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課程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課程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課程總結

關於課程總結1

一、提升師德修養

師生關係的新註解,對話與理解、愛與平等。課程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老

”問題必須以新的理念爲指導,師生關係的正確處理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關鍵問題。新課程要求師生關係從對抗走向對話,從壓迫走

向平等,教師角色從傳統的課堂主宰轉變爲教學的促進者,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只有在新型師生關係下,學生的

素質、教師的智能、新課程的優勢纔可得到充分的發揮。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這句話來高度概括了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

通過些次學習使我更清楚的認識到:作爲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用自己一顆摯熱的愛心去了解學生,公平地對待他們,尊重

他們,關心、愛護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去開啓每一個學生心靈的窗戶。讓教師的愛心成爲孩子學習、生活成功的原動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在不斷的付出自己對學生的愛心的同時,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成爲每名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自己的教學環境自然的

形成民主、合諧、平等、愉樂的教學氛圍,成爲培養孩子們創造性的思維的主陣地。

二、提升教學理念

新課改的春風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提升中,通過這次學習我有了一個更清楚更系統的認識。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沒有教師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無法進行。

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力圖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而此次學習我對這一功能有了簡單的體會:

教學目的的新構想,教學的目的應是爲了挖掘每一個孩子的天分,培養其獨特的個性,教學活動應成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教師則是構築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發展、多元化的素質,。新課程所強調的課程內容的選擇性正是爲了適應學生髮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們應該用積極樂觀的眼光和態度來欣賞和預見學生的天性,應將每一個學生都視爲一片有待開發的資源和財富,並進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們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目的理念,認識到教學活動的意義在於培養人的發展所必備的素質,諸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質,陶冶豐富的情感,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等。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創造、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成爲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力求達成的目標。

三、提升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的新詮釋,樹立以生命爲本的教學過程觀、以研究爲主體的教學方式觀、以促進發展爲目的的教學評價。

葉瀾教授曾經指出:“今日教學改革所要改變的不只是傳統的教學理論,還要改變千百萬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他們每天都在進行着的、習以爲常的教學行爲。”作爲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支柱,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認識到教學活動並不是圍繞書本傳授“符號”的過程,做教材的“奴隸”,而在於以課程爲中介,通過師生之同的積極互動,將課程“動態化”,通過體驗和發現去開發新的課程,能動地、個性地解讀教材,去創建新的課程意義,使課程活起來,使教學活起來,力求達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用我對一顆對教育的執着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

關於課程總結2

“心態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高中時代語文老師就經常用這句話教導我們,直到上大學我纔對這句話稍有所悟,今天的立體構成作業更讓我深深的進一步體會,既只要我們用好的心態去應對就一定做出好的成績,給以作業高度的重視是最關重要的。

上星期五去燁盛設計公司見習時我就已經有了深深的體會,其實燈具的製造過程和設計與我們的立體構成是直接掛鉤的,從我現在的認識水平上認爲立體構成就是設計和製造,有一點的區別就是設計和製造都是我們個人自己完成和我們製作出來的東西並沒有考慮到功能方面。從效果方面,我們如何去作出好的立體構成效果(也即燈具的造型效果),與產品設計相比,我們的立體構成考慮的只是視覺上的一種審美,並不需要考慮功能因素,如果是燈具還必須考慮燈的效果、使用方面,根據燈的效果去選擇適合的材料。從這方面而言,我們的工作量就少了很多,做起來也容易了,所以我相信立體構成是直接爲我們以後的設計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下面就說說我做立體構成作業時的一些感想。

立體構成第一節課,由於受到平面構成作業的影響,本人是比較重視這次作業的,當時在老師評講平面構成作業時,我就有深深的體會,此時此刻感到很慚愧,自己的作業跟別人的相比真的有很大的差距,聽到各位同學和老師(主要是受同學們的影響)的評講後,心裏更是愧疚,覺得自己並不是沒有這個實力去做好,而是自己並沒有認真去對待,並沒對作業給以高度的重視,此時就對心態決定一切就開始有了初步的認識。從今天看來,在作業評講上也很明顯的看出來,平時做作業比較認真的同學做出來的作業都是很好的,還可以反面從作業的效果就能看出同學做作業的認真程度,從這就可以反映同學們做作業的心態,有了這些心態後我們還應如何去做立體構成作業呢?我本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學好的問題,必須給以高度關注,本人覺得無論做什麼都必須有一套方法、理論的指導,有了這些可靠性的理論做指導,實踐時不但能高效率、省時省力、還能作出好的成績。在評講課上,老師都說了在做實際作業時先在草圖上構思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個人覺得也是的,這些必須加以吸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不做草圖構思的做法,實際上本人就是這樣的,在這我就說說這些做法的感想吧,首先憑着你的想像在頭腦裏樹起一個好的造型,接着就一邊實踐一邊想,有了這個過程,有時在做了一半的時候突然之間就會有一些好的想法,有些意想不到的靈感,就能作出更好的效果,這是很吃驚的,這些做法的優點就是打破草圖構思的思維定勢,爲什麼這麼說?因爲有了草圖構思你就會按照這個構思去做,有時甚至做出來的效果並沒有你構思的效果那樣好,有時實踐出來的並不是你想要的效果甚至得不到你想要的效果,而一邊思考一邊實踐的做法巧合彌補了這些,所以說它打破了構思這種做法的思維定勢。但也不能否定草圖構思的一些優點,它給實踐帶來的高效率的這些效果是遠遠要勝於後者的,本人覺得如果能結合這兩種方法,做出來的作業的效果就更好的。有了這些方法的指導後,我還應如何接着下一步呢?下面接着介紹。

做這些作業要求學生必須有一個很好的想象力,平時接觸平面的東西比較多,現在真正要接觸立體了,在這我們應該如何去發揮我們潛在的能力,如何去想象和思考?首先我們是不能憑空去想的,懂的做設計的人都會意識到這點:做設計不能憑空去想象,要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去思考。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網絡、書籍、生活、大自然等方面去獲得一些靈感,只有這些工作都準備好了才能接着下一步。

本人曾說“我的靈感來自於想象”,這裏所說的想象不是憑空去想,、而是有根據的、科學性的去想。有靈感了我們還必須考慮材料的效果,這一步是在考驗我們的審美能力,體現我們的審美觀,這與我們的見識也有着很大的關係,因爲材料的選擇、材料之間的搭配及一些色彩之間的選擇、搭配都整體上影響了最終作業的效果,有很好的審美能力的人才能很好的在這些方面做出好的選擇,在前面三個練習中,這些做法感覺跟我們做的平面構成有很多相同之處,幾乎也是表現一種效果,不同的是立體構成的選材、範圍更廣一些,還有不同的就是在平面的基礎上應用了立體。在做前三個作業時本人選擇比較多的材料是吸管,第一個作業的材料是比較厚的白紙,通過這些紙張的摺疊、切割等就可以作出不同的造型。本人做這個作業以切割爲主,所以在這方面有些體會,即切割出來的必須時有規律性的,規律中求變化,切割出來的每塊面積不能太大、儘量偏小些,除此之外要儘量充分利用10*10的紙張,既排列密度要大,這樣做出來的效果纔會顯的更加飽滿,規律中求變化不會讓效果顯的呆板。同理,通過不同的切割方法做出9張10*10的效果。在第二個作業我選擇的材料是吸管,在這個作業裏我考慮到了色彩之間的搭配,這點很重要,因爲吸管有幾種不同的原色,選擇適合的色彩來搭配對作業效果影響很大,除此之外吸管的切割,排列也是很講究的,在這如何去搭配色彩、切割、排序就不一一說了。總而言之,這些都是做立體構成作業必須給以注意的,以後做產品設計時也是很重要的,要給以重視。在做第二個作業時俺無意在底面貼了一層雙面膠,雙面膠和吸管的結合讓作業的效果更加突出,雖然這是我的無意之作,但我相信這無意中存在着某些必然性,X射線也不是在無意之中發現的嗎?從這點上也證明了實踐重要性,有很多的東西必須經過自己的實踐才能體會到。第三個作業裏選擇了九種不同材料做九張10*10的效果,這些製作的方法都是一些切割、排序、選擇的問題了,可以說這個作業是前兩個練習的結合。

後面三個作業的前兩個分別爲線材和塊材,這些主要考驗的是我們的想象力和手工能力,即用這些材料去做一些空間造型,這些造型的效果與選材、色彩也是分不開,同時還必須選擇一些比較有新意的造型(這是評分的一個關鍵點),而且要好看,需要綜合性去考慮,之外還要注意手工的問題,這主要工具上的問題,所以要選擇好的工具,一把鋒利的刀很關鍵,因爲經常要用它了做切割,做工不能太粗糙,越精細越好(評分關鍵點),在這我要強調的是做這些作業必須要有耐心、毅力。最後一個作業就是綜合性的了,作業者可以隨意選材、想象,儘量發揮你的潛能,總體上來說,我去燁盛見習的一些體會是與立體構成直接掛鉤的,即造型可以是簡單點,但要選擇適當幾種材料,材料種類太多了會顯得繁雜,裝飾性更爲重要,因爲這必須要符合人的審美、精神上的需要。總的來說,無論多麼簡單的造型,加上一些裝飾性的材料後效果顯都很好,畢竟這是立體構成,但在做產品設計時加上一些裝飾性的東西也能讓產品的檔次更進一層,也即爲外觀上的創新。這個作業必須結合適當的材料種類、適當的色彩,這樣最終效果纔會更加豐富、飽和。

最後強調下一些技術性上的東西,也就是在做構成作業時選擇黏合劑的問題,也就是502膠水和雙面膠選用的問題,不同的粘合膠用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如果用錯地方這個造型就會不穩固,一段時間後就會散下,所以選用黏合劑時要慎重考慮。

這次作業本人花了不少時間,由於本人是第一次接觸,想的不是很全面,再說時間上的限制,有些作業的效果不是很好,雖然有些作業的效果得到了老師稱讚。總的來說收穫還是挺大的,本人注重的是學習做這些作業的方法、理論知識和審美的提高,不是很重視同學們做出來的效果,本人更偏重產品造型的立體構成作業,因爲這直接與我們的專業掛鉤,所以我做的立體構成都便向實用的產品造型。最後一節課是點評課,雖然這門課程很短,只有兩個星期,但學到的卻不少,希望以後有機會多多接觸。

關於課程總結3

忙碌了一個學期的老師們想必都在好好享受着假期,無論是選擇休閒娛樂,還是繼續充電,或者是爲下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做準備。作爲老師,我是幸運的!假期我有了一個這樣的外出學習的機會。那麼在這裏我想說謝謝小教部給我們林區教師提供一個這樣的學習機會,希望這項活動能永保青春,讓每位林區的教師都能受益。下面我就我個人學習談一點心得體會: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

此次學習我聆聽了十位教育專家的講座,分別從師德修養、教育敘事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法、新課程下的教學反思、教學研究導論、數學課題教學的實效性、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南、有效教學促進學生思考、信息時代下教師專業發展這十個方面對我們進行了培訓。

一、提升師德修養

師生關係的新註解,對話與理解、愛與平等。課程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老”問題必須以新的理念爲指導,師生關係的正確處理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關鍵問題。新課程要求師生關係從對抗走向對話,從壓迫走向平等,教師角色從傳統的課堂主宰轉變爲教學的促進者,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只有在新型師生關係下,學生的素質、教師的智能、新課程的優勢纔可得到充分的發揮。

創新是事物發的動力和源泉,只有不斷創新,一個國家才能不斷走向前進,一個人才能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沒有創新意識,最後的結果必然導致自身價值的實現將被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洪流所淹沒,我們不能總是站在先人創造的歷史山峯上沾沾自喜。在知識爆炸,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要求我們要能夠根據新形式新任務的需要,積極推動各項工作的與時俱進,克報不思進取,墨守成規的觀念和行爲,努力發掘解決問題的好方式、好方法。當然創新也不是盲目和隨意的,創新也需要以牢固紮實的理論知識和長期的工作實踐作爲前提和保障,以此爲基礎進而尋求更爲高效、合理、多樣的方法來改進我們的工作,提高工作成效,才能進一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這句話來高度概括了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

通過些次學習使我更清楚的認識到:作爲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用自己一顆摯熱的愛心去了解學生,公平地對待他們,尊重他們,關心、愛護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去開啓每一個學生心靈的窗戶。讓教師的愛心成爲孩子學習、生活成功的原動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在不斷的付出自己對學生的愛心的同時,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成爲每名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自己的教學環境自然的形成民主、合諧、平等、愉樂的教學氛圍,成爲培養孩子們創造性的思維的主陣地。

二、提升教學理念

新課改的春風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提升中,通過這次學習我有了一個更清楚更系統的認識。“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沒有教師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無法進行。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力圖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而此次學習我對這一功能有了簡單的體會:

教學目的的新構想,教學的目的應是爲了挖掘每一個孩子的天分,培養其獨特的個性,教學活動應成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教師則是構築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發展、多元化的素質,。新課程所強調的課程內容的選擇性正是爲了適應學生髮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們應該用積極樂觀的眼光和態度來欣賞和預見學生的天性,應將每一個學生都視爲一片有待開發的資源和財富,並進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們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目的理念,認識到教學活動的意義在於培養人的發展所必備的素質,諸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質,陶冶豐富的情感,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等。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創造、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成爲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力求達成的目標。剛走出大學校門,我就很榮幸地成爲合肥格力公司中的一員,懷着自己美好的希望和從零開始的心態,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徵程。

三、提升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的新詮釋,樹立以生命爲本的教學過程觀、以研究爲主體的教學方式觀、以促進發展爲目的的教學評價。葉瀾教授曾經指出:“今日教學改革所要改變的不只是傳統的教學理論,還要改變千百萬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他們每天都在進行着的、習以爲常的教學行爲。”作爲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支柱,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認識到教學活動並不是圍繞書本傳授“符號”的過程,做教材的“奴隸”,而在於以課程爲中介,通過師生之同的積極互動,將課程“動態化”,通過體驗和發現去開發新的課程,能動地、個性地解讀教材,去創建新的課程意義,使課程活起來,使教學活起來,力求達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用我對一顆對教育的執着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

關於課程總結4

文物繪圖與攝影課程,是我院面向文化遺產開發與管理方向本科生開設的專業必修課。自20xx年起,於本科生大三年級第二學期進行講授,平均每週三課時,採用單週兩課時、雙週四課時的方式上課,共講授17周,總計51課時。自此課程開設始,即由我本人進行講授,截至20xx年7月,已經講授過兩輪。在此過程中,我有了一些感受和想法,尤其是關於實踐教學的經驗與教訓。現將這兩年講授文物繪圖與攝影課程的情況,略作總結,以爲深入探討教學中實踐環節的設置與考察提供資料。

課程內容與目標設置

繪圖與攝影,都是重要的資料記錄手段。在考古工作中,無論是在田野發掘階段,還是在室內整理階段,都離不開這兩項技能的支持。從考古學的發展歷史來看,正是詳盡記錄手段(尤其是繪圖和攝影)的採用,才使得這門學科本身擺脫古物學的侷限,而得以投入到建設文化歷史編年、復原人類生活方式等重要任務中來。在考古學教學中,繪圖與攝影技能的訓練,尤其是繪圖技能的訓練,也是爲相互差別明顯的中外考古學所共同重視的。據我個人的瞭解,國外的考古專業甚至要求學生進行素描的專業訓練,以較好的完成考古繪圖工作。而在國內,幾乎所有的考古、文博專業都開設了繪圖(與攝影)的課程1,或雖未開設專業課程而在實習等環節進行此項技能的專業訓練。在《考古工作手冊》中,考古繪圖與攝影,各佔據着一整章的份額,充分體現了它們的重要地位2。

我院文化遺產開發與管理方向,爲使學生在從事實踐工作時能夠初步勝任,也開設了這樣一門課程。與其他院校所採用的——通過開設文物繪圖課程進行繪圖技能專項訓練,以攝影基礎通識課程進行攝影技能訓練——課程設置方式不同,我院的課程體系設置中,將文物繪圖與文物攝影兩項技能的培養拼合在一起,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在一個學期的教學與實踐中,同時教授學生這兩項重要技能。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即爲使其通過學習,同時掌握文物繪圖、文物攝影的基本技能。

教學方式與實踐環節的設置

雖然在課程體系中,文物繪圖與攝影這一課程有着51課時的教學量,但在實際教學中,這些課時並不是都被用來進行課堂講授的。作爲實踐技能,繪圖與攝影都需要有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具體操作,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目標的實現具備可能性。我個人在這兩年中的教學實踐,大致是遵循着,基本理論講授——學生實踐——教師點評與再講授——學生再實踐,這樣一個過程而進行的。在進行有關於正投影製圖原理、各類器物畫法、試圖判讀、相機基本原理等基礎知識課堂教學的同時,儘量使得學生實踐環節佔據相當的時間份額。

具體的實踐環節設置了,繪圖實踐3次,攝影實踐4次。在繪圖實踐中,臨摹正投影圖一次,繪製實際器物的正投影圖兩次。在攝影實踐中,則由相機體驗攝影一次,特定諸元攝影一次,閃光攝影一次,數碼攝影一次所構成。繪圖實踐爲隨堂進行,學生在教室內進行繪圖實踐,教師通過觀察與巡視進行逐個指導。通過對學生上交作業的總結,教師再對其共通的缺點與不足進行點評。攝影實踐則有所不同。在具體操作上,由學生按照個人意願分爲4至6人一組,由教師借給相機,每組學生每次各拍照一卷135膠片,實踐結束後上交照片,由老師進行總結、點評。在此攝影實踐過程中,教師並不進行類似於繪圖實踐的逐個指導。需要指出的是,爲了保證學生在攝影實踐階段應用所學知識,我指定學生使用的,是全手動膠片單反相機(海鷗DF20xx型),避免學生使用數碼相機與自動相機的自動檔進行攝影。從器材方面達到一定的強制性,是他們不得不去手動調節相機諸元,從而使實踐內容和效果得到保證。

爲保障加強學生對實踐環節的重視,成績考覈採用累計平時作業成績代替期末作業的形式進行。明確說明少一次作業,即缺若干成績,以此督促學生完成實踐,並上交作業。

教學成效與學生反饋

通過對學生實踐作業的檢查,我發現這種教學方式是有一定成效的。其中以對學生繪圖技能的訓練最爲成功。學生繪圖實踐作業的情況,大體是這樣的:第一次繪圖實踐的作業最好,而第二次繪圖實踐作業則最差,而第三次繪圖實踐作業雖都能夠較第二次進步,但仍與第一次的作業存在一定差距。由於對照實物製圖存在着一定的困難,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而精通這項技能的難度還是有的。然而總體上看,從最初對正投影製圖的全無瞭解,通過講授與實踐,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其基本原理,繪製出正確的正投影圖。而且能夠獨立完成繪圖中,器物投影面與剖面的正確選擇。(附:學生繪圖作業若干)

攝影實踐的教學成果則稍差。雖然大多數學生都能及時上交其實踐作業,但從作業的質量來看,與繪圖實踐的作業,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經過數次的時間,很多學生都能說出快門、光圈等相機設置要素,但對其運用,仍然達不到充分掌握的程度。從上交的作業來看,很多照片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曝光過量與不足的情況。甚至有的學生經過數次實踐後,其上交的作業還存在着對焦不準的低級錯誤。更有甚者,也有的學生,以實踐作業完成較差爲由,將存在失誤與缺點的相片留下,並不上交,而在下一次實踐之後,一次性上交兩份作業。還有的學生,並未遵照教師的指導,使用指定的手動相機完成實踐,而以自動相機拍照後,當作其實踐作業上交,試圖矇混過關。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呈現出類似的情況。在繪圖教學與實踐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高,完成繪圖作業的熱情較高。在教師的逐個指導過程中,能夠與教師發生互動,探討其繪圖作業的不足與改進方法,對教師提出的正確意見,都能虛心接受,並據之修改自己的'作業。對教師的嚴格要求都能夠理解。20xx級學生中,甚至有數名同學,由於其初期實踐作業稍差,竟又自己進行了一次繪圖實踐,在規定的三次實踐之後,共上交了4份繪圖作業。與此相反,學生對攝影實踐積極性則略低,部分學生對攝影實踐存在着應付的心理。有部分學生由於對攝影技術感興趣,從而導致其實踐作業完成情況較好。20xx級即有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感覺學到了很多攝影知識,並在分散實習期間憑此項初步技能,得到了實習單位人員的好評。也有部分學生則表現較差,不但對課程的認知不高,還出現出現了質疑教師的情況。20xx級、20xx級都曾有學生問過我, “現在都在使用數碼相機,我們現在還學習手動膠片相機的操作有什麼意義”,學習積極性的底下,可見一斑。從比率來看,感覺攝影實踐環節設置較好的,約佔20%,感覺其較不好的不到10%,而其餘佔70%強的學生則處於兩者之間。這樣的情況可能與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關係密切,而與實踐環節的設置無關。

關於課程總結5

本期沙龍嘗試性地借鑑了頭腦風暴的形式,激勵集體智慧,以創新快速的方式突破個人的思維瓶頸,尋求問題解決之道,設計的沙龍子議題爲1、培訓課程開發與設計的理解、感悟與困惑2、課程選擇的討論3、作業難點交流。4、快速學習的討論。

除06期7位學員參加本期沙龍外,劉海納老師和易煒老師也蒞臨指導,可謂“智囊後援”,同時來自上海來伊份公司的俞老師和沈老師也列席了沙龍,精彩的分享也讓沙龍增色不少,輕鬆暢談的形式以及集思廣益的所獲讓每位參加者興致倍增,原定21:00結束的沙龍,直到21:20分纔在意猶未盡中音落最後一句總結呈辭。有關沙龍討論內容分享如下:

一、議題討論涉及

1、選課題最需考慮市場需要及講師勝任力

2、關於培訓細分――細分的必要性,細分後的市場

3、易老師分享考試面試環節的流程及技巧(三個模塊①資質介紹與問答②5分鐘案例分析(建議分理論,對題意理解,案例分析三方面回答,且建議多談些內容,這樣可以縮短被提問時間,規避被動)③課件分享15分鐘(可能考官會僅要求對最精彩部分進行展示)

4、如何進行有效的培訓需求調查(找對短板,制定以解決問題或標準爲目標)

5、講師應避免以ppt爲導向的課程設計思路(結構化管理,方法詳見海納課程開發設計工具)

6、邏輯思維的方法在課程開發中的重要性及運用

二、對頭腦風暴式沙龍基本程序的建議

作爲合拓06期學員首次在沙龍中嘗試的頭腦風暴這樣一個討論形式,在此應用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主題未細分、偏題、時間失控、準備不充分、未充分調動、制定的規則執行不充分等問題。這些問題在最後的沙龍總結中,被大家所提及並共識,現進一步細化頭腦風暴沙龍基本程序,期待增加下一次同形式沙龍有效性。

1、確定議題並對議題進行細分

2、前期準備:每位成員必須作好預習,帶上問

3、明確分工:設定一名主持人,2名記錄員。主持人在頭腦風暴暢談會開始時重申討論的議題和紀律,在會議進程中啓發引導,掌握進程。設立指定輪轉發言和自由討論環節,確保能充分聽到每位參與者的意見。

4、紀律:要針對目標主題發言,不偏離,集中注意力積極投入,不私下議論,

5、時間把控:會議時間應按設計議程的基本框架由主持人掌握

以上記錄與各位未參加學員分享,如對其中議題的討論成果感興趣,或對其它問題的建議,請聯繫我們進一步溝通。

關於課程總結6

在新課程推進過程中,語文組多層面多角度地在課堂實踐中落實新課程理念,使新課程真正在語文教學中得以貫徹。爲推動新課程的開展,我組以“整體推進”的模式開設出高質量的公開課,準確地把握了語文新課程在推進過程中的方向,以開設的公開課爲標誌,我組經歷了兩個階段:從“突破課堂教學形式入手”實踐新課程和從“文本內容的深層剖析探究入手”實踐新課程。

1 .從“突破課堂教學形式入手”,推動新課程開展。

根據課型特點,從詩歌、古文、活動課三種課型出發,從形式上予以突破。

( 1 )學生走出教室,進入大自然感悟秋天並拍攝剪輯。

在《秋天》一課的設計上,老師帶領同學走入大自然,學生拍攝尋訪秋天的全過程並進行剪輯,成爲課堂教學的一個環節。對課文的鑑賞領略和學生實踐活動的互動式行進成爲這節課的教學雙線,這是課堂教學方式探索上的一次成功。

( 2 )教學形式多樣,凸顯“感悟體驗”。

在學生實踐基礎上,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各自的感悟。“聞一聞秋天的氣息”“聽一聽秋天的聲音”“說一說秋天的故事”“摸一摸秋天的果實”各種教學手段交錯使用。

( 3 )營造氛圍,平等對話。

在《論語》這一課的設計上,注重氣氛的營造和學生對話的開展。在古箏聲中,在錯落有致的自由散讀聲中,濃濃的古韻在課堂中瀰漫開來。在充分把握課文基礎上,根據自己經驗談談感悟,故事、漫畫、小品、詩詞、格言,學生們娓娓道來,課堂成了人生哲理交流的平臺。

( 4 )走向生活,展示個性

《說說我自己》讓同學們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學生會競選”“模擬學校招聘教師,校長點評招聘會”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在同學們的自我展示和同學評價中認識自我,加強溝通,課堂成了展示個性,認識自我的舞臺。

從“文本內容的深層剖析探究入手”,深化新課程實施。

在形式探索的基礎上,進入一個更爲深入的階段:從挖掘文本內涵入手,深化新課程內涵。

( 1 )追求內容的豐富、視野的拓展。

在設計《女媧造人》一課時,我們設想:一個經過改編的神話故事,內容本身沒有挖掘的價值,但以此爲本,引領學生走進神話的大門,裏面的世界將何等寬廣!在老師一步步引領下,學生們對文本和文本外的探索愈來愈深入,學生們腦海中留下了一串串問題:《女媧造人》古今版本多變,每一改變的歷史背景是什麼,爲什麼十多個民族的創世神話中造人用的都是一種原料“土”,東西方神話中的女性有何不同等等。課堂成爲學生探索研究的舞臺。

( 2 )追求思想情感的深度。

在設計《信客》一課時,從三個層面切入:( 1 )信息、信用、信念。( 2 )文本對比( 3 )將人物置身於時代。這樣,文本與延展交融、人物與時代縱橫,使課堂教學厚實化、文學化。

在課堂設計上,層層推進:( 1 )抓住要點,梳理文本( 2 )於看似平淡處設疑。

( 3 )在對比中突出人物性格。( 4 )比較閱讀,使文本向縱深挺進:比較臧克家《三代人》、史鐵生《命若琴絃》,探討 “ 兩代人 ” 職業命運的代代相承圖。( 5 )提供時代背景,在時代的座標上探討人物命運。一節課的教學容量密集,學生的收穫頗豐。

二.支教交流,在碰撞中領悟教學真諦。

( 1 )主動出擊,接受專家指教。

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展開教學研討。孔曉玲、李明、勞新華、鄭怡、王旭東、李昕霞、饒美 紅等 老師分別在各級各類的交流活動中開課,參與人數面廣,涉及各個年齡層面,效果好,反響強。其中鄭怡的《珍珠鳥》代表上城區參加了杭州市教科所組織的“新課程展示”活動。李明的《安塞腰鼓》王旭東的《信客》參加寧波杭州四校“課堂新韻”活動。王旭東的《信客》參加由杭州市教研室組織的“新課程教學展示”活動。鄭怡的《散步》參加由上城區教研室主辦的杭州市“新課程教學展示”活動。孔曉玲的《女媧造人》參加區“陶研會”組織的研討活動。

( 2 )提供機會,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密切關注各種層次的觀摩交流活動。在全國、省市區十多次各類各級觀摩活動中,分批選派各個層面的教師觀摩學習,開拓視野。教師的參與面廣、積極性強,有效地推進了教研組教研活動的開展。尤其是省裏的新課程展示課,對轉變我組教師的新課程理念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提供契機,促成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青年教師是語文組的生力軍。他們專業素質好,工作熱情高,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教研組工作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力量,儘快促成專業成長,是教研組工作的一個重心。

( 1 )集體備課,在交流中促成專業成長。

堅持每週一次的備課組活動,根據工作重心的不同,或專題式研討,或集體備課,大家在活動中各抒己見,氣氛熱烈。無論是來自教學師傅的指點,還是來自備課組同仁對教學探討,都成爲他們成長的養料。

( 2 )開展活動,在過程中提升專業素養。

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充分發揮年輕教師的熱情,以“整體推出”的形式展示教學風采。在集體備課磨課的過程中得到真正的錘鍊。《秋天》《安塞腰鼓》《論語》《說說我自己》《珍珠鳥》等一系列的公開課獲得廣泛的好評。

( 3 )提供舞臺,在獲得成就感中獲取動力。

組織“全國教師基本功大賽”,“浙江省多媒體案例評比”,“上城區作文案例評比”、“區中小幼教學論文評比”“省市中語會青語會論文評比”等等一系列活動,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展示教學個性教學特長的通道,使其在獲得成就感中獲取動力。

辛勤耕耘,成果頗豐。

( 1 )課題論文

暑假期間組織 全組的 老師撰寫論文,提升將教學實踐轉化爲論文的能力,加強交流,進一步提升本組的教學教研能力; 王旭東 老師、 孔曉玲 老師、 饒美紅 老師承擔區《自主學習》的課題;多位老師承擔學校的省市級課題,初二備課組實施《皇城根文化研究》課題。

( 2 )教師成果。

王展青 老師的作文案例《互動的課堂心靈的交匯》獲得區一等獎, 王旭東 老師《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個性化思維能力的策略思考》、 孔曉玲 老師《新課改下文言文課堂閱讀教學探究》、 李昕霞 老師《學生髮展爲本作文評價模式的探索》、林麗丹《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探究與策略》在區中小幼論文評比中以較好的成績入圍。另外有多位老師編選的新課程資料在各級各類出版社出版,文章在各級各類雜誌上發表,其中《建蘭中學語文試卷》一書獲得暢銷。

( 3 )學生成果。

積極開闢渠道,展示學生文學才華。各年級的學生利用春假秋假的時間嘗試學生自己出版作品集、寫自傳、結合課文出專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潛能。有許多學生的作品發表、得獎、出版。

( 4 )課外活動。

豐富學生的課餘活動,實施“大語文”的教學理念。教師們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帶領學生們“探尋皇城根文化”,組織學生開展“語文課外知識競賽”,“話劇表演”等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 5 )媒體報道

《文匯報》《每日商報》以較大篇幅報道了我組在實施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優化學生學習方式的報道;《錢江晚報》《青年時報》報道了我組開展“探尋皇城根文化”“杭州電視臺”播出我校“語文課改”情況。

( 6 )承辦大型活動。

積極承辦上城區“市新課程教學展示活動”,從《優化學習方式,提升語文素養》一書的編印到櫥窗展版的佈置, 從開課 老師的集體備課磨課到一系列組織準備工作,教研組的同仁們齊心協力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關於課程總結7

感謝李嘉誠基金會爲我們義工提供這次“寧養服務交流課程”培訓機會,轉眼間培訓班的課程已經結束,經過4天的學習,我想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有不同的但很大的收穫。對於我個人,我認爲這次培訓班舉辦的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必要,因爲它不僅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理論知識,更讓我開闊了視野,收穫了更多的感動。下面是我這次學習的收穫與心得體會。

這次我們4天的培訓安排的時間合理、內容充實。儘管大家來自不同地區,每家寧養院的現有條件都不同,受訓的我們卻能充分體會到香港的先進治療理念和系統的護理方法,充實和武裝了自己,有信心在回來之後爲自己所在的寧養院做出更多的貢獻。

作爲義工,我的收穫體現在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技巧,義工及社會力量的團隊合作,以及對自己原有理念的改變。

一、 溝通技巧

第三天的溝通技巧培訓中,洪彩英老師用簡單的例子教導我們:你講的不等於他聽的。對此我有很深的體會,老師說影響我們溝通的障礙除了語言不同外,價值觀、情緒、身體語言等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尤其對末期病人來說,情緒易變化,易產生多要求以及對交流缺乏興趣是他們特有的情況,我們要理解並用合適的方法與之溝通。

對待病人,我們應該說話慢些,內容要簡單達意。無論對方情緒怎樣,我們首先要沉得住氣。當他們願意傾訴時我們要多聽少說,鼓勵對方多講話以抒發情緒。傾聽是溝通的主要技巧。用心體會,同理。在溝通的過程中,切忌心急,要讓時間慢慢發揮功能。洪老師們的講解讓我瞭解到,即使只是簡單的坐在患者身邊靜靜的陪着他,次數多了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有個故事說服務一個不願交談的患者時,一位護士長每天用5分鐘,靜靜地坐在他身旁陪他,僅過了幾天那位患者就願意主動與她交流了。

有些病人不願談起生死問題,這時我們可以準備一些小寓言故事將給他們聽。以故事表達我們對死亡的理解,不觸及病人敏感的情緒。老師爲我們分享了不少的哲理小故事,其中《小蟲蟲&蜻蜓的故事》讓我記憶深刻:一羣小蟲子生活在一個小池塘中,它們的世界只有這麼大,可他們都很嚮往池塘外的世界。它們約定好如果有誰出去了,一定要告訴朋友們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時間流逝,小蟲子慢慢長大,變成不同的形態。它們有的被池塘外的鳥兒啄走了,有的一生沒有機會看到外邊的景色。有一隻小蟲子是蜻蜓,蜻蜓出去後發現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美妙。它當然還記得兒時的約定,還懷念和朋友們一起嬉鬧的日子,於是它不斷試着回到水下的世界,可它發現它再也回不去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蜻蜓點水。

患者一般都知道蜻蜓點水是爲了產卵,但相信這個故事一樣會給他們很多體悟。

二、團隊合作

香港社會比之內地發達許多,擁有424家社會服務機構,僱傭的員工超過4萬人。在姑息治療的學習中我們知道,善寧會爲患者提供了五全的服務(全程,全人,全家,全隊,全社區)。這不僅需要醫院與慈善機構,社工與義工的緊密結合,更需要社會各個方向力量的合作。

五全照顧中需要社區與醫院統一資料,在本地我們無法實施。但我們的收穫是可以與其他團隊合作,

也就是聯絡慈善團體和義工們,一起普及相關的健康教育。我們長春寧養院現在與長春工業大學社工系合作,整合社會資源,建立癌症患者五大支持網絡。

三、寧養理念

我在香港最大的收穫便是寧養理念的改變。我知道這種改變在本地或是處於同一水平的其他地區是很

難獲得的。

1、真誠

何孝恩老師說:我們的特質是真誠,同理心和無條件的積極關懷。其中我認爲真誠雖然說起來很簡單,卻是寧養服務中不可或缺的條件。在服務過程中,真誠能讓我們和患者更好的溝通,降低不必要的防備心和牴觸情緒。

2、最後寶貴的時間,由我陪伴

肖貞建老師告訴我們,我們應該爲成爲一名姑息治療工作者而榮幸,因爲我們正在用自己少量的時間陪伴患者度過他們生命中最後的寶貴時間。也正因爲這樣,我們比之其他種類的志願者多了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讓我們從患者身上得到了很多生命的體悟。

3最後感覺正面就好,

做義工的這些日子,有時我會感覺其實我們義工能做的真的很少,面對患者,我還沒有一個確定的評

價標準。老師的話點醒了我,事實上一些人心願未了就先走了,這對身爲陪伴者的我們可能是一種打擊,但也不要太過失落,最終感覺正面,就是很好的結果了,不用追求其他。

心理舒緩工作坊的工作已經開始了一年多,每次參加患者家屬心理舒緩的團體工作受益匪淺。參加這樣的工作坊,與其說是爲患者家屬進行壓力舒緩的心理輔導,倒不如說是爲患者家屬提供了一個壓力排解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患者家屬可以把悶在心裏的壓力找到一個釋放的出口,可以互相交流患者的病情,可以找到與自己遭遇相似的朋友們,也就是幫助他們在家人、朋友之外又建立起了一套支持系統。雖然團體小組中每一位患者家屬面對的具體困難是不相同的,但卻都是承受着巨大的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而無論是年老的家屬還是年輕的家屬,經過在工作坊一個半小時的溝通,都會帶着不同的收穫離開,這就是工作組存在的最大意義。

通過學習,我們下一步已經把心理舒緩工作坊面向患者,希望可以切實幫助患者進行心理的舒緩,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過得安寧,尊重生命的意義。

以上是我們參加“寧養服務社工人員及資深義工交流課程”的學習總結。總之,通過培訓,我們觸動很大,感受頗深。從老師的言談教誨中我們能感受到我們應該成爲的什麼樣的義工,我們應該成爲什麼樣的人。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將利用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更好的服務患者,和同伴及社工們組織更多有意義的活動,爲所服務的癌症晚期患者感到舒適做出更多努力。同時,本次培訓使我對人生的態度也有了轉變:珍視生命,活在當下。

關於課程總結8

新一輪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正在研討熱潮中,一項對於我國普通音樂教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建立以人爲本的音樂發展觀”的音樂教育科研項目最近已經啓動,音樂課程改革教學經驗總結。針對當前音樂教學現狀,許多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九年基礎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是極爲重要的,如果在這階段學生就已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最大的變革就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變。改善教與學的方式,倡導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我們這場討論中得以獲得科學共識的重要前提:那麼,中小學音樂課程該給學生一個什麼樣的信息呢?

首先應該從課程內容談起,我們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觀念,即是課程內容強調系統和規範,不成熟的內容是不能進入課程的。我們的課程強調的是打好學科的基礎,強調學科基礎中的原理部分。因此,我們是教所有人按同一種方法做同一種事情。老師講,學生去操作,強調的是記憶、模仿,重現書本知識的間接經驗,強調學生聽講與接受。幾十年來學生的學習方式是一種記憶、接受、模仿的學習方式,教學寧可要若干個知識的結論,也不願意要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一種“唯書、唯上”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影響了人的一生。這是目前課程改革關注的重點。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給教育下的定義是,教育是爲了提高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因此西方課程關注做人的基礎、生活的基礎。西方課程強調理解和創造,強調實踐活動,強調直接經驗,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強調合作學習;西方人也有原理,但他們強調的是從生活中理解原理.強調學科中應用的部分。他們學原理是爲了應用;是爲了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理解原理,尋找原理。他們是從兒童的生活經驗中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最後獲得知識。也許時間不夠,也許最後沒有形成共識,但過程的教育價值比結論的教育價值更爲重要。二十世紀初教育追求的第一價值是知識擁有的多少;二十世紀中葉隨着蘇聯衛星的上天導致國際教育和科學的變化,國際教育的改革運動引起人們的思考;二戰後隨着計算機的產生,知識的更新極爲迅速,在學校時間內獲得的知識是極爲有限的。因此,能力比知識更重要。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應該有一種開放的姿態,使得課程內容隨着時間的發展,能及時予以調整,強調應用和生活,這個問題應該值得我們思考。

對於新一輪的音樂課程改革,我們要從重視學生學習的心理研究開始:正如國際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說:“如果沒有精心建立一個真正的兒童心理或心理社會學,就不可能產生新的方法,新方法的存在無疑必須從建立這樣一門學科之日算起,工作總結《音樂課程改革教學經驗總結》。”縱觀本世紀重大的教育改革,無一不是建立在研究兒童心理基礎上的。而音樂學科中音樂學習的心理研究可以說在我國還是一塊有待開墾的土地。這種滯後直接影響了目前音樂教學的深層次改革,即課程、教材、課堂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學習方式和評價等多方面的改革,有礙於二十一世紀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前景。

課程內容只是課程改革中的一部分,是根據教學目的來組織的,呈現一定的教學內容和信息,是供教師和學生展開教學活動的材料,並不完全等於教學內容。因此,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對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課程要求,教師必須創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和改善教學方式。並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改善學習方式。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爲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不僅是認識過程,還是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和實踐過程,構成教學方式的思路爲,不拘泥於某種教學模式,以在活動中促進學生髮展爲宗旨,參考建立當代心理學、教學論等理論基礎上的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學生學習對象的不同特點和學生認知、情感的實際,創造和採用合理、靈活、適用的多種教學形式。如目前很多教師在實踐中創設和開發的教學形式有:發現式、情境學習式、範例式、問題解決式、資科研習式、課堂討論式、合作學習式、探索情感和解決矛盾式、辯論式、分層自學指導式、角色扮演式、羣體調查研究式、掌握學習式等等。其中分層自主學習式是利用編制“人機交互”型的多媒體課件,由學生自己操縱計算機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從課件的設計、大量資料的“引入”、“幫助”等手段,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形式。學生喜歡的是活動性強的教學方式,例如:1.配合教學以各種形式欣賞聽音樂,2.配合教學蒐集音樂資料;3.老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4.希望不是老師一人講,學生也參與教學;5.教師參與活動,如角色扮演等;6.研究音樂材料,進行間題研究式學習等等。音樂課程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走進音樂,領悟音樂和人生。因此,“建立以人爲本的音樂發展觀”,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觀念衝擊陳舊的教學方法,加快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的步伐,是我們全體音樂教育工作者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美國教育家弗雷塔科說過一句話:“只有教師擁有教學過程中以自己的獨特方式尋找自己的道路的時候,教育才有可能成爲藝術,纔會有高質量。”願此言作爲共勉。

當然,當前這次大面積而迅速的課程改革實驗對我們來講還有些不太適應,課改的某些理論還不十分成熟(如,課程標準正在徵求意見進行修訂),對於教學中某些問題還顯得模糊和茫然,在一些操作層面尚存在着和理論相脫節的現象,甚至在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

1.課堂是越“活”越好嗎?

2.表揚是越多越好嗎?(程式化和庸俗化的現象)

3.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問題(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要賦予它新的內涵。如必要的識譜教學的必要性和唱歌方法的習慣性培養等等)

4.學科綜合的某些問題(顧彼失此的現象)

5.音樂課的音樂含量的問題(音樂課應以聲響爲載體,以音樂審美活動爲核心)

6.如何看待主導與主體的問題

7.音樂教師自身對音樂的情感有多少的問題(只有在教學中授課者以自己豐富的音樂情感體驗和表現才能與學生一起享受音樂的快樂和美的真諦。)

面向21世紀,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涉及的問題還很多,只要我們認真領會和貫徹音樂課程的新理念,不斷探索、總結音樂課改實驗的規律和經驗,經過全體音樂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國的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必將取得豐碩的成果。

關於課程總結9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當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前,教師不論將教學環節設計得多麼完美,在教學過程中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也就是說懸疑和不確定性成爲現代課堂的一個最顯著的特徵。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該如何根據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的教學情形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教育機智、合理地組織課堂,把握好源於生活的“意外”,讓課堂成爲學生解決生活問題,接受生活教育的重要陣地,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精彩,已成爲我們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教授了三年級學段的《換個角度想一想》一課後,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源於生活的“意外”,使我獲得了一些啓示。

在新課開始階段,一位正在不停地使勁地咬塑料墊板的女同學進入了我的視線,看到此情形我走到女孩面前嚴肅地說:“都上課五分鐘了,你還這樣,真不知道難看,把墊板拿過來”。然後,我把墊板狠狠地扔到了講桌上。這時的她用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眼神使勁地看了我一下。這時侯有的同學把埋怨的目光投向她。我沒再理她,整頓好紀律後繼續上課。

學習從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斷、理解和解決問題;在與他人的交往互動中,嘗試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問題,學會寬容、欣賞他人是本課的教學目標。於是我首先呈現了兩個事例:

1、小華因爲正在看電視,沒有答應與兩個同學一起頑皮筋,而引發衝突的事;

2、小剛想幫助母親下崗、父親病休在家的李勇而遭到拒絕的事。然後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雙方交換角色、相互體驗得出應該怎樣多角度地、特別是從對方的角度體察他人的心情、感受,尊重他人的選擇與人格。最後得出看人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效果不同,我們必須多考慮他人的想法與感受,我們的生活就會豐富多彩,我們的生活纔會處處充滿陽光的結論。正當同學們興致高昂地做着分析時,忽然,我想到新課開始時發生的事例,何不借此讓大家做一個評析,達到即教育她改掉這些既不講衛生、又對課堂造成不良影響的毛病,又能瞭解她的真實想法,達到互相溝通,相互理解的目的呢?於是我看看剛纔的那個女孩,說:“同學們,剛纔我們通過分析得出從別人情感和想法的角度去看人、看事,就會有意外的發現,那麼你們對咱們班剛上課時發生的那件事情怎麼看?”(指的是學生咬墊板,我發脾氣的事)

有的同學說:老師是爲她好,讓她改正不好的習慣,努力學習。有的學生說:希望她以後遵守紀律,別再影響同學們上課……

此時一位同學站起來說:“安老師,您別說了,自從她媽媽死了以後,她就形成了這個毛病,她媽媽還是讓人家害死的,所以她非常地傷心,您就別說她了。”

聽到這位同學的話,我非常震驚。突然間我感覺好像時空在我身邊停住了腳步,眼前飛速的閃現新課開始時她咬塑料墊板的情景。而此時我已聽到她讓人難受的哭泣聲,原來她咬塑料墊板,是源於她難過的生活經歷──一個十歲孩子不應該承擔的生活閱歷,她是在用這種不爲人知的形式發泄她內心的憤恨。而我作爲一名教師從開始就沒有覺察到,是我錯怪了她,以爲她在故意搗亂。如果開始時,就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她的生活,我就不會用生硬的口氣批評她,並強行地搶下塑料墊板。此時,我感覺到我已經傷害了她,我的嗓子好像被什麼堵住了似的,因爲畢竟她才十歲就要承受如此大的打擊和磨難呀。我爲自己剛纔的行爲感到十分愧疚。

不過,我轉念一想,生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無法改變現狀,我們只能改變對待生活的態度,我現在必須幫助她鼓起生活的勇氣,來面對過去、現在、將來。於是我用親切的語氣說:“孩子,你願意把你的情況和我們大家說一說嗎?”(此時的她已泣不成聲)另外一個與她關係非常要好的學生說出了事情的大致原委。原來該生的父親與第三者把她的母親用極其狠毒的手段害死了。自從她知道了媽媽死亡的原因後,常常做噩夢,並時時有反常的行爲舉動。瞭解到這些,我走到這個“受傷”的孩子面前,俯下身子並用手撫摩着她的頭說:“孩子對不起,如果說剛纔我傷害到你,請原諒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從要求你的角度希望你遵守課堂紀律,和同學們一起把我們的這堂課上好,因爲這是我們作爲教師應盡的職責,我並沒有瞭解到你有難言的地方。如果你願意,我們交個朋友,以後有什麼事情我願意和你一起分擔好嗎?”聽到我這些真誠的話語,她趴着頭微微地擡了起來,點了點頭,哭泣的聲音也小了許多,而此時課堂氣氛異常,大家都被這源於生活的“意外”震驚了,有的驚訝、有的疑惑、有的憤慨。我接着說:“孩子們,通過剛纔的事例,不難看出我們看問題、想事情,都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分析,去領悟,纔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穫。今天老師沒有全面地瞭解這位同學的情況,錯怪了她。”我走到她面前,誠懇地說:“但是,老師代表全班的同學謝謝你,因爲是你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換個角度想一想”的真正含義。如果你願意,我們(包括所有的同學)都將成爲你忠實的朋友。如果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我們是能幫你解決的。”

接着我提議:我們能不能幫她?

同學們各個激情高昂,紛紛幫她想辦法、出主意,她使勁地點了點頭。最後我說:我也會記住今天大家給我的幫助,在此,我謝謝大家。我向着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教室裏響起了掌聲。我如釋重負,好像渾身輕鬆了許多,就像完成了一項重大的使命。這時,我與淚眼朦朧的她目光碰撞在一起,我看到此時的她臉上寫滿了信任、理解與感動。可以看出是我們的真情感染了她,她慢慢地擡起了頭,直起了身子……

實踐證明:教學過程應該成爲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緒體驗;新課程應成爲“體驗課程”,教師和學生應是實實在在的體驗者、感受者、領悟者、思考者;課程也由此變成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真正地認識到新課程的教學特別要關注人的發展,關注學生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讓學生盡情地表達自己的困惑,訴說自己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從而讓學生獲得被尊重和理解的感覺。教師不能只憑自己的經驗來詮釋學生的生活內容,因爲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出現在孩子身邊的各種各樣的生活內容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常有發生。對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的很難承受,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要以學生的生活爲本源,善於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資源”,利用我們的教育智慧,巧妙地解決學生生活中的“意外”,讓課堂成爲學生解決生活問題,接受生活教育的重要陣地。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歷程,它應當煥發出無窮的生命的活力。正如鍾啓泉教授說的那樣:“課堂教學應該關注在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對智慧沒有挑戰性的課堂教學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沒有生命氣息的課堂也不具有生成性。從生命的高度來看,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我堅信只要我們付出努力,與學生真誠相待,我們的課堂定會充滿生命的活力,課堂也會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纔是真正意義的課堂教學。

關於課程總結10

爲深入貫徹市教育局關於《關於進一步落實家長課程實驗學校開課工作的通知》,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家校形成合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學期我校第二次家長課程在家長的密切配合與積極參與下取得了圓滿成功,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這次課程共分三個步驟進行。

首先由校長進行了重要講話,向家長們詳細介紹了我校開學以來的幾項重要活動和取得的豐碩成果,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使家長進一步瞭解了我校並對學校的教育工作和教學質量充滿了信心。

隨後播放了著名專家金琰的教育講座《點亮心燈,引航家長》,就如何建立親情、融洽、和諧的親子關係進行了深入、生動地講述,從理論上爲家長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進行了指導。家長在聽完講座後,感慨頗深,認爲學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方法技巧,受益匪淺。

最後由班主任爲家長上課。各班主任爲了開好這次課,都認真準備,精心備課,設計了大量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並輔之以幻燈片的放映,積極調動家長的學習興趣。各班主任與家長們進行了廣泛深入地探討。精湛的理論指導、生動形象的案例分析配以直觀形象的幻燈片放映,把每一位家長都深深吸引了,而班主任們精彩投入的授課更是博得了家長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最後班主任又向家長們反饋了學生的在校情況並對怎樣提高學習成績進行詳細分析。

這次家長課程的成功舉辦,營造了和諧的家校共育氣氛,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爲實現家校合作,更好的培養教育學生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於課程總結11

一個月的時間非常快就過去了,這一個月我不敢說自己有多大的進步,獲得了多少知識,但起碼是瞭解了項目開發的部分過程。雖說上過數據庫相關的課程,但是沒有親身經歷過相關的設計工作細節。這次課程設計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通過這次課程設計發現這其中需要的很多知識我們沒有接觸過,上網查找資料的時候發現我們以前所學到的僅僅是皮毛,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掌握的東西我們根本不知道。同時也發現有很多已經學過的東西我們沒有理解到位,不能靈活運用於實際,不能很好的用來解決問題,這就需要自己不斷的大量的實踐,通過不斷的自學,不斷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同時也可以學到不少很實用的東西。

這次的數據庫課程設計,我們組負責的企業信息文檔管理系統的設計。這課題是自擬的。我們組實行的分工合作。我主要是負責數據庫功能模塊設計這部分。

從各種文檔的閱讀到需求分析、概要設計、數據庫總體設計、代碼編寫與調試,我們都準備了好長時間。組內分工合作的整個過程,我親身體驗了一回系統的設計開發過程,分工合作的好處。很多東西書上寫的很清楚,貌似看着也很簡單,思路非常清晰。但真正需要自己想辦法去設計一個系統的時候才發現其中的難度。經常做到後面突然就發現自己一開始的設計有問題,然後又回去翻工,在各種反覆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 我想有這樣的問題不止我一個,事後想想是一開始着手做的時候下手過於輕快,或者說是根本不瞭解自己要做的這個系統是給誰用的。因爲沒有事先做過仔細的用戶調查,不知道整個業務的流程,也不知道用戶需要什麼功能就忙着開發,這是作爲設計開發人員需要特別警惕避免的,不然會給後來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可能會需要全盤推倒重來。所以以後的課程設計要特別注意這一塊的設計。經過組內討論,我們確定的課題是企業信息文檔管理系統。說實話,我對這個系統不是很瞭解。通過上網查找資料、相關文獻的閱讀,我對該系統有了大體的瞭解。

在需求分析過程中,我們通過上網查資料,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結合我們的生活經驗,根據可行性研究的結果和用戶的需要,分析現有情況及問題。在一個月的時間裏,不斷地對程序及各模塊進行修改、編譯、調試、運行,其間遇到很多問題,經過組內討論。最終把它解決了。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對數據庫的設計更加熟練了。通過本次課程設計,對SQL語言,數據庫的創建、修改、刪除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導入表和刪除表、更改表,學會了數據庫的基本操作。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的,它涉及到的各種實體、屬性、數據流程、數據處理等等。很多時候感覺後面的設計根本無法繼續,感覺像是被前面做的各種圖限制了。在做關係模型轉換的時候碰到有些實體即可以認爲是實體又可以作爲屬性,爲了避免冗餘,儘量按照屬性處理了。

通過本次課程設計,我覺得不管做什麼,始終都要相信自己。不要畏懼,不要怕遇到困難,什麼都要去嘗試,有些你開始認爲很難的事在你嘗試之後你可能會發現原來它並沒有你你想象的那麼難。如果沒有自信,沒有目標,沒有信心就很難把事情做好,當其他人都在迷茫的時候,自己一定要堅信目標。從學習這個專業,到以後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不斷地去學習去實踐,這次實踐可以給我們敲一個警鐘,我們面臨畢業,面臨擇業,需要這些實踐經驗,在困難面前要勇於嘗試,這是這次課程設計給我的最大感想!

通過這次畢業設計的完成,使我對自己所學知識進一步的瞭解,同時通過實踐發現自己的不足,對知識的掌握及運用存在諸多的不完善。本系統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系統十分簡單,實現功能也不夠完善,安全性問題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所以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繼續努力,完善自我,同學的幫助、指導老師的用心輔導和學校的精心安排使這個課題能夠順利進行。但是,由於時間倉促以及本人水平有限,本系統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也難免存在錯漏,懇請老師諒解。

關於課程總結12

這次培訓,收穫和感想良多。教書的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如果不尋找機會總結和提升,就會陷入“日復一日”的困頓。但完全脫產培訓,又脫不開身,於是我選擇了這種網絡培訓。一轉眼,40天的培訓即將進入尾聲,在這裏談談我的收穫和感想。

一、 我做了什麼?

我堅持每天都閱讀《教育技術手冊》,力圖系統掌握理論知識,如遇到不明之處,還常常上網查閱其它補充資料;我認真思考每一個案例,除了必修之外的我都認真閱讀和思考;我學會了通過平臺與老師同學交流、討論;我還學會了製作思維導圖、網頁製作、開博客、製作研究性學習方案、評價量表等等。一路走來我的收穫不少。

二、 收穫和感想

1、系統的學習了新的教育理論。特別是學習目標分析、學習者目標分析、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研究性學習、教學評價等。一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一面以系統的理論來對照自己的實際,發現了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例如,在進行學習目標的描述時,有時未能從三維目標來全面的描述獲描述時用詞不夠規範;對學習者的特徵分析常常流於感覺,未能用科學的方法例如問卷調查法等來深入瞭解學習者從而更好的選擇教學策略。信息化資源的準備基本囊括了所有途徑和方法,很值得日後運用。

總之,這次學習幫助我解答了很多教學上的疑問和困惑,有了理論的指導,今後工作的思路會更開闊。

2、提升了教育技術的能力 通過學習,學會了運用思維導圖來呈現教學目標。進一步瞭解思維導圖之後,我覺得在語文方面大有作爲,如採用思維導圖總覽全文、採用觀點導圖來解決問題、採用拓展導圖遷移知識等,在訓練學生邏輯思維方面大有可爲。

學習了主題網頁的製作,啓發我可以將做好的網頁放在學校的網站上,作爲研究性學習的平臺。

評價量規的作用將可以廣泛應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及時和科學的評價學生,促進其個性發展,以評促學。

3. 網絡學習的方式堅定了我終身學習的觀念。

這次網絡學習的全新體驗,使我認識到,網絡的支持爲教師的終身學習提供了方便,即便沒有時間脫產學習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系統的學習,在導師的啓發下,同學的討論間也可以解決很多疑問。

四、 建議

1. 學習結束後依然可以登陸這個平臺,關注其他學生的發展。

2. 提供更多的教學視頻作爲範例和案例

3. 討論的問題設計引導一線教師應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幫助教師自我反思。

關於課程總結13

(1)注重學科核心內容和主幹知識的考查,體現學科思想。題目不偏不怪,熟“面孔”多,學生入題容易。

(2)能力立意,突出選拔功能。方式多樣,考查常見重點、熱點知識。

(3)突出新課程理念,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多方位考查。

(4)實驗設計、實驗評價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

以上特點給我的啓示是:在複習中必須加強常規方程式的整合能力及複合性物質間的綜合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能力的培養;重視物質的分離、提純方法和程序的教學;重視實驗原理的分析和設計。

可以說在這次會議中,四位老師都對如何複習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我認爲應該做好以下幾點:1、嚴格依據《考試說明》,合理安排複習順序和內容。在第一輪複習中可進行有效的整合,老師一定要合作、交流和研究,要做到全面,系統。課內複習要和學生的自主複習相結合,速度和質量應並重。

2、重視主幹知識的訓練,一定要回歸教材,抓“三基”。

3、注意新增考試內容的複習,把握深、難尺度。

4、實驗複習既要注意基本實驗的複習,又要重視推陳出新,多在實驗創新方面下功夫

5、情境設置題在複習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一句話說的好“不變的知識點,變化的是情境”。

6、習題訓練要練的恰到好處,要精講、精練、勤輔導。

7、選考模塊的複習要慎重,不能把寶押在一個模塊上。

8、針對試卷結構的變化,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9、加強答題方法指導,讓學生做到:會的,寫上去都是對的。必要時教師應做好板演和樣題解答示範,切實抓好學生答題規範。

一天半緊張的研討學習雖然結束了,但會中老師們的剖析給我們應對20xx年的高考提供了較明確的方向,更爲重要的是借鑑他們的可行性建議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際。

關於課程總結14

爲進一步規範我鄉各小學辦學行爲,提升學校課程實施水平,迎接省、市對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估驗收,鄉教育辦公室組織小學支部、教研室、督導室有關人員,於20xx年11月13、14日,對全鄉8處小學進行了課程實施水平專題督察評估。本次督察嚴格按照《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估方案(試行)》的意見,圍繞課程理念、課程開設、課程資源、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學校特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檢查。通過本次督察,我們發現大部分學校的辦學行爲正逐步趨於規範,課程實施水平正逐步得到提升,但也存在不少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爲了使各學校正視存在的問題,明確整改方向,特將具體情況通報如下:

一、主要成績

1、課程理念學習更有實效

各單位都制訂了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制度,且有具體要求和落實措施;各學校教師都建立了業務學習筆記,內容比較豐富,有學習體會,有剪貼,並且有學校檢查的記錄,一滕小學、栲山小學設立了教師讀書筆記鼓勵教師讀書,槐樹小學有業務學習記錄,一滕小學將教師學習資料彙編成冊;從檔案資料上看,中心小學、一滕小學、石塢小學和柱子小學都有教師理論測試卷和教師成績,中心小學、下莊小學和槐樹小學定期組織“新課程理念學習交流會”。各單位在宣傳欄、教室內張貼了“實施實施教育規範40條”和“黨的教育方針”,中心小學、一滕、槐樹、柱子、下莊等學校還通過校會、班會、家長會等形式向師生和社會宣傳新課程理念,中心小學還創辦了校刊《思想的空間》,爲教師和學生搭建了交流思想的平臺;各單位都注意了將關於校園文化建設的上級文件整理歸檔,中心和一滕小學還制訂了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柱子、石塢、中心、一滕四個單位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能夠緊緊圍繞先進的教學理念,使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各學校辦學理念都能夠較好的體現新課程理念,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大部分學校的發展規劃、工作計劃以及工作總結都能夠較好的體現先進的教學思想。

2、課程開設日趨規範

各學校都能嚴格按《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設置課程。開齊了國家課程科目,沒有隨意增減課時數的現象,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學生課程表安全一致;地方課程的開設嚴格按照《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設置指導意見》,各學校教師均有課時備課且符合要求;部分學校都制定了學校課程開發總體規劃,成立了校本課程開發委員會,並開發了一定數量的校本課程,內容有特色,符合學校與學生實際,中心小學開發了《安全你我他》《我們都是一家人》《走近中國戲曲》三套校本教材,柱子小學開發了《安全你我他》《我們都是一家人》《飲食與健康》《根雕藝術的研究》《吉祥剪紙》五套校本教材,栲山小學開發了《栲山採風》系列校本教材,且都能夠按照教材備課、上課。

3、課程資源建設逐步合理

各學校都能按照課程方案要求配齊、配足各門課程專兼職教師,且學歷均能達標;大部分學校都能建立教師任用制度,中心小學、柱子小學制定了符合學校實際的,比較科學、合理的教師考覈細則,能夠按要求裝檔;各學校都能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施,如:圖書室、實驗器材室、體育器械室等功能室,有相應的使用制度、措施及相關記錄;大部分學校都能夠根據自身實際制定家庭資源、校外資源開發計劃,有具體的落實措施(或活動方案)及相關的活動記錄、總結材料,柱子小學校外資源開發計劃得當,資料詳實而全面。

4、課程實施水平有了顯着提高

各學校在教導處下分別成立了學科教研組,組織日常教研活動,並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教研製度,中心小學、柱子小學、石塢小學、下莊小學制定了教師聽評課制度、教學反思制度、教師培訓制度、專題研究制度、經驗交流制度、同步研討制度等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比較系統和完善的校本教研製度,保證了日常教研的有效、有序進行;各學校學科教研組都能制定學期教研計劃,且針對性、可操作性強;各學校都能定期開展教研活動,並有比較詳實的教研記錄及相關活動材料,有一定的教研成果,下莊小學、一滕小學、柱子小學教研活動形式多樣,既有基於教師課堂教學的課例研討、備課研討、課堂觀察、教師培訓,還有基於學生的演講比賽、讀書交流、聽說讀寫比賽等活動,柱子小學、中心小學分學科教研組制訂了學期教研活動安排表,使教研活動的組織有條不紊;各學校任課教師都能按課時備課、上課、佈置與批改作業,且作業正確率較高,大部分學校都設立了作業批改記錄;常規教育活動有效開展,中心小學、栲山小學、柱子小學、槐樹小學、一滕小學等學校充分利用班會、校會與升國旗等常規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爲規範教育;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多彩,各學校都能利用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老人節等重大節慶日、傳統節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柱子小學還利用“九一八”“世界臭氧日”,王南陽小學利用“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日”等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大部分學校都能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興趣小組活動,下莊小學開展了“快樂數學”“快樂閱讀”等學科興趣小組活動,一滕小學、中心小學、石塢小學等學校分別開展了音樂、體育、美術等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各學校學生在校時間、睡眠時間、節假日安排等均嚴格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執行;大部分學校的學生作業量符合要求,即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至五年級作業總量不超過一小時,中心小學、柱子小學和一滕小學分別針對作業的佈置及批改制定了比較詳細、務實的規定,要求各任課教師一週至少佈置兩次側重探究性和實踐性的作業,班主任要協調各任課教師佈置家庭作業的總量;教輔資料的選用,各學校嚴格執行省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沒有發現集體強行購買教輔資料的現象;各學校均按要求安排學生在校體育活動,柱子小學、中心小學和一滕小學分別制定了陽光體育活動制度、活動計劃以及檢察評價的相關措施,提高了各項活動的實效性。

關於課程總結15

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鍛鍊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具體訓練和考察過程.隨着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日異,單片機已經成爲當今計算機應用中空前活躍的領域, 在生活中可以說得是無處不在,

課程設計心得體會。因此作爲二十一世紀的大學來說掌握單片機的開發技術是十分重要的。

回顧起此次單片機課程設計,至今我仍感慨頗多,的確,從選題到定稿,從理論到實踐,在整整兩星期的日子裏,可以說得是苦多於甜,但是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的東西,同時不僅可以鞏固了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爲社會服務,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說得是困難重重,這畢竟第一次做的,難免會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對以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得不夠深刻,掌握得不夠牢固,比如說三極管pnp管腳不懂怎麼放置,不懂分得二極管的正負極,對單片機彙編語言掌握得不好……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之後,一定把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重新溫故。

這次課程設計終於順利完成了,在設計中遇到了很多編程問題,最後在樑強老師的辛勤指導下,終於遊逆而解。同時,在樑強老師的身上我學得到很多實用的知識,在次我表示感謝!同時,對給過我幫助的所有同學和各位指導老師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