大學生擇業就業實踐活動顯得尤爲重要。高校要重視學生就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以社會的需求爲導向,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就業創業實踐鍛鍊,例如:舉辦各類崗前培訓實踐活動;舉辦校園招聘會。多組織學生參加面試模擬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和了解面試技巧爲應聘做準備。

(三)自主創業實踐的形式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就業中最爲提倡的一種形式。可以從創新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的形式着手,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充分利用學校內的場所和資源,建立創新實踐基地,開辦虛擬創業公司、工作室,或者是學校提供實體店面和資金資源,讓學生開辦創業實體。譬如:服裝店、文件店、家教中心等,使得學生在真正的實踐經營中,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學校還應與服務企業加強聯繫,多組織學生去企業見習和實踐,這種實踐形式能夠讓學生近距離感受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瞭解企業的管理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