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的作文有情懷

如何讓自己的作文有情懷:厚重源於積澱

如何讓自己的作文有情懷

作家樑曉聲在評價高考作文時說,當今中學生的作文“只有情調,沒有情懷”。的確,一些中學生的作文字裏行間透露着一縷衣食無憂、自戀自憐的小資情調,而少見心繫蒼生、悲天憫人的大愛情懷。那麼,中學生的作文怎樣才能少一些淺薄、多一份厚重呢?法寶只有一個:積澱。下面筆者通過品析一篇習作,來解讀“積澱”的三個要旨。

例文

我選擇向你致敬

天似乎越來越藍了,像大塊的藍寶石鑲在那裏。路旁的樹木直挺挺地插向天空,地上已落滿了一層黃葉。漫步街頭,有時會看到乞討的婦人,破舊的衣服裹了一層又一層,她們或眼神渾濁,或步履蹣跚,與城市紛繁匆忙格格不入。這時我總會想起家鄉村口那個瘦骨嶙峋卻目光灼灼的老人——紅姥姥

她爲什麼叫紅姥姥,我已經記不清了,好像她曾孫的名字叫紅。她是村裏年齡最大精神卻最好的老人。她的兒媳和兒子對她都不好,記憶中的她經常被兒媳趕出來,深秋時候她甚至只穿着單薄的襯衣。她兒媳就像魯迅筆下的楊二嫂,雙手叉腰,兩條細腿杵在地上,跟圓規似的,嘴裏還不停地罵着:“你個老太婆,有本事你別回來……”她喜歡跑到我家來,因爲我外婆是她唯一的朋友。“咋又被打了,又被趕出來了?”外婆一邊給她衝糖水一邊問,她瞪着眼睛,目光呆滯,說:“兒大不由娘啊。”然後手指絞着襯衣,沉默不語。不過,她很快就會開心起來。開心起來的她,會從襯衣內側掏出手帕,裏面是她撿來的幾個未吸完的長短不一的菸頭兒,她眯着眼睛仔細地看着。是的,她喜歡吸菸,可沒錢買,於是總跟在別人後面撿菸頭兒,如果還沒熄滅,就用力吸兩口,熄了的話就小心翼翼地收到手帕裏,包起來揣在懷裏,貼身放着。有時我會偷拿爸爸的煙給她,她總是不停地擺手,還說紅姥姥就愛吸菸頭兒,所以我後來在路上看到菸頭兒總會撿回家帶給她。

有一次,她帶着我曬太陽,問我:“小囡,你看到過彩虹嗎?”我使勁想了想,又使勁搖了搖頭,她努了努嘴:“那是很漂亮的東西!有好幾種顏色呢,紅色、綠色、黃色,樣子就像咱孫莊的那座橋。”我抓着她的手搖着說:“我想看……”她有些無奈:“那在天上呢,下過雨纔會出來。”“可以走上去嗎?”我問道。“可以啊,不過是人的靈魂。聽說,走過它就會到一個沒有人打你,沒有人罵你的地方,那裏到處都是鮮花和糖果。”說着,她從口袋裏摸出一塊糖:“給,吃。”糖塊有些髒,還粘着棉絮,我愣了愣,沒有接。她的臉霎時沉了下來:“連你也嫌棄我……”然後轉身,走回家。她走得很慢,全無了往日的精神,她的白髮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蒼白的光。

後來,她便很少帶我出去摘野果,也很少陪我曬太陽了。直到某個早上,她永遠地走了。那天天陰着,下着小雨,像誰家女兒掛着一張哭喪的臉似的。我看着紅姥姥躺在那裏,穿着乾淨整齊的衣服,靈柩旁,她的兒子和兒媳哭天喊地,不懂世事的紅還在和其他孩子追逐嬉戲。

雨一連下了好幾天。紅姥姥下葬那天,天放晴了,七彩的虹橋橫跨在天際,光芒奪目,恍惚中我似乎看到紅姥姥在天上向我招手,告訴我她就要跨過那座橋去那個充滿幸福的地方了。

對不起,紅姥姥!其實我一直想對你說:在我心裏你活得最有尊嚴,就像天空中那座七彩的橋,你歷經滄桑,超越苦難,不被現實擊倒,心中存着一份純淨的夢。

紅姥姥,我在橋的這頭向你致敬!

這篇文章就有“厚重”的質感,而這份厚重又因爲作者浮雕式的工描讓人心頭別樣的“沉重”。那麼,這份“厚重”又是怎樣煉成的呢?源於以下三個“積澱”。

一、素材的積澱

當代著名作家路遙在成名作《人生》發表之後,自感“‘路’郎‘才’盡”,幾年時間筆端再無片字流出。於是,他“閉關”三年,翻閱記錄了十年間的五種報紙,採訪了許多人,範圍上至省委書記,下至普通百姓。又歷經三年嘔心創作,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三卷本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終於橫空出世,它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被譽爲“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當然,我們中學生不可能像大作家那樣爲一篇作文而“三年生聚”,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厚重”之材,又何來“厚重”之文?就中學生學習、生活的半徑而言,可以按照下面的序列進行寫作素材的積澱:自己都不震撼的素材一自己當時很震撼的素材一自己現在還震撼的素材。時間是一把篩子,它在推移中不僅過濾着素材,而且過濾着素材中的撼人因子。吹盡黃沙始到金,我們要始終堅信這樣一點:吃了無數次仍覺滿口生香的菜,第一次吃者一定會覺得可口。同樣,當時你很震撼、現在仍在震撼的素材,一定可以震撼讀者,因爲讀者是第一次接觸你的寫作素材。

例文的小作者是如何積澱紅姥姥的素材的呢?請看下面一段對話:

師:這篇文章比較感人,是你原創的嗎?

生:是的。這個“紅姥姥”縈繞在我心頭已經十多年了,不僅揮之不去,而且日久彌深。一看到“我選擇向你致敬”這個文題時,我的心頭就立刻浮現出了這位可憐而又可敬的“紅姥姥”形象。

師:爲什麼你只寫了“撿菸頭”“給糖塊”這兩件事呢?

生:“紅姥姥”的生平往事似“一地雞毛”,平凡而雜亂,但“流光容易把人拋”,十多年後的今天,我還銘記於心的獨有這兩件事。我想,能用十年時間刻進我心靈深處的故事,也應該能震撼讀者吧!

二、思想的積澱

“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葦草……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帕斯卡爾)厚重之文的靈魂也在於思想。老舍說:“思索的時間長了,筆尖便能涌出血和淚

來。”我想,用“血和淚”構築起來的文章應該是厚重的。

中學生隨着身心的發展和各種書本知識、社會知識的積累,尤其是學習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事物認識的深度、廣度、洞察力和穿透力也在“與時俱進”,而這也決定了他們寫作上立意的“由淺入深”和選材的“去粗取精”。“厚重”之文和“淺薄”之文的真正差距更多的不是文筆等技術上的差距,而是認知水平等思想上的差距。如果思想積澱的火候不到、認知事物的水平不到,想鑄就厚重之文無異於趕鴨子上架。我們中學生要想做在架子上隨興蹦跳的百靈,就不僅要加強積澱,還要加強思想的實踐,積極投身辯論、演講等活動,因爲思想是越積越深,也是越辯越清、越說越明的。

上文的小作者對紅姥姥的認識,也是隨着積澱逐漸探索紅姥姥精神內核的。

師:你覺得紅姥姥身上最震撼你的是什麼?

生:小時候,我就覺得紅姥姥是天底下最可憐的人。但進入高中以後,我隱隱覺得,在生命的寒冬中,紅姥姥能不訇然倒下,一定有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着她。對此,我一直在思索。大約是在高二下學期吧,溫家寶總理在《政府的工作報告》中講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尊嚴”一詞一下子撥開了我認識上的迷霧:“被打出門”“撿拾菸頭”足見其身份卑微,但我偷爸爸的香菸給她,她拒絕了,因爲她有尊嚴:當我拒絕她的糖塊時,她黯然神傷,因爲她渴望得到尊重。美國總統肯尼迪說:“評價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要看它培養了什麼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麼樣的人致敬,對什麼樣的人追懷。”面對着這樣一位“活得有尊嚴”的老人,我沒有理由不“選擇向你致敬”。

三、藝術的積澱

厚重素材的調遣和深邃主旨的表現都需要深厚的藝術積澱作爲支撐,否則就會陷入“‘力’(藝術表現力)不從‘心’(對素材、思想積澱的用心)”的境地。那麼,“力”從何來呢?首屆全國十大推動讀書人物高萬祥說:“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個從書香校園到書香社會的夢想,有一個書香中國、文化中國的夢想。”我想,肩負着“讀寫並舉”重任的中學生更有必要對名家的名篇名著進行悉心的吟詠,在吟詠中感知其技法,感受其妙處,感悟其真氣。(範文網 )只有這樣,我們對厚重之文的駕馭才能似“庖丁解牛”,“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中學生進行藝術積澱有三大抓手:一是研習語文課本,這是“教學”;二是自習語文讀本,這是“自學”;三是課外品讀名著,這是“遊學”。三管齊下,自身的藝術修養一定能日益深厚,寫作手法一定能日臻圓熟。有此底蘊,對厚重之文的駕馭自然會少幾分斧鑿刀痕、生硬呆滯,而多幾分自然流露與舉重若輕。

我們應該堅信:“厚積”必能“薄發”,只要你積澱的火候到了,厚重之文則一定能“可望”亦“可即”也。