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發展壯大調查報告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新課題,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提升服務功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柱。瞭解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狀況,研究如何構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框架,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現實而緊迫的問題。因此,我們選擇了XX市、XX縣、XX縣三個不同類型的縣(市)進行了深入調研。專題調研組採取全面調查、統計分析、個別訪談、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等方式,對當前XX市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情況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同時也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農村經濟發展壯大調查報告

一、發展現狀

XX市是傳統農業大市,現有160個鄉鎮,1336個行政村,12402個自然屯,農戶96.72萬戶,農村總人口3967.16萬人,耕地面積2399.26萬畝。截止20xx年末全市村級總資產38.54萬元,固定總資產10.35億元,集體所有農用地總面積2857.42萬畝。近年來,XX市堅持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爲新農村建設的經濟支撐,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發揮村級組織的作用,興辦農村經營實體,積極探索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路子,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1、選好“頭雁”,配強班子,提升組織保障功能。發展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村級班子建設至關至要。因此,我們堅持一以貫之抓好抓實村級班子建設,爲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一是選準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採取“兩推一選”、“公推直選”,以及下派任職、跨村任職等多種辦法,全市培養選拔了一大批年紀輕、文化高,懂經營、會管理,基礎好、威信高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同時,抓住後進村整頓、弱勢村轉化等有利契機,先後調整村“兩委”班子545個、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主任348名。二是不斷提高村級幹部能力素質。通過“菜單”點學、專家講座、集中辦班等多種途徑和辦法,集中對村級黨員幹部進行引資上項、企業管理、市場經濟等方面內容的專項培訓,並組織深入到甘南縣興十四村、山東壽光等先進地區參觀學習,進一步強化其發展經濟意識,開擴視野,更新觀念,提振信心。2008年以來,市、縣兩級累計培訓村級幹部4.2萬人次,其中外埠培訓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2360人次。三是認真落實激勵保障機制。爲激活村級單元招商活力,我市進一步拓展抓產業項目的責任主體,實行市、鄉、村三級抓項目、抓稅收領導責任機制,並對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成績突出的村黨組織書記落實激勵政策,先後爲453名村黨組織書記辦理了養老保險,將45名納入鄉鎮事業編制管理,把128名上掛鄉鎮黨政副職,極大地激發了全市村黨組織書記引資上項熱情。20xx年以來,全市村黨組織書記共引進各類項目292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7個,投資額11.2億元。

2、因村施策,模式創新,推進集體經濟多元發展。針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情,按照經濟實力強村、經濟特色村、經濟“空殼”村等不同類別分別確定不同的發展目標,創新出了三個發展模式。一是資源開發型模式。立足村級集體資源優勢,組織引導村級組織用好、用活集體現有資源。XX市澇洲鎮安業村利用緊鄰松花江、靠近哈爾濱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村集體資源發展果蔬採摘園、建設沿江生態農業景觀帶,大搞生態旅遊,使村集體經濟得到較快增長,年集體經濟收入100萬元。目前這種模式已經在全市451村推廣。二是股份合作型模式。針對村級集體資金匱乏的實際,採取龍頭企業帶動,促進土地合理流轉,以村集體、農戶、龍頭企業合股經營的方式,實現集體經濟與農民羣衆雙增收。XX縣XX鎮XX村以引進的哈爾濱神農集團所屬樂姆現代農業公司爲牽動,以村級組織爲主導,以農戶爲主體,組建了2個種植專業合作社和1個農機股份合作社,170農戶以土地入股進社,合作社每年確保每畝保底收入300元,社員按股分紅,每畝年平均分紅600元,村集體年收入50多萬元。目前,此類模式已在全市523個村成功推開。三是項目帶動型模式。注重發揮項目建設對村級集體經濟的拉動作用,加大村級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採取並屯騰村遷地的辦法,提高農村土地收益率。XX市XX鎮XX村引進投資4000萬元的大項目,合併9個屯建新村,整理出土地面積3000畝,不僅一步實現“村民變市民”,而且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80萬元。此類模式已在全是267個村推開。

3、因地制宜,多措並舉,優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環境。根據各村之間地域條件差異較大,經濟發展水平良莠不齊的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採取“抓重點、攻難點”的辦法,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全面發展。一是規範集體資源出讓承包管理。當前,集體土地、草原、水面等出讓承包仍是我市各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針對以往在集體資源承包過程中出現的價格混亂、合同手續不規範,致使集體收入流失問題,我市對各鄉村集體土地、草原等資源重新進行全面覈實,確定權屬關係,對發包形式、合同文本做出統一規定,對各種資源承包價格進行重新確定,對承包期限按《土地承包法》執行,並制定增長比例,對全市承包費用的收支情況進行認真細緻的清查,徹底改變了過去集體土地承包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資產流失的現象,逐步使我市集體土地、草原等承包步入規範化管理的軌道。2008年以來,全市共廢止違規合同4481份,清理違規發包資源9.6萬畝、資產7191萬元,防止集體資產流失6217萬元。二是積極提供政策扶持。積極引導鄉村充分依託各地地緣、資源等優勢,通過提供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協調小額貸款、盤活閒置資產等措施,鼓勵外出返鄉能人、種養殖大戶等帶頭興辦創辦資源開發型、生產加工型、商貿流通型、股份合作型等村辦企業和富民增收項目,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增加集體積累和農民收入。目前,全市村辦企業達到615家,村級集體年收入實現1650萬元。三是注重發揮幹部包聯部門幫建作用。對一些自然條件差、長期經濟落後的後進村,市、縣、鄉三級都採取了“領導聯、單位包、幹部掛”等辦法,積極爲集體經濟發展“開綠燈”、“架金橋”。幾年來,全市共抽派1300多名幹部包村抓點,幫助研究制定經濟工作思路和發展規劃586個,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2000多件次。農委、國土局、中小企業局、農村經濟管理等相關部門爲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寬鬆環境、優惠政策和必要的服務與支持,形成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