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崛起歷史小論文

英國通過第一、二輪勃興崛起爲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並最終攫取了海洋霸權,通過第三輪勃興英國的霸主國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增強。英國是通過其優越的地緣位置、制度領域的創新所導致的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根據機會所制定的合理政策而崛起爲一個世界性大國的。雖然時代背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英國的崛起對當今尋求崛起的國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以下是英國崛起歷史小論文,歡迎閱讀。

英國崛起歷史小論文

英國從一個在15世紀並不爲歐陸國家所重視的島國逐步發展成爲在19和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裏其統治範圍覆蓋了非洲南部廣大地區、南亞、東南亞、太平洋大部分地區及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的龐大帝國。這個帝國控制的區域範圍相當於其國土面積的近40倍,人口達到了3億多。英國從一個位於北大西洋上的島國崛起爲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是通過與西班牙、荷蘭、法國爭奪海上霸權三個階段逐步實現的。

一、英國崛起的過程分析

英國是在相繼擊敗西班牙、荷蘭、法國之後才真正榮登世界霸主的寶座的。地理大發現對國際政治所造成的一個重要後果是使歐洲經濟中心逐漸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西北沿岸諸國,這些國家包括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葡萄牙、西班牙,歐陸大國法國,波羅的海沿岸的荷蘭與隔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的英國,同時在某種程度上還有斯堪的那維亞國家。英國通過第一、二輪勃興崛起爲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並最終攫取了海洋霸權,通過第三輪勃興英國的霸主國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增強。

(一)第一輪勃興(1588—1674年)

這裏把英國第一輪勃興的起始時間界定爲1588年是從英西海戰以西班牙失敗而告終這一在國際關係中具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事件這一角度來分析的。英國的地緣政治條件和伴隨着地理大發現而開始的國際性的海外貿易和拓殖決定了英國的崛起是一種海洋戰略的崛起,而這不可避免的會與處於海上霸權地位的西班牙殖民帝國產生矛盾。1588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派遣了一支由130多艘艦船組成的“無敵艦隊”進攻英國,其結果是英國憑藉着巧妙的戰術和先進的技術取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這次以弱勝強的海戰的重要意義在於,一方面“它標誌着西班牙海上霸權開始衰落”。另一方面,它增強了英國的信心和海外擴張的慾望。當然,我們並不能通過此次事件就認爲英國的實力已勝於西班牙。事實上在接下來的幾輪英西海戰中英國勝少敗多。進入17世紀,西班牙主要是與法國爭奪歐陸的霸權。英國由於地緣上置身於歐陸之外和國內的政治形勢並沒有參與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這場戰爭最終以1659年《比利牛斯條約》的簽訂,西班牙接受《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條款而告終。它標誌着西班牙“徹底敗於其宿敵法國,從此不復爲歐洲和世界的一大角色”。這樣英國英國置身事外在客觀上得到了不少好處。

經過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和1609年取得獨立地位,荷蘭迎來了17世紀大部分時間裏的“黃金期”,這也就決定了英國謀求海外貿易和擴張的主要敵人不再是西班牙而是當時被稱爲“海上馬車伕”的荷蘭。通過1640-1649年議會與王權的較量,英國走向了共和。克倫威爾在實現了對愛爾蘭和蘇格蘭的遠征勝利之後,把主要矛頭指向了跟英國矛盾最爲突出的荷蘭。英國對荷蘭的基本政策是“或者是兩個海上強國結成堅固的同盟,幾乎合併爲一個統一的國家,否則便做殊死鬥爭,以迫使荷蘭承認英國在海上和海上貿易方面的霸權”。這樣,英國議會爲保護英國海外貿易利益便於1651年通過了《航海條例》,規定:“一切在歐洲、非洲和美洲生產的商品,只有在英國船員管理的英國船上才能運入英國領土;歐洲國家的商品或用英國船或用生產該商品國家的船纔可以運到英國領土。”《航海條例》的頒佈對從事轉口貿易的.荷蘭商業霸權是一種沉重的衝擊,兩國由於利益糾紛而引發的矛盾最終導致了從1652年到1674年爆發的三次英荷戰爭。由於以商業而著稱的荷蘭工業生產的薄弱和有限的資源而導致其失敗。經過三次英荷戰爭,海上優勢便從荷蘭轉移到英國手中了。

(二)第二輪勃興(1688-1763年)

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之後,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與瑪麗入主英國,荷蘭逐漸變成了依附於英國的二流國家。無論是謀求海上優勢還是維持歐陸均勢,英國的主要對手是法國。法國通過簽訂《奈梅根和約》大大推進了歐洲霸權政策,然而這並沒有滿足路易十四的擴張欲。路易十四的對外擴張最終導致了反對法國霸權歷時九年之久的奧格斯堡同盟戰爭的爆發。作爲戰爭結果的《里斯維克和約》標誌着法國的霸權開始衰弱。條約承認了英國艦隊深入地中海的權利從而取得了對法國的海上優勢地位。它標誌着“英國已經升到了歐洲大國的地位,並在國際政治中開始起着極爲重要的作用。”但和約並沒有解決英法間的矛盾,兩國於1701-1713年圍繞西班牙王位戰爭展開了爭奪,最終以1713年《烏得勒支和約》的簽訂而告終結。通過這次戰爭法國的實力遭到了進一步的削弱和侵蝕,英國優勢得到了進一步凸顯。隨後英國與法國之間爆發的七年戰爭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爭霸戰爭。這次戰爭使法國喪失了在北美、西印度羣島的大部分殖民地,在印度僅保留了幾個殖民據點。而英國通過將近二個世紀的對外擴張,終於成爲了一個無人匹敵的海上霸權國家,並且在歐洲大陸扮演起“居間制衡者”的角色。

(三)第三輪勃興(18世紀60年代—19世紀末)

這一輪勃興是以18世紀60年代爆發於英國的工業革命爲起點的。

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達到了其最輝煌的時刻。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的霸權權力才明顯地發生了跨大西洋轉移。工業革命促進了英國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其軍事實力也隨之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到1815年戰爭結束時,英國海軍總噸位數已經超過了法國、俄國、西班牙之和。從19世紀3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逐漸完成。到維多利亞時代中期,英國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刻。“它的工業生產能力比全世界的總和還要大,它的對外貿易額超過了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英國的先進生產力通過強大的海上勢力而傳播到全世界,英國的價值觀念、文化理念、堅船利炮等連同廉價商品共同支撐着英國在全世界的霸權。但發端於英國的工業革命也爲它樹立了強勁的競爭者和繼承者。到19世紀70年代伴隨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英國在某些部門和領域逐漸被美國、德國所超越,實力的相對地位開始發生變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結束了“不列顛治下的和平”,同時它也揭示了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權力中心的跨大西洋轉移。

英國的每次勃興都是建立在前次勃興基礎上的進一步躍級。第一次勃興爲英國崛起爲世界大國奠定了基礎;通過第二次勃興英國最終戰勝法國成爲歐洲大國並且攫取了海洋霸權,充當起“歐陸居間制衡者”的角色;第三輪勃興是英國在大國基礎上的進一步躍級,通過此次勃興英國不僅擴大了同其他大國的距離,更重要的是英國憑藉着工業革命亦超越了自身使其成爲了一個工業化國家。但是也是在第三輪勃興的後期,英國的相對實力逐漸下降並在一些領域被其他國家所超越。

二、英國崛起的原因探析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爲英國的崛起提供了客觀條件

英國作爲一個島國的天然地理位置爲英國的崛起提供了有利條件。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部,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與歐陸相望。這種地理位置在以下幾個方面影響着英國的崛起。

第一,它可以置身於歐洲大陸之外免遭歐陸強國的攻擊,有利於維護自身的安全。歐洲三十年戰爭時,英國便憑藉其自身的地理優勢而超脫於歐陸爭霸戰爭和宗教戰爭之外而順利開展了資產階級革命。歐陸國家長期不斷爆發衝突和戰爭,雖然英國也不斷介入這些戰爭,但是英國由於其獨特的島國位置從而避免了戰爭對其本土的巨大破壞,而這些是歐洲大陸國家所不具備的。

第二,它促使英國發展起了強大的海軍。英國的島國位置和英國謀求海上優勢、維持歐陸均勢的戰略使英國可以集中財力發展海軍而不是既要維持一支強大的海軍同時又要建設一支強大的陸軍以維護自身的安全。而在18世紀作爲英國主要對手的法國由於其海陸型的地理位置,其謀求歐陸的霸權和爭奪海外殖民地則必須同時維持強大的陸軍和海軍,而法國的財力使其無法完成這一雙重使命遂以失敗而告終。

第三、地理大發現所引發的一個重要國際政治後果是經濟重心由地中海向西北大西洋的轉移。而英國恰好處於這個範圍之內。英國憑藉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同低地國家、斯堪的那維亞國家開展貿易。另一方面向外開拓殖民地、販賣黑奴進行遠洋貿易。殖民地一方面可以向英國提供所需的原料,同時還成爲了英國產品的銷售市場,這樣英國的資本得到了不斷積累,實力得到了增強。此外英國瀕臨北海從而爲其提供了豐富的漁業資源。海洋性氣候使英國溫和溼潤,適合養羊,而羊毛向弗蘭德爾的出口爲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二)政治與經濟制度上的創新刺激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是英國崛起的物質基礎。英國自身的氣候條件和地理因素使其成爲一個適合養羊的國家。伴隨着與歐陸國家羊毛貿易的不斷增長導致了兩個重要的經濟後果和一個重要的政治後果。一方面,它拉動了英國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使其在規模和技術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另一方面,由此導致的圈地運動在形成英國工人階級隊伍、資本原始積累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力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它表明了英國經濟發展同歐陸國家的顯著區別:“農業很早就與市場發生了聯繫”。而這在英國崛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圈地運動的開展在政治上導致了鄉紳、商人和新貴族等新興資產階級力量的不斷壯大。他們成了與王權和封建勢力相抗衡的中堅力量。王權與民權之爭最終以1688年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和奪取政權而告終。這場革命在英國崛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於:一方面它恢復和保證了英國社會和政治所需的穩定,從而爲英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另一方面,通過革命,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並可以通過政治權力的運用來保證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爲生產力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此外,英國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形成了一套由議會控制的公共財政體系。金德爾伯格指出:“從1688年到1720年,倫敦完成了金融革命,用一套有效的政府信用制度取代了粗製濫造並受王室隨心所欲所制約的制度。”這種基於政府信用的制度創新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英國於1694年成立英格蘭銀行協助銷售戰爭期間的國債,並通過貸出新發行的銀行券獲利。同時,在18世紀開始“鄉村銀行”也不斷髮展起來,這樣英國便形成了一整套公私金融信貸體系。

它不僅活躍了市場還爲英國爭奪霸權提供了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在王權與民權鬥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由國家控制的公共預算制度。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政府對資金的使用而且它具有強大的財政動員能力。“17世界60年代的英國大約有5.5百萬人口,每年只能支持不到2.5百萬英鎊的稅負,國庫空虛,其軍力難以保衛英國本土。1763年,英國人口整張至8百萬,比1660年代的人口多了不到50%。但是,這時的英國的年財政支出高達2千萬英鎊,且能支持高達1.3億英鎊的國債。”由於戰爭所導致的國家支出的猛烈增長“造成了一個‘反饋環’,促成了英國的工業生產,刺激了技術上的一系列突破。”正是這種制度性的創新所導致的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爲英國崛起提供了所必須的物質基礎。

(三)英國採取的正確決策和對機會的把握是其崛起的主觀條件。

英國根據自身的地緣因素制定了維持歐陸均勢和謀求海洋優勢的戰略決策。對於歐洲大陸的事務,“只有在勢力均衡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才進行干涉,這種戰略使英國能全力以赴地保護、發展自己的殖民地。”當歐陸國家試圖打破均勢尋求霸權時,英國總是能夠根據自身的利益和嫺熟的外交手腕組織反霸聯盟以遏制霸權國的稱霸戰略,從而維持自身的海洋優勢和保證島國本土的安全。除了這種建立在地緣基礎上的正確對外戰略外,英國的崛起還有賴於一些偶然性因素。例如,歐洲三十年戰爭使得歐陸幾乎所有國家都捲入了其中,歐陸國家在面對1640年發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已無力插手,從而使英國革命能夠在沒有外來干涉的情況下順利展開,這爲英國的崛起奠定了政治基礎。同時,英國能夠抓住歐陸戰爭和對新教徒的迫害的有利時機採取一種開放寬容的政策。這樣法國、德國等國家的難民、新教徒紛紛逃往英國避難。大批的移民帶來了許多新技術,這些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英國工業的發展。

(四)工業革命的影響最終既把英國送上了世界霸權的巔峯,也促成了霸權更替條件的出現。

工業革命首先爆發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這場首先發生在棉紡織業領域的革命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爲主要標誌,隨後便波及到了其他工業部門。到19世紀初的時候,英國產的煤和鐵比世界其餘地區合在一起生產的還要多。巨大的生產力在保證英國打敗拿破崙法國的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英國一方面從其廣闊的殖民地上攫取原材料,另一方面把工業革命所創造的廉價製成品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殖民地和其他國家從而獲得了鉅額利潤,增強了國家實力,維護了英國在19世紀大部分時間裏的全球性霸權。但是,工業革命也造成了另外一個重要後果:技術在其他國家的廣泛傳播,從而使工業革命擴散開來。伴隨着工業革命發展所導致的美國、德國的實力的不斷增強,英國的相對實力便逐漸衰落了。

三、英國崛起的啓示

英國從一個偏於西北歐一隅的小島成長爲一個世界性大國。在其崛起過程中相繼戰勝了海上主要敵人西班牙、荷蘭、法國從而獲得了海上優勢地位和歐陸居間制衡者的角色,並最終維持了歷史上並非言過其實的“不列顛治下”的百年和平時期。儘管時代背景發生了巨大的變遷,但是歷史在其發展過程中許多不變的因素使我們在考察英國崛起的歷史時仍舊能夠得到許多重要的啓示,這些啓示對於現時代中國的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首先,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一國的地理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可變更的。中國應根據自身的地緣因素,趨利避害制定合理正確的對外戰略,爲本國的和平崛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是一個典型的海陸型國家,擁有廣闊的陸上和海上邊界線。冷戰結束之後,中國與俄羅斯關係不斷改善和發展並且逐步上升爲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伴隨着中國與陸上國家絕大部分邊界問題的解決,中國的安全威脅便主要轉移到了海上。目前,在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主要變數是xxxx、東海油氣開發問題、南中國海問題還有馬六甲海峽的通道安全問題等。伴隨着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國的崛起事實上是基於海權的海洋性崛起而非大陸性崛起。

其次,創新所導致的巨大的生產力是增強一國實力的重要途徑。英國通過在制度領域的一系列創新所帶來的生產力的突飛猛進爲其崛起奠定了物質基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信息革命對國際政治產生重要影響的今天,尋求科技領域的創新和突破是促進生產力發展和保證一國順利崛起的重要物質條件。因此,中國應當實施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尋求科技領域的突破和創新,爲崛起奠定堅強的物質基礎。

最後,在全球化及相互依存的時代裏,能否抓住機遇制定合理的政策同樣也是影響一國能否順利成長和崛起的重要因素。中國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積極參與國際社會,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妥善處理好同大國和周邊國家的關係,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實現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