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基礎論文

電子技術是根據電子學的原理,運用電子元器件設計和製造某種特定功能的電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包括信息電子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兩大分支。信息電子技術包括 Analog (模擬) 電子技術和 Digital (數字) 電子技術。電子技術是對電子信號進行處理的技術。

電子技術基礎論文

電子技術基礎論文如下:

1.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電子技術基礎課作爲理工院校電類專業中最重要的課程,其由數字電路與模擬電路組合形成。對後面課程的學習必須將這門課學好。相比於傳統的的院校學科,這門課相關的技術發展的非常快,這使得教師需要擁有豐富的相關知識,從而將學生的數字視野拓展開來,在教學中網絡則可以在這方面起到很大的幫助,畢竟在信息量方面,網絡有着無可比例的優勢。

很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可以說是電子技術基礎課的優勢所在,這幾年高校的擴張使得學校的實驗設施方面無法得到滿足,這可以通過課後對實驗進行分組進行與在課堂中運用計算機仿真進行講課進行改善。而且高校改革壓縮了教學的時間,這使得學校必須將課堂效率進行提升,而多媒體課件在這方面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在信息技術的素養方面,對於電子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電子技術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擁有很強的信息接收以及適應能力,因爲計算機與網絡技術是基於電子技術進行開展的。所以,相比於其他的學科,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基礎課的結合更加的容易。

2.整合現代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基礎課的原則

豐富多彩是整合課程最突出的優點,因而在整合的過程中需要對心理學、教育學以及教育技術學等相關的理論進行借鑑,通過聯繫二者的結合點,用系統的手段將教學系統中的學生、老師、教學內容等各方面的因素進行整合,做到協調的一致性,從而將各種因素的優勢發揮出來。課程整合的成功在於量變到質變的改變教堂教學與管理、教師備課、師生關係等等方面,通過自身的優勢與對成功經驗的借鑑,整合二者的原則需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遵守:

第一,對電子技術基礎課中信息技術的作用做到正確的認識,在整合二者的過程中教學的.主體依舊是課程本身,這是無可爭議的。在整合的過程中其個體自身的特點不能因信息技術的加入而被改變,必須對個體特徵的繼承性進行強化。任務作爲信息技術服務的對象,要以任務爲主體,不能做到隨意的更改。

教學目標與學科特點的特殊性使得天然聯繫的二者的優勢被削弱。對電子技術基礎課來說,信息技術處於服務地位,傳統教學的優勢不可能因信息技術的加入導致改革教學模式而廢掉。對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用的標準就是服務教學,目標就是將教學目的達到,不可做到本末倒置。通過這幾年的實踐可以發現教學要從實際出發,對傳統的教學優勢要進行保持,這是對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基礎課進行整合所需要遵守的。

第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作用做到正確的認識。在整合過程中對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做到肯定,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優化教學過程。老師的作用不可能由多媒體技術來代替,而且在整合過程中對老師的要求反而更高,老師不僅要在授課能力方面過硬,還有對現代信息技術有着深入的瞭解,二者還要有效地結合起來。

當然,在對教師的主導地位進行強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爲學習的主人,其主體意識必須明確,同時要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等做到充分的發揮。在整合過程中學生對新的學習方式與環境進行適應的時候老師要起到幫助的作用。不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有牴觸情緒,要讓他們認識到信息技術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尋找知識,對問題進行解決。

在整個課程整合過程中,學生作爲參與者,在知識的構建過程中,學生應該主動去完成學習的任務與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資料的獲取可以通過網絡信息資源尋求幫助。就像老師在電子技術基礎課中僅僅出題目,餘下的是學生所要完成的,學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幫助的作用。通過對課程的整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而且他們的信息素養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養。

3.結語

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改變,通過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整合,不僅改變了落後的傳統教學模式,更能適應社會的變化,爲社會貢獻更多的人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使得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而且他們的信息素養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養,從而更好的步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