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關係的理論探索論文

摘要:我國教育界對學校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關係的理論探索,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對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理解不同,論爭的結果也大相徑庭。“分割論”強調心理教育不等於道德教育;“互補論”注重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間的相互作用;“整合論”認爲兩者之間可以實現有機的結合;“統一論”主張“心理—道德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形態和教育模式。“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應該在各種張力中追求平衡和融合。

探析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關係的理論探索論文

關鍵詞: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心理—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5)04-0014-04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探究中小學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間的關係,一直爲我國教育界所關注。整體來看,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關係主要有“分割論”“互補論”“整合論”以及“統一論”等觀點。作爲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間的確存在諸多共同和彌合之處,但各自內在的特性也決定了二者的不同角色和地位。本文試圖通過揭示不同理論思想的側重點,釐清差異,實現融合,確立整體上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觀念,引領學校德育的實踐進程。

一、“分割論”:心理教育≠道德教育

學校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是一對平行存在的教育實踐形態,在理論基礎、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原則和價值引導等方面有着顯著甚至是本質上的差別,兩者屬於不同的領域,心理教育不等於道德教育,是“分割論”堅持的主要觀點。分割論者認爲學生的道德成長與心理髮展分屬不同的範疇,不能混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不同的角色,將道德教育或心理教育拔高、放大;相互介入彼此的領域,無疑會給二者帶來含義的擴展甚至概念的泛化,這對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都是存在危害的。“心理屬於非道德範疇,心理教育隸屬非道德教育領域;將心理教育混同於道德教育,勢必給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同時帶來損害”[1]。在此意義上,“分割論”主張心理教育應該從道德教育中分化和超越出來。[2]

“分割論”者將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完全分割開來,堅持心理教育不等於道德教育的偏激立場,主要基於以下理解。第一,以學生的心理諮詢、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爲主要任務的學校心理教育,誕生於應用心理學的知識體系,同時藉助於社會學、生物學等科學理論知識;而旨在形塑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培育學生德性和德行的道德教育,以倫理學、教育學、政治學等爲理論指導。第二,學校心理教育是針對學生心理髮展而進行的,對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需要尊重和保護其隱私,同時採用心理訓練、行爲矯正等方法,具有隱密性、非公開性、私人性以及自願性等特點;而學校道德教育是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辨認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正當與否的德性教育,可運用談話、說教、榜樣等途徑,具有廣泛性、公開性、公衆性甚至強制性等特徵。第三,心理教育是以個體心理健康發展爲錐指的實踐行爲,無關價值取向引導,具有價值中立之特性;相反,道德教育需要考慮社會核心價值觀念,帶有價值干涉的傾向。另外,在教育效果的負面影響上,心理教育無效可致使個人精神分裂,甚至選擇自殺;道德教育的惡劣後果則是個體道德素質敗壞,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兩者迥然不同。

二、“互補論”: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相互作用 

相對於激進的“分割論”者,“互補論”者是溫和的理性主義者。他們認爲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間固然有着諸多的不同之處,二者不可偏廢,無法相互替代。但是,“德育是心理輔導的基礎,心理輔導是德育的延續,兩者殊途同歸,皆爲塑造學生的良好人格與道德品行”[3]。“互補論”聲稱學校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關係體,兩者的教育對象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理性的青少年學生,都是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生命幸福成長服務的。一句話,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是相互作用、互爲補充的。

一方面,“互補論”論證了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間的具體關係。其一,它認爲學校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價值導向。學校實施心理教育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和健康人格,而道德教育主要是以個體的道德品質成長爲鵠。從個性心理品質與人的道德品質的關係來看,人的道德品質應當是個體心理品質中最具有價值判斷意義的部分,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爲表現中處於核心地位。[4]其二,“互補論”主張學校心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礎。心理教育有利於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使其可以學會調控心理壓力的有效方法,預防心理疾病滋生,並且能消除已經產生的心理障礙。可以說,學校心理教育的底線就是保證每個學生有一個健康成長的'心理。設想一下,對一個具有嚴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的個體進行道德教育,還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實效性嗎?在此意義上,具有健康心理特徵的教育對象,纔是學校道德教育的前提所在。所以,學校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相互作用,共同指向學生身心穩定發展。

另一方面,學生道德問題與心理問題的關聯性,是學校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相互作用的根基。“互補論”認爲學生品德問題和心理問題總是相伴而生的,很少存在無心理問題的品德問題,也不會有無品德問題的心理問題。學生品德問題的發生一般摻雜了心理因素,而心理問題的出現往往伴隨着不道德行爲。譬如,一個自私的學生往往只會考慮到自己,他遇到不順心之事常會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而某個具有疑慮、恐怖等心理障礙的學生,其面對不利境況的道德觀念也是狹隘的。學生心理問題和品德問題的不可分割性,決定了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需要相互作用。

三、“整合論”: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有機結合

基於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各自的功能和效用,“互補論”一定程度上認清了兩者之間的複雜關係。在此基礎上,“整合論”從多層面、多向度繼續探尋了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有機聯繫,它強調應當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使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有機結合,構成完整的心靈教育,纔能有效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之形成真善美和諧統一的健全人格。”[5]“整合論”系統地構建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二位一體模式,注重目標、師資及評價的整合,強調通過專業課程、學科滲透、活動訓練、環境陶冶、個別診療和自我教育等六種整合模式,達成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有機結合。[6]事實上,“整合論”在實踐中體現爲多樣性的教育模式。有的以學校心理教育爲核心,如在心理輔導中介入道德教育,促進學生道德品格發展;有的以學校道德教育爲重點,如在德育教學中整合心理教育,培育學生人格健康成長;有的傾向於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共通性,如在學校活動課程和隱性課程中,促進學生身心全面進步。“整合論”主張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有機結合,同樣有着自身的理論基礎。

第一,“從學科範疇上的角度而言,心理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體教育系統的一個側面,與道德教育一樣,需要發揮教育所共有的本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心理教育也屬於教育學科,需要遵循教育規律,與道德教育具有相同的屬性”[7]。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都屬於學校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爲素質教育系統的子系統,皆受到教育學學科專業理論知識的指導。因此,在同一學科範疇內存在的兩種實踐活動,具有內在的、本質的一致性。抑或說,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雖然有着形式上的諸多不同,心理教育指向人的心理活動,道德教育指向人的道德品質,但兩者至少都是“教育”,都帶有“教育”的普遍性特徵。所以,將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實現一定意義上的共同作用、相互支援。

第二,學校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目標取向的契合性,使得兩者的有機結合更具合理性、更富可行性。總體說來,心理教育致力於個體人格的建構,道德教育訴求於個人品格的改善,而人格和品格都是人之爲人的基本素質,甚至部分素質可由相同的因素構成。比如,某個學生謙遜、順從、通融、恭順,既可指他的人格,也可指他的品格。進一步而言,人格和品格不但有“量”上的重疊性,也具有“質”的同質性,因爲人格和品格都有好壞、優劣之分。一個學生冒險敢爲、自立自強,都可以形容其優良的人格和品格。可見,人格成長和品格發展作爲學校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標取向,爲心理教育介入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整合心理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統一論”:“心理—道德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形態

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間互相交叉,滲透融合,彼此銜接,從而實現教育系統的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是“整合論”的精神內核。實質上,“整合論”注重的是結合的可行和整合的效果,這種整合只是形式上的整合。對此,“統一論”者強調將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真正地融爲一體,進而提出了“心理—道德教育”的概念。“‘心理—道德教育’不是心育與德育的機械相加、簡單混合,而是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融爲一體的教育,是根據兩者的內在聯繫,相互融合,達到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一體化的境界。”[8]“心理—道德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形態和教育模式,服務人生幸福是其終極目標。總而言之,“統一論”堅持“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即心育與德育融爲一體的教育形態”[9]。“心理—道德教育”的提出也有着充分的實踐和理論依據。

“統一論”是在中小學校教育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心理—道德教育”概念的提出者班華先生,通過長期觀察中小學心理教育教學活動,瞭解到衆多教師在心理課教學實踐中總是不自覺地、自然地介入德育內容,發現了心理課和道德課的共通性,並且證實了心育與德育融爲一體的課題假設。隨後,1999年出版的《心理與道德教育讀本》,是他對“心理—道德教育”的進一步探索。實踐出真知,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統一論”是在實踐的肥沃土壤中萌芽、開花和結果的。另一方面,“心理—道德教育”也是基於心理與道德關係的理論、教育與心理的關係理論、教育構成的理論以及人的學習與修養理論的建構,通過演繹而獲得的,同時也是從自發走向自覺的過程。譬如,“統一論”者認爲,學生的完全之人教育如王國維所言,“教育之事,亦分爲三部,知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獨立,而互相交錯者[10]”,心育在此就包括了德育、智育和美育。

由此可見,“心理—道德教育”實際上是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融爲一體的教育。事實上,“統一論”者在很多時候都傾向於認爲“心理—道德教育”更多是一種心理教育形態,而這種形態有助於提升學校德育的實效性。

五、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追求張力中的平衡和融合

上述對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關係的理論探索中,“分割論”最爲片面。隨着現代學校教育的發展,心理教育介入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支援心理教育日趨明顯,顯然,“分割論”已經失去了現實的可能性。“互補論”強調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功能性相濟,“整合論”強化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而“統一論”試圖突破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機械性整合,主張心育和德育融爲一體的新形態,但“心理—道德教育”偏向心理教育。可見,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關係不是單一的“論爭派別”思想可以決定的,而應在多重張力中尋求平衡和融合,確立整體性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觀。

首先,人是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共同出發點。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人是教育的出發點。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必定指向人的健康、穩定和幸福成長。無論中小學心理教育以何種形式、何種方法介入道德教育,還是學校道德教育何種原則、何種途徑介入心理教育,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形態必須將人設定爲一切理論預設和實踐行爲的出發點,即“學生”纔是“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首要關懷對象。

其次,注重“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互介入的成效。尤其是當今中小學心理教育介入道德教育,不應一味追求教育模式之創新,體現學校教學改革之成果,而要注意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之間互補、整合甚至統一的適切性。衆所周知,學校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單元課時相對不少,雖然心理教育介入道德教育是可行的,但不是所有的知識內容都可以拼湊在一起,達到預期的成效和目的。

再次,給予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平等地位。對學生而言,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說心理教育比道德教育的地位高,或者道德教育優先於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真正融合不是以心育爲重點,也不是以德育爲核心,而是將兩者平等的看待,不能貶低任何一方。換言之,不能僅僅把心理教育作爲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充當“服務生”的角色,反之亦然。

最後,能夠生成“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本土化理論。“心理—道德教育”系統理論始發於心理教學,又在實踐中加以印證。因此,從教育實踐中生成教育理論,以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應該成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必須堅守的信念和追求,只有生成“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本土化理論,才能更加科學、合理地促進學生品德和人格的共同發展。這應該成爲專業教師的教育理想。

參考文獻

[1]唐愛民.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一種德育學辯護[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3):87-90. []

[2]姚嵐,劉翔平.分化與超越——析品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關係[J].高等師範教育研究,1999(4):28-30.

[3]嶽曉東.談德育與心理輔導的關係[J].上海教育科研,1995(7):1-4.

[4]鄭航.學校德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

[5]崔景貴.分化·衝突·整合——析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關係[J].教育導刊,2001(23):24-26.

[6]蔣波.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整合的理念和機制[J].教育科學研究,2007(1):47-50.

[7]王麗榮,劉曉明.心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有機結合[J].教育科學研究,2010(1):34-38.

[8]班華.對“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J].教育科學研究,2010(1):25-29.

[9]班華.心理—道德教育服務人生幸福[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