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探討討論式教學法

探討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既是知識碰撞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從表中可以看出,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尊重、民主的意識都在加強,而且由於要比傳統教學更投入於學習,進而對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將起到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由於更具有挑戰性也將有利於學生的成就動機、求知慾、好勝心及爲克服困難而需要的意志力等在內的非智力因素養成。

論文:探討討論式教學法

1討論式教學法的基本特徵

1.1多向交往性。

從信息論角度看,課堂教學是一種信息間的交流即“教師——知識媒體——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的過程”。討論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反饋結構,它的表現形態是一種思考水平的教學。教師的主要作用在於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進行獨立鑽研、進行創造性的學習。討論式教學法要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討論來解決問題,實現多向的交流,在此過程中需要師生要較好的發揮好主體或主導的作用,由此形成了一種多向交往的課堂教學模式。多向交往性是討論式教學法最基本的特徵。

1.2知識主動建構性。

奧蘇伯爾認爲建構知識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接受、二是發現。兩者各有優劣,都不可偏廢。

學生學習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以掌握間接經驗爲主;二是有計劃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情況下進行的;三是學習的主動性與被動性並存。

在傳統的教學中,過分強調了接受知識。而討論式教學法的知識建構是一種發現式的主動建構的過程,它要求教師的角色由原來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學生的知識更多的是靠自主地獲得,或通過運用知識而獲得新知識。

1.3競爭與合作的並存性。

競爭與合作是兩種基本課堂互動方式,課堂教學往往就是通過課堂互動來實現的,分爲競爭式互動、合作式互動、競爭——合作式互動三種基本模式。討論式教學法屬於第三種模式,它要求教學多向交往、信息多向交流,因此互動性較強。(教學管理論文 )但並不片面強調競爭或合作,而是體現競爭與合作並存性的特點。在討論式教學中學生對某一問題發表不同見解或質疑對方的觀點,體現競爭性,同時爲了更好解決這一問題,往往又需要討論小組成員的合作,共同探討解決方略,力求達成一致結論或選擇最佳方案,體現了合作性。

2運用討論式教學法的意義

2.1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認真聽講、動手操作、積極發言等主動參與的外在行爲,不斷內化教學內容。思維的參與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關鍵。在主體參與教學中,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使學生大腦積極運思的氣氛,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中,智能會得到較好的發展。在羣體思考的過程中,在思維的相互碰撞中通過互相啓發、互相補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2有助於活躍課堂氣氛。

好的教學氣氛的前提是互動、民主。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現了教學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少不了師生關係的民主。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會形成多邊的教學交流,這是課堂氣氛活躍的前提。

2.3有利於形成和諧的教學人際關係。

只有當教師走下“神聖”的講臺,來到學生中間,與他們融爲一體時,學生的主動參與才能夠實現。主動參與可以增強學生與教師的交流與合作。他們在與教師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設計教學方法等活動中會感受到教師對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對他們無私的愛,從而增強對教師的理解與尊重。主體參與還可以使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變得更加廣泛,使彼此之間的認識更加深刻,團結互助的同學關係會得到昇華。

總之,討論式教學法的實施能夠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強烈的參與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課堂效率。作爲教學主體的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全身心投入教學活動,才能使外部的教學活動逐步內化,成爲自身內部的努力活動,從而獲得紮實的知識,發展多種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3實施中教師應注意的問題

3.1討論學習前應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

討論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個體討論需要的基礎上的,在學生個體解決某個問題遇到障礙,苦思而不得起解時進行討論學習纔有價值,纔有成效。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課爲了追求討論氣氛,或是一味追求求異思維,教師呈現問題情境後,不留給學生片刻思考時間,就宣佈 “下面開始討論學習”,這樣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問題情境,更談不上自己的獨立解決方案,容易造成要麼組內優生一言堂,要麼使討論流於形式,達不到討論學習的目的。因此,在小組討論學習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

3.2培養學生良好的討論學習習慣。

小組討論學習的目的是讓人人蔘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踊躍發言的習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主動探究新知的形成過程,並把自己的探究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在組內進行交流,既能發現與自己不同觀點的解決問題方式,又爲學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真正發揮團體的討論精神。

3.3要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

在聽課和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當一個學生髮言時,其他學生並沒有認真聽,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幹自己的事。這樣就不能達到討論學習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時,教師要着力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爲此,可採取下列措施:一是讓學生簡要記錄別人發言的主要觀點,並與自己的意見相比較;二是開展道德教育,使學生明確不認真聽取別人意見,是一種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爲,逐步培養學生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

3.4培養學生積極動手操作的習慣。

知識是動手實踐後理解和掌握的。實踐操作活動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但往往會出現操作後仍不能正確解答問題的現象。教師在指導操作實踐時,必須把操作與思維結合起來,使學生動手必動腦,每操作一步都要與要解決的問題相聯繫,養成良好的實踐習慣,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討論能力。

討論式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適應了教育改革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要求,適應了教學改革的總趨勢,實踐證明它可以成爲教學中一種主導性的教學法,可以成爲一種與講授式教學法相輔相成的教學法。我們只有更好的研究它,使它更具有普遍推廣的價值,它必將對教學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至於討論式教學法如何更好地在課堂上運用以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功能,還有待於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