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2020年政史地教研組個人工作計劃

中學2020年政史地教研組個人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中學2020年政史地教研組個人工作計劃

緊緊圍繞學校辦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引導廣大學生關注國際國內時事,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以及學習思想政治課、地理、歷史、心理課的積極性,提高我校學生的人文素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夯實教學的常規工作

1、規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的質量,每月一次教研活動,每兩週備課組活動,做到每次活動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開展教學過程的專題式研究,開展備課組的隨堂聽課、評課,共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教案要規範,各備課組的教案模式要統一,同時做到一課時一教案,各備課組長在備課的活動中,要定期檢查組員的教案,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作好記錄,同時各個學科都要寫好教學反思

3、作業要規範:各備課組要統一;批改要認真仔細;作業反饋要及時;作業應在學校課堂中完成。

4、抓好初三畢業班的政治和社會學科的學業考試,提高合格率。

5、積極參加區級教研活動和區級層面組織的各類活動。

三、搞好教研組的專題教育活動

根據政史地教研組的自身特點,本學期專題教育活動圍繞課堂展開討論交流。與此同時,在教學中有什麼疑惑和問題,教師也可以通過專題教育活動來解決。

1、本學期教研組將圍繞“建國60週年”、“中秋”和“重陽節”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以學科滲透的方式,宏揚民族傳統,開展愛國主義。

2、探索和總結“中華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中禮儀教育的校本教材。

3、與德育處合作,對學生進行的人文知識教育,體現學校“人文校園”的理念。

四、紮實教科研工作

1、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學校、區級的課題研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使我組教師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

2、鼓勵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搜集素材,不斷反思,總結經驗,自己申報課題,撰寫有質量的論文,提升教育教學理念。

五、探索各備課組優勢發展

1、政治備課組:總結和完善“課堂兩分鐘時政講評”,此“講評”長期由學生自發承擔,堅持不懈;結合奧運會契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地理備課組:全面實踐信息科技與地理學科的整合;強調課堂地理圖冊的重要性和突出地位。

3、歷史備課組:課內滲透中華傳統美德,體現人文思想;課外開展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活動。

六、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

充分挖掘本組教師資源,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推動本組專業化發展。我組的教師資源比較豐富:區級骨幹教師三位、校級骨幹教師一位、高級教師三位。通過骨幹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和評課活動,推動我組建設,提高專業化水平。

中學2020年政史地教研組個人工作計劃2

一、我們的目標

1、注重師德修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遵紀守法,忠於職守,關心愛護學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工作上服從學校安排,組內老師團結互助。

2、關注自身專業發展。積極參加教研室和學校的各類活動,努力研究教學方法,通過編寫課程綱要,試卷等資料,來提高自己的能力。

3、主動變革,努力適應減負增效的形勢。認真學習各年級課程標準,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校的教學課程綱要,尋找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自身主動變革,努力適應減負增效的形勢。

4、 重視學生的發展。使我們的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使學生既能全面,又能可持續的發展。

二、具體的計劃

1、加強理論學習。

認真學習學科課程標準、學科教學建議,鑽研本學科教材,研究中考考試說明。

關注新聞熱點,特別是常州地方新聞和有關學生自身成長髮展的新聞。並能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關心家鄉、國家、國際大事,豐富教學資源。

本學期每人至少讀一篇教育教學專著,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加強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不斷解決學生的思想實際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爲輕負擔、高效益打好紮實的理論基礎。

2、規範教學行爲。

教研組、每個備課組開學初制定好具體且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

加強集備,精心備好每一節課。本學期,歷史備課組將繼續研究如何完善學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落實減負增效。政治備課組將着重研究如何發揮政治課的德育功能,增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解決學生自己面臨的問題。

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注重上課的緊密性、參與性、有效性,提高45分鐘課堂效益。通過抓課前預習、討論交流、啓發指導、鞏固訓練四個階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和社會現實,突出學生參與和體驗。改變虛擬情境、抽象說教的教育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參與實踐活動,在真實的生活中學習與思考。爲了擴大課堂的容量,精選習題,講好題,講思路,講方法,避免反覆無用的操練。

本學期本組教師說課不少於說課不少於5次/人,並形成較爲規範的文字;認真完成聽課任務,教研組長和二級以下教師聽課不少於25節,一級教師聽課不少於15節。聽課筆記中,要認真寫出自己的感想和感悟。

注重反思教學行爲,寫好教學後記。本學期,高級教師需每人完成2篇,一級每人4篇,一級以下每人8篇教學反思。

認真開好校內研究課,本學期本組每位教師開設校內或組內研究課不少於2次,促進教師去思考、鑽研,採用各種現代教育手段,展示教學特色,迅速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注重對學生基本素養的培養。通過抓作業來抓習慣、抓成績,注重作業的量及改正率,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在作業佈置方面,教師應根據內容精心設計題目,以達到進一步對知識的鞏固和消化,同時儘量控制題量,不增加學生作業負擔。教師及時批改作業,並作好講評,及時糾正學生中的`作業問題。

3、加強教學研究

積極參加市級和校際間教研活動,廣泛開展交流、合作與研討,拓寬視野,取長補短。

加強校本教研,注重實效。政史地各備課組根據本學科的特點,根據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團結協作,加強研究。

加強課題研究,積極參與學校課題研究,做到能教善研,以研促教。

積極撰寫教育、教學體會和論文,不斷積累經驗,並爭取發表或獲獎。

三、重點工作

1、加強對中考的研究,特別是政史合卷的研討。着力做好九年級教學研究工作。

2、完善學案教學,落實減負增效。

3、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幫助督促吳青準備教學新秀的評比。

4、加強教研組網頁建設,做好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羣策羣力,不斷充實內容,使之成爲同伴資源共享、交流反思的平臺。

5、政治教師積極參加市優秀論文評選,地理教師積極參與省教學設計大賽。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中學2020年政史地教研組個人工作計劃3

一、基本情況

本組本學期有專任教師10人,其中政治科5人,歷史科3人,地理科2人,分佈在三個年級,除政治科外,其他兩科都有反搭載,特別是初一歷史,沒有專任教師。

二、教研內容及方法

1、常規教研

主要針對教材,課時內容,教學方法進行研討。採取上公開課、示範課、教研課等形式進行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提高教學質量。

2、專題研究

①對某一章節,某一環節進行研究,主要是在教學方法上進行

②集體專題討論表逐步形成集體備齊系統

三、具體安排

第四周 二年級政治 馮安全

第七週 三年級歷史 黃 焱

第十週 三年級政治 唐吉春

第十三週 二年級地理 唐相彥

半期考試後進行一次分析討論,期末考試前進行一次複習研究。

中學2020年政史地教研組個人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本教研組以我校階段工作重點——積極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法,切實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提升每個組員的業務水平,力求在教育教學領域再創佳績。

二、教研組成員分析

我教研組共有專任教師9人,政治3人,歷史4人,地理2人。其中錢校長、田瑩書記、魯雲仙主任都是任教多年的教師現均在本組承擔歷史課教學。按照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我校政史地教研工作實際,政史地的教研工作將從克服上一年工作中的不足和進一步抓好常規教研工作入手。充分調動組內教師的積極性,促使每個教師“功夫花在備課上、力量用在課堂上、着眼點放在學生的能力提高上”,改變學校的教學質量後進現象,最終完成教研組的發展規劃。

三、教研工作目標

1、加強教學常規研究,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以“上課、說課、評課”爲抓手,突出教研活動的實效性。

四、教研工作措施

(一)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觀念,加強常規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的從教行爲,源於教師的教育觀念。爲了更新本組教師的教育觀念,我教研組將通過課標學習、繼續教育專業知識、網絡計算機知識培訓(國培)等形式,拓展組內教師的學習渠道,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方法。並通過公開課、示範課等形式,體會新課程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探討在政史地學科教學中實施新課程理念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本組教師的從教行爲。日常教研活動中,要求本組教師嚴格遵守學校教學常規。在上課、備課、聽課、評課、專題教研活動、作業等方面要落實各項考覈與檢查。以此來規範本組教師的從教行爲,使組內教師養成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從而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二)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促進組內教師的專業成長。

認真而及時地組織教研活動,特別是組內教師的公開課活動要有質量,要注入課改理念,注重實效性,不流於形式。要求教研組成員人人蔘與,聽課教師在認真做好記錄的基礎上,認真參加評課活動。授課教師要進行課後反思,針對我組學科多、教師少,教師的工作量大、非專業教師多的特點,必須要加強集體備課以促進組內教師課堂教學業務水平不斷提高。

中學2020年政史地教研組個人工作計劃5

本學期本着走進新課改,實施新課程,構建以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學生的政史地綜合素養,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制定如下計劃:

一、更新教育理念:

認真組織師生學習新課程標準,瞭解政史地教學動態。立足於“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形成以“學生爲本,一切爲了學生”的意識,確立“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的育人觀,探究“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去;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鍊;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必須做好的具體工作:

1、 加強業務學習,做好學習札記,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2、 認真抓好教學常規的落實。

(1)抓好每學期學生的週記練筆檢查;

(2)抓好學生的課外閱讀

(3)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角度靈活多樣”的訓練。政史地教研組工作計劃(4)認真備好、上好每一堂課、備課要有針對性、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課堂教學不追求一定的模式,要追求學習的實效性。要關注學生,關注情感、態度等、價值觀及個性發展、關注過程與方法。創造性地處理教村,建立反思意思,每堂課應使學生“喜歡聽、聽得懂、記得牢、會運用。”要“緊扣教材,新舊聯繫邊講邊練,因材施教。”

3、 以教研促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1)每月一次全組集中學習討論,取長補短,形成良好的校驗風氣。

(2)每週一次備課組活動,認真進行說課活動,聽課活動和評課活動;

4、 繼續組織好政史地興趣小組活動,積極推薦學生習作給校報及相關媒體。

5、 注意個性學生的培養。在教學中,努力發現個性學生並積極加以培養。

6、 各備課組認真做好本組活動計劃。

7 、任課教師要認真進行教學反思,在教研的基礎上積極撰寫論文並爭取教學論文發表或獲獎。

8、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各項教學活動,如“青年教師的說課比賽”、“教學公開周”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