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素養的培養論文

摘要:隨着信息技術課在中小學的逐步普及,各級各類學校對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探討和研究逐漸增多,信息技術課到底應該教會學生什麼成爲一個熱點。本文認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爲主。

淺析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素養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信息素養;培養方法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教給學生的知識讓學生終身受用是不可能的,各種軟件應用知識會被層出不窮的新軟件、新功能、新操作系統所代替,編程語言也在不斷地演變和改進。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這些都不是信息技術課最重要的內容。專家指出,在基礎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創新信息的能力。

一、傳統的教學,是一套完整的、嚴密的理論方法體系。

但其中存在着一個較大的弊端:以教師爲中心,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全部教學都圍繞如何“教”,很少涉及學生如何“學”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很少,大部分時間被動接受知識,這不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抑制了人才的成長。但大部分學生只會答一些死記硬背的題目,做以前翻版式練習。而且很多的老師有這樣的困惑:這節課講的內容經過多次的翻版式練習後看上去好像掌握了,但由於課後練習的機會少,到了下節課就有一批學生忘了操作步驟。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往往講解的是這個題目的操作步驟,學生也就只會記下步驟。這種死記硬背的結果當然可想而知,一個星期就已忘掉大半,更不用說一個長假之後,等到進入社會,這一年所學到的也就所剩無幾了。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而不是讓學生淹沒在信息的海洋裏。信息技術課要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創設實踐條件,讓學習者自主地去探究、去發現,教師從完全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向知識傳授者、指導者、設計者的多維角色發展,同時給予學習者以發表自己意見和成果的機會,讓其充分展示自己。

二、以下是我在信息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一些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去尋找信息。

根據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結合實際,讓學生感到自己動手去探索、收集、總結相關的知識,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

(二)在學習中,應讓學生弄清楚每一步該做什麼,如何去做,在哪裏可以獲得幫助,管理自己在整個過程中的學習。

很多情況下,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告知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可以通過自己手頭上的所有信息技術課發下來的資料,可以與身邊的同學交流,可以借閱有關方面的書籍,可以上網查找所需的資料,等等。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信息素養品質最基本的一種思維方式。

(三)以任務驅動爲手段。

在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性的同時,教師必須給以一定的任務驅動。這個任務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遠期的;可以是一堂課的,也可以是一兩個月的,但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決定。任務應從簡單的開始,讓學生慢慢地適應,由簡入繁。

(四)推行小組協作形式。

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羣體中,必須學會從身邊獲得所需的知識。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協作能激勵學生髮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進學生間互相幫助,共同提高。蕭伯納說過:倘若我有一種思想,你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我們每個人就擁有了兩種思想。小組協作可以達到增進交流的效果,這也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發展信息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分組的確定方式: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已有的信息技術基礎,採用小組平衡(考慮學生操作技能,家中是否有電腦、是否可以上網,男女比例,等等),每組可以有5至6人,然後給予每組一定的任務。

(五)成果體驗。

成果體驗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一種動力。

我們並不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的成果有多少研究價值,有多少實際的意義,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學習的實踐探索中開闊了視野,鍛鍊了能力,培養了創造性思維,具備了自我學習、自我探索的能力。正如蘇姆霍林斯基所言:“在活動的實踐中,學生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體驗到智慧的力量和創造的歡樂。”只要有這種深刻的體驗,學生就會激發濃厚的興趣和探求新知識的動力。

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有成果體驗,用這種成果不斷地激勵他們去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比如製作一張賀卡,製作一份調查表,等等。如果將學生的成果以某種形式展示,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師及大家的承認就更能激發學生的動力。

(六)日常生活中信息技術的使用。

畢業後,一部分同學會從事軟件編程,但很大部分同學會應用計算機工作,也就是說計算機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爲一種工具被使用。因此,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利用這個工具去做事情,比如學生可以用Word編輯一篇自己的文章,用Excel清算自己的日常開支,用PowerPoint給同學製作一張生日卡片,用E—mail發信件,用Frontpage製作個人主頁。要讓學生自覺地去使用這個工具,並讓他們意識到這個工具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計算機養成一種行爲習慣,形成信息素養的品質。

信息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期間,教師是一個組織者,要安排好各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及學生之間的協作;是一個指導者,並不需要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做,但應幫助學生尋找,以獲得幫助的途徑;是一個提供良好環境的人,要提供學生獲得幫助的學習工具和信息資源,大量的文字資料、書籍,CAI軟件,音像資料,最好還能夠讓電腦接入Internet,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最重要的是一個督促者,其主要手段就是考覈,教學是否有效只有通過考覈評價才能瞭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陳至立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會議上的報告,2000。10。25。

[2]郭普渡。計算機與創造教育。北京景山學校。

[3]王旭卿。美國中小學信息素養教育。外國中學教育,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