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論文

一、設爲導學的策略

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論文

所謂“設爲導學”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停留在膚淺表面的認識時,教師不能把正確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死記結果,而應該在此處設問,促使學生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思考問題。由此,課堂教學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認知結構,當學生在建立知識的過程中,對一些概念的本質還未能充分認識,或者說還在困惑不解時,教師採取的一些必要設問,常常會引起學生認知上的衝突,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去探索知識。

例如,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這節課時,學生通過動手實際操作,折一折、剪一剪,探究得出了一個結論:圓柱展開得到的長方形與圓柱底面的周長有着密切的關係,寬與圓柱的高也有着密切的關係。讓學生經過分析、比較,概括出:圓柱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接着教師再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圓柱展開一定是長方形嗎?有沒有特殊的.情況呢?”學生立即陷入了深思中。在學生猜測、聯想過程中適時引出“圓柱展開還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或正方形”這一結論,學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思維也就越加活躍。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會有偉大的發現。在教學中,教師不要把學習的主要內容以限定的形式告訴學生,而是向學生呈現有關知識的反例子。學生通過這些實踐例子去探索,去猜想,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質疑爭論的策略

“質疑爭論”就是在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比較模糊、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教師設計疑問,從而引發學生爭論,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由於學生的個性、生活環境的不同/文祕站-您的專屬祕書,中國最強免費!/,他們所具備的知識結構層次和素質的高低也不同。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重點、難點理解比較困難的問題。教師應善於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處發展,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假設和疑問,共同來尋找問題的最佳理解和解決的方法。

例如,教學“長方形的認識”時,在學生簡單地認識了長方形的形狀及各部分名稱後,我並沒有着急講解長方體的棱、面的特徵,而是讓學生利用學具自己製作,從而引導出長方體棱的特徵。就有學生提出:“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每個長方形有4條邊,即24條除以2得到12條棱。”這分明是創造性思維在閃光。

三、知本求源的策略

一個人的思維可分爲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兩種形式,它們處於矛盾的兩個方面,沒有逆向思維也就沒有正向思維,反之亦然。數學中有許多可逆向的性質和法則,恰當地運用這些可逆性質和法則,可達到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

例如教學“圖形與變換”一課時,既要讓學生懂得正向敘述的意思: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90°、180°……同時,也要讓學生學會反向敘述:繞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90°、180° ……我們要根據不同知識的範圍,學生不同的心理水平,採取不同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逆向敘述數學命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四、適時溝通的策略

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縱橫串聯,相互溝通,從而開闊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教師教學的目的是要使學生學會獲取知識的本領,讓學生通過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思維方法,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數學問題。

例如“小明家計劃在10畝地裏播種西紅柿和白菜。播種面積的比是1∶4。兩種蔬菜各播種多少畝?”教師讓學生解答和檢驗後,又引導學生想出兩種解法:(1)歸一法。10÷(1+4)×4;(2)用方程法。設白菜播種x畝。則西紅柿爲■x畝,x+■x=10。從而溝通了歸一問題、分數應用題、列方程應用題、按比例分配這四種問題之間的聯繫。

總之,教師精心創設有效的思維策略,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利於抓住並有效解決教材的重點和學生學習的難點,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環節的問題採取設問導學、質疑爭論、逆向思維、適時溝通等方式,讓學生思維得到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