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在地域文化發展會發言3篇

領導在地域文化發展會發言3篇1

同志們:

領導在地域文化發展會發言3篇

當前,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文化旅遊業進入了發展轉型期和重要戰略提升期,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內涵,提升特色文化品位,是旅遊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實現差異化、品牌化、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就宜君而言,雖然旅遊產業起步較晚,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自然、綠色、休閒、避暑”的特色,圍繞建設“中國避暑城”,重現昔日唐王朝宮廷“後花園”盛景這一目標,打造旅遊景點,優化發展環境,開發旅遊文化產品,積極開辦旅遊文化節慶活動,旅遊文化產業正在成爲宜君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但是,同省內和周邊旅遊產業發展好的地方相比,宜君縣旅遊資源的開發和產業的發展還仍然處在比較低的水平,旅遊業佔全縣經濟比重較小,帶動能力弱,遠未達到預期效果。特別是宜君地域文化文化與旅遊發展的結合程度不深,特色文化沒有很好地融合到旅遊中,文化提升旅遊,旅遊傳播文化的效果沒有發揮出來。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定》精神,要建設國內知名旅遊目的地和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在此背景下,宜君旅遊文化產業如何定位、如何做大做強,成爲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做大旅遊文化產業是推動宜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從自身條件來看,宜君屬傳統的農業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蘋果、核桃、蔬菜和養殖等特色主導產業,努力打造蘋果、核桃、畜牧、蔬菜等產業板塊,主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同時積極依託農業辦工業,走農工貿一體化、工業園區化路子,發展涉農加工和新能源加工,工業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第三產業主要以服務業爲主,全縣三次產業比爲32。8:41。1:26。1。但在整體上,經濟總量增長緩慢,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還不高,工業佔GDP的比重僅爲45。4%,發展第三產業成爲縣域經濟最爲可能的增長點。而旅遊文化業由於產業關聯度高、涉及面廣,是第三產業中最有潛力的部分,並已成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部分,因而大力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成爲我們的現實選擇。

(二)城鄉居民持續增收的需要。從農業發展角度來講。一方面,由於受傳統農耕文化影響,羣衆對特色產業管理粗放,對於發展科學化、商品化、集約化、產業化的現代農業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引導和轉化。另一方面,近年來氣候異常,自然災害頻發,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有限,嚴重影響了農民持續增收。2010年,受倒春寒的影響,核桃絕收,僅此一項全縣農民人均少收入近2000元。而傳統服務業由於受人口規模、物流發展水平等制約,增收空間不大。旅遊文化業由於在第三產業中屬關聯度最大的新興產業,對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也有很大的潛力挖掘,必然成爲宜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選擇。

(三)拓展宜君發展空間的需要。其一,在地緣上,宜君是全市五個區縣中唯一遠離市區的縣,受氣候、地形地貌、資源缺乏、生態環境約束等多方面影響,在發展思路和方向上與市區存在差異,與全市在基礎設施、城鎮化建設等工作部署上不能同步進行,可謂“四區爲城我爲鄉”,市區對宜君民生工程的佈局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明顯。其二,相比五個區縣的發展總量,宜君最小,對全市的經濟貢獻最少。在工業發展緩慢、農業抵禦風險能力弱的條件下,宜君如不能實現跨越發展,會存在被邊緣化的危險,獨闢蹊徑,而以旅遊文化業爲龍頭的第三產業,兼具消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雙重屬性,是現代服務業中最爲活躍的因素,不僅可以增加季節性流動人口數量和消費,拉動諸多相關服務業的發展,還可以推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並能催生出許多現代服務業的新業態,不斷拓寬現代服務業的內涵,培育和帶動出一大批新興市場,爲縣域經濟發展注入無限生機和活力,所以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成爲宜君拓寬發展空間、避免被邊緣化的重要途徑。

二、找準定位發揮特色是宜君做大旅遊文化產業的關鍵

近年來,宜君全力打造“中國避暑城”品牌,突出“自然、綠色、休閒、避暑”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底蘊,積極發展生態觀光、休閒避暑、民俗風情三大旅遊產業,不斷加強重點旅遊景點基礎設施和服務遊樂設施建設,堅持每年舉辦“中國避暑城文化旅遊節”,現已基本形成“一湖(福地湖)、三園(太安森林公園、南山公園、龜山生態園)、一山(雲夢山)”的發展格局,被全市168旅遊總體規劃確定爲旅遊目的地之一,我縣旅遊業的知名度有了較大提升。但景點多而雜、小而單、浮而淺,有說頭、沒看頭、少玩頭是宜君景區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各景點資源挖掘不深入,文化內涵淺,觀賞程度不高;娛樂活動少,參與性不強,遊客逗留的時間短;景區管理、服務質量與旅遊業的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賓館、購物、娛樂等旅遊供給能力較低,遠遠達不到需求;旅遊產品、紀念品銷售品種少,無層次,還沒有拓展到大衆遊客層面。由此形成了遊客少,旅遊市場疲軟,對第三產業帶動力不強。陷入第三產業欠發達,進而旅遊市場不景氣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裹足不前”的被動局面。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思路是找準旅遊開發定位、市場定位,尋找突破口,打破被動局面。解決好我們靠什麼吸引遊客、遊客爲什麼要來宜君,旅遊第一市場是哪些?第二市場是哪些?只有弄清這些問題,纔能有的方矢,突破發展,逐步推開,進而做大。

(一)從旅遊目的地入手發展旅遊文化產業。《中國國內旅遊抽樣條產資料》顯示,休閒觀光﹨遊覽度假佔全部9種目的的46。9%,說明以休閒觀光﹨遊覽度假爲主要旅遊目的的旅遊者占主導地位。宜君生態優勢明顯,森林覆蓋率46。4%,植被覆蓋率91。8%,是秦嶺以北最大的一塊綠洲,被譽爲“西安的一葉肺”,有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省級文明衛生縣城等榮譽。對於生活在繁華、緊張、喧囂的現代都市人們來說,滿目蒼翠,碧綠生輝,一種置身於青山綠水,漫步于山間小徑,感受天然氧吧、迴歸自然的感覺是都市人所向往的。同時,避暑特徵鮮明,在炎熱的夏季,這裏有綠蔭遮頂、涼風拂面、雲山霧海,有“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的寧靜、幽遠,全縣年平均氣溫9。3℃,夏季平均氣溫19℃,獨以涼爽備受省內外遊客青睞。爲宜君發展旅遊產業提供了不可或多的自然資源。

(二)從旅遊市場的培育上抓旅遊文化產業。隨着關天經濟區的發展,涵蓋六市一區近3千萬人將會逐步走向小康,加之關中率先發展、陝南突破發展、陝北跨越發展戰略的實施,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追求精神享受、探究另類文化、閱覽異地風情、感受大好河山等方面的需求將會創造強大的客源市場。宜君周邊東有白水的倉頡造字、北有黃帝陵、南有避暑勝地玉華宮,這些都能夠輻射帶動客源流入。2009年,全縣接待入境遊客總數突破16。7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3406。54萬元。在遊客當中,以西安爲中心的關中地區是來宜旅遊的主要客源地,以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商務避暑爲主遊客佔據主導地位,份額佔到48%。宜君要鞏固這一客源市場,努力用3-5年的時間努力把旅遊產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並以此爲基礎,有計劃地“滾雪球式”發展,逐步擴大範圍。

(三)從文化與旅遊緊密度上推動旅遊文化產業。“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沒有文化的旅遊沒有魅力,沒有旅遊的文化沒有活力”。宜君自古就有“負北塞,阻環慶”,南下故都長安之稱,地當要衝,多雄關險隘,古爲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公元前2600年,宜君與北臨黃陵縣同爲人文初祖軒轅氏活動區域的橋國,據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黃帝的正妃嫘祖曾在宜君教民養蠶織布、推廣稼穡、發明桑椹造酒等,完全可以藉助於白水的倉頡造字、黃陵祭祖和嫘祖的古文明文化構成大的黃帝文化圈,利用人們尋根華夏情結,吸引遊人探究、紀念、傳承古文明。宜君縣境內文物古蹟衆多,有仰紹文化遺址,有彭祖故里、哭泉姜女泉、北魏石窟、雲夢山道教勝地等名勝古蹟,太安森林公園、福地湖被確定爲省級風景名勝區。縣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308件。宜君民間剪紙、農民畫構思精巧,做工精美,有“藝苑奇葩”和“中國的畢加索”的美譽,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繪畫畫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宜君剪紙被省旅遊局推介爲全省旅遊紀念品。歷史文化的積澱造就了其資源的不可替代性。宜君民風樸實,民情淳厚,長期的勞作過程中人們創造了鄉間村野文化,民諺、順口溜、秧歌膾炙人口。因此,宜君完全有條件靠挖掘提升深厚的歷史文化,準確把握旅遊發展的方向,抓住旅遊的看點,提高旅遊發展水平。

基於此,要立足於獨特的生態、氣候、文化特徵,以嫘祖文化爲依託,以、西安、咸陽、寶雞、延安爲遊客圈,重點突破,唱響“黃陵祭祖、宜君避暑”旅遊宣傳主題,打響“中國避暑城”品牌,大力發展休閒觀光、遊覽度假遊,加強宣傳推介,提高知名度,在大的黃帝文化圈中吸引遊客觀光旅遊、休閒避暑。

三、挖掘特色文化,用地域文化推動宜君旅遊產業大發展

(一)以文化創意提升旅遊價值。地域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發展旅遊業依賴於地域文化。而要體現宜君地方文化特色,就需要把握宜君本土文化的內核和特質所在,以現代形式、大衆方式來詮釋和表達,打造宜君特色旅遊文化品牌,營造地方文化氛圍,找到旅遊的經濟屬性與文化屬性的最佳結合點,目前,要在已編制完成了全縣旅遊總體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做好景區詳規的研究編制工作,要體現出宜君的文化內涵,有文化創意。要圍繞黃帝文化和道教文化深入挖掘嫘祖和鬼谷子傳說,在縣城開發建設中,充分體現嫘祖文化元素;在雲夢山景區建設中體現鬼谷子故事,以發揮文化的持久魅力,將適合旅遊業開發的文化資源直接轉化爲具有市場效益的文化旅遊產品。一方面要蒐集整理民間傳說,從多層面挖掘,形成反映其人其事的一整套故事傳說,滿足遊人獵奇心理;另一方面要提煉豐富,把嫘祖養蠶織布、推廣稼穡、發明桑椹造酒以及鬼谷子在雲夢山傳道授業、發展軍事理論等古文明與現代文明結合起來,用生動的文化產品提升景區建設水平。同時,要加大文化創意。創作反映嫘祖、鬼谷子等名人和民俗文化的文藝演出和歌曲,償試類似桂林的“印象劉三姐”、河南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等實景演出,還可以修建抽絲、織布、釀酒等手工作坊和設立模擬古代軍事戰場,增強遊客的參與性,以本土文化創意提升宜君旅遊價值。

(二)加快文化與旅遊產業的融合互動。文化提升旅遊,旅遊傳播文化,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必會產生很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要改變撒胡椒麪式的投入導致景點散而小,形不成核心的局面。在深入挖掘特色文化的基礎上,將文化與景區發展融合互動,加快核心景區建設,帶動其它景區發展,形成合理配置的格局。當前,宜君旅遊景區建設要抓住以避暑文化爲主的縣城旅遊建設、以鬼谷子道教文化爲核心的雲夢山景區建設和以山水休閒文化爲主的福地湖建設,全力以赴打造“兩山一湖”核心景區。縣城建設要充分發揮山城特色,遵照“山林爲本、文化爲媒”的思路,將黃帝文化與避暑文化共同融入其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好縣城,拉大框架,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整治環境,提升品位,建設園林生態旅遊縣城。雲夢山景區建設要打響道教勝地品牌,突現道教文化魅力,深入挖掘鬼谷子故事,保護和恢復原有遺址,設立古代軍事文化實景和道教佈道場,精心打造西北第一個融道教與軍事文化爲一體的景區。福地湖景區要抓住山水特色做足文章,挖掘馳名省內外的北魏佛道石龕石窟的文化價值,打造具有佛道文化、休閒垂釣、旅遊觀光三大功能於一體的省級AAA級風景名勝區。只有通過打造核心景區,才能使宜君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三)抓好特色文化和旅遊品牌的宣傳促銷。宜君自北魏建縣制以來,歷經千年的.發展,形成了仰韶文化遺址、北魏石窟以及孟姜女、鬼谷子傳說等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6處,宜君的剪紙和農民畫久負盛名,這些歷史文化已經成爲宜君的一種寶貴資源,成爲重要的資本形式和經營對象,開發的價值日益顯現。要樹立科學辯證的發展觀和抓文化建設也是抓經濟、抓發展的觀念,牢牢把握文化具有參與性和能動性的特點,立足於宜君歷史文化資源,把加快特色文化的發展放在與經濟建設同樣重要的位置,挖掘潛力,深度開發,變文化資源爲經濟資源,從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中尋求新突破,把特色文化產業上升到接替產業甚至支柱產業的地位,爲實現宜君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動力。

旅遊是典型的形象產業,只有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創新宣傳營銷方式,把自己的旅遊產品推出去,把自己的特色優勢介紹出去,才能增強遊客對景區景點的熟悉瞭解,誘發遊客的興趣和消費需求。要認真學習外地經驗,積極開展旅遊促銷宣傳活動,在縣內外新聞媒體上設置一個旅遊欄目、製作一套光盤、印製一本畫冊、出版一本書籍、堅持辦好一個節會、設立一批廣告、設立一處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向外推介一批歌頌宜君的歌曲。定期開展歌手唱宜君、畫家畫宜君、作家寫宜君和攝影家拍宜君活動,編輯出版系列文化旅遊叢書和光碟,在西安等大城市舉辦宜君風景畫展,編排推出大型地方特色文化旅遊演唱會,傳唱民歌,打造歡樂城鄉,着力提升旅遊文化內涵。要立足周邊城市,實施對點營銷,定期組織高校師生、機關幹部、企業職工、社區羣衆遊宜君和遊客品宜君農家樂等促銷活動。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吸引更多的人瞭解宜君、關注宜君、走進宜君,提高宜君旅遊文化品牌的吸引力和美譽度。

(四)積極實施文化和旅遊資源的整合創新。按照“積極參與、平等協商、共同開發、互利互惠”原則,走區域合作聯動發展的路子。積極與周邊城市洽談銜接,以黃帝文化爲紐帶,努力構建區域旅遊圈,在文化產品開發、旅遊市場營銷等方面,把各地景點放在整個區域旅遊的大格局中去統籌考慮,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相互輝映,相互襯托,藉助大旅遊、大景區、逐步帶熱帶活小旅遊、小景區,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五)創新機制,凝聚合力,營造發展文化旅遊的良好氛圍。堅持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建立健全部門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將原分屬於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管理的景區統一納入一個機構管理之中,形成資源統一管理、統一運作,整合各種行政管理資源,實現資本與資源的最佳結合。強化旅遊發展績效考覈。建立旅遊產業發展目標責任制考覈體系,把旅遊經濟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分解到相關鄉鎮、部門進行考覈,各行各業圍繞旅遊聚合力,齊心打造旅遊產業。培養和引進一批高素質的旅遊專業人才,進一步提高全縣人民羣衆的文化旅遊服務意識,形成“人人都是旅遊形象,處處都是旅遊環境”的良好氛圍,促進旅遊文化產業實現更大發展。

領導在地域文化發展會發言3篇2

一、項目介紹

內蒙古三河鎮回民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主要是以自然環境爲設計依據,尊重以人爲本的設計理念,將內蒙古當地特有的地貌、氣候、植物、山水、文化有機的融入到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呈現出典型的大草原文化特色。三河鎮居住區在景觀設計以及生活理念上都充分展現了“人、庭院、環境”“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挖掘並傳承內蒙古本土居住文化和建築藝術,將時尚和簡潔融入其中。中國“住”文化講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與大自然的山水巧妙結合。三河鎮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儘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使建築與原有起伏地勢有機結合,既避免了土方的開挖,又保護了原有生態環境;根據地勢高差的變化和水景的穿插設計,在不同的區段上形成不同風格的特色空間,並由線性的道路將各個組團有機的聯繫起來,形成層次豐富的景觀,達到山水相融的效果。

二、地域性設計元素的提取與應用

利用設計的基本元素營造空間,將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性元素進行提取並利用,從而傳遞城市的歷史文脈。在內蒙古居住區廣場的景觀設計中可從人工水體、環境小品、植物、鋪地等方面體現出地域性文化,以此來倡導城市特色。

(一)人工水體的地域性設計元素的提取與應用

水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靈魂,即“無水不成園”,它是環境中最具活力的因素,通過對水景的處理可柔化建築硬朗的輪廓線。在三河鎮回民居住區的廣場設計中通過噴泉來形成視覺觀賞的焦點,利用其豐富多變的形式使廣場空間更富層次感。丁香花音樂噴泉是居住區廣場的主要景觀之一,它以動態的活力來吸引居民去遊玩並與水景互動,音樂廣場作爲居住區中心廣場的功能特徵,提取了市花——丁香花的設計形象,結合空間特色與地域性文化突出空間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環境小品的地域性設計元素的提取與應用

雕塑是環境小品中重要的構成元素,價值不僅僅在於它的題材、意蘊、構思和藝術表現力,更重要的是在於它作爲一種傳承城市歷史文脈的載體。以特定的形態向人們傳達思想感情,並與城市環境的自然景觀、園林景觀和建築景觀相互滲透,構成城市的地域特色。居住區廣場的雕塑取自篆書“泉”字之神韻,三股形似清泉的造型輾轉上升,體現內蒙古人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文化長廊上設有浮雕《敕勒歌》的紋樣,反映出內蒙古大草原文化的歷史脈絡,符合當地人們的審美需求,利用地域特有的形態、色彩、文化符號進行設計,使得環境小品與地域文化相協調。

(三)植物的地域性設計元素的提取與應用

植物在景觀設計中起到重要的造景作用,對植物不同品種的使用可使景觀形成完全不同的風格特徵。內蒙古三河鎮居住區的植物配置種植採用了生態設計的手法,利用當地的鄉土材料、鋪地材料,形成了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空間,創造出賦予空間特色的形態與氛圍。整個居住區在植物配置上以鄉土植物爲基調,配置季節不同的落葉喬木,花灌木和地被植物,以形成適應能力強的生態羣落景觀。每戶組團綠地根據配置不同的花草樹木於此區別,各具特色。通過植物自身的習性,有效合理的配置,達到營造小氣候,提高居住環境質量的目的。

(四)鋪地的地域性設計元素的提取與應用

廣場鋪地是人們使用最頻繁和集中的地方。在景觀設計中,通過對它的高差、材質、肌理、顏色、圖案的變化創造出富有特色的硬質鋪裝景觀。“泉”主題雕塑下的地面鋪裝圖案源自《史籍》中對內蒙古的描述,並配置七十二股涌泉及四組泉羣。凝固的“泉”與噴涌的“泉”磅礴而起,體現了泉城的風采。主體雕塑以東設有聯繫地上、地下的下沉過渡空間,使廣場層次富有變化,花崗石鋪築的《內蒙版圖》刻劃出幅員遼闊的內蒙大地。

三、地域文化對景觀小區設計的影響

在我國古代,人們很早就開始“擇水而聚,依山而立”,這種既方便又安全的生活環境的選擇是經過長時期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區域文化脈絡,對人類文化影響最大的就是居住環境。

(一)小區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傳承的新認識

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要將科技與地域文脈的歷史傳承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景觀設計中,要使地域文化在景觀環境中能夠持續發展就需要重視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創新,並切實研究時代的審美要求,尋找現在與歷史、現在與未來景觀設計之間的聯繫。同時也需要對人的環境心理、環境審美、文化追求、人的個性與共性進行研究,來滿足人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二)小區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延續的可行性

地域文脈是人文景觀中的靈魂,地域文脈與小區景觀設計巧妙結合才能體現其最終的表現力。景觀設計增加了環境的美化欣賞性,而地域文脈在景觀設計中得以延續和發展將更增加它的文化內涵。景觀設計要體現當地地域文脈傳統,因爲這也代表着一個地區的文化特徵和歷史遺韻。在可行的基礎上必須對當地的文明傳承、歷史文脈有詳盡的研究和分析,將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運用在小區景觀設計中,只有深入把握歷史文脈才能使景觀的文化內涵更具代表性。

四、結論

在對城市小區景觀設計與地域文脈延續性的基礎上提出地域文脈在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實現地域文化特色與自然環境、人與自然環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城市小區景觀設計在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同時也承載着文化的表現形式。城市小區景觀設計既具有生態性也具有藝術性與文化性。通過深入分析我們將真正的文化脈絡進行合理的分析,進而深層次的挖掘其中的代表元素,用現代技術和手段將地域文化更好的發展和傳承,才能帶來真正的具有文化內涵的設計。在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讚歎科技的發展,也應注重城市小區景觀設計的發展,給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場所。

領導在地域文化發展會發言3篇3

地域文化作爲具有地域特徵的文化形態,既有地理環境意義上的自然屬性,也有歷史傳統意義上的人文屬性,包括特定區域的典章制度、民風民俗、傳統習慣、生態環境等,可以從自然地域、族羣地域、經濟地域、政治地域及歷史變遷等方面加以把握。

文化在廣義上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狹義上則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社會制度等。地域文化也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分。例如,“海南文化”是一個涵蓋面非常廣的概念,不僅包括流行於海南地區的哲學、倫理、政治、法律、文學、藝術、宗教和制度等,而且包括海南的民風民俗、民族心理等所謂“俗文化”,還包括海南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建築文化、歷史遺存、江山勝境、海南特產等物質文化的內容。相對狹義的“海南文化”可以稱之爲“瓊學”,是指在海南歷史發展中誕生並對海南地區產生廣泛影響的、以哲學爲核心的學術思想。作爲學術觀念形態的瓊學,是中華傳統文化在海南的本土化和具體表現形式,在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中逐步形成、積澱和發展,並對當前的海南建設具有重要影響,是海南文化的精神內核,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地域文化的特徵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時空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這些地域文化既有差別,又具有一些共同特徵。

對中華文化具有從屬性。我國所有的地域文化,都以作爲主體的中華文化爲思想理論基礎,都是中華文化的子文化或分支文化,因而都帶有中華文化的普遍性特徵。無論徽學、湘學還是瓊學,都尊崇儒家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思想觀念,都堅持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講義利之辨、求天下爲公的儒家道德理想。地域文化只是在此基礎上,將中華文化的普遍性與本區域的特殊地理環境和歷史際遇相結合,突出了其中某些方面的內容;或者對中華文化作出了與其他區域不同的理解而顯示出本地域的特色。

形成過程具有長期性。地域文化需要一定的時間持續沉澱,才能形成區別於主體文化與其他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地域文化形成過程的長期性,一個典型例子就是瓊學的形成。瓊學的形成史,既是一部中原文化進入海南實現本土化的歷史,也是一部本土文化吸收同化並反哺中原文化的歷史。中原文化進入海南,可以分爲零星階段、自發階段、自覺階段等。在漢晉的零星階段,大陸各地的漢族間或進入海南,使海南人對先進的中原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在唐宋的自發階段,統治者並未有意識地推動中原文化在海南傳播,但從內地貶謫和流放到海南的官員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動,使中原文化對海南的影響不斷加深,在客觀上促進了海南文化的發展。海南歷史上第一位中舉的士人,就是蘇軾被貶海南期間的學生。在明代的自覺階段,統治者開始重視海南的開發,致使明代海南文教盛行、學校衆多、文化昌盛,造就了瓊學的歷史輝煌。

不同地域文化之間和而不同。長期以來,組成中華文化的各種地域文化和諧相處、共存共榮,既共同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繁榮,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質和個性。它們不會因爲具體表現形態的差異而歧視或企圖消滅其他地域文化,相反,它們不僅能夠容納而且能夠不斷吸取其他地域文化的有益因素來發展自己。地域文化的發展史,呈現出本地文化薪火相傳、其他地域文化不斷被引進傳播的良好格局。不同地域文化相互融合、共同發展,是地域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比如,海南的媽祖文化雖由福建傳入,卻在海南人民心中佔有重要位置,成爲兩地共有的一種文化現象。

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又影響一方經濟、造就一方人才。地域文化可以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自覺傳承與發展優秀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積極培育地域文化自信。有效傳承與發展地域文化,需要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內涵和特質,積極培育地域文化自信。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海南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孤懸海外,長期被統治者視爲鞭長莫及的“化外之地”,海南文化的一些優秀因子也湮沒在人們的偏見和漠視之中。即使在今天,許多人對海南的理解也僅停留於旖旎風光與民俗風情,而對作爲中華主流傳統文化的儒學在海南的流播、影響和豐厚積澱以至形成獨具風骨的瓊學知之甚少。當然,由於以往相關研究的匱乏,這些思想文化也未能充分散發獨特的魅力與光芒。隨着海南建設的全面深入,瓊學研究已經成爲學者特別是海南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顯學。“美麗海南”不能缺少瓊學的魅力,“綠色崛起”也不能缺少瓊學的傳承。

大力保護與光大地域文化遺產。有效傳承與發展地域文化,離不開對地域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和弘揚。爲此,應建設文化資料庫和數據庫,深化對地域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研究,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展示,鼓勵各地對古村落、古街區、古祠堂、古民居、古井古橋、名人故居、古寺廟等進行保護性開發。例如,位於海南省三亞市西部的崖城鎮,先後貶逐到這裏的歷朝官員有40多人,僅皇子、宰相和內閣大臣就多達14人,其所接收的貶逐官員之多、官階之高、名氣之重,在我國曆史上十分罕見。這些被貶謫的官宦往往具有較高的文化品格,在失去了身居廟堂的話語權後,受儒家“進退不失”傳統的影響,往往把保持與展示儒家文化當作自己的精神依託,在偏遠的海南島上傳道、授業、解惑。此外,海口的“五公祠”、三亞崖城的“聖德堂”、三亞鑑真遺蹟、道教內丹派南宗創始人白玉蟾遺址等,都是不可複製的珍貴文化遺產,應進一步做好保護和開發工作。

努力實現地域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即使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也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實現現代性的轉化。地域文化的現代性轉化與創新,需要具有強烈責任感的專家學者和文化工作者來推動。大學是一個國家的精神高地,是文化發展的前沿陣地,應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爲己任,爲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基於這種認識,三亞學院成立了“瓊學研究中心”,秉承充實民族血脈、建設精神家園的學術精神,積極響應中央提出的“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的號召,自覺擔當起瓊學傳承與創新的歷史使命,努力打造地域文化研究創新基地。相信在學者們的共同努力下,瓊學一定能夠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爲當代海南文化建設生機勃勃的組成部分,爲海南“綠色崛起”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