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研活動總結六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並改正,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研活動總結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教研活動總結六篇

教研活動總結 篇1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動區內提供的材料難度相同,對於一部分幼兒可能過於簡單,容易完成,這樣就會使其失去興趣,不利於其進一步發展。而對於另一些幼兒可能又太難,通過努力卻達不到,這樣也會使其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在瞭解每個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考慮個體和個性差異,在活動區內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兒選擇。如:在美工區投放摺紙材料,讓幼兒練習能折雙三角物體時。教師就可以投放利用雙三角原理摺疊的難易程度不同的多種物體,讓幼兒自由選擇。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

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蒐集。比如瓶子、種子、絨線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後,都紛紛去嘗試着玩。

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繫也進一步緊密。

3、區域材料能做爲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

我班能把區域活動做爲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後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裏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後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瞭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

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儘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數學區設計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玩一個一個比,還能自己創出兩個兩個或三個三個比;但是有幾個幼兒不會玩,還有對活動不感興趣。於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把“比大小”該成了“排小魚”的遊戲,當牌排到相同的點數時,就可將相同點數之間的牌全部吃掉。更改遊戲規則後,能力差的幼兒也都想到數學區遊戲了,還自己比起誰贏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

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瞭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我們還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兒化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評價,並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通過努力,我班的區域活動在受到家長領導的好評,雖然孩子的遊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着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在表演區域中,我們準備的道具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學期的遊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遊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教研活動總結 篇2

新課程的推行已逐步進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關鍵在於教師。因此,如何讓教師儘快更新理念,適應轉變,從而最大可能地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我們學校的領導班子明確提出了“四個有和三個一”,指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爲進行分析與反思,着眼於自身教育與教學水平的提高,要求每節課後有分析,每週教學後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課例、課件或公開課、經驗交流),每學期有課改小結,每學年有課改經驗總結或教學論文,要求教師讀一本對課改有啓發指導的理論書籍,上一次校級公開課,進行一次校級經驗交流。

而我們教研組的各項活動正是圍繞以上中心展開的。

 一、自我評價反思與組內評價交流相結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新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憑藉自身的努力,教師能夠有較大的進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與學習中,我們更能得到寶貴的經驗。取得更大進步。爲此,我們教研組根據本校、本組實際情況,每兩週安排一位教師開設一堂公開課,期中以前安排經驗豐富、業務過硬的教師先展開示範交流,讓青年教師、新教師有一個學習、取經的過程。期中以後儘可能安排新教師及教齡較短的年輕教師展示,要求青年教師儘量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所展示的公開課儘量體現新課程理念,有創意。同時課後組織全組教師進行評析。由開課教師陳述課堂安排及構思依據,組內教師積極評價,分析優缺點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並規定每位參與評課教師至少指出一條不足之處,給出一條有實用價值的建議,使評課真正取得效果,使參評雙方都有所得。

教學的實施如果沒有分析與總結,經驗無從談起。因此,我們教研組要求組內教師每節課後寫好教學反思,針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及課堂實踐找出不足之處及成功體驗,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提高備課質量及課堂教學水平。教研組長定期進行檢查。根據這樣的安排,組內教師每一學年至少有一次公開課授課及評價交流的機會,在教學的同時,學會反思與歸納,更有助於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新教師的學習與進步。

二、發揮本校“校本培訓試點學校”的優勢,展開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教師尤其是新教師的業務水平。

本學年我校被批准爲“校本培訓試點學校”,結合校本培訓內容,我們組展開了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1.“請進來,走出去”。“請進來”,邀請專家開設講座,以講座的形式開展新課程、新教材的分析與研究;“走出去”,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及教研活動。對於教研室組織的每次市級公開課研討會我們教研組都非常的重視,不管路途遠近,我們都會選派相關教師認真參與、學習。寒、暑假期組織了初一教師和其他年級青年教師認真參加通識培訓與新課程標準、學科教學培訓,選派代表認真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及時、全面地向組內教師傳達新信息、新理念,儘快適應新變化。

2.充分利用校內資源,開展各項教研活動。具體實施如下:

①由經驗豐富的高級教師(張老師)主講了“怎樣說課”,結合學科特點展開說課的各個環節,指導新教師怎樣說課;

②組織交流了“怎樣撰寫教學論文”,共同交流、學習優秀論文的選題,構思及撰寫;

③組織探討了“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深入開展問題討論”(吳老師),一起探討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學中體現自然科學學科特點”等。

④共同研討了“怎樣更好地結合本校學生特點進行競賽輔導”等等一系列活動。提高了組內教師的業務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論壇》,裏面都是我們學校教師撰寫的論文,每期我們的自然組教師都有若干篇論文入選。這裏的論文和我們組推選到各級參評的論文,就是在我們組這樣濃厚的交流、研討、評價與反思的過程中形成、昇華而得到的。我們的校報《十五風景線》第二、三版都是我們教師教學、教研成果的展示。學校爲我們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提供了舞臺,我們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就被激活了。

三、結合學校課題,有效展開校本教研活動。

XX年6月,我們學校探索申報並被批准立項了市級課題《以學生髮展爲本的課堂教學策略性研究》。爲此,我們教研組及時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教研活動,聽、評了李駿老師的《真菌》和鐘意定老師的《有關純電阻電路中電功、電功率及電熱公式的選用規律》兩堂探究課,由兩位老師提供這兩節課的案例,組織組內教師進行學習、交流,明確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習者爲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爲根本,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圍繞這一中心展開,一起探討了如何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探究能力;同時也學習、交流了案例的撰寫與點評。

四、充分體現新理念,成功展開新課程

華師大版科學教材XX年9月份新學期在寧波市市區各中學七年級新生中全面展開。這套教材以國家教育部新近頒佈的義務教育“科學(7-9)課程標準”爲依據。全書以“立足學生髮展,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作爲教材的核心理念。針對新課程推行,我們組成立了以教研組長任組長,備課組長爲副組長,備課組成員共同參與的學科實驗小組,負責新課程教學實踐。

從目前我們學校的實施新教材的情況以及大部分學生的反應來看,對於這套新的教材表現出了較高的熱情。從教材的編寫思路上看,新教材更多的體現了一種知識點上的整合,將原先一些較爲分散的知識點合併在一起進行教學。

當然,由於新教材本身的特點,對於我們教師也相應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師僅僅是把自己的着眼點放在幾本有限的“教師用書”和一些練習作業上,是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的。

首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直觀、信息量大的優勢,培養學生對科學學習濃厚的興趣。我們學校在每個科學教師的辦公室電腦上都安裝了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光盤。同時我們的學科實驗小組教師平時都很注意收集相關的教學網站,這有助於我們瞭解國內外最新的科學教學方面的信息,並且實現資源共享。

其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還很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發揮學生的集體優勢,現在很多學生家裏都具備了上網條件,獲取信息的渠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拓展。他們經常會拿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向教師請教,教師在這個時候,切不可因爲這些問題和我們的書本知識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而忽視了這些問題,或者說對這些問題敷衍了事。因爲,我們在中學階段科學最大目標是培養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因此,我們學科實驗小組的成員隨時關注新課程的推行情況,積極組織研討探索學科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把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進行加工、整理,並在上課的時候註明這是由某某同學蒐集。使學生從小就形成一種資源共享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再則,我們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加強與課改實驗學校的協作交流。組織教師(主要是新初一任課教師)去北侖實驗區的長江中學聽課、學習,我們教研組的青年教師爲來訪的諸暨和松陽三中的教師開設了三堂教學觀摩課,我組參加工作才一年多的李駿老師在不久前開設了一堂市級觀摩課,獲得相關教師們的一致好評。

 五、充分發揮備課組的“數字化小分隊”作用,更靈活地展開教研組工作。

因爲學科特點,我們自然組教師經常是三個人、五個人爲一個備課組,就象軍事上的“數字化小分隊”,由於人數較少所以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備課組的成員比較容易找到空隙時間進行集體備課:認真鑽研分析教材、制定遠期和近期教學目標、一起探討教學手法、組織相互間聽課、評課等活動,因此,經常是一堂校級公開課前,備課組內教師已經一起探討、聽評了好幾次。在XX屆學生中考複習中,我們初三年級的任課教師進行了劃塊分工備課,責任落實到每一位教師。如物理部分我們把它劃分成熱學、力學、電學、光學,每位教師負責其中一塊的知識點、資料、例題及習題精選等準備工作,備課組交流討論後資源共享。其它內容也是如此安排。因此,在XX屆中考中我校自然學科平均分超過119分,取得較好成績。無論是教學安排、教學手法、學科資料、多媒體課件,甚至是一道難題的解題思路,我們的備課組教師間都能無私共享、探討,我想這也是我們自然組能夠不斷向上原因之一。

 六、團結、協作才能更好地奮進

“一個好漢三個幫”,教學活動的展開並不僅僅是教師的個體行爲,一個具有良好素養的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團結、合作精神,這樣才能以好的情操薰陶影響學生。

我們教研組的教師深深明白這一點,因此,組內教師間總能互幫互助。初一新課程的展開似乎不關初二、初三老師的事,但是當初一教師新課程教學中涉及到什麼問題,開設公開課需要什麼幫助時,其他年級的教師都會毫不猶豫伸出援助之手。上學期初三年級因爲期末考試安排較晚,批卷、試卷評估時間較緊,整個組十幾位老師一起奮戰到晚上9點;初三年級的實驗操作考試輔導需要大量人手,整組教師就一起參與探討實驗教學手法,探討如何輔導才最有效等,並共同參與輔導工作。

教研活動總結 篇3

我們語文教研組共12人,這學期我們圍繞學校主題教研探討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課堂”開展活動。目的就是推進新課程理念,以主題爲活動主線,課堂爲主陣地,教師爲主體,開展一系列教研活動。實踐初步證明主題教研能較好地處理學校教學教研不協調現象,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使教研組成爲一個學習型組織,大家能持續地系統學習,創造和共享資源。我們的總體目標: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發展自我。下面將本學期的教研活動小節如下:

一、確定主題。

活動是否有效,主題的確定至關重要。於是結合教學實際,我們圍繞學校教研主題“探討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課堂”開展教研活動。本學期繼續開展上學期語文教師制定的 校本教研課題。

xx老師的校本教研課題名稱是《快樂輕鬆的拼音教學》,xx、xx老師的校本教研課題名稱是《佈置創新型作業》,xx、xx老師的校本教研課題名稱是《在模仿中學習,在模仿中創新》,xx、xx老師的校本教研課題名稱是《在閱讀中創設有效情境》,xx、xx老師的校本教研課題名稱是《培養學生作文的創新能力》。通過主題教研使每位教師自覺成爲教研活動的主體,調動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鑽研精神,讓教學研究和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融爲一體,有效的促進教學的高效化。

二、專題學習。

根據主題,教師們尋找理論資料開展學習。如《快樂輕鬆的拼音教學》,通過創新教育,開啓學生創新的心扉,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爲學生成爲21 世紀的創新型人才全面地打好基礎。

爲了訓練學生直呼兩拼音節的速度,孫桂娥還製作了一個“快樂大轉盤”。先剪一張長方形的紙板,在上面並列挖出兩個窗口。在紙板的反面釘一兩個圓形的紙板,分別寫上下23 個聲母和24 個韻母。練習直呼時,教師轉動兩個紙盤,聲韻隨機組合,學生快速直呼。如果要帶調訓練,還可以在韻母的窗口上方再挖一個小窗口,在紙板的反面再釘上一個小轉盤,寫上四聲即可。這個“快樂大轉盤”製作簡便,可反覆使用,效果也很好。大力開展趣味教學,營造愉快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處於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貪玩好動的。單靠圖片和活動教具是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他們不僅好看、好聽、還好玩。所以上課時讓他們動動手,做做知識性遊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極爲有效的。

《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慾望》,通過學習,讓各位老師明白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成功的先導。人類認識事物的規律是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學生的思維特點更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奇特聯想識字法就是通過離奇的、特別的聯想,在頭腦中呈現相應的物象,在識字過程中把抽象的漢字變成具體形象的畫面,使學生在觀察、聯想中發展形象思維,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對漢字的音、形、義的印象便更深刻,從而增強記憶。小學生的奇特想象常常將一些成人看上去毫無關係的事物連在一起,而組成奇異的形象、場面和情節,或者把沒有生命的東西加以擬人化。因此,小學生在識字過程中通過奇特聯想法來識記是特別有效的。如“滾”字字形較繁,用一般的識字方法往往較難記,一位學生是這樣奇特聯想的:發大水了(三點水旁),一隻大公雞(公)被大水衝到衣服裏(衣),到處亂“滾”。另一位學生則另有一番“奇特聯想”:下大雨了(三點水旁),一位老公公(公)穿着雨衣(衣)出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地上打了個“滾”。於是全班同學在歡笑聲中,輕而易舉地記住了“滾”字。

《佈置創新型作業》通過學習,老師認識到隨着基礎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課堂教學中的作業佈置必須進行深刻重大的改革,即作業佈置創新,突破傳統教學理論的視野,重新審視學生。佈置作業採取的方式,則使學生即使企圖按教科書背熟,如:學了《十里長街送總理》後,教師可推薦學生課外讀《大地的兒子》;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後,可讓學生讀《安徒生童話選》;學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後,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這些文學作品都是課文的原著或與課文內容有聯繫的優美的散文、詩歌等,學生因爲有了學習課文的經驗,他們的閱讀興趣也更加濃厚。學生在閱讀欣賞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對作品中

三、主題實踐。

在5月21日至5月25日,語文教研組開展了主題教研講課、聽課、評課活動,共有10位老師上課,並在教研活動時圍繞主題教研進行了評課。這10位老師的公開課都各有特色,老師們非常精心的備課,課前查閱資料,製作教具,整合課件,從各方面認真準備,同時,備課時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從課題導入到學習新知到課外拓展延伸等環節,程序井然,循序漸進,整體設計體現了“激趣導學”及語文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其中,xx老師的《草船借箭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任欣敏老師將研讀主題“從哪些地方可以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拋給學生後,首先讓學生去找,去琢磨,然後帶着他們體會,教給他們聯繫上下文學習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真的不用怕學生讀不出、找不到,課堂上學生的滔滔不絕讓我們見識到了孩子們知識面之廣、思維能力之強。 從這節課的教學中,深深地領悟到,只有那種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空間的教學,只有那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學習方式的教學,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xx老師執教的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在本文的教學中,魏敏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儘量少講,把課堂的時空讓給學生,啓發學生自讀自悟,充分感受語言的美,想像文中的情境之美,進而感悟作者的微言大義。首先是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步領略文章大意,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文本的慾望。接下來,組織學生通讀全篇,理清文章思路,明確文章中心,找出“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個中心句,藉以概括全文,把握全篇。然後,再由中心句展開,讓學生瀏覽課文,思考作者是通過哪些內容具體表達這一中心的,並找出文中精彩的詞語和句子,交流欣賞。重點理解“莞兒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等詞語,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這是對文章中心的展開,由點再回到面,藉以對文章進行細緻的揣摩和研究。學生在個體研讀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加深對課文的認識。重點感受和理解“看花”一段。教師朗讀,學生想像。想像鮮花的美麗,體驗美好的情感,加深學生的感悟。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深入領悟“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思想境界。

在評課中,老師之間熱情高漲、相互點評、共同提高的氛圍在評課中,教師評課認真,認真到課堂的每一個細節,細緻老師一句話的得體,一個字的讀音。通過主題實踐活動,我們都認識到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應重視讀和背,但不是機械地重複,而是在理解感悟的過程中讀出情感。教師要注意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和創造性。

上課後,每位教師就自己的研究主題進行反思和彙報,交流成果,深刻反思,積累資料,寫好相關教學設計,總結和反思。在活動中,把上課過程拍攝下來,以便反覆研究。通過主題實踐,各位語文教師認識到要積極努力提升自身素質,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發展自我,在專家引領中完善自我。

四、不足及今後改進措施。

(一)存在不足:

1、語文學科教學任務重,平時老師的精力多放在教學上,對於主題教研活動心有餘而力不足。

2、在工作的過程中,資料的積累少,要研究的頭緒較多,主題教研活動不能形成合力。

3、相關的專題理論學習涉及的面教窄,主題學習的資料成果缺少提升空間和推廣價值,後續發展空間不大。

(二)今後改正措施:

1、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互相學習,不斷提高。

2、減輕語文教師的負擔,儘量一個教研組定一個主題,減少頭緒,使主題教研活動形成合力。

3、加強相關的學習,主題學習的資料成果要提升空間和加強推廣,注重後續發展。

教研活動總結 篇4

伴隨着“十六大”鐘聲的響起,“新課程改革”像瓜熟蒂落的“嬰兒”踏進了我校這塊熱土。在我校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敲響了教育改革的最強音,“教研月活動”成爲我校素質教育發展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教研月活動中,我校深入貫徹落實忠教育[20xx]40號文件的精神,進一步深化我校教改教研工作,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我校全體教師在學校行政和教導處的正確領導下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加強教改教研,深化課堂教學,促進素質教育”。正是基於這個主題,全體教師同心同德,真抓實幹,教學成績有較大的提高,取得了教育教研的雙豐收。

1、加強領導,落實教研月活動領導機構。

在教研月活動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爲組長,分管校長爲副組長,由教導處、教科室、教研組長和學校課題中心組成員組成的教研月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學校教研月活動實施方案,並以教研小組的活動爲中心,帶動全體教師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地開展活動教研月活動。

2、認真落實課程改革,探索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校堅持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的原則,並把課改工作作爲在學校工作的重點之一。積極鼓勵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由向學生傳授知識向培訓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轉變,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種平等的、民主的課堂教學氣氛,積極地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理解,進而發現問題,教師同學生一起平等地民主地去探究解決問題,並把這一教學方法作爲評價一個教師課堂教學有沒有進行課改的標準之一。

3、抓好新課標培訓,深入學習課改理論,確保教改紮實推進

在教研月活動中,我校全體教職工在教科室主任周定奎同志的組織下進一步加強了課改理論的學習,重點學習新課程改革的基礎理論;在教研月活動中,教導主任陳江華同志作了《走進新課》的業務專題講座。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了教育理念知識和認真聽取了業務講座並撰寫了心得體會和論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聯繫本校實際,制訂出了適應新課改要求的校本培訓計劃。

我校圍繞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如何加強課改,採取有力措施,進行了“骨幹教師培訓”,制定了《黃金小學校骨幹教師評聘制度》,使每個教師在新課改實踐中,理論聯繫實際,切實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教與學的評價方式,形成了人人爭當校骨幹教師的良好局面充分調動了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本屆教研月活動中,結合我校實際,評出了13名校級骨幹教師。

5、加強課改經驗總結,全面提高育人質量。

在本屆教研月活動中,全校教師人人撰寫課改論文,課改日記,備一篇優質教案,人人蔘加說課、評課、上教研課,把教研月活動推向高潮。在這次教研月活動中教師撰寫課改論文58篇,評爲校級一等獎的11篇,評爲校級二等獎的47篇。撰寫課改日記59則,徵集優質教案46篇,參加說課活動的教師116人次,參加評課、上教研課的教師118人次。

6、成果推廣——通過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學校和各教研組認真總結經驗,把經驗積極推廣到教學實踐中。

並推薦有探討價值的課題到甘井片區參加片區教學研究,做到成果共享。這次推薦我校青年骨幹教師周玉紅、陳學發、周勇等同志分別承擔了甘井片區語文、數學、體育教研課各一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研月期間,我們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校本課程的開發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如何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課堂教學效果、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等方面的探索還做得不夠,同時合科教學尤其是藝術教學中,如何讓音樂和美術教學的整合、如何兼顧二門學科、如何培訓教師的教學能力方面還有很長很長的路。

今後工作的重點

1、繼續探索和制定教與學的評價體系;

2、既要探索現代教學媒體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又要探索現代教學媒體與課改精神的結合;

3、進一步開展校本培訓,加強教師間的學習和交流,提高教師的素質,尤其是各科教師的能力培訓;

4、切實加強課改中的總結工作和科研工作,把課改與學校的課改研究結合起來。

以上幾點是我校教教研月活動中的一些作法和體會。我們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成績離不開學校領導的精心指導,離不開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但是,這些微不足道的成績只能說明過去負出一定的勞動。今後,我們要加倍努力,沿着素質教育的航道,開拓進取,奪取素質教育的優異成績,爲教育的進一步創新貢獻一份力量。

教研活動總結 篇5

本學期的工作已接近尾聲。一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深入開展美術教研教改工作, 繼續改革並優化課堂教學。我在思想上嚴於律己,在工作中大膽創新,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入手,嚴格要求學生,發揚教學民主,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的美術知識技能與審美能力有所提高。較好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爲了總結經驗,更好地開展今後的教學工作,特對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

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我積極參加了校領導組織的各種形式的政治理論、教育理論學習,及時做了大量的筆記、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言行。還注意利用業餘時間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思考和體會,努力更新理念,爭取做一名新形勢下的合格的美術教師。

二、求實創新,注重實效,加強教育教學研究

我感到,新的美術課程標準下的美術教學,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教學中必須以學生全面發展爲本,注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注意了教學中的協同合作,師生互動,因材施教,達到了教學相長之效果。

1、以興趣爲主線,優化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美術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注重創設體現學科特點和兒童年齡特徵的有效而又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採用音樂感染、故事誘導、直觀演示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持久的學習興趣。如在講授《花地毯》一課時,以學生喜歡聽的童話故事來創設教學情境,貫穿整個課堂,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

2、以多媒體爲手段,強化課堂教學。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注重發揮現代化媒體教學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拓寬了思路,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保持學習情趣的高漲、思維的活躍。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我在課前收集、準備大量不同類型的資料,有文字、圖像、動畫,音樂等,編輯製作成教學課件。譬如:在教授美術課《乘着大船遊世界》時,我收集大量有關船的起源,船的演變、發展的資料、圖片及歷史故事。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觀察各種船隻的形態、色彩等;通過直接觀察與語言講解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更容易瞭解了船的有關知識,激發了學生繪畫與製作的學習興趣。

3、發揮“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應有作用。

積極的評價會激起學生對探究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產生學習衝動,增強信心,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探究與創造中去。我體會到,對學生的評價應着眼於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且應是全面的和個性化的。我很注意從各角度去評價學生,比如從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方面,從操作技能、標新立異方面,從合作精神、交流表達能力方面,積極挖掘學生的閃光點。不僅僅評價學習結果,更注重評價學習的過程。例如對作業的評價,採用學生自評互評方式。讓學生對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的收穫和成果進行評價,向同學和老師介紹自己的學習收穫,創作意圖。通過這種以兒童自身的眼光來評判他們自己的學習表現和創造成果,促進人人蔘與,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4、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隨時更新自己的觀念。我對於自己的每一次教學實踐,進行及時、深入的反思。認清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解決矛盾中使自己得到進步。例如,在講授第八課《瓢蟲的花衣裳》時,爲了使學生對瓢蟲的結構特徵瞭解得更細緻,我曾通過出示範畫進行講解分析。結果,在學生創作時,我發現許多學生作品千篇一律,與範畫相差無幾。我意識到這是自己課程設計環節方面的失誤。課後及時進行了反思與修改,在進行下一次教學中,注重加強引導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最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5、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本學期積極參加了教學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制定了詳細、具體,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參與了“如何創設有效的情境教學” 、“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等課題的教學研究。實踐小組教研、網絡教研等形式多樣的教研方式。在此過程中,認真學習、交流、研究創新教育的理論,真正轉變教育觀念,並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進一步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提高了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三、在這一學期中,除了日常的美術課教學外,還繼續擔負了美術活動小組的教學工作

從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出發,認真擬定了教學計劃,研究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通過學習命題畫、想象畫、科學幻想畫等創作方法的教學,從多角度、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繪畫技能,很快提升了學生的創作、欣賞水平。 使他們能夠獨自發揮創作才能,創作出了具有較高水平的、具有兒童特點的美術作品。

我通過對這一學期全面回顧,總結了經驗教訓。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創立更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與學的美術實踐方式,構建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體現創新能力培養的各種課型的美術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有更好的提高,並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思想、理念和方法。在美術教學中再上一個新臺階。

教研活動總結 篇6

一、同課異構能促使教師進行自我反思

教師的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教研的基礎和前提。同課異構既能促進參與同課異構的執教者進行反思,也能促進其他參與者進行反思。其中,教學反思按教學進程可分爲教學前的反思、教學中的反思、教學後的反思三個階段。

1.教學前的反思。

同課異構的第二個環節——“獨立鑽研,擬定方案”要求參與同課異構的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擬定各自認爲最滿意的設計方案。這一環節相當於一次比賽,到下一個環節——“集體研討,確定方案”時,大家都要把自己獨立完成的教學設計方案拿出來亮一亮。所謂有壓力纔有動力。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會全面反思自己及其他教師的教學,竭力找出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點,並以此爲依據突出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教學風格。第三個環節——“集體研討,確定方案”階段,每一位教師都會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瞭解他人,進而在對比彼此中反思自己原來擬定的方案的成功與不足並進行改進。

2.教學中的反思。

同課異構的第四個環節——“實施教學,集中聽課”中,每一位參與的教師都要用心捕捉課堂教學中的生成,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思考。這一環節可反思成功之處,如可以將達成的教學預設、應變得當的教學措施、先進教學思想的滲透、傳統教學方法的革新和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等詳細地記錄下來進行反思;這一環節也可以反思不足之處,如可以反思教學中的失誤以便以後少走彎路等,還可以對照預設的不足反思學生的創新之處,如學生的一些奇思妙想等,以便拓寬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其實,這些反思的內容與一般的課堂反思基本相似,只是因爲異構針對的是同一教學內容,具有可比性,所以反思的內容會變得更多,也會更深刻。

3.教學後的反思。

同課異構的第五個環節——“評價反思,總結提高”結束後,每一種教學方案都會呈現出其自有的閃光點或不足之處,這時是教師最需要深刻反思的時候。面對同一教學內容,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對教學環節的安排與設計、對教學活動的選擇與組織、對教學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等,孰優孰劣通過比較自然可一目瞭然。這樣做,通過教課、聽課和評課每一個教師都可以參與不同的課堂模式,在對比中發現新的教學方法和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的不同處理,以及不同的教學策略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從而在內心深處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最終打開自己的教學思路,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顯然,這樣的反思是積極的,是有益的,是具有創造性的,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集體反思。

二、同課異構能爲教師間的互助提供平臺

教師之間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靈魂。教師之間的互助合作是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方面的專業切磋,協調合作,同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的體現者,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精神生活的某一個領域裏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自己。”

毋庸置疑,教師之間的差異性資源在合作中的確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實現同伴之間的互助,而同課異構則在多個環節爲教師之間的互助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比如,同課異構的第三個環節——“集體研討,確定方案”是在每一位教師設計好自己較爲滿意的教學方案後通過集體討論最終確定教學方案,此時大家就文本解讀、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展開毫無保留的研討,每一位教師都會在同伴的幫助下使自己的理解逐漸全面,使自己的思考逐漸深刻,使自己的思路逐漸清晰;同課異構的第四個環節——“實施教學,集中聽課”中,聽課者比較不同的異構後會看到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從不同的角度領略不同的教學智慧,如各具特色的導入語言、問題設計、切入角度、課堂處理等,進而在比較中拓寬教學思路;同課異構的第五個環節——“評價反思,總結提高”中,執教教師根據其他教師的評課建議,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並寫出更爲優化的再教設計,可以在教法創新、教學組織等方面吸收他人的寶貴經驗。

這裏需要特別提出的是,與水平較高的教師合作異構是開展同課異構活動的基本形式,一如師傅帶徒弟——新教師與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同課異構,不僅能受惠於優秀教師的傳、幫、帶,還能儘快適應教師角色和教學環境。顯然,這種幫助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另外,其他參與者也可以從優秀教師的提示或建議中得到幫助,儘快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甚至是教學品質。

總之,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具有多維的角度、迥異的風格,不同策略可以在交流中碰撞並昇華,這種多層面、全方位的合作互助能爲每一位教師提供更多向別人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