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財務管理績效的改善對策論文

一、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缺陷

校園財務管理績效的改善對策論文

由於學校制度和組織架構因素影響,兩種管理體制受自身體制的限制,都不能滿足或者在實踐上有所欠缺,存在財務管理分權不當和責、權、利劃分不合理等共性問題,不僅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校內部各基層單位財務管理的積極性,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校財務指標的考覈和財務目標的實現,從而制約高校財務管理的績效。

二、高校財務預算缺乏績效觀念

財務部門對各部門預算的必要性、真實性、合理性沒有充分考證,對預算內容、範圍和輕重緩急難以把握,僅憑經驗安排預算,缺乏績效觀念。學校各部門預算編制未經充分論證,僅被動接受學校經費安排;各部門只按自己的需要盲目的爭設備、爭項目、“小而全’、“部門所有”觀念突出,沒有全局觀念,導致儀器設備及其他資產重複購置,使學校資源配置有失科學性和合理性。[5]此外,預算支出的投入是有形的,但對產出卻無具體價值來評價,高校財務預算缺乏相應的跟蹤、分析和評價機制,預算完成情況僅關注資金使用進度、是否超支等,忽視了資金運用是否合理以及任務是否完成及完成的績效情況。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缺乏與資產管理有機結合,資產管理基本停留在實物管理層面,僅涉及資產購置、驗收入庫、維護保管、賬卡管理、清查登記、統計報告及日常監督檢查工作等,對於資產配置的合理性及資產使用效率未進行分析和考覈,並以此作爲預算編制的依據,從而導致預算編制和執行均未或很少考慮歷年預算資金投入形成的存量資產及利用情況。

三、改善高校財務管理績效的對策

綜合上述制約高校財務管理績效的各方面因素,筆者認爲,要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績效,重點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統一併加強學校管理層對提高財務管理績效的認識

在高校所有者對學校財務管理績效關注“缺位”的背景下,學校管理層要站在全局高度,既要追求社會效益,也要追求經濟效益。以對國家負責的使命感來認識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績效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提高財務管理績效是向管理要經費、要效益,是緩解學校事業發展與辦學資源短缺矛盾的重要途徑。[6]要基於績效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充分認識到提高財務管理績效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財務部門只是一個管理和監督部門,它需要各級領導的`支持、各個職能部門和經費使用單位的配合,全員管理才能提高財務管理績效。

(二)樹立成本效益理念

高校辦學經費由政府和社會共同承擔。政府和社會作爲投資者,高校作爲教育資本經營者,要改善經營管理,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標,使單位成本產生儘可能大的績效。首先,必須正確理解教育“非營利性”這一性質,不應將“非營利性”單純地理解爲不追求經濟效益,而應樹立經營意識,要將教育理解爲一個產業進行經營,使教育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保障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而不僅僅是將教育資源加以管理;其次,要以現代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理念爲基礎,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覈算和控制評價制度,基於成本覈算,加強對辦學成本的控制和評價;第三,要建立健全高校經濟責任制,進一步完善高校內部財務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因爲經濟責任制是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的核心制度,高等學校建立健全各級經濟責任制,可以充分調動各二級單位及全體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全員管理意識。[7]這是提高管理水平和避免財經工作失誤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徑。

(三)發揮預算管理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強化了預算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在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預算管理已成爲高校財務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要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績效,首先要改革高校預算管理模式,通過強化責任和建立激勵機制,打破以往部門經費預算包乾或者單純以基數加增長的預算模式,逐步將校內各部門的經費預算與其工作職責任務和取得的績效掛鉤,經費預算的執行隨工作績效浮動。重視收入、支出預算績效管理,將學校在各項辦學活動中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全面納入預算管理範疇。其一,高校資源配置的優化主要基於支出預算來實現,所以,要重視支出預算管理,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分析其合理性,使辦學資金髮揮出最大效益。

學校依據戰略發展規劃編制的支出預算應與其財務管理體制相適應,充分考慮責、權、利統一,提高預算效率。要推行基於成本效益分析的績效預算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績效指標體系,制定確實有效的績效目標,即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先明確學校當年預算總目標,再將總目標細化分解,形成各部門具體目標,最後根據部門目標編制出部門預算。其次,要合理編制資金預算,提高貨幣資金使用效益,依據評價結果,準確瞭解高校財務狀況,減少財務風險。此外,要把握好資產管理、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在資源配置中的緊密關係,充分考慮存量資產現狀,合理預算新增資產所需資金,科學合理地配置高校資源,形成協調、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四)建立財務管理績效評價機制

高校根據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建立一個統一的、相對可比的高效財務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學校預算、支出、產出和效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通過比較、分析、評價績效結果,可以揚長避短,優化高校資源配置,加快高校事業的發展。[8]

結合學校實際和部門預算編制情況,制定校內預算支出績效考評管理辦法,可以依據高校財務管理績效評價結果進行資金分配,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充分調動各級管理人員的積極性,明晰其責權利,增強其責任心,發揮其投入學校事業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