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化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論文

提高生化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論文

摘要生物化學是醫學科學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由於其內容比較抽象枯燥、龐雜繁瑣,學生普遍感到難學。而如何提高學生在課堂內的學習效果,則是解決這一問題乃至提高生化教學質量的關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教師口齒清楚、聲音洪亮、教態自如大方自然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不可缺少的條件,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科學的處理、提煉、歸納教材,合理的組織教學,有的放矢地實施各教學環節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

提高生化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論文

1 吃透兩頭(教材,學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

首先,要吃透教材,鑽研和熟悉教學內容,掌握這一節課內容在本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前後聯繫。其次,要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把握重點、難點,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把書本較爲枯燥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表達出來。對於備課中遇到的問題,不能輕易放過,要廣泛地精選有助於疑難解答的參考資料,做到旁徵博引,爲我所用。在備課的同時還要寫備課筆記,但寫備課筆記不是機械化地抄書,備課筆記應是表達的需要,對教材重新加以整理、提煉、歸納和補充,應注意通俗化、條理化和科學化。總之,要做到“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自身裝滿一桶水”。

2 突出重點,講清難點,指導記憶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核心

在生化教學中,始終存在內容多,教材篇幅大,課時少這一矛盾,學生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掌握和記住,要結合學科重點和學生的專業特點,抓住重點、講清難點纔可收到觸類旁通之效,也是抓住了核心問題。如果講課時不分主次、平鋪直敘、貪多求全、漫無邊際,學生聽得昏昏然,無所是從,勢必削弱課堂教學效果,一個好的教師在教學中必然善於突出重點和克服難點。所謂重點內容是本學科(本章節)的骨架,是聯繫相關學科和專業學科的紐帶,是學生今後實際工作的支柱。內容的重點和要點教學大綱都有明確的規定,重點內容要講精講透,使學生心領神會。做到重點突破,其它問題即可迎刃而解,對於次要內容可以扼要講或一筆帶過,或者留給學生自學掌握,以保證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突出,難點也不能放過,有時重點與難點重合,無疑必須想方設法花較大力量把它講透。例如在講解生化的重點內容物質代謝這一部分時,由於代謝途徑中反應成串,若單純藉助於掛圖講解,雖然直觀、連貫、省時,但學生的思維很難跟上講課的步伐並易使學生產生物質代謝途徑是否是意造的疑惑。如果從物質的分子結構水平、酶的特性及反應條件的.角度,且教師邊板書邊講解來闡述化學反應反向的客觀必然性,才能幫助學生建立物質代謝途徑連續的、相互聯繫的、動態的、有規律的正確概念。爲此,教師在備課時要進行板書設計,包括考慮不同顏色粉筆的使用,構成完整、清晰的的板面,有利於學生理解記憶。

3 激發學生對生化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效果的保證

3.1 濃墨重彩緒論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緒論課是第一堂課,是學生對本學科的第一次接觸,緒論課的成功與否對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和培養影響較大,緒論課講得生動、豐富、有趣,能使學生在學習一開始就對本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認爲緒論課無關緊要,授課時漫不經心,索然無味,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使以後教學變得被動。

3.2 娓娓道來發展史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爲了提高學生學習生化的興趣,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介紹一些生化發展史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科學思維的方式。如Watson、Crick對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過程和重大意義,Sumner揭示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的歷史,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和意義等等。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好生化的信心和動力,而且可以啓發和培養了他們的(下轉第29頁)(上接第27頁)科學思維方法。

3.3 設問質疑引發學生好奇心

學生在課堂上聽課大多處於被動狀態,在講授新課題特別是一些抽象複雜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如果平鋪直敘的講解,很難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積極思索,在新課之始設置一些疑問,營造氛圍,引導學生以尋求解答心態專心致志的主動聽課,自然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基因的遺傳和表達》的課始,先設問父子爲什麼很相像,有些疾病爲什麼會有家族史,然後纔講解複製轉錄翻譯的生化反應過程,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適時地設問質疑,可激發學生求知慾,開發學生思維和智力,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4 聯繫臨牀實例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醫學基礎課是爲臨牀課打基礎的,上課時適當結合點臨牀實際,選擇以“問題爲中心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體會到這門課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有關章節時,恰當地結合臨牀內容,如酶在疾病診治上的應用,維生素與其缺乏症,磺胺類藥物的作用機理和服用方法,糖代謝和糖尿病,脂類代謝和高脂血症或動脈粥樣硬化,血氨和肝昏迷,水平衡與脫水,酸鹼平衡和酸鹼中毒等等,這樣可使學生較早地瞭解臨牀,認識到基礎課和臨牀課聯繫得如此密切,從而激發學習積極性。

3.5 列舉生活實例增強生化課的趣味性

醫學院校的生化課程開設的目的是爲相關的基礎課和臨牀課服務的,並不是要求學生們都成爲未來的生化學家,教師不能僅拘泥於教材或結構式,而應該把生化知識與日常生活應用實例聯繫起來。酒的釀造、豆腐的製做、小兒要多曬太陽、勤曬衣被可以防病等等都蘊含着豐富的生化知識,使同學們覺得生化知識並不深奧玄妙,而是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從而淡化了學生的爲難情緒,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化的興趣。總之,興趣和課堂效果有着密切的聯繫,教師應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備課時多加思索。

4 總結歸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

教材中在描述生物大分子結構以及連鎖的生化反應總是很冗長,學生望而生畏,難得要領,教師若給以提示、提煉,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提高課堂效果的重要一環。例如:蛋白質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教材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對它們的分子結構與功能進行了描述,但學生還是很難理解“分子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功能是結構的表現形式”的含義,授課中若點明這些生物大分子的主鏈骨架都是簡單的重複,側鏈表現特異,蛋白質的側鏈化學基團分佈在分子的外部以利發揮功能,DNA的鹼基序列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位於雙螺旋結構的內部,可減少致變性因素的作用,是遺傳穩定性的分子基礎。如此畫龍點睛有助於學生在較深的層次、精練地領會分子結構和功能的關係的精髓。類似上述這些內容,需要教師提煉要點、類比異同、歸納重點,有利於學生對生化重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可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要改變生化教學過去那種被動講解的局面,還要下很大功夫,要更新觀念,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才能收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陶詠梅.激發中醫大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J].河南中醫藥學刊,1995(4):40-41.

[2]魏明卉,惠豐立.生物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南陽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9):106-107.

[3]鄭雲郎.解決生物化學教學難點的探討[J].醫學教育,2002(5):63-64.

[4]謝紅,靳秋月,陳立軍.運用形象思維,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J].醫學教育探索,2005(2):17-18.

[5]鍾德橋.對改進生物化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江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0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