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

爲了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集體經濟發展的方法和途徑,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近期,我們深入新化縣部分鄉鎮和村組開展調查瞭解。針對該縣當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和建議。

關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新化縣位於湖南省中部偏西,雪峯山東南麓,資水中游,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農業大縣,全省最大的庫區移民縣。全縣轄30個鄉鎮場辦,1147個村(並村後641個建制村、46個社區);總面積36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7.26萬畝,林地面積313萬畝;總人口147萬,其中農業人口120多萬。2015年,該縣農業總產值86.6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73元。

村級集體經濟現狀。新化縣村級集體現有資產總額57371萬元,其中:固定資產21501萬元,流動資產8123萬元,應收款4198萬元,長期投資4956萬元,短期投資639萬元,其他資產17954萬元。全縣村級負債總額爲27888萬元;所有者權益爲29483萬元,主要是固定資產積累。2015年,該縣村級集體總收入12528萬元,其中:財政補助收入7951萬元,土地補償收入26萬元,經營性收入2375萬元(村均2.1萬元,主要來源爲股金、紅利、管理費、贊助費及承包租賃費用等),其他收入2176萬元。全縣村級總支出6053萬元,其中:經營性支出1167萬元,管理費用4682萬元,其他支出204萬元。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主要成效。爲不斷髮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着力提高村級組織運轉保障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近年來,新化縣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勵和扶持村級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縣農村集體經濟呈穩步發展態勢。一是新的增長模式成效明顯。積極引導集體組織和農民通過組建專業合作社、購置集體資產、入股、出租、土地流轉等方式,把集體經濟與個體私營經濟的優勢融爲一體,在引導農民致富的同時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如該縣曹家鎮孃家村,通過引進多家企業,村集體入股並提供管理服務,村集體年收入超過35萬元。二是加快推進了新農村建設步伐。村級集體經濟的不斷髮展,加強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增強了村集體自身的“造血”功能,有力地推進了新農村建設。如該縣曹家鎮水竹村,管好用好集體收入,調動村民積極性,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成爲省政府授牌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新化縣村級集體經濟不斷髮展壯大,涌現了一些先進典型,但總體來看,該縣村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的現狀還沒有改變,大多數村組的收入只能維持日常工作開支,部分村組基本無集體經濟收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發展意願不強。部分村幹部認爲市場經濟主要是鼓勵農民創業闖市場,發展民營經濟,沒有必要花心思再回過頭去發展集體經濟。存在“經營成功了,成果是集體的;經營失敗了,羣衆要埋怨,債務難化解”的擔憂,不願意去冒風險,思想上有壓力和阻力。調研發現,有的村爭取上級惠農專項資金很積極,但主要用於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集體項目開發並取得集體經濟收入的很少。如該縣吉慶鎮的油溪橋村,近年來,每年向上爭取的資金量有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基本空白。

二是發展基礎薄弱。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機制,實行家庭經營與集體統一經營有機結合,協調發展。但長期以來,在農村集體經濟實踐中,“分”的徹底,“統”的無力,注重了農民個體的發展,忽視了集體的積累。不僅如此,在解放後積累起來的大量集體資產流失嚴重,大多數村幾無所存。調研發現,在包產到戶前,該縣的大隊(行政村前身)有大隊部,小隊有小隊部,另有農業機械設備、加工廠房,有的還有村辦企業、經果場、茶場、漁場、林場等經濟實體,包產到戶後,一部分分到了戶,一部分改制變賣,一部分因產權不明晰去向不明,現有的行政村基本喪失了能供其發展的資源和資產基礎。據統計,該縣村級集體經濟資產總額57371萬元,村均50萬元,其中,村集體經營性資產5595萬元,佔資產總額的9.7%,村均4.8萬元;村集體機動耕地6325畝,村均5.5畝;村集體機動林地10.7萬畝,村均93畝;村集體建設用地基本爲空白。可見,大多數村的村級集體經濟資產主要是辦公場所等固定資產積累,只有小部分資產是經營性資產,其他村級集體經濟資源總量少,且分佈相當集中,村與村之間很不平衡,兩極分化十分嚴重。

三是發展活力不足。由於長期以來過分強調“分”的成分,造成村級集體經濟積累不足,使很多村成爲了“空殼村”。據統計,該縣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8個,佔村數的0.7%;10-20萬元的村4個,佔村數的0.35%;5-10萬元的村14個,佔村數的1.25%;5萬元以下有收入的村143個,佔村數的12.4%;零收入的村986個,佔村數的85.3%。由此可見,該縣村級集體經濟十分匱乏,嚴重製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而且,村級集體往往又承擔着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及村級活動場所、環境衛生治理等公共服務職能,因此,大多數村完全依靠財政部門撥付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運轉。有的`村因承擔建設職能過多而負債累累,據統計,該縣村級集體經濟負債30687萬元,村均負債26.6萬元,資產負債率爲53.5%。此外,近年來銀行信貸部門風險防範意識不斷增強,貸款難的問題普遍存在。在村級發展集體經濟自身資金不足、靠貸款創辦集體項目難度加大的情況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舉步維艱。

三、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是突出示範帶動,加快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確定具有一定經濟基礎、資源優勢明顯的村爲重點示範村,實行分類指導,一村一策,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確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調研發現,該縣遊家鎮龍潭村的生態農莊和幸福大道規劃、石衝口鎮大橋村800畝樟樹林氧吧生態園和“三百”觀光農業基地、桑梓鎮洪潮村的大山嶺休閒旅遊森林公園計劃、曹家鎮孃家村漁業基地和綠色蔬菜基地開發、經開區梽木山村水廠抗建和土地平整開發項目、吉慶鎮新隴村土地流轉倒包出租的2000畝白茶基地、溫塘鎮煥新村鄉村醫院和中心幼兒園的建設等規劃,可以進行重點推進,依託其優勢,給予資金、政策等的扶持,必將成爲該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明星村,也必定能起到示範標兵作用,帶動其他村的跨越式發展,切實消除“空殼村”,建立起村級穩定的收入來源。

二是加強扶持引導,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在資金扶持上,縣財政可以設立村級集體增收基金,爲重點村解決啓動資金,部分作爲“以獎代補”資金,與省、市獎勵資金捆綁用於對達標村的獎勵。在政策保障上,財政、經管、國土、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稅務等部門要立足自身職能,把最優惠的政策、最實的舉措向基層傾斜,爲基層做好服務,特別是扶貧部門要合理分配扶貧資金,不撒胡椒麪,優先支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在待遇激勵上,根據村組人口數量和集體創收額度,對農村黨員幹部予以鼓勵和獎勵,強化村級領導班子的開拓進取意識,增強其發展集體經濟和保障民生的積極性。

三是強化責任擔當,凝聚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合力。採取縣級領導幹部聯繫、縣直部門聯包、工商企業聯建、金融部門聯支制度,指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協調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村幹部目標責任制的主要內容,作爲工作業績考覈的重要依據,獎優罰劣,充分調動村幹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四是加強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通過會議、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發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重要意義、目標任務等方面的宣傳。加大對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好經驗好典型的宣傳力度,正確引導基層幹部羣衆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紮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