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一、結合生活實際,貼近自然構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情境

探究式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許多學生在進行高中地理學習時,往往會認爲高中地理知識點過多,而且許多知識記憶性較強,離自己的生活實際較遠,導致許多學生對於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存在一定的畏懼感,缺乏高中地理學習的興趣。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缺乏趣味性,高中地理教學與實際生活較遠,產生了知識與應用的脫節。所以大部分學生在進行高中地理學習時往往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點記憶不強,常常出現記不清、記不全的現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習的效率,不利於學生高中地理成績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可以將高中地理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構建探究式教學情境,從而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的教學時,則可以聯繫生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構建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情境,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重大影響。除了地震給人們帶來嚴重影響,還有哪些災害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影響呢?帶來哪些影響呢?我們這一節課就來學習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二、重視課堂互動,在高中地理課堂上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

課堂互動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爲關鍵的環節之一。課堂互動水平的高低決定着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要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應用能力爲核心。具體而言,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可以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採取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針對探究性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性精神以及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之間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取長補短,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以“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學爲例,教師可以設置探究性問題———“人口增長對資源有哪些影響?”將學生分爲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從對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以及森林資源等資源的影響,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

三、加強教師指導,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探究式教學過程的學習主體是學生,然而學生由於其知識水平有限,受到各方面的制約,在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缺乏方向性,缺乏目標性,導致探究式學習過於盲目,效率過低,這一問題也是許多教師在進行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的。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進行探究式教學時往往會過於“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忽視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時,一定要加強教師對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指導,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對於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並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探究性學習。以“溼地資源的開發保護”的教學爲例,教師可以採用梯度設問的方式去逐步引導學生,例如,“什麼叫做溼地?”“根據溼地的形成原因可以將溼地分爲哪幾類?”“我國溼地在空間分佈上的特點?其分佈與哪個氣候要素密切相關?”“溼地水分的蒸發,可在附近地區形成降雨,具有調節區域氣候的作用。你贊成這種說法嗎?”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是一個千變萬化的動態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實際以及實際教學內容爲基礎,合理設計教學模式。然而不論採取何種教學方法,都要以學生爲主體,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精神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