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試論小學語文教育創新探析的教育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試論小學語文教育創新探析的教育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試論小學語文教育創新探析的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教育方法也應有相應的變化,但是受傳統教育的影響,目前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無論是老師的教學方式還是學生的學習方法仍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下,嚴重束縛着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已成爲教育界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論文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問題創新

一、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步發展。

工具性着眼於形式,人文性則側重它的內容,而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沒有形式的內容,也不存在沒有內容的形式,形式是爲內容服務的,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片面強調形式或者內容都是不正確的。拋開工具性而片面強調人文性,忽視了“語文”的掌握與運用;只追求知識、技能、技巧,而捨棄思想、情感、個性等人文思想的呆板工具化教學都是片面的。我們應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結合起來,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校有側重地運用,做到二者兼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充分展示人類文化的無窮魅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又要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的基本知識,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由此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學因循守舊,傳統教學方式佔主導。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主要是一隻粉筆,一本教參,一本現成的教案,走上講臺就開始傳統的辛苦的講授,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設計都是由教師進行安排;學生以接受知識爲主,雖然也可與教師進行交流,但大多是單向的,雙向交流並不占主導地位;對教學資源的要求相對簡單,通常是具備書本、黑板、粉筆、紙張等即可;學習過程相對封閉、保守和緊張,學生、教師所接受和講授的知識均不超出書本範圍。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學生完全處於接受學習的被動的填鴨教學中,沒有主動參與積極參的機會,同時導致學生的積極參與的意識不強,即使有這方面的願望,也被扼殺在萌芽狀態。

(三)傳統和現代教學手段不能有機結合。

隨着網絡時代的發展,小學也配備了多媒體教學的相關設備,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極大地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圖文並茂地把課堂知識展現給學生。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造成相反的作用。很多學校把多媒體教學當作一種時髦,並沒有真正把多媒體的功能發揮出來,主要表現在讓學生聽過多的錄音和看過多的大屏幕,過多地採用表演、演示等手段。這樣往往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了學生對學習重點、難點的關注,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耽誤了學生體悟、讀背的時間。傳統的教學手段在多媒體中體現很少,出現了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的脫節,背離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

二、探析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方式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並通過教學的內容進行品德教育、審美教育和思維訓練,在大力推進創新教育的今天,伴着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實行,把創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併爲語文學科教學服務顯得至關重要,同時語文教學也離不開創新教育,它可以給語文教學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推行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認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開放、多元化原則。

只有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纔可能激發創新得意識,加大創新嘗試。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創新教育中,不應侷限於課堂上,束縛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師的可控圈內,而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興趣活動,加強課外閱讀,這樣不但能拓寬學生知識的視野,而且能讓學生在活動中經受各方面的鍛鍊,激發他們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在課外活學活用課堂中所學知識,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這有助於他們自主地、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質,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二)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方法。

1.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現代教學方式是一種傳統和現代結合的教學方式,它把很多科學技術應用到了教學中來。多媒體並不等於現代教學方式,也就是在教學中應用了多媒體並不就是現代教學了。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現代教學觀念。一是學生是現代教學方式的主體,轉化學生的從屬地位,將學生的地位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化爲主動參與者。可以利用話筒這種手段現場採訪學生,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感受到現代教學方式。二是要注意多媒體不是教學的全部,它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學校的主體永遠是老師和學生,可以通過播放一些音頻和圖片,利用電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條文化爲具體、生動的畫面,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因爲學生並沒有走出校園親自觀察的機會,經過剪輯後的錄像帶恰可解決這一問題,使之成爲學生認知事物的幫手和學習的工具。

2.打破傳統思維定勢,培養思維靈活性。

固定的.思維方式是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大障礙。爲了避免這種弊端,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髮散思維、逆向思維,等等,力求求新求異,提倡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1)鍛鍊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一種非常好的思維方式,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鍛鍊這種思維方式,變因爲果或者變果爲因,從而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優化學生的思維方式。

(2)正確反推,求異思維。求異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衝破習慣思維的羈絆、不落窠臼、標新立異爲主要特徵。通俗地講,求異思維就是從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分析思考,以探求不同見解、不同結論的思維。它的目的在於求得對問題更全面、更正確、更深刻的認識。求異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三個層次。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我們可以用這種思維方式改變已經講解過的課文的某些條件,啓發他們從反面進行分析推理,找出事物的正反面,從不同的方面對同一事物進行思考,從而進一步弄清楚事物間的因果關係。

(3)多向探求,多向思維。每篇課文都有每篇課文的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由此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逐步養成多方位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3.創設問題情境,激勵學生質疑問難。

(1)激趣設疑,誘發思維。小學課文並不是每篇都特別精彩,有很多課文是常識性的知識,如果按部就班地講解很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我們就必須引入一些問題,啓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按照預定的問題來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感到新奇又難以理解,從而誘發他們的思維。這樣帶着疑問學習語文,效果更佳。

(2)變序設疑,啓發思維。根據課文的難易點和重點,把課文中講解的順序顛倒一下,先把果說出來,再由果導因,這樣學生會有很強的好奇心,從而達到啓發學生思維的目的。

(3)層層設疑,訓練思維。講解課文就得像電視連續劇,每一環都是相互連接的,一環套一環,一問套一問,相互串聯。這樣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立即進入思維狀態。

(4)想象設疑,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比較常見,它表現爲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有一部分課文並不是教師用語言完全能夠表達清楚的,有些是隻可意會,這樣的課文我們在教學中就要設置一些疑問,引導學生想象,讓學生自己續寫課文的結局。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而且能鍛鍊學生的發散思維,對於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楊再隋等編著.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學習與輔導.語文出版社,2002,(第7版).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3]陳青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貴州教育,2005,(12).

[4]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5,(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